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03,(7):F004-F004
就中国教会而论,道成肉身不只是理论上所讨论的题目,而是使教会生活复兴的活泼因素。正是在道成肉身的鼓舞之下,原先与其人民相脱离的中国教会开始清醒过来,过去总是阻挠教会对他人尽责的障碍开始被打破,教会开始投身于她所必须爱护与服务的人群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忧愁。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非信徒与其他宗教信仰者,不再  相似文献   

2.
肖安平 《天风》2007,(3):23
笔者因教会事工几次前往襄樊.亲历、亲睹、亲闻见证,有不少感慨和震憾——襄樊教会从1996年开始,从教会到社会的孤儿做起,对有病的、有困难的,教会不但给他们心灵上安慰,而且还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对这样的弱势群体,教会更加爱护和看顾。这些年来教  相似文献   

3.
吴志福 《天风》2017,(7):34-35
前段时间,有位姊妹跟我说:“我们教会有位女同工最近情绪很低落。原因是她与一位非信徒结婚后,发现教会里的弟兄姊妹对她不再像以前那么热情了。这位姊妹感到难以接受,因为她的丈夫虽然不信主,但很支持她在教会的服侍,而她公公也开始了解基督信仰,有信主的想法。为何教会里的人如此轻看不同信仰的夫妻?”  相似文献   

4.
曾庆云 《天风》1995,(4):38-39
祈祷是信徒生命的开始、呼吸,是教会复兴的捷径。祈祷实在太重要,是初信者、也是老信徒一辈子要学习、操练的属灵功课。《学习祈祷》一文将分三部分刊出。  相似文献   

5.
我们相信教会是……至圣的,毫无缺陷的。因为与父和圣神被称为“唯一圣者”的天主子基督,爱慕教会有如自己的净配,为她而交出了自己,为能圣化她;又为天主的光荣,他使教会与自己结合而成为自己的身体,并使她充满圣神的恩宠,  相似文献   

6.
黄丹皓 《天风》2008,(22):13-13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很多人都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着。一个小女孩站在一所非常狭小的教会门外哭泣,因为教会的人多,她被挤了出来。教会的牧师看见后问她为什么哭,她带着眼泪说:“我今天没法上主日学了!”牧师看着这个衣衫褴褛、仪容也不整洁的小女孩,心中大概了解了个中原因,便拉着她的手,领她进入主日学的课室,好不容易才为她找了个座位,使她与大家一起上课。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奉贤区基督教两会于2012年5月16日至17日,在南桥耶稣堂举行讲道操练分享会,提高和加强教牧同工的讲台侍奉。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主席谢炳国牧师、上海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秘书长陈志民长老应邀指导。针对当今教会信徒层次、结构多元化及传道人的讲道实际需要,举行讲道操练推进教牧同工的讲台侍奉。26位同工围绕圣灵降临节和耶稣升天节的内容展开讲道操练,每位讲15分钟。大家精心准备、各有亮光;条理清楚、内容丰富,参加的人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8.
陈丰盛 《天风》2012,(5):42-42
前段时间,在QQ上与一位姊妹交谈,提到有关她在服侍中的困境。她很有音乐恩赐,又很有服侍的热忱。因此,她在教会中身兼主日学圣经教师、音乐教师、诗班司琴、钢琴教员等数职。这么多的服侍,对于一位全职的传道人来说,已不算清闲,但对于她——全时间的学校教员来说,足以成为她的重担。在与她交谈的过程中,她提出自己正想舍弃一些教会服侍,  相似文献   

9.
一个兴旺的教会,必定是一个拥有众多青年信徒的教会。青年多起来侍奉,教会就多活力,多希望。教会的圣职人员和每一位爱主的信徒都当爱护青年、造就青年,努力做好青年的工作。 做好青年工作,心中须装着青年。别因为他们灵命幼小,信心波动和血气刚盛就小视或忽略他们,要看到灵魂贵重、教会需要、神的拣选。他们乃主所珍重,是主的小羊,托付我们细心照顾认真喂养的,故此我们心里要揣着他们,教会必须多为青年着想,一切  相似文献   

10.
孙红忠 《天风》2014,(2):8-9
从教会存在的本质而言,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但我们有没有真正把教会当作基督的身体去爱护、去建立、去见证?教会信徒流失,谁之过?对于这样的问题,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回答。笔者仅从自己的侍奉经历,来谈一谈造成信徒大量流失的几点主要原因。一、教会的问题1.传道人的问题从教会存在的本质而言,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我想传道人都明白这一点,不但自己明白,而且经常讲给信徒听。  相似文献   

11.
吴志福 《天风》2017,(10):16-17
前不久,笔者遇到一位以前的同工,询问了她的近况。她说自己没有参与侍奉,也很久没去教会了。她觉得教会里的人际关系太复杂,让人难以接受,因而选择了离开。与这位姊妹有同样感受的基督徒并不少,他们感到教会生活没有想象中的美好,不少冲突没有处理或处理不当,伤害了弟兄姊妹的身心灵。  相似文献   

12.
孙红忠 《天风》2014,(2):8-9
从教会存在的本质而言,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但我们有没有真正把教会当作基督的身体去爱护、去建立、去见证?教会信徒流失,谁之过?对于这样的问题,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回答。笔者仅从自己的侍奉经历,来谈一谈造成信徒大量流失的几点主要原因。一、教会的问题1.传道人的问题从教会存在的本质而言,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我想传道人都明白这一点,不但自己明白,而且经常讲给信徒听。  相似文献   

13.
郭为 《天风》2014,(3):56-57
<正>神学院是培养教会牧养人才的地方,是培养传道人的大本营,而进入神学院的神学生们是一群肩负神圣使命和教会托付的特殊群体。神学院不仅是个学习的地方,更是个塑造灵性的地方。对于我们这些正在神学院里装备的神学生来说,要如何在这几年的校园时光中操练我们的灵性呢?我想在此与弟兄姊妹分享三点。一、神学生要笃信笃信是什么意思呢?"笃"字有忠贞不渝、至死忠心、踏踏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20,(7)
正一位教会的信徒深受慢性疾病的困扰,而未信主的家人却常常不能理解她。时间久了,家人甚至心生反感,不再如她当初刚生病时那样关心她。这位姊妹常年生活在这种不被关心和受伤的关系中,完全忘记了自己是神的儿女,是教会的一员,软弱使她想不到向神求救,向教会求救。姊妹落在与家人的不那么和谐的关系当中,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加深了与家人之间的隔阂。  相似文献   

15.
圣教会的信仰告诉我们:圣母玛利亚结束她尘世生活时,重新与她的圣子耶稣结合在一起:她的肉身与灵魂一同被提升入天国,共享荣福。今天的瞻礼,就是为纪念和庆祝这个伟大而神圣的事迹。圣母玛利亚身灵荣升天国的道理,福音书上虽然没有显明的直接的证明,但自古迄今,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教会的教友们,都一直深信不疑。慈母圣教会为进一步满全众  相似文献   

16.
贞德的判决贞德在宗教的陶冶下成长,习以为然地服从教会,把自己看作教会的儿女。她怎么能相信主教们会欺骗她呢?她自始至终相信教会人士都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所以她总不理解为什么审判她的法官是这样残酷无情,他们提出的问题又这般违情背理。幸亏她有天主和圣人们的帮助。然  相似文献   

17.
<正>曾有教会的姊妹讲到她在教会事工中所遇到的事情:在征求教会领袖的意见之后做的事,后来却被教会领袖严厉批评,并且说出让其离开的话。这让她十分不解和难过。也有教会领袖对待在教会负责某项事工的义工时,因其不按他的有违原则的要求做事,而将其解除工作。这样的事存在于教会,对教会的合一无疑  相似文献   

18.
胡爱琴 《天风》2004,(1):38-39
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对自己非常克俭,可对教会、对贫困的信徒,她总是慷慨解囊,乐于奉献。与她接触,你会被她的言行所感染,她是那样的亲切,关心着周围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9.
王荣伟 《天风》2022,(5):63-63
今年清明前后,新冠肺炎奥密克戎病毒肆虐上海,让春光明媚的城市黯然失色.全域静态管理,大多数居民足不出户,进入居家办公、网上授课模式.其间我接到了很久没有联系的老姊妹的电话,一番嘘寒问暖后,她向我诉说自己十多年来在教会财务岗位上如何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尽本分……可是,近日,教会的负责同工通知她办理移交……她有点失落.我大致听明白她断断续续的言说要表达的意思,当即问她是否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她说一直在教会做会计,也没有人告诉她要什么资格证书……当下,各地教会中类似的情况应该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20.
不同处境的信徒,对教会有不同的需要,牧者当分别对待和加以细心牧养。 对于身患绝症和濒死病人,以及丧失亲人的信徒,更需要牧者和教会的关心和爱护,可以说,这类人比任何人更需要教会和牧者。 那么,应该如何关顾末期病人呢?这就需要了解末期病人们心理和需要。人一旦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一般会有五个阶段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