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章太炎的易学研究体现了学术转型期的时代特征.仅就方法而言,他以训诂学、历史学、社会学、佛学、科学解易,融会中古理论方法,不仅在学术史上富有新意,而且体现了转型期学术研究范式的多元化、近代化,对后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易>思想是阳明心学的思想渊源之一.其知行合一说与致良知说都运用了<周易>的思想资源,将"内求于心"的道德内求思想发挥到极致,完善地表达了关于本体、工夫一致的思想,最终的目的则是成就一种光明俊伟的人格,使人的自然生命和道德生命在本质上获得圆融一致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黄沛荣教授著,(台北)万卷楼有限公司2001年4月出版。全书232页。本书共分四章,分别名为“象传义理”、“大象传义理”、“小象传义理”、“彖传、大象传、小象传之比较”。如作者所说“本  相似文献   

4.
《元包》沿用《周易》的卦象、卦名,其卦序则是以《京氏易传》八宫卦为基础并结合"老少仲孟"的原则而形成。《元包》中的《传》,主要融合了《周易》的《彖传》与《大象传》。《元包》遵循"观象系辞"的言说方式,其取象所用之字虽生僻,但性质与《周易》无异。尽管漏洞颇多,《元包》仿照《周易》筮法也制定出一套自己的运蓍卜筮方法。《元包》的思想并未超出《周易》的范围,同时也融入了西汉以来许多流行的观念,如京氏《易》的五行八卦说、气思想等。另外,卫元嵩还通过宣扬公羊学的文质之说来表达他期盼政治统一、天下太平的愿望。《元包》在学术水准上虽远逊于《周易》,但它的存在对于丰富易学史研究及了解南北朝学术思想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李冬梅 《学海》2012,(3):155-159
王阳明的"良知"概念,虽然被阳明后学的学者们广为解读并阐释,但依然是作为一个道德形上学的概念而存在的,伦理学的内涵非常丰富。这主要表现在:良知主体的先天性、良知即道德至善和作为是非判断的伦理准则而存在。阳明后学这一"良知"思想的伦理学属性,在确保了良知作为道德主体之德性之根后,还决定了道德主体的道德实践与道德修养工夫必须依良知而行,"良知"是道德主体之道德行为之所以发生和能否发生的主宰机制。  相似文献   

6.
一、创建东方企业文化,乃当今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从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经济腾飞的现实中,人们强烈地意识到具有东方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管理目标、推动企业兴旺发达的强大精神动力。成功的企业无不具备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日本松下公司的“松下精神”,本田公司的“本田精神”,都是企业文化精神的集中表现。这种精神力量对企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企业文化包含多重文化结构。企业技术装备,文化设施,企业环境,可谓企业文化的外部结构,当人们谈到某企业的良好信誉时,首先是指它的技术先进,产品质量信得过。人…  相似文献   

7.
通行本<周易>古经分为上下两篇.对于其何以如此分篇,生当北宋的易学家程颐,在承继、整合<易传·序卦>和<易纬·乾凿度>等的观点的基础上,作<上下篇义>,明确提出以阴阳为基准分篇的原则,指明"阳盛者居上篇,阴盛者居下篇",并逐卦作了分析,丰富了人们在此领域的识见.  相似文献   

8.
湛甘泉与王阳明既是朋友,也是对手。从甘泉后学对阳明学的批评与反批评,可见两家关系之错综复杂。作为浙人的甘泉后学刘宗周和黄宗羲,既受阳明学的影响,也受甘泉学的影响,但学界多注意前者而忽视后者。从甘泉学脉来看这一对师生,对他们会有新的定位。针对同门对阳明学的批评,黄宗羲确实经常进行反批评。但我们不能说,甘泉学在晚明已完全与阳明学合流,从而失去独立性。从刘、黄二人以及其他甘门人士的作为,我们不难看出甘泉学在中、晚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唐代柳宗元作《辨列子》,对今存《列子》出于战国表示质疑后,学术界颇多随合以为非真本,认为乃后人附益之作,且增窜非实,殊多乖错。但是,道教素尊道家之言,不认为它“迂诞恢诡”,而认为它默察造化消息之运,发扬黄老之幽隐,简劲宏妙,辞旨纵横,奉之为圭臬。因此撰作道书,多所融摄,成为道教义理不可分之部分。 (一)宇宙生成论方面: 《列子》中的《天瑞篇》、《汤问篇》、《周穆王篇》均较为集中地谈到了对宇宙自然的认识,关于它的生成、演变、状态、未来等等。如《天瑞篇》论宇宙本原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阴阳尔,四时尔。不生者疑独,不化者往复,其  相似文献   

10.
钱一本易象义理窥测──评《周易像象管见》张克伟[港]象数是《周易》的核心内容,“象”指卦象、爻象,即卦爻所象之事及其时位关系。而“数”则是指阴阳数、爻数等。“象”和“数”构成了《易经》的基础。“易象”作为《周易》的一个分支系统及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弥补...  相似文献   

11.
先秦诸子的各种著述之中,含蕴不自觉的或自觉的审美意识较为丰富者,应首推《周易》和《庄子》。《庄子》以其“汪洋辟阖,仪态万方”的滔滔宏论,推出了道家学派一系列的审美观念范畴,其要义可用“美即自由”来概括。《周易》的审美意识,以“立象以尽意”为主要表述手段,发端于《易经》,发挥于《易传》,阐述了从“天  相似文献   

12.
纬书是相对经书而言的,因此,纬书中有很多内容是阐发和解释经书的。《易纬》是纬书的一种,对《周易》经传阐发和解释也是《易纬》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内容阐发上,其对《周易》的起源、作者以及乾坤二卦和象数等方面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在经文解释上,其对《周易》的经文作了直接的解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易纬》与汉代其它易学学派不同的易学观。  相似文献   

13.
朴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博学多才,曾在乙亥年(1935)由先君瓞民、先兄延国等人,约请章主讲《周易》学理,嘱我详细记录,历时一整天,共提二十问题。由于文字太多,篇幅太长,本文仅提三个问题。回忆此事历时半个世纪。当时简概述之如下。时间:乙亥年(1935)7月17日地点:苏州市锦帆路章氏国学会太炎  相似文献   

14.
《周易》的阴阳变化理论,最终还是要服务于政治,过去曾有人称《易》学为经世之学,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按照六十四卦的模式,乾坤为天地之始,继乾坤之后的屯卦则为创世之始。《屯·象传》说:“云雷,屯。君子以经纶。”是说世界初创,社会洪荒,君子治世如治丝,要从杂乱中理出头绪来,变无序为有序。所以,“经纶”二字,就是指对国家社会要依据阴阳变化进行治理,这是作《易》的根本目的。本文将就此谈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太玄>是模仿<周易>而作,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太玄>的模仿痕迹都很明显.从性质上看,<太玄>像孟、京易学一样,是一种天人之学.<太玄>的独创性在于体例上采用"三、九"系统;赞辞以生动形象的比喻直接说明事理;<太玄数>所说的筮法仅是扬雄的一个小把戏,没什么实际用途,而他又把五刑、律吕、月令等方面的内容引入<太玄>,以使其也具有"以卜筮者尚其占"的功用.  相似文献   

16.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象征”,无论就它的概念来说,还是就它在历史上出现的次第来说,都是艺术的开始,或说“艺术前的艺术”。他还指出:象征“主要起源于东方,经过许多转变、改革和调和,才达到理想的真正的实现,即古典型艺术”(黑格尔:《美学》第2卷序论·总论·“象征型艺术”。下引该书不再注明)。黑格尔把他的视线投向古代的埃及、波斯和印度,发现这些国家存在的是“不自觉”的象征。当他论及“自觉的象征”时,目光便转回了欧  相似文献   

17.
论《周易》的文学思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周易》的文学思维陈良运由于战国以远的时代,除了民间诗歌和朝廷用于祭祀、典礼的诗歌,还没有真正自觉的文学创作,没有以文学创作为职业的文人,所以也就谈不上有怎样进行文学创作的经验性阐述;即使是诗,也只有一种“缘事而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朴...  相似文献   

18.
<正> 中道思想在儒家学说中的地位十分突出,表述这一思想的概念有“中”、“中正”、“中行”、“中和”、“中庸”和“中道”等。论证这一思想的言论几乎遍于各经,但应当首推《周易》。“《易》尚中和”(惠栋:《易例上》),“《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言以蔽之,曰‘中’而已矣!”(钱基博:《四书解题及其读法》)《周易》的中道思想是显然而且系统的。本文拟于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周易》中的这一思想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周易》把阴阳矛盾的对立与统一,看成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成发展的基础。阴阳交感而万物化成,气化凝聚而为万物。为此,《周易》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涵盖极广的哲学命题。世界万物奖不起于一阴一阳的合二而一,任何事物都按照一阴一阳的规律发展。基于阴阳概念具有包揽一切的普遍意义,《周易》把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统统纳入由阴阳两天所组成的六十四卦系统。“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衍生万物,世界是一个“生生之谓易”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的范围内,阴阳相推,刚柔相摩,“先否后喜”,…  相似文献   

20.
高雨 《周易研究》2007,(6):22-28
唐人李鼎祚的《周易集解》是现存最早的两汉象数易学文献,具有独一无二的文献价值。然李鼎祚的《周易集解》作为经学的解释文本是其所处时代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他以两汉以来的象数易学及唐代易学中的"新义"反对孔颖达的《周易正义》,反映了唐代易学发展的新动向;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强烈地批判了王弼等玄学派易学"以无为本"的哲学观念,在整个易学哲学发展史中,成为沟通汉代易学与宋代易学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