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方学者对恩格斯观点的诸多责难、诋毁和攻击,最集中的莫过于他的人学理论了。本世纪以来,无论归属于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思潮的西方学者论及恩格斯时,都在不同程度上将恩格的哲学评判为“一块人学空场”。具有代表性的是诺曼·莱文、悉尼·胡克和麦克莱伦,他们都断言,由于恩格斯的自然观、历史观同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根本对立,而形成了所谓“马克思反对恩格斯的可悲骗局”。然而,一俟我们凭籍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2.
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洛谢夫的一生在许多方面是个谜,是一个我们这些与他同时代的人尚需长时间猜测的谜。“人的象征”、“神话般的人”、“为真理服务的人”、“俄罗斯鼎盛时代最后一位杰出的哲学家”、“俄国当代最大的人道主义者和哲学家”、“精神传统的捍卫者”、“20世纪最重要的俄罗斯思想家和语文学家”,“他体现出来的俄罗斯哲学思想具有如此巨大而雄壮的气势、如此透彻的分析、如此强劲的直觉穿透力,以至他的思想无疑可称为天才的思想”——近几十年我们试探着说出的这些热情洋溢的话,显然已由洛谢夫幸运的结局所  相似文献   

3.
哲学,洛论全国马克思歹d宁主义、哲学学科规划小组会议侧记 (本刊记者·3·1)北京、河北、四川召开学习胡乔木同志重要文章座 谈会(4 .6)全国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讨沦会纪要(本刊记 者·6 .17)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批判简介(李钟·1·12)改革的哲学基础研究概况(陆云彬·11·9)新技术革命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王建伟·11·1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哲学思想研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讨沦会纪略 (一卞崇道·1·n)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讨论会纪要(木刊记者.2. 1)全国列宁哲学思想学术讨沦会纪要(本刊记者·4 ·1)唯物史观形成问题讨论会…  相似文献   

4.
18世纪以后,埃及最后跃的苏非教回是巴克里耶教团。这个时期,塞易德·赫里利·艾勒巴克里主持教团事务,他承袭了塞易德·穆罕默德·舍目思丁·艾勒巴克拉所创“巴克里耶”教团(14世纪创建)的事业。他也是当时政府成员。这个教团对干近代埃及苏非主义的改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埃及苏非教团的改革运动始于1892年的塞易德·穆罕默德·陶非格·艾勒巴克里。他主张若要振兴苏非教团,一定要走改革之路,行改革措施。为此,他著有《教导与指南》一书,强调要想成为苏非教团一员,必须熟读此书。1903年成立的“苏非最高委员…  相似文献   

5.
伊·米·谢切诺夫(1829·8·1——1905·11·2)是俄国的大生理学家,也曾被誉为俄国的“唯物主义生理学和心理学之父和奠基人”。他的一生对生理学与心理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根据苏联著名心理学家谢·列·鲁宾斯坦、斯·阿·彼得鲁舍夫斯基的意见,他的贡献主要是:(1)在生理学领域中是中枢的发现,(2)在心理学领域中是心理的反射本质。(3)他给生理学与心理学提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即客观研究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从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的伟人灿若群星,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这个时代;然而,却没有人能象甘地那样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甘地的思想和行为渗透到了整个人类社会,他实质上是一个在历史上应和佛陀、基督相提并论的人物,是印度向现代世界奉献出的最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卡尔·希思把他形容为“文明的仁慈博爱的人类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1871年春天,威廉·奥斯特还是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他总是担心怎样通过期末考试,担心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去哪儿,怎样开业,怎样才能生活……总之一句话,他的生活充满了忧虑。不久,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看到了汤玛士·卡莱里所写的一句话:“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正是这句话,使威廉·奥斯特成为他那个时代最有名的医学家。他创建了全世界知名的约翰·霍布金斯医学院,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钦定讲座教授,他也因此被英国女王册封为爵士。42年后,威廉·奥斯特在耶鲁大学发表演讲说:“你们要学着活在一个‘独…  相似文献   

8.
答:兔肉是可以吃的。根据:艾奈斯·伊本·馬立克說:“我們在麦尔·宰海兰的时候,激起了一只兔子,大家就急起直追,他們跑乏了,我終于抓住了它,我把它拿列艾卜·太勒哈面前,他宰了它,他使人把两个腰部或者说两只后腿送給先知,他接受了这份礼物。”(布哈里圣訓实录) 这章圣訓可以証明,兔子是可以吃的,这是全体学者的主张,圣门弟子中只有阿卜杜拉·伊本·歐默尔,再传弟子中只有仪克里麦,教律学家中只有穆罕默德·伊本·艾此·萊以拉等三人认为兔子是可嫌的(麦克鲁海)。  相似文献   

9.
德国伦理学家麦克斯·施蒂纳(Max—Struer1806—1858)的原名为约翰·卡斯巴尔·施米特(Johann Caspar Schmidt)。他在伦理学上主要是宣扬极端利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他的这些思想主要是通过他的著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表现出来。 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标题是“人”,第二部分的标题是“我”。在这部著作中,施蒂纳公开地批判了他的青年黑格尔伙伴们的不彻底性,从而树起了极端个人主义和彻底的无政府主义的旗帜。他  相似文献   

10.
在喀什市政府大楼,我们见到了五十四岁的哈桑·图尔迪先生。他是一位在喀什地区工作多年的维吾尔族老干部,对当地的宗教活动和穆斯林生活了如指掌。 哈桑·图尔迪先生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喀什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他说:“喀什是一  相似文献   

11.
一步的勇气     
1983年,伯森·汉姆徒手攀登上400多米高的纽约帝国大厦,创造了徒手攀援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也赢得了“蜘蛛人”的美称。而他原本是一个站在一楼阳台都心跳加快的恐高症患者!伯森·汉姆是怎样从一个恐高症患者变为“蜘蛛人”的?他的成功有何奥秘?我们可以从他的曾祖母的一件轶事中得到答案。  相似文献   

12.
苏联国际关系研究所出版社在去年出版了姆·阿·西林所著的的“克劳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十八世纪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一书。在这本害中,作者就几个主要问题论述了爱尔维修的哲学观点,解剖了他的著作中的革命的哲学内容。在阐述爱尔维修的思想时,作者还把他的观点与霍尔巴赫、狄德罗的观点作了比较,也与拉吉舍夫的观点作了比较。作者首先在“导言”中分析了十八世纪法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情况,指出当时的哲学革命是  相似文献   

13.
全国报刊部分哲学论文索引(1993年10月11日至同年11月10日)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论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袁贵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北京).1993,3.45~53审美与人的本质及现实自由:青年马克思《巴黎手搞》美育哲学发微/潘立勇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杭州).1993,3.19~26唯物史观的一个根本问题/池超波//福建论坛·文史哲版(福州).1993,5·8~11“人的世界”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真正主题;关于马克思的“实践的人道主义”/丛大川斤学术研究(广州).1993,5.49~54是物质一无论还是实践一元论:评西方学者对恩格斯实践与认识理论的话难/余其拴斤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3·3·11~19列宁的真理观是直觉主义的真理观吗?:兼与王乐先生商榷/谢志岿斤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长沙).1993,5.29~33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大发展/李忠志//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3,4·12~16毛泽东对社会哲学方法论的重大贡献/李焕诚/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石家庄).1993,4·3~7试论毛泽东哲学思想中的人的问题/段国炼/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石家庄).1993  相似文献   

14.
导论———奥内拉·蓬佩奥·法拉科维目前,阿尔多·卡皮蒂尼的生平和行为重新引起了我们的兴趣,这位意大利的非暴力哲学家,1899年出生于佩鲁贾,196 8年在那里逝世。各种大会、出版物和集会正将意大利公众的注意力引向他那纯洁的生活方式:深深印刻在他生命中的,先是反抗法西斯的勇敢抉择,再是他长期被大学界和官方文化所边缘化的经历;此外,他的等身著作(从他1937年法西斯统治巅峰时期在贝内代托·克罗齐的帮助下出版的《宗教体验的要素》,到《开放的宗教》这最后一部被天主教会选入索引目录的著作,最后再到文章“穿越三分之二个世纪”———…  相似文献   

15.
罗杰·罗尔斯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在这儿出生的孩子,长大后很少有人获得较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在他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不提,他仅说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后来人们才知道,皮尔·保罗是他小学的一位校长。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嘻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马克·吐温(1835~1910)是美国杰出的幽默讽刺作家。也许人们读过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却不知他与妻子奥莉维亚那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马克·吐温12岁丧父后便开始独立生活,他当过排字工人、领航员,凭着自身的努力和天赋,成为一名文笔犀利、幽默、小有名气的新闻记者和作家。1867年,32岁的马克·吐温在一艘旅游船上结识了纽约一位富豪的儿子———奥莉维亚的弟弟查理·朗顿,并成为朋友。不久,在圣诞夜,马克·吐温应朗顿的邀请来到纽约上流社会人们经常聚会的最豪华的圣尼古拉斯大饭店,经朗顿…  相似文献   

17.
人道主义题目属于永不会过时并且将永远新颖和非常重要的题目之列,因为对人来说有什么会比人本身、人的自由和幸福更有趣的呢?而在目前,这一题目则显得更加迫切和尖锐。这一题目之所以迫切,是由于它同新人的形成、共产主义建设过程中人们之间真正人道关系的确立以及反对一切种类压迫和在地球上防止原子战火的斗争有关联。这一题目之所以尖锐,是由于正是在这个问题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以下根本问题发生冲突:什么样的制度——资本主义或共产主义——真正符合人的利益和要求,保证自由,并为个性发展创造条件。М·И·彼得罗相公正地表示自己绝对不同意那种人的意见,这种人认为人道主义仅仅是资产阶级观点的体系。不但如此,他的著作贯穿着一个思想:现  相似文献   

18.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哲学的未来”国际研讨会于1989年10月8日—14日在联邦德国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国际费尔巴哈研究者协会”(S.s.h.c.c)主办的。西班牙、意大利、西德、波兰、瑞士、挪威、中国、南朝鲜、苏联、东德、日本、匈牙利、芬兰、美国和捷克等国家的四十八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论文提要四十六篇。担任这次会议组织、领导工作的,有国际知名学者、费尔巴哈研究专家汉斯—马丁·萨斯教授(联邦德国)、汉斯—于尔格·布劳恩教授(瑞士)、弗兰塞斯考·托玛索尼博士(意大利)以及维尔纳·舒芬豪埃尔教授(民主德国)。会议研究、讨论了下述五个方面的课题:(1)自然(费尔巴哈的自然概念与现实环境问题);(2)宗教(“宗教的死与不死”);(3)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9.
“卢卡奇—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家和哲学家”(G·H·R·帕金森)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研究,而在他的理论生涯中最引起争议的就是他的《历史和阶级意识》(1923)。有人把它称为“西方共产主义的圣经“(梅洛·庞  相似文献   

20.
凡·高一共留下700多封书信,其中大部分是给他弟弟提奥的。书信的内容涉及他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周边环境、交游情况、身体状况、钱财开支以及人们对他的看法等,但更多的是谈论自己的绘画创作,包括对相关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见解等。英国赫伯特·里德在《艺术的真谛》一书中揭示了这些书信的意义和价值:“凡·高给弟弟写的书信,令人惊叹地展现出凡·高激情悲壮的生命历程。它是画家一生的真实写照,这里没有描写天国的宁静,只是记述了画家渴望和绝望的一生——在一个冷酷无情的世界里,一位天才发疯和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