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性学习的局限:道德情绪理论对道德养成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括了道德情绪理论的一些重要观点,并从情绪管理的角度分析了"理性"德育方法的不足,提出要全方位实施道德情绪教育,发展人类的品德.  相似文献   

2.
论道德意识的认知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作为一种实践意识 ,其认知特征主要有三 :一是人道为本 ,自觉觉他 ;二是“是”“应”同辙 ,智仁并举 ;三是情理交融 ,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3.
吉利根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修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要点之一是“公正”是个体道德思维的唯一取向。吉利根对此提出责疑,指出其在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上的问题,并从对已有研究材料、伦理哲学文献的考察和实证研究两方面指出人类社会和个体存在着“公正”和“关怀”两种道德取向及其与性别的关系。这是对已有理论的重大修正,也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梳理了道德认知研究中的测量方法的理论脉络及其演进。道德认知的测量始于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临床访谈法。后来者从中汲取精髓,采用量表的形式进行道德认知测评,比如莱斯特的确定问题测验以及林德的道德判断测验。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研究者将实验测量方法(比如IAT)用于道德认知测评。文章研究分析了各种测量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并对未来的道德认知测量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陈小容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4):26-28,70
对近年道德判断内隐认知研究概况和采用的两种研究方法做了简单的概述。在此基础上,指出应当扩大道德判断内隐认知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哈贝马斯晚近道德哲学赋予具体的民族—宗教生活传统的感性直觉以“道德动机”的地位,从而否定了康德道德认知主义“道德之外没有道德动机”的经典判断.但是动机概念的引入并没有动摇理性的自由认知对道德形成过程的决定作用,相反,“感性的道德动机”重新被“理性的道德认知”所整合.  相似文献   

7.
张银花  李红  吴寅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7):1042-1055
道德认知关注道德心理背后的信息加工。近年来, 研究者开始将计算模型应用于道德认知研究, 以探索道德认知如何在大脑中实现。但目前研究者对道德认知进行计算建模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计算模型(漂移扩散模型、效用模型、强化学习模型和分层高斯过筛器模型)在道德认知行为和生理研究上的运用量化了道德决策、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背后的认知过程和神经机制。此外, 这一新进展对理解反社会行为和精神障碍等有所助益。最后, 计算建模有待完善, 未来研究需要关注其潜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殷融  叶浩生 《心理学报》2014,46(9):1331-1346
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在不同水平上考察道德概念的黑白隐喻表征, 探讨了黑白视知觉对道德认知的影响。实验1a发现, 在词汇选择任务中被试倾向于判断白色希腊文词汇具有道德意义, 判断黑色希腊文词汇具有不道德意义。实验1b通过词性判断任务表明, 当道德词以白色呈现、不道德词以黑色呈现时被试的判断反应更快。实验2显示, 当将道德两难故事呈现在黑色背景上时, 相比于呈现在白色背景上, 被试会在道德评判任务中将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判断为更加不道德。实验3通过情境实验发现, 相比明亮环境, 在黑暗环境中完成实验的被试会更倾向于认为他人会不公正地对待自己。研究证明, 黑白颜色概念与道德概念的隐喻联结存在心理现实性, 黑白颜色刺激知觉会对道德判断产生影响作用, 且环境的亮度也会影响到人们对道德相关问题的认知判断。  相似文献   

9.
道德教育之道德的内容结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道德教育的根本宗旨应是培养既愿做又会做"道德人"的"道德人",这就要求道德教育之道德的内容应是由道德知识、特定社会的道德现实、主体的道德能力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不作如是观,道德教育培养的"道德人"便只是"道德书生",在道德实践中可能会因缺乏道德实践能力而时常陷入道德悖论的"困惑"之中,进而可能背离愿意做"道德人"的初衷,转而渐渐不愿做"道德人".构建合理的道德教育之道德的内容结构,需要厘清基本理路,作多方面的认知创新.  相似文献   

10.
李莹  张灿  王悦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7):1224-1231
道德隐喻的加工, 实质上是从始源域的身体感知觉经验映射到目标域, 表征抽象道德概念的过程。新近研究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揭示道德隐喻加工的神经机制, 进而探讨情绪因素在道德隐喻映射中的作用。道德隐喻映射机制是在具体道德情境中身体感知经验与情绪体验、认知加工相互作用的结果。未来研究应拓展道德隐喻映射的维度和方向, 在社会交互环境中丰富和完善研究范式, 提高生态效度和跨文化效度。  相似文献   

11.
12.
弗洛姆的道德认识理论建立在对人的研究的基础上。认识善、恶以及道德规范,主要是对人性以及蕴含在人性中的可能性的认识。由于人是有生命的,处于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因此,对人的认识必须打破客观主义的认识模式,认识主体打破与对象之间的鸿沟,实现融合合一,以整个的内在体验对象,从而获得如对象本来所是的样子去认识对象。弗洛姆的体验性知识在强调人的主观情感投入到认识中的同时,认为认识对象是外在实在的,知识是普遍性有效的,因而是一种客观的认识。弗洛姆的道德认识理论与认识论的实践转向的暗相契合。  相似文献   

13.
14.
This paper argues that consideration of moral exemplars may provide a means for integrating insights across philosophical ethics, theological ethics, and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moral cognition. Key to this endeavor i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 of cognition and emotion in ethical decision-making, a relation that is usually understood to be oppositional but which in proper circumstances may be understood to be quite the opposite. Indeed,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moral exemplarity may consist in the ability to properly integrate the emotions into the moral life, and reference to and imitation of exemplars may involve a referencing and imitating of the emotions of the exemplar.  相似文献   

15.
赵岩  伍麟 《心理学探新》2019,(4):308-313
道德隐喻已成为道德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具身认知相关理论的兴起,道德隐喻的具身研究逐渐展开。目前,具身道德隐喻的维度主要包括空间、温度、洁净、颜色、明暗、触觉、味觉、嗅觉等。具身道德隐喻的相关理论解释主要包括概念隐喻理论、具身认知理论、知觉符号理论和架构理论。今后的具身道德隐喻应更多的探讨跨文化的差异性,丰富道德隐喻具身维度的内容以及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要引入道德隐喻的影响机制分析。  相似文献   

16.
There is a consensus that Kant's aim in the Groundwork is to clarify, systematize and vindicate the common conception of morality. Philosophical theory hence serves a restorative function. It can strengthen agents' motivation, protect against self‐deception and correct misunderstandings produced by uncritical moral theory.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Kant also corrects the common perspective and that Kant's Groundwork shows in which senses the common perspective, even considered apart from its propensity to self‐deception and without being influenced by misleading theory, is deficient. Critical practical philosophy needs to set right agents about the stringency of some of their duties, and agents need to be made aware that they have certain other duties. I discuss how Kant corrects the common agent's notion of the stringency of the duty to not make false promises and how Kant corrects the common agent's notion of duties to self. I finally discuss how his critical practical philosophy can become popular and achieve the correction of the common perspective. I stress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formed by philosophical theory for this and contrast it with so called ‘popular philosophy’.  相似文献   

17.
王锃  鲁忠义 《心理学报》2013,45(5):538-545
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考察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表征, 及其对于人的认知的影响。实验1采用迫选法, 在明确要求被试把道德词放在垂直空间位置的上方或下方时, 发现在意识层面, 被试倾向于把道德词放在垂直空间的上部, 把不道德词放在垂直空间的下部。实验2采用无关任务法, 对实验词语作褒贬义判断, 实验结果发现, 道德词出现在空间的上方(相对于下方)时, 被试对道德词作褒贬义判断的时间短; 不道德词出现在空间的下方(相对于上方)时, 被试作褒贬义判断的时间则短。实验3通过记忆任务发现, 道德概念的启动使得个体高估了相继出现的客体的高度和长度, 不道德概念的启动使得个体低估了其高度和长度。三个实验的结果表明, 汉语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 汉语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既存在于无意识层面又可以在意识的层面显现; 汉语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表征会影响对物体的高度和长度的估计, 表现为汉语道德概念隐喻表征的“认知偏移效应”。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