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6年10月11-15日,中国计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教研究中心与澳门巴哈伊总会和香港巴哈伊总会在澳门共同举办了以巴哈伊教为主题的研讨会。来自社科院、香港和澳门的学者就巴哈伊教的“新世界秩序”理念和“巴哈伊教的教育思想”两个论题进行专门的讨论。关于“新世界秩序”,与会学者首先从巴哈伊教义和宗教史的角度,对巴哈伊教的“新世界秩序”的思想进行归纳和阐述,认为“新世界秩序”理念是巴哈伊教核心教义“上帝独一,人类一体,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巴哈伊教律法与原则的形成、构成、表现与功能,指出巴哈伊教的制度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巴哈伊教律法系统,另一个是巴哈伊教原则系统。两个系统都体现于巴哈伊教的各种文献中,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巴哈伊教原则与律法关系密切,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就所规定的内容来说,前者是宏观的,后者更为具体化;二者都遵循循序渐进的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3.
伊朗近代历史上的巴布运动是一次有影响的宗教改革运动。运动虽以失败告终,但作为先驱者,巴布在力主改革、发展、创新过程中,为其后兴起的巴哈伊教信仰体系提供了一个框架。无论后人如何评价巴布,但从宗教传承角度看,没有巴布运动就没有今天的巴哈伊教。深入研究、客观公正地评价当年的巴布运动,是正确理解和解释巴哈伊教前史的基本前提和历史要求。本文着重从三个层面梳理巴布的宗教思想。  相似文献   

4.
巴哈伊教奠基者巴哈欧拉规定,应在每个巴哈伊社区的中心建立包括灵曦堂及附属机构的迈什里古勒-埃兹卡尔(意为对上帝的赞美发源之地),并面向所有宗教信仰者开放。这一机制把崇拜上帝和服务人类紧密地联系起来,体现了巴哈伊教的思想主张。本文通过对全球九大灵曦堂的详细介绍,以展现巴哈伊教的建筑艺术以及宗教同源、人类一体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巴哈伊教在乌干达仅有60年的历史,但已发展至一定的规模,体现出包容性、现代性、国际性、社会参与性等特点。在对外交往中,其非宗教性参与显著地大于宗教性参与,乌干达社会也从中受益。在巴哈伊教社区内,则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总体而言,乌干达巴哈伊教试图探索一条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的发展道路与模式,在宗教性与世俗性、国际性与本土性等方面进行着与众同不同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近几年政界、教界与学界热议的一个话题。对外来宗教而言,中国化意味着要融入中华文化、适应中国社会、服从中国政府,成为促进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力量。就此而论,中国化不仅是巴哈伊教教义的应有之义,而且贯穿于该教在华发展的早期历史。巴哈伊教早在清末就已传入中国,不过直到民国时期才迎来了较大的发展。本文依据中英文历史文献以及近期发现的档案资料,回顾了该教自1915年中文报刊予以引介至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开始之间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重点探讨了中国学者杜亚泉、来华巴哈伊教师儒特、本土信徒曹云祥等在评介、宣传和译介巴哈伊教过程中的本土化探索。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2006年10月11-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教研究中心与澳门巴哈伊总会和香港巴哈伊总会在澳门共同举办了以巴哈伊教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以及香港和澳门的学者、高校学生80余人与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  相似文献   

8.
1996年7月4日上午太平洋地区发展与教育协会顾问委员会成员李·安东尼先生(Mr·Anthony Lee)应邀在世界宗教研究所作了题为“巴哈伊信仰在美国——一种成功地综合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信仰”的学术报告。 安东尼先生介绍说:“许多学者在研究美国的巴哈伊教信仰时,总是把它归于伊斯兰教范畴。而事实上在美国等地出现的巴哈伊教自身已否认他们的宗教是伊斯兰教,许多普通的巴哈伊教信仰者甚至根本不知道巴哈伊教有伊斯兰教的根基,与此同时他们也不完全象基督教徒那样进行宗教活动。在美国巴哈伊教已成为一种成功地综合了基督教和伊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九部分介绍了巴哈伊教的教义。第一部分是该教的上帝独一论。第二部分是先知连续显现论。第三部分是人类一体论。第四部分是宗教同源论。第五部分是天堂地狱论。第六部分是宗教与科学论。第七是社会财富论。第八是对宗教仪式的态度。本文认为,巴哈伊独特的宗教观说明,只有消除宗教偏见,坚持团结统一,完成宗教的现代转换,才能使宗教保持活力,并有益于全球社会的的发展。巴哈伊的历史可以作为一借鉴,这是我们在研究中应特别注意到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巴哈伊教概述陈霞巴哈伊信仰(TheBaha,iFaith),创立于十九世纪中叶的波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巴哈伊教已成为一个拥有500多万信徒、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独立的世界性宗教。其世界教务行政中心设在以色列的海法。巴哈伊教创始人密尔萨、胡...  相似文献   

11.
《金刚经》自东晋名僧鸠摩罗什传译到中土,历代高僧大德对其研究注疏层出不穷,民间社会也形成了广泛的信仰。现就学术界金刚经研究状况分类进行综述,并指出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13.
Clopton's recent article (1978) in JPA calls attention to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inventories from the MMPI pool, but overlooks the major problem. It stems from the theoret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pathology and the construct to be measured by the special inventory. This contamination renders the usual validity demonstration questionabl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is a good number of special inventories that are not subject to the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noted by Clopton.  相似文献   

14.
试论清微派的"会道"与"归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微派在历史上是一个新兴的道派,该道派与民间社会渊源甚深,而其“会道”主张更具特色。历史上,清微派虽然没有完成“归元”的历史性使命,但其在“会道”名义之下,将弥散于社会各阶层的宗教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并将之纳入自身的系统之中,这种自我提升的努力,不仅是民间道派拓展生存空间的智慧表现,民间宗教文化的价值的彰显,更是道派会归的先声。  相似文献   

15.
16.
This brief note has two parts. First, it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ability of English agrammatic patients to assign the thematic roles of agent, instrument, theme, and locative to noun phrases in active and passive sentences and prepositional phrases. Data regarding this ability have been presented by Schwartz, Saffran, and Marin (Brain and Language, 10, 149-262 (1980) regarding comprehension, and by Saffran, Schwartz, and Marin (Brain and Language, 10, 263-280 (1980) regarding production. These authors claim their data show that English agrammatic aphasics do not map "word order" onto thematic information. However, a very simple set of principles accounts for all their results, including results which are discrepant in their treatment, but requires that English agrammatics assign thematic roles to NPs in part by virtue of the position of an NP in a sentence or a phrase.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note, several issues raised by this re-analysis are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18.
黄爱华 《学海》2002,3(4):100-104
“消灭私有制”是指消灭那种只有少数人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共产党宣言》并没有由此否定一切个人财产及个人所有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命题。从哲学上分析 ,该命题依据于否定之否定、人的存在方式、劳动者产权等理念。建立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基础上的“重建个人所有制”重新确立了劳动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