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嘉 《哲学动态》2008,(2):9-12
当代中国哲学的首要问题是现行学科制度问题.不合理的一、二级学科划分,一是导致当代中国哲学学科内部的学科壁垒,中、西、马"三足鼎立";二是将当代中国哲学的问题意识"格式化"为各个二级学科的问题意识,使当代中国哲学研究日益脱离社会的现实需要.改革现行哲学学科制度与"构建中国哲学"是当代中国哲学未来发展的必然.目前需要开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围绕如何构建当代中国人的意义世界并以其为精神归宿的问题,在当代中国哲学各学科间展开对话、讨论.  相似文献   

2.
"南镇看花"是反映王阳明心学思想的一条重要材料,围绕它在中国哲学史上引申出了丰富的话题。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学界对"南镇看花"的诠释主要有宇宙论、主客体认识论、直觉论以及现象学、实践论、价值论、意义论等诸多解读范式,这为我们反思"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饶有兴味的"解剖麻雀"的典型案例。其中诸多诠释范式之间的张力表明,如何在中、西、马对话互动中追寻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问题意识以及当代价值,仍然是今天中国哲学发展创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汉语哲学是中国哲学追求本真自我的一个面向,其工作是基于哲学与语言的文化通约性、语言的世界观内涵与哲学功能,通过"让哲学说汉语",来建构中国哲学"自己讲自己"的哲学范型。汉语哲学登场的方位、景观与状貌需要从中国哲学的当代转进来辨识。哲学话语构造和语言哲学分析是对汉语哲学展开研究的两种基本进路。汉语哲学有望为中国当代哲学创建树立一个良好典范。为此,它还应进一步强化自己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之一的儒家思想被纳入"中国哲学"学科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本土儒学的"哲学化"与外来哲学的"中国化"几乎同时并进,早已成不可扭转之势。自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近十年以来,中国哲学研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中以朱子学和阳明学为核心内容的宋明理学研究更是积累了丰厚的成果,进而为中国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当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形势下,对宋明理学的研究历史与未来发展进行必要的回顾和展望,将有利于推动中国哲学的发展,促进儒家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  相似文献   

5.
学术体系的主体性和原创性,不仅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和实力的象征,而且是该门学科的特色、优势和自信的体现。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要以"实践"为核心范畴和解释原则,以"改变世界"的世界观为"活的灵魂",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理念、视野和担当,致力于从重大的现实问题中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从而用富有时代内涵和思想力量的哲学理念、哲学命题和哲学思想照亮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的现实,引领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和塑造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12月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高端学术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论坛召开之际恰逢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先达九十高寿,学者们围绕其新著《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以"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中国"为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来自全国二十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十多家媒体单位,共计3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1.发哲学新声,立时代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刘伟校长在致辞中表示,陈先  相似文献   

7.
书讯     
《中国哲学史》2012,(1):59+66+97
书讯:《中华人文精神的重建:以中国哲学为中心的思考》,郭齐勇著,40万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本书为"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郭齐勇卷。分上下两篇。上篇为"中华人文精神与文化哲学的探索",下篇为"中国哲学的特色、要义与方法论的思考"。上篇论及中华人文精神及其当代意义、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8.
如何把握思想的脉络:一种哲学拓扑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康教授主编的《当代美英哲学与哲学家研究丛书》的出版,为国内的当代美英哲学研究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也为我们研究当代西方哲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众所周知,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哲学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种转变或革命主要表现在,如今的西方哲学正在化解上世纪初以来逐渐形成的欧洲大陆的现象学传统与英语国家的分析传统这两大哲学阵营之间的对立,哲学家们试图从古代和近代哲学中寻找自己的思想根源,而不是紧随当代哲学的话语展开思想的讨论。我把这种变化称作“返朴归真”。这里的“朴”就是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传统,这…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当代中国最杰出的哲学史家,叶秀山先生有没有属于他自己的哲学?这是一个经常被人提起而又难以回答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叶先生自己的哲学就是"自由哲学"。叶先生从西方哲学自古及今的各种重要思想中挖掘、提炼出贯通其间的核心精神——自由,然后他不仅用自由来融通自古及今的各种哲学,而且用自由去化解科学、道德、宗教、艺术这些与哲学具有根本性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白春阳 《哲学动态》2004,(10):23-25
肖前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体系的创立人和学科奠基人之一.2004年5月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教学与研究>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协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理论研讨会暨肖前教授八十华诞纪念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隆重举行.170余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大会.大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发展面临的困境、挑战和机遇做了深刻分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发展建言献策.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在推进社会解放思想的进程中实现了自身的思想解放,变革了以素朴实在论为基础的直观反映论的思维方式、以机械决定论为基础的线性因果论的思维方式和以抽象实体论为基础的本质还原论的思维方式,这也构成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理论思维的新起点。"问题导向"的理论思维,提升了当代中国哲学捕捉和把握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洞察力、分析和提炼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概括力、阐释和论证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思辨力、回答和解决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思想力,赋予哲学范畴和哲学命题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思想内涵,为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思维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西医--中医挥之不去的他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西医的论证是医学哲学与医学史研究的热点问题.后现代哲学可以为理解两种医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运用后现代哲学中的"他者"观念回顾了中西医之间张力的演变,指出在整个过程中"中医"未能摆脱"西医"作为"他者"的注视.并从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这种张力的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经典文本"和"现实逻辑"是彼此理解、交互作用的。哲学"经典文本"既是对"现实逻辑"之哲学理解的历史沉淀,也能为把握"现实逻辑"提供思想资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往往是在占有一定思想资源和借鉴一定思维方法的基础上,提炼时代精神的精华,历经艰辛孕育而成的书写"现实逻辑"的典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基于劳动人民立场,对"现实逻辑"作出既"科学"又"价值"的理解。把握"现实逻辑"首先要把握其逻辑起点。从哲学上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其起点是"结构转型"。回归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高度关注并研究当代中国的实践发展及作为其"呼声"与"格言"的中国问题,并在面向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的基础上积极展开各种对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根基和源泉。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整体上构成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解决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学术传统。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深化面临着三重解释张力问题:事实性与规范性之间的解释张力,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理论性质,反映了现实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矛盾,规范性议题将在经典文本的耕犁与社会现实的探寻中成为研究的生长点;批判性与建构性之间的解释张力,关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理论态度,要求哲学研究发挥"社会病理学"的解剖作用,并立足现实问题建构一种迈向"利益和价值共同体"的世界观;学术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解释张力,关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如何切入现实的理论方法取向,要求对进入马克思主义学说本身的"条件"形成高度的认识自觉,建立理论体系与现实实践相互检验的中介环节,从而推动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双向互动。重视和审思三重解释张力及其认知变化,有助于从总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问题域以及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科学性是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衡量标准,其实质是追问科学何以可能与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被科学哲学界看作是"认识论的中心"问题。在不同的哲学语境、学科范式及价值体系中,科学性的科学表征与哲学指涉各有不同。本文力图从哲学解释学的视野出发以新兴学科生命文化学的科学性为例,探讨科学性问题在当代欧洲大陆哲学传统中的不同解释。  相似文献   

16.
以"生命道教"为话语主题建构现代道教知识体系,理应以"生命道教"研究的哲学自觉为思想前提。"生命道教"的哲学建构是人文道教与时代哲学碰撞、汇通的结果,思想史意义上"生命道教"现代诠释的历史张力、元哲学视域下"生命道教"范式转换的理论张力和现实关怀下"生命道教"的实践张力,是"生命道教"哲学研究的三重张力。在此三重张力作用下,"生命道教"哲学观的建构,需以"通晓中西方哲学史"为前提,在历史向度、理论向度和实践向度的统一中为之。  相似文献   

17.
哲学的主题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哲学面临许多问题: 理论的和实践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民族的和国际的, 如此等等。但当代哲学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自身越来越成为了问题。对此, 任何一种主张具有时代意识的哲学思考都不可能简单地回避。所谓的问题首先是哲学的死亡。它意味着哲学已经终结、完成, 对于当代思想不再具有规定性。但它是何种哲学的死亡? 哲学作为一个学科、哲学系作为一个建制, 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学不仅存在,而且还兴旺发达。显然这种死亡的哲学具有一个独特的名字, 即西方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不仅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学科, 其作为第一哲学不同于其它哲学, 而…  相似文献   

18.
当代美籍华裔学者杜维明教授对西方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对西方以外的"现代性"及现代人的存在危机作出了具有哲学意义的反思,在人与天道、自然的"存有的连续",身体的重要性与"践形"和"体知",儒家的"自我"--多重关系网络的中心及其不断扩充与转化,道、学、政等向度的展开,仁与礼之间的创造张力,儒学的宗教性,文化认同与创新,启蒙反思,"文化中国",文明对话与全球伦理等论域中,对中国哲学的特质,特别是儒学的当代意义,作出了创造性的诠释.中国与东亚哲学等地方性知识具有某些普遍价值,能够为新轴心文明时代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杜维明对西方现代文明所提出的挑战作出了创建性的回应,在方法论上有特殊意义.《杜维明文集》是迄今为止第一部杜氏论著的结集,编排上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饶涛 《哲学动态》2005,(7):71-73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中介而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性思索.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深刻地体现了时代精神的变革与社会现实的发展.随着哲学界对自身理论反思的深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以下简称"文库"),本"文库"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对哲学界关注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对于推进当代中国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观整个"文库",主要有如下三个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40年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极大地继承和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品格。基于现实问题的基础理论探讨,着眼于现实问题的多维度哲学反思,以问题为导向的"具体"现实问题的理论自觉,从不同层面展现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内在理论逻辑。展望未来,只有继续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品格,以问题为导向,展开对"现实问题"的哲学观照,尤其是对资本的驾驭问题、制度创新问题以及全球治理问题等作出新的阐释,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才能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