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倾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利燕   《心理科学进展》1990,8(1):18-21
生态学倾向是当今科学发展的共同趋势。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倾向始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并且。心理学和生态学的联姻产生了一门新兴科学—生态心理学。心理学生态学倾向不是偶然的,具有历史必然性:第一,原始的生态学超越了生物科学的范武而成为一门泛系科学;第二,以人为中心的生态学构成了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第三,心理科学的发展要求自身生态学倾向。尽管生态学倾向是心理学研究尚在发展中的趋势,但至少它已体现出以下一些积极性。第一,拓宽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第二,革新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第三,使心理学研究由实验分析转向于应用分析,从而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智力观--塞西的智力生物生态学模型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芳  李其维  熊哲宏 《心理科学》2002,25(5):541-543
美国心理学教授塞西在对传统智力心理测量学理论批评的基础上于1990年提出了信息加工取向的智力的生物生态学模型。这一模型主要有四个基本假设,即智力是一个多种资源系统;生物潜能与环境力量的相互作用;适宜的“最近过程”是智力发展的“引擎”;把“动机”整合到智力发展中。塞西智力的生物生态学模型为我们揭示人的智力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行政生态学与生态行政学:内涵比较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黄爱宝 《学海》2005,(3):37-40
“行政生态学”与“生态行政学”概念的内涵及其学科性质主要取决于对“生态学”一词的界定和理解。行政生态学将“生态学”定位为一种哲学方法论与和谐价值观,其实质是一种生态主义的行政社会学理论。而生态行政学将“生态学”定位为原本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其价值观又表现为追求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促进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其实质是一种环境保护主义的行政科学。两者既有明显的差异,又有一定的关联,但不可相互取代。  相似文献   

4.
按照我的理解,逻辑哲学的任务是要研究由逻辑所引起的哲学问题,正如科学哲学的任务是要研究由科学所引起的哲学问题,数学哲学的任务是要研究由数学引起的哲学问题一样。逻辑的一个主要职责是要辩别有效与非有效的推论;众所周知的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之类的形式逻辑系统,就是要给有效性提供精确规则与纯形式标准。由逻辑这一职责所引起的特殊哲学问题是下面这些:说一个推论是有效的,一个陈述句是由其他陈述句推出,一个陈述句是逻辑的真,它们各自的意思是指什么呢?有效性可被解释为是相对于某个形式系统的吗?或者,是否有形式系统力求表达的一种系统外的概念?有效的推论与一个好的推论有什  相似文献   

5.
环境不但是地理学、生态学等具体科学的概念,而且也是个哲学范畴。因为作为主体的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环境,人和环境的关系同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6.
谷禹  王玲  秦金亮 《心理学探新》2012,32(2):104-109
布朗芬布伦纳的思想在人类发展理论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一直处于演进之中的理论实现了人类发展观从静到动的转变,开创性的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与理论框架.文章沿着历史的轨迹,完整记述了布朗芬布伦纳思想的起源与演进,重点关注了生态学视角中全新的人与环境关系、发展中人的概念和环境的概念,以及生物生态学模型中过程、人、环境、时间概念和相关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宗教与生态学的对话与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指出:“在现代,人类改造其环境的能力,如果明智地加以使用的话,就可以给各国人民带来开发的利益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如果使用不当,或轻率地使用,这种能力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在地球上许多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周围有越来越多的说明人为损害的迹象。”①对人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使生态学的研究对象逐渐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转向了人与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极大地扩大了生态学的研究范围,并产生了人类生态学这一大跨度的综合性学科。…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科学哲学的生态学本世纪科学哲学的主宰者是波普尔和维特根斯坦这两位大人物。他们都是为了成为英国女王的臣民而从维也纳移居英国的。讨论由两大论战组成:从30年代起,波普尔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论战(或称证伪主义同证实主义或盖然论的论战,以及自60年代起,“科学新哲学”同批判理性主义的论战。在拉德尼茨基和安德森1978年出版的《科学中的进步与合理性》和1979年出版的《科学的结构与发展》这两个集子中,可以看到有关这两大论战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革命的概念从二十世纪中期开始,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中开始出现这样一些过程,这些过程总的被称作科学技术革命。在研究与这个综合性现象有关的问题时,我们将使用“革命”、“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以及其他一些概念。为了弄清我们所感兴趣的一个基本问题:即我们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科学技术革命”这个概念的,看来需要那怕是简略地规定一下这些概念的內容。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革命被理解为:在社会进步的发展过程中,某种社会结构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1)新的生物遗传研究 ,比如克隆 ,再次提出了“科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这一棘手问题。您对此的观点是什么 ?您认为 ,“哲学”在这场论争中扮演什么角色 ?对于伦理学和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我想我能说的不多。但对于伦理学我倒是可以泛泛地谈一些看法 :它是如何被研究的 ,以及它应该如何被研究。在此我想谈两点。第一 ,伦理学发轫于古希腊时 ,它研究的是道德层面上和社会层面上的优秀品行。不同的美德是优秀品行的不同形式 :从字面意思上讲 ,一个有美德的人是一个社会生活舞台上的优秀表演者。但在维多利亚时代道德规范莅临之时 ,社会上却出现…  相似文献   

11.
生态伦理学以生态道德为其研究对象。生态道德就是人们在同自然的交往过程中规范和评价自身行为的准则体系。从生态道德的构成要素来看,可以将它分解为人和自然的关系和人类规范评价自身行为的准则体系。这两个系列。因而生态伦理学的研究方法便具有系列性。一是生态学系列的研究方法,一是伦理学系列的研究方法。两个系列又各有层次性。 生态学系列的第一个层次,是生态学方法。所谓生态学方法,是指生命现象领域的科学认识的生态学途径,或科学的生态学思维。例如如何认识生态学出现的必然性这个问题,就必须借助生态学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说,生态伦理学正是生态学方法向伦理学渗透的结果。 生态学系列的第二层次是系统方法。生态道德之所以可能主要在于人和自然之间具有系统性。科学的生态伦理学既不以人为中心而排斥自然,也不以自然为中心而排斥人,而是在人和自然的系统性中来把握的。 生态学系列的第三层次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无论从生态伦理出现的必然性或可能性来说,都必须深入研究人类劳动的内在要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我们出于自身的需要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必然要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 当我们用不加引号的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时,实际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  相似文献   

13.
窦慧  雷晓军   《心理科学进展》1986,4(1):43-49
动物行为研究的历史可追溯到很久以前,自古希腊起,人们已对动物开始进行全面的观察和研究了。以后,人们一直在注意着动物的习性,进行着分类和收集材料的工作。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被人们广泛接受以来,研究动物的习性更有了理论根据。生物学家开始用演化的观点去研究动物的习性。同一时期,科学心理学诞生了。心理学家也开始在实验室内采用严格的实验手段来研究动物的行为。这样做是出于两个目的:一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阐明人是由低等生物演化而来的,人的生理结构、生物功能以及行为同动物在发展上有其连续性。于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物电子学的发展,一个对人类社会具有深远的潜在影响的新的研究领域——生物分子计算机研究正在兴起。生物分子计算机能发挥目前人工智能所难以实现的图象识别和学习之类的脑功能,在某种意义上说,生物分子计算机是一种类似人脑的善于思维的“智能”分子机器。由此,我们就很自然地看出,生物分子计算机的研究会涉及许多重大哲学问题。为便于分析和讨论这些问题,本文拟先简要地介绍一下生物分子计算机研究的目标、生物芯片的概念和有关生物分子计算机的构想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苗丹民   《心理科学进展》1991,9(1):20-25
儿童比例概念的形成是儿童数学思维发展中的关键性转折。由于它在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非常有用,但掌握起来又相当困难,受到国内外心理学研究工作者们的普遍重视。在皮亚杰儿童数学思维发展理论的影响下,人们对其发展过程、内部认知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不少有意义的理论和观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五个方面展开的:(1)比例问题研究方法;(2)比例推理策略;(3)比例推理发展理论;(4)影响比例概念形成的因素;(5)比例推理能力的获得与教学的关系。不同研究者所持观点和研究方法不同,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为提高我国中、小学比例概念的教学水平,促进儿童比例概念的研究,特将国内外主要有关研究综述如下。数学中比的概念是由两个数的除:a/b;比例概念则是两个比的平衡状态:a/b vs c/d。比例概念在日常生活和许多学科中应用广泛,是小学数学思维向中学数学思维发展的转折。然而,能够真正掌握科学的比例概念对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Capon和Pallrand(1979)指出,比例概念形成是比较晚的,甚至许多成人也没有最终掌握它。对比例概念形成的科学研究最早始于Winch(1913—1914),但直到二十五年前才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目前比例概念的研究重点正在从将其视为一种综合能和一般性认知结构的探讨,转移到对发展过程和影响发展的因素的研究方面。遗憾的是至今国内还很少见到有关方面比较系统的研究报告。比例概念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的:(1)比例问题的研究方法;(2)比例推理的策略;(3)影响比例概念形成的因素;(4)比例推理与数学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具有创造成就的科学家关于创造的概念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景焕  金盛华 《心理学报》2007,39(1):135-145
运用Q分类及多尺度分析方法,研究具有创造成就的科学家关于创造成就的概念结构。被试是30名来自物理、化学、数学、地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具有创造成就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具有创造成就的科学家关于创造成就的概念结构由“成就取向/内心体验取向”、“主动进取/踏实肯干”两个维度构成;取得科学创造成就的重要特征是“成就取向”和“主动进取”。作者进一步讨论了主动进取对于取得创造性成就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十几年来,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如何理解“体育”的概念,已成为广大体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体育理论界争议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就国内而言,直到一九八二年在烟台“体育科学理论专题讨论会”上,才对“体育”概念的定义取得了统一的意见。体育理论方面的专家、学者运用逻辑学、语言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依据科学性、大众性,和概念具有发展性等原则,指出“体育”(或称“体育运动”)的内涵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与宗教合作的危险探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宗教与科学正在联手探寻自然界的真相吗?事实并非如此。当今有神学界的基金会支持这样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很难称得上客观公允。此外,“宗教教义”(Religio)这一古老词汇也常被今人误读。本文通过考察概念的流变发现,区分科学与宗教是探究真理的两个不同途径的努力,其本质仍是中世纪宗教概念的延续与复兴。中世纪发展起来的宗教概念是将超自然和科学相融合,来阐明世界和人类的种种论述。如果放弃使用“宗教”这个术语,取而代之以“超自然主义”的说法,也许就能澄清目前的争议。  相似文献   

19.
"伦理"与"道德"概念的三重比较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伦理”与“道德”是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但二者长期处于概念模糊和逻辑混乱状态,导致伦理学和道德教育“名不正而言不顺”。通过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以词源学为基础的三重比较:汉语言文化中的比较、英语文化中的比较、中西文化中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代“伦理”概念蕴含着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学、公共意志等属性,“道德”概念蕴含着更多的东方文化的情性、人文、个人修养等色彩。“西学东渐”以来,中西“伦理”与“道德”概念经过碰撞、竞争和融合的过程,目前二者划界与范畴日益清晰,即“伦理”是伦理学中的一级概念,而“道德”是“伦理”概念下的二级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们有着各自的概念范畴和使用区域。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认识的深化,各门科学都在逐渐使用结构概念。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惟活动都有一定的结构。各门科学都在研究自己的结构体系,语言科学研究语言结构,数学研究数学结构,生物学研究生物的细胞结构和分子结构,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上层建筑结构等等。各门科学如果不深入研究自己研究对象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