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下,亲子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小别离》《小舍得》《小欢喜》等电视剧,更是将“原生家庭”“鸡娃”“隔代教育”等关键词引爆。如何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成长成才,不仅是我们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广大父母的共同焦虑。作为一名学校心理老师,我在咨询室里见过了太多亲子冲突,也看到过许多家长因为亲子教育长吁短叹、束手无策。根据工作观察与实践经验,我认为,如果家长可以在亲子相处过程中做到“无条件”但“有边界”地爱孩子,就能有效规避许多雷区。  相似文献   

2.
《鹦鹉救火》的故事出自《旧杂譬喻经》,这个故事生动而感人,很有教育意义。初读时容易使人联想到《精卫填海》,但细细一想,就会发现它远远超过《精卫填海》。尽管两个故事都表达了一种毅力与决心,可是《精卫填海》的出发点是“恨”,而《鹦鹉救火》出发点是“爱”。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作为班主任,如果一味地追求与学生打成一片,而把握不好爱的尺度,对学生“爱”得过头,往往会事与愿违,对学生付出了很多,班里却总是松松垮垮,整体成绩也上不去,科任老师还反映了一大堆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在师生关系上没有把握住原则,没有处理好“严有爱,宽有度”的辩证关系.以前,我们一直推崇师道尊严,倡导一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慈父严师式的教育;当今的学校教育,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于是又催生了另一些不和谐因素在潜滋暗长,如“老师怕学生”;“小皇帝”、“小公主”一出现问题,责任就推到教师身上;叫学生站一站,便被斥为体罚;批评学生几句,就上升为心罚……如此种种,这当然与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有关,更主要的却是我们的对现代教育思想的认识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爱是教育的源泉,爱是生命的基础”,教师只有充满了爱,才会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主动地去寻找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才会有追求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现在才切身体会到“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这句话的深刻内涵,现在才发现作为“引路人”的我们只有怀揣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哺育、去关爱他们,让每一位孩子的心中都充满对同学、对父母、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他们的心中也就注入了爱的源泉!  相似文献   

5.
按2002年8月25日《中国教育报》在题为《98%的母亲爱唠叨,“好心”未必有报》一文中报道:“日前,天津市希望之星儿童心理研究中心在4次心理学讲座和咨询中,从千余名学生问卷调查统计得出结论:98%的母亲被孩子指责为唠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爱”满教育,是教育的一大幸事。因为爱,我们懂得了素质教育;因为爱,我们寻得了生命教育;因为爱,我们邂逅了智慧教育;因为爱,我们认识了享受教育……爱让教育的百花园里群芳争艳,万紫千红;爱让教育的对象沐浴着“阳光”,享受着“雨露”;爱让教育工作者寻着了“教育的美”,找着了“回家的路”。爱的过程彰显了教师的个性,爱的方式收获了教师的创新,爱的结果丰富了教师的追求。爱者即师者,师者即爱者,师爱流淌在教育的每一个空间。但是,当爱让我们收获、品尝着它的甜美的同时,也时不时地让我们咀嚼出些许苦涩的味道,使我们在一种“爱着并痛着…  相似文献   

7.
周兴 《天风》2013,(3):50-50
在《灵修与辅导——灵性与社会的关系》课上,老师提到了前不久与世长辞、进入天家的丁光训主教,也提到了他对社会的贡献。他不仅推动了中国基督教协会的成立,带领中国教会,还成立了“爱德基金会”。“爱德”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给贫穷地区免费提供医药、培训医护人员,开展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等,做了许多对社会有益的事,使许多人感受到了基督的爱。  相似文献   

8.
单渭祥 《天风》2013,(9):7-9
经文:《约翰一书》3章18节 “我们不要只在嘴上说彼此相爱,而应当用行动把真理表现出来!”(新普及译本)“我们的爱不应该只是口头上的爱,必须是真实的爱,用行为证明出来!”(现代中文译本).这个讲题是模仿CCTV的一个节目《爱,就要大声唱出来》。  相似文献   

9.
慈善,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北史·崔光传》:“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沈浮,自得而已。”而在此之前,《韩非子·内储》:“王日,慈惠,行善也。”即以慈爱优惠来做善事。直接释义大约是“以慈行善”。既然是“以慈行善”,其重点则在于对“慈”的理解。“慈”,《说文》只注二字:“爱也。”《左传》:“宣慈惠和”,做疏注的人发挥道:“慈者爱,出於心,恩被于物也。”这就把中国古代对慈及爱的理解讲得比较清楚了:慈,是一种发自内心世界的爱,她的恩惠要遍施于万物,当然首先是人。汉代贾谊讲:“侧隐怜人,谓之慈。”对人,要…  相似文献   

10.
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进程中,我校积极开展了教育科研活动。《培养小学生适应环境的心理素质,提高学习效果的实验与研究》是我校参加国家教委“九五”课题《中小学生心理适应性的研究与实验》以后,根据我校情况确定的子课题。一年来,课题组的全体老师针对要研究的问题,学习了科研理论及市课题组下发的研究方案,在“实验”中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1.
《爱又如何》表现了“爱的困境”,十年后所写的《为爱结婚》展现的却是“爱的绝境”。从她创作的变化,可以看到世俗生活中潜藏的巨大诱惑。在这样的诱惑面前,爱情、理想、神圣、崇高纷纷被现实的物质利益和世俗精神所取代,作家也由对终极价值的追求变为对世俗生存欲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进程中,我校积极开展了教育科研活动。《培养小学生适应环境的心理素质,提高学习效果的实验与研究》是我校参加国家教委“九五”课题《中小学生心理适应性的研究与实验》以后,根据我校情况确定的子课题。一年来,课题组的全体老师针对要研究的问题,学习了科研理论及市课题组下发的研究方案,在“实验”中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3.
《管子》是非常重视教育的,把教育看作是“治国”、“富民”的根本途径之一。在《七法》中曾提出所谓治民七法:“则、象、法、化、决塞、心术、计数。”其中“化”就是教化,它包括改变社会风气和教育两个方面,相当于今天所谓的广义的教育。本文拟就《管子》一书的教育思想体系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马礼荣先生在2003年出版的《爱洛斯现象》一书中提出基于爱洛斯(eros)维度之上的爱洛斯者(l'amant)这一新概念,我们认为,后者有可能代替作者在1997年出版的《既给出》一书中所提出的用以替代主体概念的“沉醉者(l'adonné)”概念,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自我观.  相似文献   

15.
“爱情”词源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爱情”一词溯源 如果我们想深入了解爱情的涵义,古今汉语语源工具书会令人失望,因为“爱情”一词的最早出处及其源流我们查不到。 清康熙帝敕撰的《佩文韵府》收有“情爱”词条,却没有爱情一词。《辞源》1939年正续编合订本收有“爱情”词条,却没有语源例句。《辞源》1980年修订版则干脆不收爱情一词,更遗憾的是,洋洋六千万字的《中华大辞典》也未指明“爱情”一词的最早出处。 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是“六情”说和“七情” 说,其“情” 之一种就是“爱”,“爱情” 一词当有其语素结合的条件。此外,孔子、孟子在讲  相似文献   

16.
“受屋及乌”是一个古老的成语。汉代《尚书大传》云:“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爱某一个人,就会连同爱他的屋子并兼及栖息在屋上的乌鸦。这是一种常见的推爱、推憎或情感他移、旁及的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17.
《米尼》、《妙妙》、《我爱比尔》,这三篇小说在王安忆的作品中非常特殊,它们全是在描述一个女孩落的过程——米尼和阿三(《我爱比尔》的主人公)最后都沦为妓女,而妙妙至少在他人眼中成了异类。它们可能都源于作家的一次白茅岭之行。白茅岭是一个劳教农场,王安忆在那里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女犯,而被采访的人中,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罪名——卖淫。作家在她的《白茅岭纪事》中写到:“她们生活在一个公认的合法世界之外,她们是如何到达彼处的呢?”王安忆以三个“堕落”故事为躯壳,来考察女性的生存之“根”。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与幼儿一起成长,是新时期学前教育的特点。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应该既有较高专业素养又有很好的教育技能。师幼互动被视为幼儿园教育的最基本要素,而教师则是促进师幼互动行为的支点.案例一:这是小班下午的体育活动《小鸟学本领》的时间。活动一开始,老师扮成“鸟妈妈”,带着“小鸟们”来到了“大树林”。老师说:“今天,鸟妈妈要带小鸟一起来学本领,孩子们,你们饿吗?”由于这时幼儿午睡起床后刚吃过点心,有不少孩子回答说:“不饿”。  相似文献   

19.
自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定为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奋斗目标以来,全国人民一致拥护。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内容归纳为28个字,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目标更加具体化。基督教的基本信仰中充满着“爱”与“和好”等教义,因为我们相信的福音核心内容就是人与神和好,从而人与人也能和好。倡导神学思想建设的丁光训主教文集,英文版书名是《爱是永不止息》、《神就是爱》。早在1986年,他给神学毕业生的一次讲话就以“人心向往和好”为题。他当时就指…  相似文献   

20.
<正> 徐爱(1487—1517年),字曰仁,号横山,浙江余姚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员外郎、工部郎中,卒年31岁。徐爱是王阳明的开山弟子,后来成了王的妹夫。两人互相借重,徐许之以“朝有所闻,夕死可矣”的老师;王誉之为“吾之颜渊”。徐爱自述其师承阳明的经过,说:“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纵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待圣人而不惑者也。”(《阳明全书》卷一《传习录》上“卷首语”)流传久远的《传习录》即是横山最早编纂“以告同志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