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耳聋基因治疗进展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因治疗为感音性聋的治疗提供新的生物治疗模式,通过预防毛细胞死亡、调控毛细胞分化和再生、基因操纵、干细胞移植、RNA干扰等手段而恢复内耳功能。耳聋基因治疗体现了多学科联合发展的要求及求异性思维的重要性,但仍面临诸多问题,从哲学的角度思考及正确对待耳聋基因治疗,必将有利于促进该技术最终服务于人类。  相似文献   

2.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的有希望的抗肿瘤治疗方法.本文首先简述基因治疗发展史,然后介绍目前尝试性用于血液系统肿瘤的反义核酸疗法、抑癌基因疗法、自杀基因疗法以及过继性免疫疗法等基因治疗方法,进一步阐述基因治疗在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中应用存在的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与争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因治疗可以分为体细胞基因治疗、生殖细胞基因治疗和增强细胞基因治疗.体细胞基因治疗(somatic cell gene therapy)是应用体细胞基因工程技术将某个基因植入人体,从医学上校正该病人的遗传缺陷.生殖细胞基因治疗(germ-line gene therapy)是将外源正常基因转入精子、卵子或受精卵,矫正有缺陷的基因而达到治疗遗传病的目的.理论上讲,生殖细胞基因治疗既可治疗遗传病患者,又可使其后代不再患这种遗传病,是一种使遗传病得到根治的方法.与生殖细胞基因治疗相关的是增强细胞基因治疗(enhancement gene therapy)或增强基因工程.增强基因工程可改变体细胞的遗传物质,也可以改变卵子、精子或早期胚胎细胞的遗传物质,从纠正疾病基因变为改变人的正常特性.目前,由于技术的发展和伦理争议,一些体细胞基因治疗已应用于临床或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生殖细胞基因治疗及与其相关的增强细胞基因治疗则尚未开展.  相似文献   

4.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的有希望的抗肿瘤治疗方法。本文首先简述基因治疗发展史,然后介绍目前尝试性用于血液系统肿瘤的反义核酸疗法、抑癌基因疗法、自杀基因疗法以及过继性免疫疗法等基因治疗方法,进一步阐述基因治疗在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中应用存在的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感音神经性聋缺乏直接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基因治疗及干细胞移植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异于其他干细胞的优点,耳蜗内移植后能起到基因治疗的目的,并有潜在的分化为内耳功能细胞的功能,但仍面临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机制不很清楚,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改善预后,而目前的手术治疗方式损伤较大.Survivin是近年发现的新凋亡抑制基因,在多数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丰富,而在正常成人组织中不表达,这种表达特异性使其成为肿瘤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本文着重思考以Survivin为靶点的基因治疗方法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最典型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早发冠心痛的主要病因。随着目前人类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基因治疗有望解决患者遗传基因缺陷,从根本上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当人类娴熟的应用基因治疗技术时可以从根本上治愈多种基因相关疾病。推动人类医疗事业的巨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在COPD诊断和治疗上的最新进展,包括COPD的药物应用,手术治疗及基因治疗等.  相似文献   

9.
分析巴曲酶治疗平坦型突发性耳聋联合应用甲泼尼龙的疗效.巴曲酶+激素组,共38例,平均听阈75.1dB.巴曲酶组,共16例,平均听阈74.7dB.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听阈差无统计学差异(t=0.063,P>0.05).提示联合应用甲泼尼龙(24mg,5天)对巴曲酶治疗平坦型突发性耳聋不能降低患者治疗后听阈.  相似文献   

10.
肝癌基因治疗的发展趋势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肝癌基因治疗的策略按作用机制的不同 ,肝癌的基因治疗可分为反义基因治疗、抗癌基因治疗、免疫基因治疗及药物基因治疗。1 1 肝癌的反义基因治疗反义基因治疗 ,就是利用反义核酸与其靶基因或基因产物互补形成一种特殊的“基因封条”结构 ,从而在转录或翻译水平阻断某些异常基因的表达 ,使细胞正常分化或促进细胞凋亡 ,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反义核酸所针对的靶点可以是在肿瘤发生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种或几种癌基因、失活的抗癌基因、自分泌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基因等。反义核酸可连接到特定的载体上 (如逆转录病毒、质粒等 ) ,或人工合成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