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境与模式:中国政策执行的行动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海》2016,(3):12-17
由于"有限认知"的原因,公共政策在本质上是不完全的,并不具有完备的政策路径。本文从政治与行政关系的视角,为理解中国制度环境下的政策执行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通过识别政策路径的明晰性和部际协同的需求强度两个变量,可以区分政策执行的四种模式:部门主导模式、高位驱动模式、政策试验模式和观望等待模式。政策执行不存在普适的最佳模式,需要根据不同的行动情境,确定有效执行的恰适模式,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制安排。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并分析理性主体如何知道一个程序或行动的问题。根据动态逻辑中一些合理的直观,作者将"知道一个行动"这样的概念定义为"知道相应行动的输入输出二元关系"。上述思想在"恒常论域"的一阶认知逻辑框架下获得初步实现。文章用这种方式探讨相关推理有效性的一些基本逻辑原则,并且运用它们总结证明一些关于知道行动推理有效的一般性质;然后研究知道复杂行动和知道它们成分之间的关系,证明了一些有效结果,也为部分无效结果构造相应反例。  相似文献   

3.
在知觉的被动性阶段,自我还停留在一种被动的存在信念之中,即相信有某个东西存在着。但是自我并不满足于这种素朴的存在信念,它还试图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来获得关于这个对象"是什么"以及"怎么样"的知识,试图全面地把握这个对象的内在性质和外部关系。这就迫使自我从知觉的被动性阶段前进到知觉的主动性阶段。知觉的"主动性"就是自我通过对一个对象的积极主动的观察,利用范畴形式将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主动的综合统一,构成作为知识的最基本形态的述谓判断"S是P"。通过对最原始的基底对象"S"的连续的判断,就构成了关于S的一个"意义的历史"。科学就是由"诸意义的历史"所构成的一个"总的意义的历史"。我们人所生存于其中的这个科学世界实际上就是一个充满了"意义的历史"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大脑前扣带回皮层与执行功能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回顾了近期有关大脑前扣带回皮层(ACC)参与执行功能的研究资料。结果显示,ACC可以对正在进行的目标定向行为实施在线监控,在出现反应冲突或错误时提供信号,以便能及时调整与分配注意资源,因此可能是一个行为规划与执行的高级调控结构。这两年来的新发现提示,ACC的执行监控作用可能是基于动机与奖赏期待做出的对“意志行动”的整合性控制,并可能具有对行动结果的情绪评价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立 《哲学研究》2012,(8):114-119
论辩(Argumentation)是一种展开于主体之间,通过单个命题或命题组合来证明自身观点、反驳对方观点,以消除争议、谋求共识的理性行为。长久以来,无论是作为一种现象还是一个问题,论辩始终为逻辑学、修辞学、语用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这不仅因为论辩是存在于生活世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和言语行为,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反映了基于主体间个性差异的思想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不同思想在各自的论证和相互争辩中不断发展前行的客观事实。正如迈克尔所言:"人类心智被装上了两种相互对立的技能,一是将事物分门别类置入范畴,一是将事物视同特殊分别对待。因此,我们的思  相似文献   

6.
周祯祥 《哲学动态》2006,4(2):55-58
一动态命题逻辑的来源和基本构想动态逻辑DL(DYNAM IC LOGIC)是关于行动和程序推理的形式系统。DL可以描述为三个经典逻辑的合成:一是一阶谓词逻辑;二是模态逻辑;三是正则事件(REGULAR EVENT)的代数。DL区分于经典逻辑的地方是其真值的特性:经典逻辑的真值是静态的,一公式Φ的真值由其结构中自由变元的取值所决定,公式Φ导致的真值和赋值被看做不可改变的。[1]而动态逻辑在这点上正好相反,在DL中,有清晰的被称做程序的语形结构,这些程序的作用就是改变变元的值,由此进而改变公式的值。这些改变在经典谓词逻辑中,是在元逻辑的层…  相似文献   

7.
王雷 《天风》2019,(11)
<正>我们的行为不仅要合乎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还要合乎圣经教导和教会规章制度,并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出应有的自律行文之始,我们有必要弄清"行为"和"行为规范"这两个概念,这是两个虽然相关却内涵不同的概念。"行为"是指人在思想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外部行动或活动。"行为规范"则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规则、准则的总称。人们既有各种不同的行为,为了使这些行为能和谐共存,并且产生  相似文献   

8.
模型在计算机中的作用问题似乎比通常所承认的要普遍得多 ,即使对该学科中的资深学者来说也是如此。在其重要研究成果《计算机中的正确性之局限》 (1 985/ 1 995年 )一文中 ,B .C .史密斯讲到了程序与其规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模型 (程序 )与另一种模型 (它的规范 )之间的关系 ,其中 ,即使存在着程序满足其规范的形式证明 ,也不能保证由该程序所控制的系统会完成期望它做的、该程序应当执行的任务 ,因为这些规范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反映某种与世界的恰当关系。史密斯把“规范”的特征描绘为关于特定系统的恰当行为的形式描述 (通常以形式语言来…  相似文献   

9.
"合适行动"是行动哲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基本元素包括"意图"、"能够"和"致使"。用邻域语义可以比较好地刻画意图、能够和致使及其相互间的形式关系,从而间接地刻画了合适行动。这种形式刻画不仅有助于分析意向行动,而且还能够分析意向行动的两种特殊形式:偶然成功行动和行动失败。  相似文献   

10.
"新医科"建设遵循着医学教育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两个现实逻辑,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新科技革命、新健康风险挑战、世界医学教育趋势都赋予医学教育新的内涵。"新医科"建设是推进和深化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契机,当前"新医科"建设面临医学生招生规模过大、培养模式落后、学科规训限制、组织协同障碍等方面制约,要从新教育理念、新专业改革、新培养模式、新教育组织、新教育制度等方面深入思考"新医科"建设的行动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从主体行动出发去理解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变化,是马克思从其青年时代直到晚年都一直持有的理论原则。但要对资本主义进行科学研究,却不能直接以主体行动作为对象,而是只能以作为主体行动之结果的客观结构为对象。这便要求有一个从主体行动的逻辑向客观结构的逻辑的过渡或转换,如此方能够合理地建构起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体系。而《资本论》"商品和货币"篇,特别是其中的"价值形式"分析,便是马克思精心构造起来的这一过渡环节或"转换枢纽"。遗憾的是,以往人们对于《资本论》中辩证法的阐释中,却往往忽视或误读了这一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朱兵 《美与时代》2004,(9):28-30
视觉,不仅在于它是一种高度清晰的媒介,而且还在于这一媒介会提供出关于外部世界的各种物体和事物的无穷无尽的丰富信息.视觉作为思维的一种最基本的工具,揭示了人看待外部世界的另外一种方法--视觉思维.通过造型活动所学会的"看",改变了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方式.马尔库塞说过:"艺术的使命就是让人去感受世界,重新解放感性、想象和理性……只要不自由的社会仍然控制着人和自然,被压抑和扭曲的人和自然潜能,就只能以异在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艺术教育的首要职能是挖掘人的潜在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的信任逻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受独特的文化传统、制度规范与社会结构的影响,中国人的信任行为与西方人相比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同。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人在面临一些特殊情境时的行动选择,来解读中国人的信任建立方式、运作机制与约束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国人的信任格局与产生这种信任行为的社会结构性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我们使用逻辑系统来描述数学的证明、结构的计算以及语言的意义。近年来,逻辑系统却越来越多地被用来研究理性行动者的很多方面。例如,如何接受单一的信息,多主体间的交流行为,以及更为一般的受目标驱动的主体间的互动。特别是,对观察和交流中的信息流的研究,大家使用所谓的知识更新、信念修正和偏好改变的动态认知逻辑。当新信息进来时,这些逻辑使用信息的“语义意义”作为被更新状态的选择范围。 然而,同样重要的是,理性主体的行动也会基于其他信息,譬如,由推理和反省得到的信息。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信息在更为语法的意义上进行理解的,即,把信息看作是可以由主体阐明的东西。也许有些奇怪,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存在不少的研究方案,但是大家对什么是信息,信息的关键机制是什么等问题更少有一致的意见。可以看出,对“信息”的意义在逻辑中确实有很多不同的理解。 本文基于可能世界的语义,给出一个一致的信息模型,同时也赋予可能世界语法的“可及通路”。这样,我们就能把外部的“更新信息”和内部的“阐明信息”放在同一个动态逻辑系统中。特别是,我们提出了两个基本的信息行动:纯粹的基于观察的更新(“单纯的看”)和把不明显的知识变为明显知识的“知觉实现”。我们阐明为什么这些行动是自然的,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问题。其中,很多问题探讨如何使其他的逻辑传统,包括信念修正理论、情景语义学和弗协调逻辑等适用于信息一驱使的理性行动者的图景。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贝姆(D.J.Bem)七十年代提出了改变自我意识的理论。他认为通过评定人们的行为能改变其自我知觉,从而影响态度的改变.他认为强调肯定的自我知觉比说服(或唠叨数落)、比否定的评定能更有效地改变人们的行为。因而,贝姆提倡用一种叫做“肯定的评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贝姆认为,肯定的评定方法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持续强调否定行为可能影响学生用一种否定的方式评定自己,从而导致他们在一种与这种否定的自我知觉一致的方式里行动;第二,如果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三值逻辑方案遭遇强化型说谎者悖论反击而导致解悖失败的案例分析表明,只要是研究演绎推理及其规律的逻辑系统,包括所有严谨合理的经典与数理的以及那些扩展的和异常的逻辑系统都要遵守的一个基本规则,那就是强化型二值原则。金岳霖先生说:"二值原则不过是对命题的值引用二分法的结果"。因此,同一律和二分法是比二值原则还要更基本的逻辑设定。依据分离公理和戴德金分割,可以确定二分法的操作步骤。在对二分法操作步骤的逻辑分析中,如果按照"逻辑必然的实质就是穷尽可能"的要求,会发现通过母项内部的一个分界点来划分,并不能百分之百地确保得到的都是真正的二分。在两种特殊情况下,两个子项之间会出现一个遗漏元素或一个重叠元素,使二子项的关系成为上反对关系或下反对关系,而不是矛盾关系,这样就导致了二值原则普适性的失效。将这个发现应用到对理发师悖论的分析中,就明白理发师正是那一个重叠元素。更深入的考察,还会发现只要具有统一特征"矛盾等价式"的逻辑悖论,其结构就与理发师悖论相同。这些悖论的统一特征恰恰就是那一个重叠元素的特征,从而给出了说谎者悖论、集合悖论、格雷林悖论、理查德悖论等同一类型逻辑悖论产生根源的一个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7.
1.词项按照指号学的观点,自然语言可以解释为由语词指号及其使用规则构成的体系。语词指号是一组组语音或一个个笔划序列,也就是自然语言中的那些单词或短语。语词指号都具有意义,语词意义是语词指号所传达的关于周围世界的思想。传统逻辑所说的“概念”,实际上就是语词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世界重建问题始终无法取得与人们的呼声相对等的研究成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一个清晰的内在精神结构作为分析框架。笔者尝试超越传统的"知、情、意"三分法,依据涵摄因素、遵循逻辑和适应原理的差异,重新划分内在精神结构,以探寻解释人类精神问题的框架与走向精神深处的"路标"。文中所提炼的"一体六雏"的内在精神结构具体包括:"欲求世界:满足逻辑与苦乐原理";"情感世界:愉悦逻辑与爱憎原理";"认知世界:科学逻辑与真假原理";"评价世界:规范逻辑与应实原理";"道德世界:德性逻辑与善恶原理";"超验世界:究极逻辑与有无原理"。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的行动构想"在世界中行动"可以更准确地概括为"在(我的)世界中行动"。通过行动的结果,黑格尔的主体走向超个体的"物象"(Sache),即"在世界中行动"中的"世界",但通过行动(Handlung)本身,"物象-世界"又内化于主体。马克思的旨趣在解释"在世界中我的行动"的现实根据。在《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吸纳了黑格尔《逻辑学》的行动思想,但他更关心行动的"条件"(Bedingung)。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马克思从"实践"(Praxis)的"条件"出发,解释了"物象世界"本身的形成。在《资本论》中,通过分析"价值形式论"与"交换过程论"的关系,马克思解释了"物象世界"中"我的行动"何以是拜物教性的"起初是行动"(Im Anfang war die That)。  相似文献   

20.
《学海》2017,(2):130-135
移动互联正在改变人们交往的方式,重塑我们的社会结构。面对网络世界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的趋势,虚拟民族志应该改变线上线下的二元理论模型,把场景作为新的社会研究的起点,以动态的观察视角来认识新的交往空间中的社会实践,通过整体性的感知和共情化的理解,来把握浸润在社群文化中的社会意义,探索虚拟民族志更有价值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