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644年天主教在川传播过程中发生了成都教案,是为明清天主教进入中国后与本土宗教道教唯一的一次正面冲突。这场教案并未留下太多的中文记载,但在传教士记录的西文文献中可以觅得踪迹。该文从早期入华传教士对道教的态度出发,并立足西文原始材料,详细阐述成都教案产生的过程、特点及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而分析道耶是如何在中国文化框架内进行宗教对话的。  相似文献   

2.
阅渎《中国天主教》96年第3期《回顾中国天主教五十年》一文,对其中“中国教会的经验教训”这一部分所追述的一些往事深感沉重,就象一串发人深省的历史悲剧镜头重现眼前。诚如刘柏年副主席所言,“由于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各国列强利用本国在华的一部分传教士,控制中国教会,为其侵略强权政策服务,制造教案,迫使满清政府割地赔款,使中国教会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形成这样一副被历史谴责的教会形象,怎不为中国人民所鄙视。  相似文献   

3.
自唐、元而至近代,基督宗教曾先后四次传布中国。广东和天主教发生联系的最早记录是宋代末年,天主教传教士"尚由贾舶至广州"(艾儒略:《西学凡》),由于年代久远,这一说法无法考证。16世纪,天主教第三次传入中国,广东成为天主教向中  相似文献   

4.
天主教传教士画家郎世宁(Joseph c-astiglione),字若瑟,一六八八年生於意大利米兰,今年(1988)正值他诞辰三百周年。为此故宫博物院出版了《纪念郎世宁诞辰三百周年特辑》,并举办《画家郎世宁诞辰三百周年纪念展览》。郎世宁受葡萄牙天主教耶稣会派遣,於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到达北京,随即进入内廷,以其精湛的艺术为皇帝效力,历三朝至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年)於北京病逝,享年七十八岁。皇帝加恩给予侍郎衔,并赏给内府银  相似文献   

5.
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朝廷禁传天主教,天主教在中国的生存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外籍传教士先是被逐,后是被杀,传教任务逐渐落到华籍神职人员身上。本文分析了此一时期内华籍神职人员的身份构成、活动地区分布,以及其传教方式和特点等,借以说明华籍神职人员为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较前期更大的作用,推进了天主教在中国的本地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17—18世纪,在华的天主教传教士围绕中国礼仪问题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在华耶稣会传教士内部分裂产生了两个派别。一派追随利玛窦的观点。利玛窦,意大利人,耶稣会传教士。明朝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利玛窦来华传教,为了能够在中国打开传教局面,利玛窦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媒介,以天主教教义  相似文献   

7.
天主教弛禁之后,巴黎外方传教会派遣大量传教士入川,四川天主教教务大幅发展。然而随着西方列强在中国侵略的加深,民众的排外情绪日益高涨,且天主教作为一种外来事物,其教义教规又同中国社会传统习俗有许多相违背的地方,这些因素导致清末四川教案不断。本文着重描写法国传教士在成都教案、大足教案及义和团运动中的处境。处理教案过程中法国传教士与四川官员频繁互动,两者之间的关系演变尤其令人瞩目。此外,传教士眼中的四川官员形象以及传教士如何处理与四川官员的关系也是本文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8.
(三) 为了处理青岩、开州两教案,清政府调两广总督劳崇光为云贵总督,坐镇贵阳;并派两湖总督张亮基以总督衔署理贵州巡抚兼提督。两员重臣同时下放到贵州处理教案,足见清政府保教态度的坚决。清廷随即下达谕旨,令劳崇光、张亮基二人会同将田兴恕解往四川,听侯查办。劳、张二人在贵州办理教案,都是一味顺应法国传教士的需要。他们为了确保贵州今后不再有禁教之事发生,从一切方面给天主教的发展以方便。一八六三年(清同治二年)七月,劳崇光、张亮基联名向清廷上奏,强调贵州天主教是由来已久的,远在禁教时期的“道光年间贵州即有  相似文献   

9.
一、传教目的,宗教政治因素难以区分 天主教在华传播,引起许多中国人的强烈抵制和反对。明万历年间,南京礼部侍郎沈漼上疏,总结了天主教的“罪状”:第一,修订历法,不合天道;第二,反对祭祖,破坏孝道;第三,以小恩小惠收买人心,且财源来路不明;第四,召聚信徒,结交士大夫,图谋危害国家。他的上疏,引发了中国天主教史的第一起教案——南京教案。清康熙初,杨光先上《请诛邪教状》,说传教士“依西洋新法”是“暗窃正朔之权以予西洋”,指责天主教是邪教,由此引发“历狱”。沈、杨二人的言论,代表了反对天主教的主要观点。那么,早期传教士在华传播天主教,究竟有何目的呢?  相似文献   

10.
《京报》是由中国古代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抄本发展而来,曾被称为“邸报”、“邸钞”、“朝报”等,到清初始固定报名。《京报》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报纸的最高级形式。本文以天主教和新教传教士对清朝《京报》的翻译为个案,来思考来华传教士在向西方介绍和传播中国的文化情报时所出现的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明末的江南地区是耶稣会传教士"适应策略"的实验场。从万历二十七年(1599)利玛窦在南京成功建立传教点,到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亡的40多年间,耶稣会士开辟了南京、上海、杭州等中心据点,以及苏州、镇江、扬州、湖州、松江、常州、宁波、淮安、嘉兴、金华等十府的传教点,教堂及教徒数量居全国前列,从而奠定了江南地区在天主教进入中国的起步时期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此过程中,每一个地方的开教和早期传教活动,都有地方官绅居间襄助。这些官绅无论是否奉教,都对"西学"抱有浓厚的兴趣。通过这些官绅,耶稣会士在江南地区不仅获得一定程度的政治庇护,顺利建立社会关系网络,还得到相当规模的财政支持,从而使其传教事业比其他地区获得更好的发展。以"利玛窦路线"为核心的"适应策略"在明清时期的中国获得普遍接受,可以说是明末形成的"江南模式"在全国的发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12.
周志斌 《学海》2004,(2):102-106
南京是晚明耶稣会士传播福音的重地。明万历四十四年七月 ,南京发生一起逮捕耶稣会传教士及天主教信徒数十人的事件 ,史称“南京教案”。以南京礼部侍郎沈榷为代表的明保守派官僚联合某些佛、道人士发动了这起教案具有文化排外的性质。它是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晚明党派斗争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成为晚明天主教传华后发生的第一起影响较大的反天主教事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礼仪之争”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当谈起我国天主教"礼仪之争",我们教会人士就感到痛心疾首;伤叹、悲哀、消沉。可以免除的灾患却没有免除。双方争争吵吵各执一词,那些为此受害者是否心甘,是否值得!早在明末耶稣会士来华初期,其会士龙华民就对利玛窦、徐光启等所采用的造物主之汉语称呼:"天"、"天主"、"上帝"提出异议,他认为称造物主还是以拉丁文的译音"陡斯"(Deuj),灵魂"亚尼玛"(Anima)为好。双方曾发生激烈的争辨。开端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从此时算起,到清乾隆七年(1742)教宗本笃十四颁布《自上主圣意(Ex quo jingulari)》严令传教士"宣誓"服从禁约并禁止教内人士"讨论"中国礼仪问题,有121年之久;到教宗碧岳十二世1939年宣布《公然声称(Plame ckmpertum est)》共318年。  相似文献   

14.
今年2月,在一片“银妆素裹”中,笔者踏雪走访了新落成的天主教苏州教区昆山陆家浜天主教堂。陆家浜天主堂坐落在江苏苏州昆山市东南15公里的陆家镇。当我来到陆家镇,只见天主教堂顶上高高的十字架醒目可见,为陆家镇的标记。陆家浜原名录葭浜。春秋战国时地属娄邑,传说镇区原为一河浜,名鹤塘浜,内长一种草名录葭草,故合草、浜之称名录葭浜。又据清乾隆《录溪志》载,三国鼎立时,吴国丞相陆逊之孙陆机、陆云曾客居于此,因此而取名“陆家”。据本堂神父陆学清介绍,2005年5月5日,来自上海、苏州的天主教友及嘉宾3000余人参加了重建开堂仪式。苏州…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宗教》2022,(9):94-94
最早的《圣经》中译本可追溯到7世纪的“景教本”,由景教传教士阿罗本等人根据叙利亚文《圣经》所译,现已失传,部分译文散见于敦煌文献中。元代天主教传教士约翰·孟德高雄诺曾用蒙文译出《新约》和《圣咏集》,但译本也已失传。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亦曾将《圣经》的部分卷章或经文汉译。此外巴设于18世纪初译有部分《新约》,而贺清泰于18世纪末也曾译出《圣经》大部。这些译文被称为“明清本”。  相似文献   

16.
正一、天主教在土家族地区的传播(一)天主教在土家族重要区域的传播渊源天主教对土家族地区的传播是在1839年前后陆续传入,并且分布广泛。传教士们沿长江逆流而上,沿途传教,包括宜昌、恩施州、龙马、鸦鹊水、利川、沙子地、长阳等区县,其中最早被传入的地方是宜昌、恩施及利川,然后又放射状的传播到邻近县市。1.天主教在宜昌的传播清顺治十八年(1661),法国耶稣会士穆迪我到荆州城南门外建县内第一座天主堂,天主教自此传入。咸丰六年(1856),天主教湖北教区划分为四个  相似文献   

17.
4月20日,天主教苏州教区在苏州杨家桥天主堂隆重举行主教祝圣典礼,房兴耀主教主礼祝圣仪式,徐宏根神父被祝圣为天主教苏州教区主教。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及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以及有关省、市、区、县的领导应邀观礼;北京、上海、安徽、浙江、山东、江苏等省(市)及天主教苏州教区的神长、修女,天主教苏州教区所辖各县(市、区)天主教信徒3000多人参加祝圣庆典活动。这次祝圣典礼,坚持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选自圣主教的原则,按照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教圣秩授予典礼》规定的内容和程序进行。徐宏根主教在祝圣典礼宣誓中表示:要带领本…  相似文献   

18.
据《江西省志·宗教志》、《南昌市志》等记载,元朝末年,曾有西方传教士到江西南昌传教。1585年,意大利耶稣会(S.J.)传教土罗明坚与阿尔麦达翻过大庾岭,自赣江而下来到南昌,并在此过了圣诞节,后经景德镇去浙江。这是天主教传入江西省的最早记载。一、天主教初传江西159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自韶州(今韶关)北上,途经江西,准备前往明朝都城北京。同年5月,利玛窦到达南京后因种种原因既不能继  相似文献   

19.
法国传教士倪德隆在四川藏区生活60余年,先后在巴塘(Batang)、磨西面(Mosymien)、打箭炉(Tatsienlou)传教,担任西藏教区代牧主教达35年之久,为天主教在藏区的传播做了很多工作。他在传教生涯中历经多次教案,在藏区举办了文化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到苏州,千万不要错过位于苏州古城北隅的报恩寺,俗称北寺。热心的苏州人,会骄傲地告诉你,那座高峻雄伟的北寺塔,与虎丘的云岩寺塔同被视为苏州古城的标志。古刹报恩寺乃苏州璀璨之明珠,是苏州最古老的一座佛寺,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为中国著名的江南古刹之一。据梁简文帝《吴郡浮海石象铭》称,该寺始名通玄寺,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公元247年)至十三年(公元252年)。唐代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玄宗诏命天下各大郡置寺,以年号为寺名。苏州地方官绅应诏,将通玄寺易名为“开元寺”。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端阳节,报恩寺迎请佛牙舍利,徽宗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