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坦克能击沉潜艇吗?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但这确实是在历史上曾发生过的真实事情。 那还是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夜晚,一艘德军新型潜艇正焦急地在海上转来转去,因为两天前德军就已接到情报说英国一艘运输舰在没有护卫的情况下要经过这里。 就在这时,远处海面上传来阵阵发动机声,英国运输舰“奥立夫·伯朗奇”号载着一箱箱炸药和10多辆坦克出现了。 狡猾的德军潜艇一见猎物出现马上就潜入水底,一步步逼近英舰。2000米、1000米、500米……德军指挥官激动得发出命令:“鱼雷准备!发射!”只见一条条鱼雷呼呼地贴着水面,直奔英舰。英舰被击中  相似文献   

2.
小树为啥反风向弯曲? 二战期间,有一次纳粹德国指挥部经过周密策划,企图对苏军某阵地实施突然袭击。为了达到战斗的突然性,德军命令一支先遣部队悄悄潜伏在苏军阵地前  相似文献   

3.
耶和华以勒     
邓艳英 《天风》2004,(2):44-44
“咦!奇怪!我圣经里怎么夹着一封信呢?”同桌王大姐小声地对我说。 “大概是你以前的信,夹在圣经里的吧!”我漫不经心地回答她。“一封普通的书信怎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和兴趣呢?用不着那么大惊小怪的!”我暗暗地忍着笑。 “奇怪!信封没有贴邮票也没写发信人的地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王大姐自言自语地在那儿唠叨着。  相似文献   

4.
刘晓东 《天风》2006,(6):27
信徒是被称为“门徒”、“弟兄”、“圣徒”、“蒙选者”并“那些得救的人”。他成为教会的一分子是凭借着他的信心。他与神的关系是相信。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多余的,一个信徒怎么能不信神呢?这就有了是不是真信的问题。这个信的解释是在神面前完全地降服,是百分之百地信。在信心过  相似文献   

5.
二战时,华沙一位老邮差被关进犹太人区,犹太区被封锁了起来。老邮差的邮包里还有一封没有寄出的信,这是一位老翁寄给他妻子的信,邮票上是两颗相依相偎的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这已经是40年前的事了。那时,我正上初中。一天早晨,在上学的路上,刚走到一个胡同口,我忽然发现路边静静地躺着一个白色的长方形的东西,弯腰捡起一看,原来是一封已经封好口、贴好邮票的信。哦,还是寄到新疆乌鲁木齐去的,寄到那么远的地方啊!可是,为什么它一大早却静静地躺在这里呢?这路边也不是它睡觉的地方呀!是不是送信的人在去邮局的路上匆忙之中无意间遗失在这儿的?也可  相似文献   

7.
友情非卖品     
正最近,在秘鲁首都利马街头的大小餐厅里,经常会捕捉到这样的情景:一些人举着酒杯与摆在对面的人物头像喝得很尽兴。更加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对面的头像竟然会开口说话,"兄弟,别太伤感!""嗨,哥们儿,咱们再干一杯吧!"这人与头像之间,你来我往,真像两个久不见面的好友在那里酣畅淋漓地叙旧呢!与头像叙旧?莫不是这些人精神有问题了?当然不是。这其实是一家叫Pilsencallao的啤酒公司在搞促销活动,只要你在Pilsencallao定购啤酒,并且把自  相似文献   

8.
须启道 《天风》2006,(6):2-3
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20:29) 经文:约20:29 复活的主向门徒多马说:“不要疑惑,总要信。”又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20:29)这些话如何理解呢?愿主光照我们,使我  相似文献   

9.
正也不知学校是不是故意的,到本班上课的老师都带点大幽默、小幽默、冷幽默、热幽默……让你哭笑不得之余,几乎忘了还是在课堂上呢。别的不说,光是讽刺不会答题,老师们的幽默就很直接。物理老师说:"还不懂啊?那边有棵树,自己吊上去做单摆运动得了。"语文老师说:"就你们还算快班?快上天了。"地理老师则很认真地跟我们说:"这么简单都不懂?西江河没有盖子,跳去吧。"老实说,我活了这么久,还真没听说哪条河会有盖子的。  相似文献   

10.
木匠和绅士     
英国诗人乔治·莫瑞是一位木匠的儿子。他从不隐讳自己的出身,这在当时的英国社会是很少见的。一个纨绔子弟与乔治·莫瑞在一沙龙相遇。这人对乔治非常嫉妒,想要中伤他,于是,就高声问道:“对不起,请问阁下的父亲是不是木匠?”诗人回答:“是的。”“那他为什么没有把你培养成木匠?”乔治微笑着很礼貌地回答:“对不起,那阁下的父亲想必是绅士了?”“是的。”这位贵族子弟傲气十足地  相似文献   

11.
谭海华 《天风》2006,(20):37
置身于另外一个非故乡的城市,令我想起一个朋友的话,她说:走在异乡的城市,一切熟悉都是陌生。我想那是不认识主的人的想法,我们信主的人绝对不会有这种观点。因为天地万物都是神所创造,哪里的天空都一样。自从我们信了耶稣,生命就永远是春天,因为我们的生命连于元首基督,他已经从死里复活,将来我们也必复活。  相似文献   

12.
我信他升了天,坐在圣父的右边,他还要 光荣地降来,审判生者死者。在这个信念下使 我们的一生与耶稣的关系更加密切仰慕。 我们的元首耶稣基督怎样光荣地升天,作为基督徒的我们也要跟着元首归宿天乡。 正如圣经所载:“我去为给你们预备地方,为 的是我在那里你们也在那里。”耶稣又加上一 句说:“你们知道往那里去的路。”这条路就是耶稣一生走过的路,不要忘记他生在马槽里,贫困地生活在纳匝肋,残酷地死在骷髅山上:即为了救赎我们罪人,甘愿自作牺牲倾流 宝血、涤除世人的罪污,使我们洗心革面脱去 旧人、穿上新人俨然肖似耶稣重生…  相似文献   

13.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了。一位叫马维尔的记者去采访林肯,他们有这么一段对话。马维尔: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曾想过废除黑奴制,《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们那个时期就已起草,可是他们都没拿起笔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下来,给您去成就英名?林肯: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马维尔还没来得及问下去,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因此,他一直都没有弄明白林肯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直到1914年,林肯去世50年了,马维尔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了答案。在信…  相似文献   

14.
用好通行证     
我常常感叹自己没有一个漂亮的容颜,吸引不了别人的眼球,在公众场合找不到众星捧月的感觉。有时我还想,是不是自己平凡的容颜影响了自己的事业?唉,要是自己有一个漂亮的容颜,是不是就有了通向成功的通行证,就会少奋斗好多年?  相似文献   

15.
亲爱的女儿:今天是你20岁的生日,继你爸爸上周出差,今天我也要出差,我把这封信留在生日蛋糕旁,这样你一回家就可以先读它了。你上月整整一个月没有回家,却来了封信,你在信上说:妈妈,究竟什么是爱情?你是大学生,你们这一代人有些不屑于向我们这一代人请教  相似文献   

16.
陈巧凤 《天风》2002,(5):39-39
朋友!您收没收到过来自天国的礼物?您听没听说过“天堂邮局”的故事?如果您从未听说过的话,就请听我慢慢地述来……我记得在一本杂志上刊登了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一位邮递员在送信时发现了一封无法寄出的信,没有收信人地址和姓名,信封上只有三个字“上帝收”。最后大伙一致同意拆开来看看信的内容,从信中得知这是一位生活拮据的老年人,他向上帝祈求一百元的生活费……邮局的工作人员经过商议决  相似文献   

17.
1944年,苏联人民对德国侵略军发起总反玫。4月,在苏德战场上进行了苏联红军强攻彼列科普的战斗。 彼列科普是通往克里木半岛的通路,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所以被带军吹嘘为“不需很多人就能长期坚守的坚固的关卡”。德军企图凭借天然屏障,依托坚固的阵地,用一支四  相似文献   

18.
张义南 《天风》1996,(10):35-37
宗教与科学是不是对立的?在不信宗教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所以不信宗教就是因为他们宣称自己相信科学,而宗教是反科学的。他们不能既相信科学又相信宗教,他们认为宗教与科学是对立的。那么,在信教的人中是不是也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的呢?虽然我们没有听到哪一位信徒公开宣称自己反对科学,但却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信徒,他们认为,信仰越虔诚,就应该离开科学越远。譬如生了病,就应该只祷告,求神医治,至于看医生服药是没有信心的表现。鄙弃医生与药物,说得严重些,就是反对科学。信主的人生了病,当然应当祷告,但同时也应该相信医药的力量。《近代科学奠基者的信仰》一文告诉我们.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也是虔诚的信徒。他们不仅不认为宗教与科学是对立的,更认为科学是上帝给予人类奇妙的、莫大的恩赐。因此,宗教与科学不是对立的。  相似文献   

19.
否定之否定究竟是不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它有没有不可取代的客观的固有内容和特征?肯定这一规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何重要意义?等等,是当前哲学界对这一规律展开讨论中发生争议的问题。本文试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借他人、他物、他理或他法等来达到解决某种问题的思维方法,就是借他思维法。借他思维在商业活动中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辉。   一、借民风民俗   1984年,比利时地毯厂商范德维格无意之中发现非洲各国的官府都要张挂元首照片。由于气候湿热,照片极易泛黄变型,因此需要经常更换照片,给工作人员带来不少麻烦。他还细心地统计了一下,一个非洲总统平均在位 10~ 15年。这样长的时间,如果根据照片织成壁毯挂在墙上岂不既美观又耐久 ?于是他很快在普通地毯的基础上设计出了缀有一些非洲国家元首头像的壁毯。头像壁毯一问世,深受非洲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