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孟子和荀子思想中的“性”与“情”两大范畴入手 ,构建了一个作为生命本体存在形式的“性—情”结构论样式。通过对统领“性—情”结构论的“心”本体的聚合和分解作用 ,梳理了一个心—性—情的逻辑脉络。将“乐”作为形式本体与审美快感体验的主要体现方式进行解剖 ,而使之成为艺术本体存在和审美愉悦的现实参照。本文认为 ,由“心”本体而建构的“性—情”结构论 ,是后世的艺术创造活动中人们提出的所谓“吟咏情性”和“心统性情”等命题的始基 ,它既有张扬艺术情感而创构艺术魅力的作用 ,也有以伦理文化制约艺术一审美体验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评张东荪的文化主义逻辑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逻辑在文化中具有双重身份:对人类文化的总体而言,它属于文化;对各个民族的文化而言,它是超文化的。与逻辑具有超文化身份的观点相反,张东荪的文化主义逻辑观的基本主张是文化决定逻辑,不同的文化决定不同的逻辑。它包括三个错误理论:1.“四种不同的逻辑”论:把逻辑泛化为思维方式。2.语言决定逻辑论:把逻辑的载体当作逻辑的本体。3.逻辑“跟着文化走”论:从主观主义走到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3.
从语言分析到文化批评──当代西方哲学的新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粗略地说,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哲学主潮是语言分析:反对心理学主义以个人意识或“主体性”作为合理认识和行动的基础,而代之以语言的意义和逻辑规则。这是逻辑经验主义和分析哲学的全盛时期。二十世纪后半叶则转向文化批评:反对奋卡儿创始的基础主义认识论和科学主义。主张合理性并不脱离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而独立,以人的言谈(Discourse)和社会实践活动代替命题意义,语言结构和逻辑规则作为理解与批评一切信念、行为和文化的基础。语言分析以探寻命题的一般形式和分析个别命题的确切意义为目标;试图建立“理想语言”,使一词一句…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文化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文化概览卓新平基督教文化是一种以基督教为其存在基础和凝聚精神的文化形态,包括其崇拜上帝和耶稣基督的宗教信仰体系,以及相关的精神价值和道德伦理观念。在约两千年的发展中,这一文化形态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神学理论建构、哲学思辨方法、语言表述形式和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5.
从逻辑发展和中西哲学观念比较的角度考察古代儒学,阐明了传统儒学精神的实质和特征。西方哲学把人的主体意识理智化,导致抽象分析的思维方法及哲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对立。儒学则把人看作一个整体的存在。因而儒学是人学以实践理性为核心统摄理论理性,在对人的整体理解中确立道德至上的价值观念、直觉整体思维方式,把宗教建立人存在根据的功能内在地包容于哲学,并提升为哲学精神,这是儒学人学体系的总体特征。儒学体系的逻辑内容主要是“性与天道”。这两个方面在儒释道合流过程中逐步得到明确和澄清,宋明儒学对它作了系统发挥。宋明儒学的理论贡献是:把“气化”观念引入本体论,揭示了道作为道德形上学本体的整体性、创造性、超越性的意义;把气质观念引入人性论,确立了心、性为一的人性整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曹天航  黄明理 《学海》2014,(3):167-174
马克思文化理论的话语逻辑及其实践旨趣在于:一是其现实前提与可能基础是现实的人以及现实生活实践活动的统一性;二是其实践旨趣或主题在于文化自觉与人的自由、解放和幸福等核心价值目标及其现实化路径的探寻;三是其逻辑路径与方法论则是基于"生产逻辑"与"资本逻辑"相结合的社会总体性批判。马克思文化理论的超越性在于科学的真理性与哲学的价值性、内在具体的社会分析与哲学思维的形上价值相统一的二重属性。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研究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把重点转向了文化价值批判,由此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承继与发挥且在一定程度上转换了马克思文化理论的主题及其实践方式,从而为当前中国文化实践提供了启示:需要建构以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为审视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提供了文化路径与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精神失常从精神病学、现象心理学、心理哲学-精神病理学、话语分析与文本解释学、文化研究视野展开深入的学理考察与反思。揭示了精神病学的学理及其实践后效,梳理了精神失常的现象学传统与解释学转向,阐释了心理哲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比较了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个案史文本的异同,并探讨了精神失常跨学科研究的意义,即精神失常不仅有其生理基础,同时也是由历史、社会以及话语-权利所建构的构成性存在,并将随不同文化时空建构性动因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信的逻辑起点是群体自信,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体现在人的价值自信中。文化自信的关键是人的价值自信,价值自信的更高层次具体表现为道德自信,道德自信是价值自信的提炼和升华。但文化自信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整体性文化认知缺乏、文化自卑心理严重和道德价值建构不足三重障碍,这些价值认知障碍是影响文化自信建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以"一带一路"为引擎、区域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当下,如何正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及其文化艺术的承传与重构是我们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以苏州泥塑文化为切入点,通过梳理非遗产业的脉络,探索传统手工艺与江南水乡文化的逻辑体系,建构传统文化艺术的当代语言和再生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多元文化相遇时代自我建构的结构与内涵,从文化会聚视角出发,采用文献检索、深度访谈、专家评估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开发完成了一套文化会聚的自我建构问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790名被试,895名被试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另外895名被试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另取样197名被试完成效标关联效度检验。结果发现:文化会聚自我建构包含个体性、关系性、集体性、自主性、平等性五个维度;文化会聚自我建构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良好,可作为有效的测评与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1.
后儒学美学是当代儒学美学的存在方式与表现型态,它具有切近当下现实与未来可能性的充分场域,具有在场域中转换与生成的本体论幻象逻辑。后儒学美学幻象逻辑在幻象呈现的结构特点方面,以密实的幻象为网络结点,体现儒学致密性的内在追求;在本体驱力方面,幻象是一种特殊的、具有衍射力的心性能体,它通过涵摄场域中的"多"本体因子来实现本体驱力效应;在终极价值方面,幻象本体追求"化境"的能量与气度,主张美学应向文化、学术、生产等场域进行深入掘进,让超常能量的迸射与主体意志、客观势能相协和,幻化出后儒学美学的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超越境界。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革命的压力下,文化会产生一种应激性的变形与复原,它有一种自在的逻辑,当它与外在的社会逻辑相叠加,就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状态。基于这种思路,本文考察了中国早期社会主义的逻辑、文化的逻辑,以及二者的重叠——中国早期社会主义的文化逻辑。这种文化逻辑包含了:革命的情感化与审美的理想主义,形式感与美感的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要素的"意识形态";文化的机制化与意识形态的"审美化";传统在革命中的"变形"与"坚持",以及现实主义作为一种风格而被接受等。  相似文献   

13.
季中扬  李静 《学海》2014,(6):37-41
城乡文化共同体是维系城乡居民相互认同的文化纽带,包括共享的文化观念、文化符码、文化形象、文化记忆等,其融入于日常生活之中,并为人们在情感上所认同,成为一种自觉的文化价值取向。建构城乡文化共同体可以破解社会排斥,有效化解来自乡村的社会成员的文化认同危机,促进新兴城市文化尽可能吸纳、包容乡土文化,包括乡土社会的文化观念、民间信仰,以及可以转化为现代视觉经验的文化符码与民间艺术形象,从而建构一种和而不同的新型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14.
日本宗教的文化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宗教常游离于本体之外,从而表现出极强的融合性。这不仅使其本体模糊,也为诸种宗教的彼此渗透和社会文化的侵淫提供了可能。因此,今天的日本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大众文化,有时甚至是文化实用主义者随意使用的一种工具或名目。  相似文献   

15.
崔海亮 《现代哲学》2016,(2):124-128
作为文化民族主义者的章太炎,一生以弘扬国粹为己任。章太炎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是特殊时代下的产物,与他的家世、人生经历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密切相关。他通过考证民族源流、梳理语言流变、建立无神宗教、举办国学讲习等途径,来增强国民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章太炎以国学为根基建构民族国家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苏志明 《天风》2022,(10):12-15
吸收和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基督教中国化理论建构的"时代之思",具体指:将具有使徒性、圣洁性、大公性、普世性的基督教和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通过使两者批判地关联与交流互嵌,来建构既属于基督又具有中华文化精神元素特征的中国基督教神学.我们要思考更深层次、文化意义上基督教中国化的理论建构,如何吸收和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我们当从神学的、历史的、国际的、处境的、动态的角度来理解"基督教"和"中华优秀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成形的內在根据,也是它们客观存在的环境条件。由于文化的社会性质和它在建构社会模式中的导引作用,在当今世界文化传统的格局下,比较文化就成了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了。文化传统是历史所形成的社会现实存在。它是由逻辑思维方式、哲理观念学说、政经军事谋略、生产科技效能、文体音美特色、社会风尚习俗等多层次积淀组成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18.
从“思辨哲学”到“文化哲学”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建华 《世界哲学》2004,3(3):105-111
20世纪以来,思辨哲学向文化哲学的转向昭示了时代对哲学的呼唤.思辨哲学将世界二重化,这既是它的理论前提也是其思想结果;以逻辑方法的科学性为开端,以信念方法的非科学性而终结;以宇宙本体为开端以理性概念认识为终结.  相似文献   

19.
文化的建构型自信,是一种文化自信的类型或性格,它既因建构优秀文化而自信,也因建构优秀文化主体而自信。文化建构型自信的本质,是主体的开放学习、努力建构、不断进取,所以它其实是一种科学的实践型自信,是一种开放着、生成着、发展着、可持续的自信。文化的建构型自信,将自信与何以自信有机结合,是合理自信结果与正确自信手段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良知作为本体具有三重意义:作为造化的精灵,天地万物因本心良知而存在,呈现为意义世界;作为是非的准则,道德人生因本心良知而明辨,呈现为道德世界;作为真诚恻怛的灵觉,妍媸美恶因本心良知而照觉,呈现为审美世界.良知本体所蕴涵的个体性、情感性、直觉性、当下呈现性特征,为审美境界的呈现提供了直接的契机和本体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