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分两部分进行:(1)被试从不同视标所接受的平均信息量及对它们的基本反应时测定:(2)强闪光对不同视标分辨的影响。第一部分被试是7名视力正常的男女大学生,其中5名同时参加第二部分实验.在本实验条件下被试从图形所接受的信息量与反应时间成负相关关系,与强闪光后的恢复时间亦成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张一中 《心理学报》1984,17(2):93-103
本实验采用四种不同显色特性的光源分别作为两种类型视标的照明。在同一照度上对各照明条件下的视觉敏度予以测定和计算。结果表明:增加光源显色指数对于颜色背景上黑色视标的辨认能力有所提高;而对于中灰色背景上颜色视标的辨认能力则有所下降。这种效果主要是由于在不同光源照明下,视标与背景的亮度对比变化所致。结果还表明:使用中灰背景颜色视标在辨认效果上优于颜色背景黑视标。对前一类型视标采用高压钠灯照明有助于提高视觉辨别力。这对推广应用这种显色指数较低,但光效率较高的新光源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以单侧视野投射和似动技术研究再视效应与刺激类别、大脑投射半球的关系。实验采用完全的被试内设计 ,共有 1 6名被试参加了实验。实验结果分析表明 ,图形、英文字母和汉字三种刺激材料的命名反应时之间有显著差异。再视效应在三种刺激类型中均存在且无大小差异 ;由于刺激集较小 ,启动效应值较小 ,但在三种刺激类型之间却差异显著。这一结果证实了再视效应与启动效应在机制上的差异性。再视效应是物体特异性的 ,仅与物体的时空连续性有关 ;启动效应则与物体的具体特征和语意关系有关。由于本实验中采用实验范式的限制 ,大脑半球投射位置对再视效应和启动效应的影响较为复杂 ,在本文的总体讨论中 ,提出了目标刺激加工半球、启动、再视机制对反应时和启动、再视效应大小影响的综合矩阵 ,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较为满意的解释 ,并进一步证实了再视机制的时空特征。  相似文献   

4.
弱视是儿童常见眼科疾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MRI技术的一个新应用,将DTI引入弱视发病机制的研究使人们能更加直观地研究弱视患者视路相关结构有否解剖改变。正确运用哲学观点、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并灵活选用适宜技术与高新技术以期达到弱视诊断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5.
杨锦绵  余程晨 《心理科学》2021,(5):1081-1088
本文试图用实验的方法,通过调整目标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操纵目标词上注视点的眼跳发起位置,考察该变量对预视效应的影响。主要结果发现,和目标词上注视点的眼跳发起距离近的条件相比,眼跳发起距离远时凝视时间和回视路径时间的预视效应更大;但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这是一种阻碍效应。虽然“预视效益”这个词常用来代表预视加工,它实质包含了预视促进和阻碍两种不同的加工。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大家理解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加工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弱视是儿童常见眼科疾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MRI技术的一个新应用,将DTI引入弱视发病机制的研究使人们能更加直观地研究弱视患者视路相关结构有否解剖改变。正确运用哲学观点、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并灵活选用适宜技术与高新技术以期达到弱视诊断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恒定刺激法测量汉字的大小辨认阈限(视锐),并与英文字母和视标E进行比较.实验自变量为笔划频率和字体.因变量为视锐.结果表明:(1)字符的视锐随笔划频率增加而增大,汉字的视锐显著大于英文字母和视标E;(2)不同字体汉字的视锐不同,黑体最小,楷体次之,宋体和仿宋最大.研究结果为开展中文阅读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敏  李琳  向慧雯  隋雪  Ralph Radach 《心理学报》2017,(11):1357-1369
以往研究大多考察默读中是否存在副中央凹预视效应及存在何种类型的预视效应,很少有研究探讨出声阅读中的副中央凹预视效应以及阅读中预视信息提取的时间进程。本研究采用边界范式,通过两个眼动实验考察默读和出声阅读中的副中央凹预视效应及预视信息提取的时间进程。实验1发现在默读和出声阅读中都存在副中央凹预视效应,但是默读中副中央凹预视效应更大。实验2发现出声阅读中在注视中央凹词汇的早期不能提取副中央凹处信息。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默读和出声阅读条件下的副中央凹加工是不同的,需要用不同的眼动模型解释。  相似文献   

9.
1 引言眩光对视觉作业的绩效有着很大的影响 ,视标亮度、眩光距离和眩光面积是影响眩光效应的三个重要因素。近年已有不少学者分别对这三个因素进行了研究。本研究拟用正确率和反应时作指标 ,进一步探讨视标亮度、反射眩光距离和反射眩光面积对视觉判读作业绩效的交互影响。2 实验方法2 1 实验任务本实验视觉作业为兰道环视标判读。兰道环外径为 5 2 5mm ,内径为 4 75mm ,环宽为 0 5mm ,兰道环缺口为 0 3 3mm ,缺口朝向分为“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实验中被试任务是在尽可能快的前提下 ,正确在判读兰道环的…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采用眼动轨迹记录法并结合边界范式(Rayner, 1975),操纵单字词和双字复合词的首字为一致预视或假字预视,考察单字词和复合词预视加工的差异性。另外,通过在中文句子中加入词边界信息——词间阴影,以考察词间阴影对单字词和复合词预视加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词的预视效应大于单字词,并且词间阴影对单字词和复合词的预视加工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与印欧语系相比,中文阅读中更大更强的预视效应需从更深层次的语言和认知因素进行探讨。该结果更倾向于支持词切分和词汇识别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我国《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我们做了四个视觉实验。此文发表的是其中的三个实验:视力与照度的关系;视度与照度的关系和汉字易读度与照度的关系。另一个实验见续篇。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在不同背景照度条件下对不同大小、不同对比度的兰道尔环的辨认进行了实验。主要结果表明:(1)视觉作业水平的提高依赖于视标大小、对比度和背景照度这三个变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在视觉作业水平一定时,视标大小、对比度和背景照度存在着两两对应的代偿关系;(2)以中国人为被试的RCS结果与国外欧美人为被试的CIE推荐的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在低亮度范围内要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采用眼动轨迹记录法并结合边界范式(Rayner, 1975),操纵单字词和双字复合词的首字为一致预视或假字预视,考察单字词和复合词预视加工的差异性。另外,通过在中文句子中加入词边界信息——词间阴影,以考察词间阴影对单字词和复合词预视加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词的预视效应大于单字词,并且词间阴影对单字词和复合词的预视加工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与印欧语系相比,中文阅读中更大更强的预视效应需从更深层次的语言和认知因素进行探讨。该结果更倾向于支持词切分和词汇识别模型。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彩色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CRT显示器中采用颜色编码来显示信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使用中,由于颜色编码的视觉绩效和环境照明强度、视标本身的亮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很多工效学家和心理学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但这些以往的研究往往是在正常环境照明条件(或明视觉状态)中进行的。例如,许为等曾在1989年研究了环境照明强度、色温及色标亮度对CRT颜色编码的影响,实验中采用的环境照明强度最低为10Lux。  相似文献   

15.
眼动交互中边框和视标对作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人计算机界面设计中的眼动交互反馈方式,为优化基于视线追踪技术的人计算机界面设计提供工效学依据。12名被试在交互对象有无边框提示和当前注视位置有无视标反馈的四种组合条件下,通过眼动交互完成目标选择任务,由计算机自动记录作业时间、选择错误和超时数目。结果发现,有无当前注视位置的视标反馈对作业时间有显著影响,有视标反馈可加速目标字母的搜索与定位过程和目标激活过程,由视标反馈所产生的作业时间下降,主要由目标定位时间的缩短所致;边框提示对用户的作业绩效无显著影响。根据上述结果可得以下结论:对当前注视位置提供视标反馈是一种有效的反馈方式,基于视线追踪的人机交互系统应为用户提供这种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16.
操纵副中央凹词N+2的预视(相同预视、假词预视),比较汉语老年和青年读者的预加工情况。结果发现,在词N+1上,两组被试均表现出延迟的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效应大小不存在年龄差异;在词N+2上,青年人表现出显著的预视效应,而老年人有不同的表现,当词N+1被跳读时,表现出与青年人相同的预视效应,词N+1被注视时,预视效应不显著。这表明,汉语老年读者能够获取副中央凹词N+2的预视信息,但是预视效应会受到词N+1注视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信息快餐     
大字体书籍走俏书屋在日本,出版物可谓多如牛毛,各种层次种类的书刊应有尽有;最近,大字体书籍悄然登上了书屋的柜台。以往,大字体书主要是弱视儿童的教材,只有很少的几家出版社出版,且出版量很小,只有在图书馆才能看到。而今,有不少出版社考虑中老年读者的视力问题,开始出版大字体书籍并投入市场。从最畅销的小说、歌曲集到词典等实用书籍,种类繁多。这种书的每个字的面积比平常书大一、二倍。虽然价钱比相同内容的正常字体的书价格略贵一些,但深受中老年人欢迎,很多书店还专设了大字体书柜台。形形色色的自动售货机在日本,随…  相似文献   

18.
分散注意条件下学优生与学困生视空间工作记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明  隋洁 《应用心理学》2003,9(1):29-34
通过控制干扰刺激量 ,研究分散注意对学优生和学困生视空间WM的影响。实验一的结果表明 :在不同干扰条件下 ,学困生视空间WM均比学优生差 ;干扰任务不仅影响学困生视空间WM的加工能力 ,也影响他们的存储能力。这说明学困生不能有效抑制外界干扰可能是他们视空间WM存在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二的结果表明 :视空间WM有缺陷是各类学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于学优生来说 ,不同类型学优生视空间WM不同 ,语文学优比数学学优的学生的视空间WM能力更强 ,主要表现在加工功能上。  相似文献   

19.
永嘉玄觉及其《证道歌》考辨张子开唐朝南宗慧能大师门下的五大宗匠之一永嘉玄觉,所著《证道歌》士庶同唱,流被海内外。但自宋代始,也不断有人疑为伪,屡屡发难,甚至视玄觉“直是一位乌有先生!本来没有这个人”①。可见,对深刻影响东南佛教的玄觉及其《证道歌》,实...  相似文献   

20.
用微机化的伪随机点立体图对发生器产生静态和动态随机点立体图对(RDS),显示在左右两个示波器上。RDS图形中的元素密度可以改变。具有正常立体视的10名被试通过立体镜观察这些图形,测量双眼融合能产生完整立体图形感知所需最小的元素密度,即密度容限。 设计了三个实验用以检测改变RDS图形的空间参数对密度客限的影响。第一个实验,在静、动态RDS图形下,改变视差图形面积;第二个实验,改变视差图形的形状;第三个实验,改变视差图形的周长。 实验结果表明,双眼深度感知要求一定的元素密度容限,视差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对密度容限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静态和动态RDS图形的密度容限也不相同。 本文利用RDS的整体立体感知特性和空间频率通道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