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马启西评传     
马启西是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的创始人。今年7月4日(农历5月19日),是启西先生归真90周年纪念日。为表达我们的敬意,谨此发表冯今源先生这篇文章。文中,作者通过启西先生创立西道堂历史过程的评述,进一步探讨了促成马启西思想理论与社会实践形成的各种原因,提出马启西思想理论的形成与西道堂的创建是时代的产物,符合伊斯兰教的基本精神,是回回经学直接影响的结果,此外还受到苏非主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晓瞳 《世界宗教研究》2012,(1):143-151,194
已有的学术研究一致认为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创传人马启西的思想受到了清代穆斯林学者刘智和哲赫忍耶道祖马明心的影响,进而指出马启西思想与苏非主义有某种关联,但并未探讨其具体受哪个苏非教团的影响.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结合新发现的资料,认为马启西的苏非思想可以追溯至纳格什班迪苏非教团.他从多个方面间接地吸收了该教团的思想,在新的历史境遇下,对其作了一定的继承和扬弃,付诸实践,使其呈现出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正>马启西,我国著名伊斯兰教学者、经师,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创始人,今年是他逝世一百周年。2014年6月14日,来自北京、江苏、陕西、宁夏、新疆和甘肃等地科研机构、大学的伊斯兰教知名专家学者相聚甘肃临夏,召开马启西宗教思想学术座谈会。学术座谈会由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副院长高占福研究员主持,参会的专家学者围绕马启西宗教思想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介廉种子,官川开花,我要结果”是西道堂创始人马启西先生为追求自身价值目标而说过的极其重要的一句话。综观马启西先生的一生以及西道堂发展的历史,他的追求,在其不懈的努力及西道堂对刘智思想的继承与实践中得到了实现。马启西先生“独善金陵介廉之学”绝非偶然。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两位先生身世、经历相近,介廉(姓刘,名智,字介廉,号一斋)出身于伊斯兰教经师之家,父刘三杰,系著名伊斯兰教经师。介廉自幼习诵《古兰经》;启西父马元,为伊斯兰教阿訇,博通伊斯兰教经籍,启西幼承家学,童年在临潭旧城上寺习读阿拉伯文。介廉…  相似文献   

5.
当前,苏非主义仍在非洲伊斯兰教中居于重要地位,在以宗教虔诚著称的非洲,苏非主义是多数非洲穆斯林的心灵依托,尤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苏非主义仍是伊斯兰教的主流。非洲的苏非主义由三大苏非教团系统主导:卡迪里教团、哈尔瓦提教团和沙兹里教团。20世纪中期以来,非洲苏非主义面临现代性、塞莱菲主义等伊斯兰教内外的诸多挑战,传统的神秘主义、本土化的路径都遭遇挫折,经济基础面临瓦解。也许,未来非洲苏非主义的脱困之路,应该在苏非主义之外寻找,走新苏非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6.
<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441千字,320页,定价69元。本书除在导言部分对苏非主义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什么是苏非主义、苏非主义的发展及其思想分化、苏非主义在中国伊斯兰教的传播做一概略性的介绍外,探讨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兴起后,苏非主义对它的影响,经堂教育的苏非读本和参考用书的基本内容,它引发的礼仪之争和教理之争,经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逐渐实现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其中,经堂教育的倡兴和发展,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一个关键步骤。本文肯定了早年苏非派对经堂教育的影响以及后来排斥其影响的必然性,介绍了苏非著作列为经堂读本以及经师和经生的思想言行、生活方式受苏非主义影响的情况,讨论了中国伊斯兰教中一度出现的教争现象,探讨了苏非著作作者的道统(或教团归属),进而得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几个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一、西道堂自创立之初就提倡教育为本西道堂思想直接源于刘智先生的著作。马启西先生深谙刘智先生思想精髓,并坚信弘扬刘智先生思想,"以本国文化发扬清真教学理",是伊斯兰教在中国生根、发芽、结出丰硕果实的必由之路。从1890年始,启西先生就在西凤山设帐讲学,以刘智著作为范本,弘扬伊斯兰之真精神。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伊斯兰教苏非主义在西非的历史与现状,社会功能与最新发展趋势.首先探讨卡迪里教团和提加尼教团在西非的发展过程,认为以这两个苏非教团为代表的苏非主义主导了近代以来西非的伊斯兰教;其次,苏非主义与西非的政治关系密切,西非现代政治背后也有明显的苏非主义因素;第三,20世纪中期以来,西非苏非主义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宗教政治环境,瓦哈比主义的到来与世俗民族主义思潮对其构成一定的挑战,但是新苏非主义的发展趋向继续成为破解困局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帕林达 《中国穆斯林》2012,(2):18-21,32
明清以来,穆斯林学者卓有成效的汉文译著活动,成就了中国伊斯兰教思想和实践。在这一活动中,苏非主义也起了相当的作用,苏非来华传教、苏非作品传入中国并在经堂教育中作为课本使用,都对明清穆斯林学者的译著活动产生了一定影响,使他们的译著作品带有苏非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1.
1914年(民国三年)西道堂创始人马启西先贤以身殉道,遂后丁全功先生也罹难,马明仁、敏志道二位先生,受命于危难之际,继承启西先贤遗志,为西道堂事业的重振与复兴,为促进西北穆斯林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的全面发展,为沟通青藏高原与内地商贸流通和文化对接与共融,为地区和谐民族关系的营造,为抗日战争的早日胜利,为中国伊斯兰教事业的全面进步,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穆罕默德·欧默尔·马明仁先生,是伊斯兰教西道堂开创立业的先驱者之一,是中国穆斯林近现代史上杰出的宗教家、改革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艰难中引导贫困的穆斯林群众奋发图强,坚定信仰,…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以刘智为代表的穆斯林知识分子通过汉文译著活动推动了伊儒会通的深度和广度,对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之路产生了深远影响。清末民初,秀才出身的马启西通过研习汉文伊斯兰译著,深入开展伊儒会通实践,并将之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在他创立的西道堂中继承和弘扬。本文结合定性和量化研究方法对此进行实证考察,深入分析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产生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南亚地区古老的神秘主义精神传统和苏非主义不但有诸多契合之处,本身也是苏非神秘主义早期发展借鉴的一个重要资源。从11世纪初伊斯兰教正式传入南亚起始,这里苏非和苏非教团之多,影响之大,在伊斯兰世界独  相似文献   

14.
西道堂是中国伊斯兰教中形成较晚的一个派别,清光绪年间创建于今天的甘肃省临潭县旧城.其创始人马启西自幼研读伊斯兰教经典,又从小攻读儒学著作通达儒者之学.及长成后,毕10年之功于阿拉伯经文与刘智等人的伊斯兰教译著学习,博览广读而又有所得.他精于伊斯兰教的教义、教理,勤奋研读中国诸子百家论著,广泛吸取自明末清初以来中国伊斯兰教经学大师"从中土之汉文,展天方之奥义"的精华,深得"会通诸家,而折衷于天方之学"的真谛,成为中国伊斯兰教派、门宦创始人中,唯一一位秀才出身,并成功地把伊斯兰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2011年6月12日由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主办的《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文集》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在兰州举行。甘肃省政协常委、西道堂教长敏生光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相似文献   

16.
西道堂是中国伊斯兰教的一个派别,清朝光绪年间出现于甘肃临潭,其成员以回族为主,有教民数万人,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省区。因该教派主张"以本国文化发扬清真教学理"而被称为"汉学派"。本文以西道堂为其创始人马启西举行的百年"尔麦里"仪式入手,从宗教组织与国家的互动、宗教精英群体的作用及民族关系等方面,探讨伊斯兰教的本土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穆罕默德·法尤米教授谈苏非主义沙秋真穆罕默德·法尤米教授现任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宗教系主任,为伊斯兰最高理事会成员。他研究伊斯兰教哲学、伊斯兰信仰学近30年之久,对伊斯兰教苏非主义也有独到的见解,并在该学科有许多著述,在阿拉伯学术界甚有影响。法尤米教授对...  相似文献   

18.
西道堂是中国伊斯兰教中形成较晚的一个派别,清光绪年间创建于今天的甘肃省临潭县旧城。其创始人马启西自幼研读伊斯兰教经典,又从小攻读儒学著作通达儒者之学。及长成后,毕10年之功于阿拉伯经文与刘智等人的伊斯兰教译著学习,博览广读而又有所得。他精于伊斯兰教的教义、教理,勤奋研读中国诸子百家论著,广泛吸取自明末清初以来中国伊斯兰教经学大师“从中土之汉文,展天方之奥义”的精华,深得“会通诸家,而折衷于天方之学”的真谛,成为中国伊斯兰教派、门宦创始人中,唯一一位秀才出身,并成功地把伊斯兰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9.
2004年7月6日(农历5月19日)是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创始人马启西先生归真(去世)90 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位宗教宗师,发扬他所倡导的爱国爱教,重视教育、发展经济、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主张,哈吉·敏生光先生任主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著名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  相似文献   

20.
一代宗师马启西先生归真90周年纪念活动在临潭举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讯] 2004年7月6日(农历5月19日)是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创始人马启西先生归真90周年纪念日。在甘肃临潭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关怀下,马启西先生归真90周年纪念活动暨《马启西诗联赏识》首发式,于2004年7月4日在临潭举行。中国伊协、甘肃省伊协、兰州市伊协、临夏州伊协、甘南州伊协、临夏市伊协、临潭县伊协、中国社会科学院、宁夏社会科学院、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兰州市宗教局、临夏州统战部、甘南州宗教局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教长,以及《开拓》杂志编辑部、《穆斯林通讯》编辑部、部分道堂、拱北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