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的危重症,病死率高。为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病死率,临床开展了众多针对各治疗策略的大型试验研究。在分析这些临床试验的基础上,从提高梗死血管开通率、改善心肌微循环灌注、挽救心肌和休克治疗四个方面综述了各种治疗策略的优势及不足,以期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循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 ,结合传统康复治疗从生物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方面去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康复治疗是切实可行的 ,而且明显优于传统的康复治疗 ,实行早期康复治疗时应从生物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不宜偏废任何一方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年轻化的因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甚至猝死,其发病具有原因和结果的必然联系。过劳、不良生活习惯、吸烟、大量饮酒等原因都会使冠状动脉内斑块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医务工作者都应针对病因及发病机制积极治疗并有效预防,从而提高全民的心血管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5.
心源性休克(CS)是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急诊再血管化治疗PCI或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CS的病死率有积极的意义。目前还没有哪个随机对照试验明确PCI或CABG哪种更好,但目前的治疗倾向于急诊PCI。合并CS的AMI患者直接多支血管PCI治疗获益增加。对于血压偏低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应该作为缩血管药物的一线选择。靶目标平均血压维持在65mmHg~70mmHg,因为更高的血压不增加临床获益。最佳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治疗是CS治疗的基石。经皮机械辅助装置临床应用逐渐广泛,可以提高冠状动脉的灌注,但也加剧炎症反应、出血等风险。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现代医学已在循证医学基础上建立了诊疗指南,为临床诊治决策提供依据.相比而言.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药缺乏循证依据.对AMI诊治过程中如何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价值,认为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概念上,应选择正确治疗策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现代医学已在循证医学基础上建立了诊疗指南,为临床诊治决策提供依据。相比而言,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药缺乏循证依据。对AMI诊治过程中如何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价值,认为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概念上,应选择正确治疗策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9.
目前我国临床实践中,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几乎均以一次性植入支架为手术终点。然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复杂冠脉病变,此类患者一次性植入支架常出现“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导致心肌微循环灌注障碍,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从临床策略的角度出发,探讨此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延迟植入支架治疗的策略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临床技术创新形式,试验性治疗在推动医学发展、促进患者健康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本身也存在技术创新路径不完全适用现代循证医学的研究范式、难以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难以保证有效的知情同意、临床滥用危及患者安全等一系列伦理挑战。通过简要论证试验性治疗存在的道德合法性,重点指出临床试验性治疗应遵循保证科学基础、合理有效的知情同意、确保技术资质、公开治疗结果、控制利益冲突、适时进行规范研究等伦理准则,并建议医疗机构设立临床技术创新委员会,与机构伦理委员一同加强对临床试验性治疗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最有效治疗方法是再灌注治疗,主要包括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溶栓治疗.只有结合患者、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再灌注治疗方案,才能使STEMI患者获益最大化,改善其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2.
研究和临床治疗在根本目的、基本方法、风险的正当性,以及应遵循的伦理原则等多方面都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在临床试验的理论与实践中,混淆治疗与研究两者的区别,就会造成治疗性误解,从而违背科研伦理的知情同意原则,损害受试者的利益。以研究和治疗的区分为出发点,对治疗性误解的原因、引起的主要伦理问题及对策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3.
研究和临床治疗在根本目的、基本方法、风险的正当性,以及应遵循的伦理原则等多方面都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在临床试验的理论与实践中,混淆治疗与研究两者的区别,就会造成治疗性误解,从而违背科研伦理的知情同意原则,损害受试者的利益.以研究和治疗的区分为出发点,对治疗性误解的原因、引起的主要伦理问题及对策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患者在发病后能否及早到院接受再灌注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有重要影响.院前延误时间(PDT)即为从患者出现症状至到达医院接受治疗的时间.AMI患者就医大多是延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不能决定自己的症状是否需要治疗,也就是患者决定就医时间延长.本研究目的是分析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误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患者赢得最佳治疗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对目前临床试验中存在的知情同意主体行为失范、告知与知情过程流于形式、知情同意书存在缺陷以及签署欠规范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规范知情同意的对策:加强教育与培训,规范主体行为;建立监管体系,实施三级质控;提高伦理审查质量,完善监督检查;开展试验质量评价,制订奖惩措施;完善临床试验立法,实现法制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18.
研究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CD34+细胞(Peripheral Blood CD34-positive mononuclear cells,MN...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临床试验中研究者对受试者知情同意认知现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某医院87名研究者进行知情同意认知的问卷调查,对各调查要素进行深入分析。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为研究者对受试者知情告知内容不完整和知情同意书签署不规范,因此,应加强对研究者临床试验法规培训,要求研究者参与知情同意书设计以及加强临床试验管理部门的监管,从而更好地促进研究者对受试者知情同意权的认知,切实保护受试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20.
了解目前辽西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及院内救治延迟的状况和影响因素。连续入选就诊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病在12h内并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2例。性别、交通情况、发病地点及对疾病的认知是症状入门(S2D)时间的影响因素。交通情况、对疾病的认知是S2D时间3h的独立预测因素。谈话时间、导管室人员到达时间及准备手术时间是入门球囊(D2B)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是D2B时间90min的保护预测因素。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前后比较,D2B时间明显缩短,说明该项目对缩短D2B时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