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保护策略机械通气的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认为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应用肺保护策略机械通气可降低病死率,主要由于潮气量的降低。对已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再次分析,发现平台压与患者病死率明显相关。平台压低于30cmH2O时,潮气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不影响患者预后。但选择小潮气量可能对病人有害。随机对照研究在试验设计、统计学分析、病人同质性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从现有资料看,潮气量和平台压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的危重症,病死率高。为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病死率,临床开展了众多针对各治疗策略的大型试验研究。在分析这些临床试验的基础上,从提高梗死血管开通率、改善心肌微循环灌注、挽救心肌和休克治疗四个方面综述了各种治疗策略的优势及不足,以期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下吸痰对ARDS患者肺通气及顺应性的影响.选择20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C组与SIMV组;分别给予开放式吸痰,记录吸痰前后肺通气指标及呼吸系统顺应性指标的变化.结果吸痰后各时间点呼吸频率均显著增加(P<0.01);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在0s显著降低,吸痰后15s、lmin显著增加(P<0.01);两通气模式比较SIMV组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增加显著(P<0.01).吸痰前后动静态顺应性、动态P-V曲线斜率差异不显著(P>0.05),通气模式之间亦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开放式吸痰引起呼吸频率显著增加,潮气量及分钟通气量先是下降然后显著增加;SIMV模式呼吸频率、通气量增加较为显著.不同通气模式下吸痰对呼吸系统顺应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重症急性胰腺炎伴随高病死率,细菌和真菌感染是其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一般采取预防性抗生素治疗,但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又可能会加重二重感染。目前研究结果数量有限,结果不一。是否应该应用预防抗生素治疗仍然存在争议,期待更多设计合理的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各种病因引起的由多种促炎因子介导的失控性瀑布式肺部炎症反应,病死率高.及时、有效的营养干预是重要的治疗策略.随着临床营养学的发展,ARDS患者营养治疗的目标已由单纯的提供细胞机体代谢所需能量与底物,向以调理代谢紊乱、调节免疫、作为疾病治疗的“药物”目标转变.制定出既满足临床患者营养需求,同时又能抑制炎症反应,利于提高ARDS患者的氧合作用甚至降低病死率的营养策略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临床路径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前沿技术之一,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降低医疗费用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急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路径研究,探讨了我国临床实践中临床路径的实施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该疾病医疗保险费用结算标准的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气是危重病人重要的支持手段,其重要目的是改善低氧血症、支持肺泡通气、降低呼吸功,并维持或增加肺容积.目前有多种呼吸模式,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机械通气时,应认真评估气道压力、吸呼比、呼气末正压和吸入氧浓度对病人的影响.吸入氧浓度和平均气道压是决定氧合的关键因素,而肺泡通气量主要决定二氧化碳的排除.为防止呼吸机相关性的肺损伤,应将气道平台压维持在30cmH2O以下.  相似文献   

8.
ALI/ARDS是以难治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症候群,是重症医学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近期其诊断标准更新为“柏林标准”;治疗方面除了常规机械通气策略之外,因潜在的降低病死率的作用,高频震荡通气(HFOV)、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干细胞基因治疗则成为药物治疗的热点.根据现有趋势,相信未来ALI/ARDS的病死率将会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疗法的开展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
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多个危险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肺部损伤的连续病理过程,以表现低氧血症为特征,ARDS是ALI严重末期的表现.低流量、呼气末正压(PEEP)保护性通气的措施可明显改善氧和,减轻机械通气肺损伤,降低病死率,明显优于传统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临床各科经常遇到的急症,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的移动,释放出大量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引起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高,弥漫性肺损伤和蛋白性肺泡水肿液聚集等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窘迫、顽固的低氧血症,虽然使用机械通气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后,其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50%左右.就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对不同原因引起的ALI/ARDS治疗效果,使用时机作一综述,期望对ALI/ARDS治疗过程中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