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儒家和古代犹太教都具有丰富而悠久的慈善思想,两种文明的慈善思想都"劝人向善"并"助人施善",主张周济穷苦、关爱贫弱。早期儒家慈善思想以"仁"为核心,以"恻隐之心"为驱动;古代犹太教的慈善思想则以"公义"为核心,以对上帝的信仰为动力,靠宗教诫命来维系。二者之间的差异标识出两种文明的特殊性:儒家是一种世俗伦理体系,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慈善是君子风范的理想追求;而犹太教作为典型的"一神信仰",强调的是神与人之间的关系,慈善是信仰对人类生活的约束。  相似文献   

2.
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赫尔德和歌德,诺瓦利斯和格尔瑞斯都已经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东方是一个单一的整体。虽然他们知道东方各民族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事实上,欧洲只是在那个时候才通过东方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学的文献真正发现了东方,但这些人透过东方各民族有差异的外表看到了那统一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3.
在希腊哲学的观照下精心辨析、正确把握犹太拉比与早期基督教各具特色的释经理念,不仅有助于从源头上厘清阐释学的基本性质,而且能对后世西方文化-文学理论的某些动向形成深层次认知.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表面的物质性文字是暂时的,其内在的精神性真理才是永恒的,要想还文本以其固有之义,须借助于由表及里的精神性阅读和阐释.犹太拉比则相信语言与存在同等重要,上帝之言或经文等同于上帝本身,由此其释经理念表现出对文本神力的推崇,及其对阐释之无限可能性的强调.从保罗以灵义废除字义的主张那里,能发现早期基督教释经学对犹太释经理论的背离,及其对希腊语言学的传承.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大胆挑战希腊-基督教阐释传统的犹太裔批评家已然崛起,显示出蒸蒸日上的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最初是从犹太教中演变而来的,但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基督教却在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下日益与犹太教分道扬镳。基督教与犹太教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道德主义与律法主义、内在信仰与外在仪式的区别之上,早期基督教徒凭藉着一种唯灵主义的信仰和动机论道德观,超越了囿限于直观的禁忌仪式和侧重于规范外在行为效果的犹太教。从犹太教“末世论”到基督教“救赎说”的理论发展意味着基督教最终摆脱了犹太教的浅薄的现世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藩篱,成为一种关于灵魂得救(彼岸主义)的福音和普世主义的宗教  相似文献   

5.
恩师程石泉先生真的走了!他走时复归于婴儿,永远停留在沉沉的酣睡中.约于美国西部旧金山时间2005年6月18日凌晨5点左右,他在睡梦中一去不回,面容安祥平静,走完备极辛劳的一生.先生享寿九十有六,八子皆在,心无罣碍,寿终正寝.考诸<尚书·洪范>所言五福:"富、寿、康宁、考终命、攸好德."先生可说是五福俱全,无憾而归.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无"哲学"一词,但很早就有"知人则哲"和"哲人"的表述.日本学者西周最早将西方的philosophy翻译为"哲学",这与中国古代使用的"哲"字有关系.据学者考证,西周在1875年出版的<百一新论>中用"哲学"翻译philosophy,而"在津田进藤于1861年出版的<新理论>的附录中,西周翻译‘哲学'一词用的字是‘希贤学'或‘希哲学',意思是追求贤人之学,或追求哲人之学"[1].由此看来,"哲学"译名的成立,先已经过类似佛教东传时那样的"连类"或"格义"的工夫,其中浸润了东方学人对于"哲学"的特殊理解.  相似文献   

7.
当西方近代医学对精神疾病做出生理性的解释之后,精神疾病不再同道德问题联系在一起.然而在中国,虽然以天人合一为思想基础的中医学始终对精神问题给出生理性的解释,但是精神疾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却一直被视为一种道德上的失败.与唯物主义疾病观相伴的对待精神疾病的文化态度在中西历史上显示出截然不同.儒家的道德哲学可以为这种不同提供一种解释.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身体不仅承载着自然规律,也承载着道德含义.这种观念不仅反映在社会文化之中,也反映在中国古代的医学思想和法律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8.
夏新穗 《天风》2007,(15):12-14
盐的属灵意义和价值在于它的"调和"作用。现今社会的发展也实在需要这种"盐"的调和。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刀枪剑影,干戈相向,其实就是一种失"盐"的表现,无论是国家地区民族发生矛盾,只要能用"盐"调和一下,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相似文献   

9.
秦汉以后的祭祀活动分别在宫廷、官府、民间3个层次上进行。民间祭祀活动一般由"社"、"会"组织实施。本文探讨民间群体性、公共性祭祀活动,对民间祭祀组织"社""会"进行考察梳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恶"之存在论与价值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存在论角度来说,人的本质属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构成中国古代性恶论的前提和根据。从价值论层面而言,古代性恶论者主张抑恶扬善或存善除恶。这就导致古代性恶论的悖论,一方面在存在论上肯定"恶"有存在的事实和根据,另方面在价值论上却否定"恶"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正是因为性恶论者最终的价值取向是使人成善、为善,性恶论和性善论在善恶问题上是殊途同归的:在存在论意义上是殊途——性恶论者道性恶而性善论者道性善,而在价值论意义上是同归——为善。但在去"恶"、除"恶"的正统思想之外,宋明时期的功利学派却不同程度地肯定了"恶"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此论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古代小说中以凡男遇女仙为特征的类型故事的神话学起源、特征以及道教"仙境"说、"修仙"观念和"地仙"说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儒家孝道和犹太教利未拉特婚俗的深入解读,可知在这两种传统中延续死后生命的最高途径并非一般认为的完全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血脉延续,而是通过使死者的名字长存的方式来实现。名垂千古成为这两个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对生命永恒的更高追求且一直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13.
犹太教的弥赛亚观及其与基督教的分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犹太教的弥赛亚观及其与基督教的分歧傅有德犹太教主张一种本质上世俗的弥赛亚观,相信在世界末日到来时弥赛亚会降临履行其神圣的使命,即把犹太人从流亡和苦难中解救出来,使他们返回以色列本土,重建自己的王国,并开创新的弥赛亚时代——在全世界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4.
鲁克俭 《哲学动态》2007,35(4):15-20
在英语世界,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了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研究热潮[1]。20世纪80~90年代,国内学术界也曾经出现过“三种社会形态理论”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激烈争论。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相关,国内学术界长期以来有关于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奴隶社会”的争论,这种争论后来进一步发展,一些学者根据芬利(Finley)等西方古代史专家关于当时奴隶数量的最新研究成果[2],得出西欧历史上也不存在奴隶社会的结论。如果这种说法能够成立,那么人们自然就会进一步得出结论说:马克思把奴隶社会看做西欧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经济社会形态”的说法已…  相似文献   

15.
一鲁克俭同志在《哲学动态》2007年第4期发表的《“古典古代”等于“奴隶社会”吗?———重新解读马克思的“古代生产方式”》(以下简称《鲁文》)一文中,谈到我“把‘古典古代’与‘奴隶社会’划了等号”,并指出“这是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读”。事实上,不是我误读了马克思的思想,而是鲁克俭同志既误读了马克思的思想,又误解了我的思想。我在与段忠桥教授讨论的两篇文章(《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发表的《对质疑“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质疑》;《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6期发表的《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和三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讨论》)中,确实把马…  相似文献   

16.
"食气"是中国古人由来久远的呼吸操练活动.由此活动衍生出道家著名的"养生"主题,这构成了道家哲学重要的思想基础."养生"主题不但一直影响道家思想的发展进程和面貌,并且,又最终成为道教内修方术的思想资源,从而实现"道家"与"道教"的思想"对接".  相似文献   

17.
也思 《现代哲学》2007,(6):135-136
2007年10月25日,广东哲学学会和广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联合召开“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座谈会”。来自两个学会20多名专家学者和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杜新山同志出席了会议。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广东哲学学会副会长田丰研究员主持会议。广东省哲学学会会长叶汝贤教授、广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会长张江明同志就十七大的重大意义、创新理论成果作了长篇发言,马中柱、孔庆榕、梁琼芳、吴群策、张先贤等同志从不同角度就十七大的报告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座谈会上争相发言,气氛热烈,一致认为十七大报告回答了人们所普通关心…  相似文献   

18.
张荣明 《管子学刊》2005,(1):74-76,105
《尚书》和《诗经》中有“哲”观念,旧释或为“智慧”,或为“智慧之人”。仔细考察则会发现,“哲”在上述文献的不同篇章中分别表示神圣意志、帝王的聪明才智、社会人群的聪明才智。其内涵的扩大,可能意味着上述不同篇章文献完成于不同时代;其内涵的变迁,则反映了“哲”观念在西周早期、中晚期、春秋时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哲玛提是城市穆斯林的基层社会组织,广州市哲玛提是一个地域社区解构之后,中外穆斯林族群共同建构起来的维持族群边界,保持文化传承的新的社区类型。对伊斯兰乌玛思想的认同是哲玛提内部整合的动力。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城市穆斯林社区普遍面临着社区解构与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爻辰",是东汉易学家郑玄所倡的重要易学条例。"爻辰"说承西汉京房《易》例而立,以乾、坤两卦的十二爻,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辰相值配,并运用十二辰属相及其所值五行、方位、时令、二十八宿等各类物象解《易》,兼有诸多旁涉性的运用,其中,将"爻辰"与十二律吕相值配,乃接绪京房援《易》立律的思想,对后世的相关论说产生较大的影响,是两汉至魏晋隋唐时期音律理论发展、演变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对"爻辰"与十二律吕相值配的体系进行梳理、探析,探究其学说渊源,并揭示其思想文化的深沉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