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弘景是中国道教史上有名的道士,是道教茅山宗的创立者,又是著名的道教学者。他多才多艺,是个著作等身的道教领袖人物。本文主要探讨了他在道教的驱邪法器与驱邪病方这两个方面的贡献。在诸多的道教法器中,陶弘景对剑和铃有着独特的爱好,他自己还精于铸剑,时人也以能得到他的剑为荣。由于陶弘景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道医,因而他对南朝时的道教驱邪病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道士的服饰     
道教与其他宗教一样,有许多“威仪”。威仪是为教徒提供规范的礼仪程式和行为准则。《道藏》(分类法)十二类之第七类,便是“威仪类”。道教威仪内容丰富,如:斋仪、醮仪、忏仪、住观威仪、行止威仪、服饰威仪、入食仪、沐浴威仪等等。我们介绍道士的服饰,实际上是在介绍道教的服饰威仪。在道教早期,道士的服饰没有定制。到了南朝刘宋时期,著名道士陆修静(406-477年)对南方道教进行总结和改革,他在整理道教经籍的同时,编著道教斋戒仪范类道经百余卷,并立道服之号:用披、星巾、霓裳、霞袖、十绝灵幡。此后,逐渐增修,至…  相似文献   

3.
吴筠师承考     
吴筠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道士,但他到底于何时正式加入道教组织?他的老师是谁?现有文献说法不一。《旧唐书》本传云:筠“性高洁,不奈流俗,乃入嵩山,依潘师正为道士。”又《新唐书》卷一九六《吴筠传》称:“天宝(公元742—755年)初,召(筠)至京师。请隶道士籍,乃入嵩山,依潘师正究其术。”  相似文献   

4.
王冰是唐代的著名医学家,对中医运气学说的发展贡献尤巨。本文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详细稽考了相关史料,认为王冰不但有深厚的道教思想文化素养,而且他本人很有可能就是一位道士,是道教界的一位中医大师。  相似文献   

5.
道士的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者的话:已故吉冈义豊教授是日本研究中国道教的专家。他最后一本书是《追求长生》,1970年在日本京都出版。书中194页至228页介绍了“道士的生活”,主要讲的是解放前夕北京白云观道士的生活。1979年美国研究道教的专家荷尔姆斯·韦尔奇教授和法国研究道教的学者安娜·塞德尔合编了一本中国宗教论文集,题为《道教的多面性》,由耶鲁大学出版。书中收入了有关“道士的生活”这一章,  相似文献   

6.
在著名的道教胜境——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有一位年过半百的道士,名叫刘诚山。他是河南省内乡县赤眉乡刘家沟村人。一九六七年在武当山拜师入道,现在武侯祠协助朱宗常老道长管理道教事务。提起刘诚山道长,南阳地区的许多群众,都很熟悉。因为他是一位积极发扬道教优良传统、济世利人的好道士;  相似文献   

7.
孙思邈是我国隋唐时期的著名医药学家,这是举世公认的;孙思邈曾长期隐居于太自山和终南山,被称为处士或隐士,这也没有疑问。但是,孙思邈是否是真人或道士,则有歧疑。不少从事道教理论研究的学者,毫无疑义地把孙思邈列为道教研究对象;而宗教界特别是道教界的一些人则否定孙思邈是真人或道士;中医学界的一些学者,一听有人说孙思邈是真人或道士,就不以为然,似乎认为这是玷污了孙思邈的名声。那么,孙思邈与道教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则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道士的称谓     
“道土”之称在东汉创教之前便有之。据《楼观本纪》载:‘调穆王好尚黄老,闻仙师杜仲有至德高行,遂师之。因追仰遗迹,崇构灵坛,招集四方幽人逸士,以绍玄业……朝野弘修道事,故以道士为号焉。”古时有三种人可以称为“道士”。一是崇泰道家之八二是有道之七三是方术之士。道教创立之后,‘道主’倒成为道教神职教徒的称谓。道教经书,如《太上太真科经》、《洞真太上太霄琅书经》均谓“以道为事,故称道士”。据此,道士必须信奉道教教义,遵守道教规戒,还必须身着规定的道装,在宫观内修习道教的斋仪和道术。上述‘值上’识是对道教…  相似文献   

9.
易心莹,当代著名道士、道教学者。俗名易良德,字综乾,法名易理轮,四川省遂宁市老池乡双河口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9月26日,卒于1976年春季。生前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政协委员、青城山住持。当时尚无四川省道教协会,但易心莹作为四川道教领袖的地位,已是不可否认的了,《四川省志·宗教志·道教篇》就将他和彭椿仙过长作为当代四川道教界的代表人物立传。  相似文献   

10.
司马承祯与道教名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依道胜,理会玄远,遍游名山,密契仙洞。”①这是唐玄宗对司马承祯的评语。的确,在许多道教名山中,都留下了高道司马承祯的足迹。司马承祯(647~735)字子微,道号道隐,是盛唐时期的著名道士,上清第十二代宗师,有《坐忘论》、《天隐子》、《服气精义论》等多部著作传世。他出身官宦世家,年少好学却无心仕途,二十一岁服巾褐入道,在衡山追随著名道士潘师正学习上清经法。此后,司马承祯开始遍游道教名山。一、与道教名山的仙缘司马承祯曾到过哪些名山呢?据《唐王屋山中岩台正一先生庙碣》云:“而后游句曲,步华阳之天(指茅山);盝桐柏,入灵虚之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