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欢是集作词、作曲、编曲、制作、演唱和音乐教育于一身的音乐人,他创作了大型电视连续剧《甄嬛传》的插曲《菩萨蛮》。《菩萨蛮》音乐上的线性律动带给我们听觉上的美感,温庭筠的诗词透露着晚唐时期人们对女子的审美意识,而电视剧中置入的《菩萨蛮》则把从闺怨到宫怨的转换展现得漓漓尽致,多元化的审美元素给我们分析这首作品带来了不同的角度和空间。  相似文献   

2.
王雪辛 《天风》1995,(4):41-42
刊载在《圣歌选集》第二辑,由陈泽民教授作词作曲的《复活的清晨》是一首灵性充盈、音乐动人的极富中国民族风格的圣歌。在这首圣歌中,陈教授运用了声乐体裁中的多种手段,独唱、重唱、齐唱、轮唱、合唱等互相配合,使音乐丰富多彩,富有变化。  相似文献   

3.
王雪辛 《天风》1994,(12):36-37
发表在《圣歌选集》第一集(金陵协和神学院编印),由段毓贞作词、林声本作曲的《耶稣,明亮晨星》,是一首较大型的抒情性的圣歌合唱曲。也许由于词曲作者是一对伉俪,因此词曲结合紧密无间,天衣无缝。词意的跌宕配合着旋律的起伏,唱来抒情流畅,感人至深。描绘圣诞的歌曲何止千万。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老子》特别是《老子》第六十七章的流传情况及其思想主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各种解老、注老和重编《老子》新本的用意虽然各有道理,但更应重视《老子》通行本,因为它毕竟是流传了两千多年、对历史已经发生重大影响的文本,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具体内容来说,"三宝"是《老子》六十七章的主题,也是《老子》之学的主要意旨,几乎《老子》的每一篇都能见到此意,成为践行大道的具体和主要的内容;或者可以说,"德"是"道"的实行,"三宝"是"德"的内涵和应该践行的主要内容。由此看,整个《老子》的思想是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5.
佛教新闻     
《法音》1993,(4)
“人天长夜,宇宙黑暗,谁启以光明……” 1992年11月30日下午2:30,悠扬而庄严的《三宝歌》在厦门南普陀寺普照楼大厅响起。厦门大学与闽南佛学院联合举办的“佛教文化研讨班”开学了。来自厦门大学的一百多名师生胸前佩戴着听课证与闽南佛学院的辅导老师一道,合掌肃立,聆听着闽南佛学院创办者之一,中国现代佛学教育家太虚大师作词,当代著名高僧弘一大师谱曲的《三宝歌》,开始了人生道路上的又一次探索。佛教文化研讨班,是本着揭示人生真谛,了解佛教历史与现状,研讨佛教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而开办的。学员全部  相似文献   

6.
诗意窗台     
正"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这是最近网络上最红的句子,来自高晓松作词作曲,许巍主唱的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歌词脱胎于高晓松母亲曾经说过的话:"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生活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早间曾风靡过网络。歌曲一经发布就蹿红网络,很多人都说听得泪流满面,还单曲循环播放无数次。但也有不爽的人跳出来说,把"诗和远方"  相似文献   

7.
今天讲修行的四个层次:信、解、行、证。信是起点,证是终‘久,只有具备一个良好的起点,才能有一个圆满的终点。信,信什么呢?我曾经在《生活禅开题》上讲过,信就是要信三宝、信因果、信般苦、信解脱,能够具备这四个方面的信,就是一个正信的佛教徒。不过信本身也有几个层次。一般讲“信仰”,这是信的第一步。因信而仰慕佛法僧三宝、仰慕佛法的真理、仰慕修行的可贵,这些都应该在信仰的阶段完成,否则,信仰就很难深入。信仰以后要信赖。我们既然对三宝产生了信仰,就应该在信仰的基础上以三宝为依靠、为依赖,这不是说就尽躺在三宝…  相似文献   

8.
《节日欢歌》是贺东久作词,印青谱曲的一首歌曲。歌曲讲述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与歌颂。歌曲基调欢快活泼,给人以抑扬顿挫之感。《节日欢歌》具有很强的民族风格,通过王莹的演唱,我们能够更深切地感受到这首歌曲所蕴含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本期发表了正兴法师关于佛教音乐的文章与他作词,陈卫东作曲的歌曲《为了这一天》。正兴法师经过多年的实践,提出他个人对当今佛教音乐的看法,有见地、切合实际。他谈到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这点是一件需要广大信众与社会通力合作方能取得进展的事,而其首要的前提便是从弘扬佛教文化出发,而不是为了经济效益。对佛教音乐来说,所谓传统就是经典的依据与历史的传承,而所谓现代则是应当今之机。“纯传统”不易。因为我们面临的是经过数十年断层的现实,真正掌握佛教音乐传统的人可说已是寥寥无几。但传统不可丢,这是依据!否则便不能称谓“佛教…  相似文献   

10.
邓佳 《美与时代》2014,(1):87-87
《我爱你,中国》是一首创作于1979年的颂歌,由瞿琮(男,湖南长沙人。1944年7月5日出生于四川广安。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将军,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作词,郑秋枫(男,1931年出生.著名作曲家。辽东丹宁人。1987年被列为中国十大音乐家之一,现任广东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作曲。  相似文献   

11.
梵呗清歌     
《三宝歌》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次选登这首佛教歌曲,有其特殊因缘。 去年十一月,夏宗禹先生带了一盘录音带到北京医院看望赵朴老,这是上海音乐学院演唱的弘一法师歌曲,当时就放了一段《三宝歌》。 这首歌所用的音调有别于传统梵呗,带有较强的群众歌曲风格,经合唱队一唱,很难令人有聆听佛教歌曲的感受,由  相似文献   

12.
现在流行的《老子》王弼注本,学界早已认识到其底本绝非王弼本人所使用的原本。马王堆帛书、郭店竹简等《老子》的发现都对我们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证据。北大汉简《老子》的发现又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老子》王弼注本与汉简本在很多地方有着相同之处。就义理方面讲,汉简《老子》在"道"与"天地"及"万物"关系方面、"道"与"万物之始"关系方面以及"下德"的方面都为我们了解王弼注本提供了新的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王弼注本与汉简本源于同一版本系统。本文通过王弼注本与汉简本的比较,一方面说明汉简本并非后人伪作,另一方面对重新认识王弼注本及其思想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六和合义     
六和合义能海和合的大义和合,就是团结的意思。我们能将散沙般的佛徒,共同团结起来,组织成一个有典次有精神的僧团,共同卫护三宝,使三宝久住于世,无论出家佛子或在家菩萨,都一心一志地向三宝上着眼,打破世间一切门户之见和自私自利之心,这就叫作和合。所以这和合...  相似文献   

14.
古灵宝经《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中"三宝章"的内容学界或疑其为元朝后增补,或认为其反映了早期道教"葛氏道"及"天师道三洞派"造构经书的史实。元后与刘宋时间跨度大,具有时代性的语音差异明显。本文从经书中的歌诀等韵文材料入手,讨论了"三宝章"和全经用韵的一致性,并从全经思想内容、文献征引等角度论述了"三宝章"并非元后增补,与本经实为一体。  相似文献   

15.
编辑老师你们好!我是一名青年佛教徒,91年春节皈依三宝,已订阅《法音》杂志三年,这里想向你们谈谈我的一点感想。《法音》作为中国佛教协会会刊,要办得雅俗共赏确实不易,而要办成教徒修行生涯的指南,更属难能。在这方面,《法音》确实做出了不少努力。然而我们仍然希望《法音》能在今后有长足的进展。虽然我皈依三宝,但我的思想却不是封闭的,我想能在读佛经之暇,了解一些儒家、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现代西方哲学乃至中国古代的《易经》气功等几方面的知识,对于树立正信的佛教是有帮助的。《金刚经》上说:“法尚应舍,何况非…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为止,学界对《通书》早期版本的考察,基本集中在所谓"程门传本"和"九江本"上。但据有关文献显示,编刻于周敦颐舂陵老家的"舂陵本",才是《通书》的最早版本。"舂陵本"和"九江本"《通书》同属于周氏"故家旧本"系列,其中都没有收录《太极图》,这就进一步证实了有学者认为《通书》本无《太极图》,是"程门传本"将它附于《通书》之后的推测。这也为我们分析《通书》早期版本的流传,分析二程与周敦颐的关系,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修行之歌     
主持寄语我常在寺庙里听到播放佛歌,较多的是念诵佛菩萨名号的,所选曲调常常是民间小调,尽管唱者力求庄严,由于这些小调在民间流传甚广,为人十分熟悉,听者很容易联想到原来的曲调与内容,并由此产生不够严肃的想法。用小调配唱佛、菩萨名号,说明我们的佛曲、佛歌急待发展,以适应信众的需求。可是我个人以为小调不太合适,当年弘一法师用西方音乐的曲调来配歌,可能也是想到这一点的。本期发表的佛歌,是晨鸣居士作词作曲的。晨鸣居士曾编辑出版过《黄河文化》,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佛歌,可说是一位热心者。希望“梵呗清歌”栏目能成为…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的译者有三种说法现藏题为支娄迦谶所译,缺乏可靠性。这一说法始于《历代三宝记》、《大唐内典录》和《开元释教录》等相沿其说。另有白延或帛延译之说。这一说法始于《法经录》、《仁寿录》、《静泰录》等所有经录皆主白延或帛延译之说。再有一种说法是以《无量寿经》为题,附注“一名无量清净平等觉经”,题为竺法护译。这一说法,《道安录》、《出三藏记集》以下所有经录都有记载。这三种说法,哪一种表达了真正的事实?我想就此予以研究讨论。二、支娄迦谶说  相似文献   

19.
李斯特是19世纪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重要作曲家.他在作曲、指挥、音乐评论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李斯特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具有鲜明的民间音乐色彩,体现了他高超的作曲技巧,演奏技巧以及深厚的爱国之情.  相似文献   

20.
普正 《法音》2003,(2):30-36
佛法僧三宝是佛教的主体,所以,信仰佛教的第一步就是要皈依三宝。韩国佛教曹溪宗的祖师们为了树立三宝在佛教徒心目中的绝对地位,以三宝的名称建立了三座寺院,称为“三宝寺刹”。笔者曾介绍了供养佛陀舍利而得名的佛宝宗刹通度寺(《法音》2002年第3期)和供奉八万大藏经而得名的法宝宗刹海印寺(《法音》2002年第5期),本文介绍的就是以出过16位国师而著称的僧宝宗刹松广寺。一、松广寺的历史沿革松广寺至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位于全罗南道顺天郡,为韩国佛教曹溪宗三十一本山之一,又称曹溪山。新罗末年慧瞞初建小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