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静 《道德与文明》2019,(1):158-160
正2018年10月27日,"道德与政治:政治伦理与中国问题"政治哲学论坛在长春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全国2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一、道德与政治:政治伦理的基础理论问题道德与政治的关系是专家学者们探讨的前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昆明理工大学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政治与伦理:应用政治哲学的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2月13—14日在云南昆明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北京大学、中央党校、浙江大学、湖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侨大学、云南大学和昆明理工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一生进行了许多类型的革命,像政治革命、经济革命、文化革命、民族革命等,而所有这些革命,无不具有一种强烈的共同指向:人的精神价值追求远远高于物质的享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毛泽东一生的革命,最终落实到价值理想的层面,就是重构道德伦理,塑造“共产主义新人”,创造出一个“遍地英雄下夕烟”、“六亿神州尽舜尧”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4.
政治主体的伦理向度与公共利益的达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优良的生活"的政治实践中,无论个体还是政治共同体,都体现一种共同善的诉求.政治主体如何就"对人而言的善和共同体的利益"达成一个"共同的理解",自然成为考察政治主体伦理的一个有效向度.在现代民主政治情境下,无论是政治家和公共行政人员还是与此紧密相关的公民,需要把作为目的的公共利益当作自己的规范价值和行为标准,从而使政治获得一种高贵的伦理品质.  相似文献   

5.
宗教与道德在概念内涵、产生时间与存在依据上都有着很大不同,是两种泾渭分明的社会意识形式。分析与把握宗教与道德关系,必须首先对这些根本差异具有明确的认识。就宗教道德之为道德而言,它本质上就是世俗道德,并不存在独立于世俗道德之外的所谓宗教道德。道德在被宗教纳入其教义体系、从而服从于其神灵信仰下之后,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异化现象,始终存在被直接异化为非道德的危险。作为一种较为低级的他律道德,宗教道德并不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理想道德状态。那种试图借助宗教拯救道德、利用宗教信仰提升道德水平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只有在无神论基础之上的道德建设才是坚实和可靠的,才能真正有利于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6.
汉代公羊家认为,孔子所作的《春秋》,将政者正也的政治伦理诉求贯穿其中,蕴涵了丰富的正名思想,体现了鲜明的政治伦理旨趣。公羊寿分析名号书写法则,凸显了政治伦理批判;董仲舒深察名号伦理意蕴,彰显了政治伦理要求;何休解诂名号礼制规定,突显了政治伦理制度。汉代公羊家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善的政治理念,力主实现政治的善,成为汉代政治伦理文化的一个范型。  相似文献   

7.
道德他律:我的道德重建的社会政治前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的道德处于社会性解构之道德境遇中,道德他律是社会道德重建的基本方式。道德他律的存在主体是国家,实践主体是政府。政府要担当起道德他律的社会重任,其前提是政府要成为道德的政府并获得其道德的道德形象和引导力量。这要求政府必须建立在普遍人道、平等、公正的政治原则和政府道德优先的道德原则的基础上,严格遵循权力分散、制约、均衡的权力分配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8.
美国金融危机实质上也是一场道德危机.思想上重利轻义、重物轻人、耻感蜕变,制度上缺乏监督、少有惩戒等是导致这场危机的伦理文化根源.在后危机时代,整个社会只有对金融危机中透现出的道德危机进行深度反思,从制度和意识等多个层面予经济伦理文化以重建,才能最终引导经济走出困境重现繁荣.  相似文献   

9.
政治伦理及其两个基本向度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自上世纪 70年代始 ,政治哲学和政治伦理便逐渐凸显并最终主导了西方哲学论坛。然而在我国 ,这一哲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转向似乎刚刚发生 ,学界对此一理论转向的学术意识也才刚刚显露 ,可我们面对的是 ,大量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不断涌现 ,异常复杂 ,难以把握。在此情形下 ,采取学术群体性的民主商谈方式来探究这一理论转向所产生的基础性课题 ,恐怕比学术个体的专题研究更为慎重 ,也更为急迫。2 0 0 4年夏 ,教育部高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海南召开年会。期间与《伦理学研究》杂志主编、著名伦理学家唐凯麟先生重逢 ,承蒙先生厚爱如昨 ,托我组织一期学术专栏 ,命之为“政治伦理笔谈”。盛情之下 ,却之不恭。于是诚恳邀请到怀宏、剑涛、建华三位学兄襄助 ,切磋数月 ,始成如下四篇。现惶然贡献于学界 ,祈求抛顽石以引玉璞 ,或求其友声 ,或聆听批评 ,以此促进我国政治伦理的前沿研究。如此或可既不负凯麟先生雅扶后学之美意 ,又可尽我等伦理学者之天职。是以记之 !(万俊人 )  相似文献   

10.
儒家思想是建构伦理政治的思想。这一思想由早期儒家奠定方向,其中,孔孟贡献最大。孔子为伦理政治的理论建构打了桩、奠了基。但是,他所提供的观念与见解,还需要解释。整全地看,伦理政治还只限于“为政以德”的笼统叙述上。分别地看,伦理一端的根据问题尚欠说明,以致伦理功能的显现流于结果化(即以结果证其有效,但原因隐而不彰);政治一端还囿于对礼制权威的重建,新的权力观与利益分配机制尚得进一步推敲。作为处在伦理政治理论预制者起点上的孔子,他也只能以这种概观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政治文化理念。但下延及孟子,则非得以对孔…  相似文献   

11.
12.
虚假医疗信息的道德缺失与伦理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信息环境的污染和失衡已严重影响到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从虚假医疗信息的表现入手,剖析了虚假医疗信息产生的根源,着重分析了虚假医疗信息的道德缺失,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伦理道德重建。  相似文献   

13.
道德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有效性的获得依靠社会成员在道德认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道德认同感与责任感,而这种感性认同与理性认知均诉诸于道德主体意识的建构和完善。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深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道德主体意识也处于动态的历史生成与发展过程之中。现实境遇促使我们从主体意识与道德意识相互作用的角度反思当下道德主体意识的时代局限,重塑其应然状态,这不仅是道德治理有效性获得的理论基础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4.
伦理学从哲学母体中分离出来,有了本学科“古老而年轻”的历史,这是伦理学自身的进步,也是哲学发展的进步。有待人们反思的问题是:伦理学离开哲学究竟能走多远?存在一个非哲学的伦理学吗?对道德的伦理学思考和对世界的哲学思考可能分离吗?真正的哲学不触及道德人生吗?真正的伦理学不是哲学的吗?……本文针对片面强调二者分离的倾向,力图通过揭示道德  相似文献   

15.
16.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现实根据不是道德观念的革新,而是道德生活世界的建造。因此,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现代构建,基础性条件在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到场。没有个人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意义上的经济解放,就不可能有个人在道德意义上的自我解放。而个人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意义上获得真正的经济解放,必然性前提是个人必须获得具有我国特色的、确定性的、明晰的现代产权,这是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经济向度进行伦理辩护的逻辑起点。最后,本文进一步指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应属现阶段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经济向度中的分配正义。  相似文献   

17.
道德建设:价值向度的迷失与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道德结构是规范向度和价值向度的内在统一,然而人们往往偏爱前者,忽视后者,造成了规范向度的膨胀和价值向度的迷失,因此本文着重从理论上对道德的价值向度及其功能作了阐释和论证,并对在道德建设中凸显价值向度的途径作了陈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11年的日本核危机为我们提供了运用伦理学想象力的契机,因为它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和道德问题,其中与风险相关的信任问题尤为关键。信任是一个复杂社会的简化机制。高度复杂的社会系统给个人施加了焦虑,因此需要建立道德共同体作为伦理策略。信任的社会建构同时需要政府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和公民伦理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虽然对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做了诸多探讨,但其原本意蕴却在很大程度上被遮蔽了起来。深入文本语境会发现,马克思是在市民社会问题域中、在政治哲学意义上提出并厘定实践概念的,这要求我们应开启并凸显政治哲学的阐释向度:一是置于霍布斯、洛克以来的政治哲学理论脉络中,二是置于从市民社会到人类社会这个政治哲学的问题中对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予以全新理解。惟其如此,才有可能架起通往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桥梁,也才有可能真正洞见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内涵与理论实质。  相似文献   

20.
列奥·施特劳斯对柏拉图政治哲学的研究是富于启发性并颇多争议的。他过多地受到柏拉图的影响———掌握这一点是理解其对现代性危机的解读的门径。他对哲学的必要性的论证, 以及对现代政治哲学的危机何以变成了哲学本身的危机的思想根源的评论, 都给人留下上述印象。但施特劳斯极少以自己的名义说话, 这样的表达方式决定了我们需要放弃固定于某一方向上的对他的批判, 而是超出本文范围之外作更深广的研究。当然, 在这里也有一个基本的问题在本文中坚持着, 这就是讨论施特劳斯恢复古典政治哲学的诉求所包含的理论悖谬。一、现代性危机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