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气质特征与元认知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宏如  沈烈敏 《心理科学》2003,26(2):377-378
1 前言气质是一个人固有的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早期曾有学者调查发现大学生气质特点的掩蔽、改造、发展明显地带有社会环境、社会政治生活的历史烙印。元认知是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知识的能力 (Flavell,1976) ,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气质的积极特征是提高学习质量和促进智力发展的强大动力。气质影响着个体的认知方式 ,气质在稳定性、向性等动力方面的自然特征对人们认知策略、自我监控和自我意识有直接作用 ,所以 ,气质肯定会对元认知的影响很大。有学者把气质看作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2.
初中阶段差生与优生记忆活动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 记忆力是智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任何学习活动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人记忆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他的学习成绩。中学生中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以下简称差生)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以下简称优生)在记忆能力上是否有差别?有哪些差别?他们的记忆过程各有些什么特点?搞清这些问题,对于了解和促进差生的智力和智力活动的发展,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幼儿3岁半掌控动机的任务评估、5岁半入学准备能力的测验及气质的教师评定,考察了幼儿掌控动机与能力的纵向关系,及任务类型与气质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探索反馈任务中,气质因素活动性-专注性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对于活动型幼儿,探索时间负向预测了认知知识,掌控感负向预测了精细动作技能和学习方式,而对于专注型幼儿,预测关系不显著;(2)挑战性任务中成功的幼儿,气质因素反应性-抑制性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对于抑制型幼儿,掌控感正向预测了精细动作技能,而对于反应型幼儿,预测关系不显著;(3)挑战性任务中失败的幼儿,气质因素活动性-专注性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对于专注型幼儿,坚持性正向预测了学习方式,而对于活动型幼儿,预测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文化和人的偏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处在一个最应探究文化本质的时代。我们如何成为个人和形成集体呢?我们正在为何种未来做准备呢?我们向何处去?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如生物学、社会学、民族学、心理学等能够、并且的确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气质特征对学龄前儿童牙科治疗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中国学龄前儿童气质量表(CPTS)》测查了218名3~7岁首次接受牙科治疗儿童的气质特征,同时用Frankl Behavior Rating Scale(FBRS)对其牙科治疗行为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适应性、趋避性及心境三个气质维度得分高的儿童出现牙科治疗行为问题几率大,其中适应性与牙科治疗行为问题相关性最大,气质类型为麻烦型、发动缓慢型儿童易出现牙科治疗行为问题,男孩较女孩更容易出现牙科治疗行为问题。本研究结果为临床儿童牙科医生如何应对有牙科治疗行为问题的儿童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如何进行牙科行为管理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自从气质学说的创始人希波克拉底(古希腊医生,约公元前460—377年)提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四种有明显差异的气质型以来,后人对此学说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比较科学地解释了这四种气质的行为特征;二是把气质的内在机制归结为神经过程的作用。但是,这两点都不够彻底:在解释气质的行为特征时,各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机会到各处走走,并深入基层做了些调查,感受很深。对矛盾精髓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实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或矛盾逼着你去思考:比如,针对所谓“哲学贫困”、“信仰危机”等等,就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哲学究竟往什么方向去?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适应改革的发展?诸矛盾的原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发挥作  相似文献   

8.
气质、性格、能力与职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即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因此,在职业的选择中,不要只注重报酬的高低和舒适程度,更要充分考虑是否适合自己,能否发挥自己的才智和特长。  气质与职业  气质是最具有先天性和稳定性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平时所说的“脾气”、“禀赋”相似。尽管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气质却能影响到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不同职业对人的气质特点有一定的要求,各种气质类型都有较为适应的职业范围。我们按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所做的四种气质类型划分…  相似文献   

9.
问题行为作为儿童期的异常行为妨碍儿童正常的社会适应, 通常包括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儿童情绪调节功能的异常被认为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关成因亦源于儿童自身的气质特征。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的基础上, 从气质的四个维度出发(积极情感/接近、恐惧/行为抑制、愤怒/烦躁、努力控制)分析了情绪调节与常见调节策略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及相应的情绪调节训练干预。未来研究应结合儿童气质特征, 深入探讨气质各维度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儿童情绪调节以及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 并在纵向研究中加入神经生理相关技术, 考察三者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关系, 此外还应开展国内本土化研究, 开发适合我国问题行为儿童的实践干预方案, 促进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英语单词记忆策略运用的发展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易晓明 《心理科学》2003,26(1):189-190
如何运用记忆策略提高英语单词的记忆效果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尚不清楚.在实际的学习情景下.学生运用哪些单词记忆策略?这些策略的运用与什么因素有关?有效的英语单词记忆策略是什么?本研究将以三个年龄段(初中、高中、大学)的两类学生(普通、重点)为研究对象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气质与童年早期的师生关系:家庭情感环境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晓  王晓艳  陈会昌 《心理学报》2010,42(7):768-778
通过对118名幼儿的父母和教师间隔两年的追踪研究,考察了气质对童年早期师生关系的直接预测作用,以及气质与家庭情感环境在预测师生关系中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1)控制先前的师生关系、性别、月龄、母子关系及家庭情感环境后,气质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对两年后的师生关系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2)三种气质与家庭情感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两次测量的师生关系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些发现同时支持了气质影响儿童发展的直接作用模型和交互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预防是全球范围急待解决的公众健康问题.以往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了心衰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标志性指标(既A期心衰).发现有心衰的高危因素的个体是心衰预防的关键步骤.高血压和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衰危险因素,糖尿病、心脏瓣膜病、血脂异常及肾功能不全与心衰的危险性高度相关.但无论是有这些心衰危险因素的患者(A期)或已经有心脏结构异常但还无临床症状的患者(B期),还是已经发展为有临床症状的心衰患者(C期及D期),都可能被忽视而不能快速诊断及适当治疗.因此,提高公众关注心衰意识将有助于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提高患者对心衰指南的依从性,而且更重要的是重视易导致心衰的危险因素,从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3.
艾思奇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年了。一个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重大影响的哲学家,他的精神决不会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泯灭。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必将给后人以某种教益。那么,艾思奇同志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精神遗产,我们从这些精神遗产中究竟应当学习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51名5.5岁幼儿掌控动机的问卷评估、入学准备能力的情境测验以及气质的教师评定,考察了幼儿多领域掌控动机与入学准备各领域能力之间的关系及气质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对于专注倾向(高专注性-低活动性和情绪性)幼儿,物体掌控动机正向预测了精细动作技能和学习方式,大动作掌控动机正向预测了感觉运动技能;对于反应倾向(高反应性-低抑制性)幼儿,同伴社会掌控动机正向预测了精细动作技能;而对于抑制倾向(低反应性-高抑制性)幼儿,同伴社会掌控动机则负向预测了精细动作技能、感觉运动技能和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心理健康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刘建榕  刘金花 《心理科学》2000,23(6):659-663
本研究从心理健康出发,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对329名初中学生进行测量,探求初中生心理健康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气质、家庭教养方式三者间存在交互作用,气质和家庭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有影响,气质是某些父母教养方式因子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因素;并且气质特点与某些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有较强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6.
高中阅读能力的发展与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结构模型“产品”一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能力究竟应当包括哪些要素?阅读能力与其它因素(诸如与其它学科的学习、与非智力因素等)又有怎样的关系?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在高中不同年级阶段存在着哪些差异等等.为了探讨以上这些问题,为了解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与形成的轨迹,我们在1988至1990两个学年度中,连续集中研究了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问题,进行了课堂教改实验,为了给探讨同一课题的同行们提供一些参考或实验依据,我们于1990年6月份专门对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了统一测试.  相似文献   

17.
欧阳英 《哲学动态》2005,1(3):18-24
当前,"责任政府"不仅是国民心中热切的政治期待,而且也正式成为政府的政治承诺.然而,为什么目前会出现"责任政府"的提法?责任在我国是否已经构成为问题?何谓责任?责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责任与价值观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建立"责任政府"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正是在提出上述问题并希望予以合理回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有关责任的问题上,我们原有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更为甚者,我们已在不自觉中陷入到因误读而形成的预设性责任幻觉之中.本文并不打算探讨一般的责任理性问题,而仅想在追问责任的内涵、意义、价值观特征等方面为责任理性的恢复做些概念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8.
问题行为的产生,原因极为复杂。既受家庭、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条件所制约,也受学生自身素质如气质,性格特点和对社会信息的加工方式等发展水平所影响,因此是环境和教育等外界因素和其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力图探讨教养及气质因素与失败恐惧的关系,以及失败恐惧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及其机制。对427名高一学生施测失败表现评估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行为抑制/行为激活量表、防御性期望和反思量表、自我阻碍量表,并收集被试期末考试成绩。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表明,失败恐惧与教养、气质因素均有密切关系;其对学业成绩具有间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后形而上学能否回答"良善生活"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长篇小说《施蒂勒》(Stiller)中,马克斯·弗里施(Max Frisch)让施蒂勒这位公诉人发问道:“一个人在他有生之年能做些什么呢?我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它让我迷惑不已”。①弗里施提出这个问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善于思考的读者为了替自己操心,把这个问题变成了一个伦理问题:“我在有生之年应该做些什么呢?”长久以来,哲学家们一直都认为能够对此给出令人满意的建议。然而,时至今日,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哲学再也无法自信地就个人甚或集体的生活设计问题给出指导性的答案。阿多诺(TheodorW.Adorno)的《最低限度的道德》(MinimaMoralia)开篇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