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中学生可谓爱美也深,爱美也切。在语文教学中除注意道德和社会目的外,还要注意渗透审美教育。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用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美的情感、美的语言、美的分析和美的板书。一、美的情感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语文是所有科目中最富有感情和美的一门科目。语文课本中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和语言美。如何让这些美为学生所认识、所感悟、所接受呢?以情动人是最好的方式。现代教育十分重视美的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美国以罗杰斯为代表…  相似文献   

2.
李晶 《美与时代》2003,(9):11-12
审美活动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审美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有趣的现象。例如:在对同一对象进行审美观照时,为什么有人认为美,而有人认为不美呢?美感与快感可以等同理解吗?“距离产生美”有道理吗?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区别美与审美;美感产生的心理过程;审美的心理主导作用。一、 美与审美同是一幕晚霞,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年青人看到的是辉煌,是气势磅礴的灿烂,是火样的情怀,是跳动的希望。而一位衰萎的暮年老人眼中,那就是生命最后的挽歌,凄美而苍凉。甚至同人同景,当我们心情好时看晚霞,觉得它是梦中的景,令人向往;而心…  相似文献   

3.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无论男女老幼,只要是神智健全的人,没有不爱美的。自觉地爱美,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宝贵的感情。美的衣服,美的食品,美的住所,美的风景,美的艺术品,美的语言、行为、思想、情趣,……在吸引着,激动着人们的心,陶冶着人们的性情。美是一种高尚的、纯洁的、和谐的东西,是推动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一种力量,是鼓舞人们前进的一个动力。特别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对于美  相似文献   

4.
美!是人们所向往、所喜欢的,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么什么是美呢?美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五彩缤纷颜色的搭配与组合所形成的美,另一方面则是不需要颜色所体现的美,即用心灵和行动去创造的美,这里面有和平、温柔、谦虚、和谐、友爱、体谅、关怀等原素。前者的美为有色彩和图案之美,后者的美则为心灵和行为之美。  相似文献   

5.
康先生信箱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是一个女孩,爱美的心就更不用说了。但是进入高三后,由于睡眠不足经常出现“熊猫眼”,更气人的是痘痘长了满脸,很是难看。用了很多方法也没效,搞得我现在走路看人都少了很多自信。为什么有的同学就不长?您有什么办法能让我消灭痘痘早日找回自信吗?  相似文献   

6.
卓越     
当你的心灵能够感受到卓越的号角在一声声呼唤的时候,当你的灵魂炽烈地渴望在生命之琴上奏响卓越的主旋律的时候,当你已经准备踏上卓越之途决心向着目标义无反顾地前进的时候,那卓越对你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就如那满树满枝的鲜花已经怒放,期待中的果实不就已在孕育之中吗?  相似文献   

7.
心灵的容貌     
前天和一个研究心理学的朋友聊天,突然想起了一个现在非常流行的却也非常玄乎的词:心灵的容貌,便禁不住问道:心理学家总是说,可以通过测试来看清一个人内在心灵容貌的美与丑,然而,关键的是我们都是普通的人,你能否用更通俗一些的话,让我们也能学会识别自己或他人心灵容貌的美丑呢?朋友说:外在的容貌之美丑,可以说一目了然,不管人们的审美情趣有多大的差异,看到西施便不会有人说她丑,而看到加西莫多(《巴黎圣母院》里的打钟  相似文献   

8.
刘丹 《美与时代》2014,(7):71-71
美是客观存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舞蹈讲究形象美、动作美、线条美、姿态美等无声的美。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是我们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基础之一,它既是训练一种表演能力,也是训练一种美的表现力,更是训练学生美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研究中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理论问题,也是解决其他美学问题的理论前提.反思前人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得与失,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和审美情境的关系中深入探讨美的本质,并辩证认识审美过程中审美认识和审美价值评价、审美的社会性和个体性的关系,正确区分美的本质和美产生的根源,以及自然美与社会美、艺术美的产生根源和审美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循此路径逐步分析不难得出:美是事物通过其外在形象表现出来的某些客观属性,在一定社会生活情境中基于某些相似性和主体发生的“物心感应”或“心灵默契”,具有引起主体的某些想象和联想,唤醒其社会的人生的经验,默契其价值观念和人格特性,丰富其认识,从而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灵愉悦的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审美素质指个体在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等方面相对稳定的品质与特性.人的审美素质有三个层次:一是知美、爱美;二是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三是能够按照美的要求来塑造自身和客观世界.语文审美素质指学生通过学习一篇篇课文,逐渐形成的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审美素质的高低是一个人语文素质高低的标志.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并将语文审美素质教育落实到语文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1.
日落·日升     
正如果我对你说,日落就是日升,你肯定不赞同我的观点。但如果我问你,当我们看到日落时,在地球另一端的人,看到的也是日落吗?当然不是,他们看到的不是日落而是日升。所以,日落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日升。同一事物,同一现象,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会看到不同的结果,甚至完全相反的结果。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因为失败能为我们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同时还能激发我们的斗志、锤炼我们的毅力,让我们反败为胜,赢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由于审美观的不正确及其他原因,有的青年朋友在审美活动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倾向,形成一定的审美心理误区。青年审美中常见的心理误区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3.
拯救的神     
今早坐回办公室时首先合十祷告,从心底涌出一股酸溜溜的感觉,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实在薄弱得很;当读到以赛亚书64章12节:“耶和华啊,有这些事,你还忍得住吗?你仍静默,使我们深受苦难吗”的这句话时,心中无法不与先知以赛亚有同样的呼喊说:“主啊!面对着纽神的光景,你还能忍得住吗?你仍静默使我们深受苦难吗?”  相似文献   

14.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些如花似玉的少女爱美之心较男子尤甚;那些“缺陷少女”,爱美之心又更切。所谓“缺陷少女”,并不是他们生理上有什么缺陷,而是指她似有“美中不足”:身材过胖过矮,过高过瘦;脸色过黑过黄;脸型过窄过长。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少女们尤其是那些“缺陷少女”们爱美之心如此迫切,这也不能全怪她们,而是社会压力所致。虽然“男才女貌”尚未绝迹,但是,请天下男子汉扪心自问:自己选对象,择伴侣,是不是想找一个美貌的爱人?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少女之间的嫉妒心。少女们聚集在一起,常常对“漂亮女郎”评头品足,羡慕至极,而内心则妒火中烧。然而,不少少女虽有爱美之心,却无打扮之法。她们常常把追求时髦与装饰美混为一谈,以时髦、洋、怪、奇、特为美。一见喇叭裤、太阳镜、项链、戒指、耳环  相似文献   

15.
周悦 《美与时代》2004,(2):76-77
美无处不在,美学无处不在,它虽然是抽象的,但当它以语言为工具而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时,又显现了其具体的一面。而语言更是贯穿了整个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其独特的格局折射了不同的文化现象,其中也包括一个民族的审美心理。中华民族的中庸思想则像其它审美观念一样也正是因着语言才得以符号化,中庸之学指导下的审美观念,使语言具有了对称之美和圆融之美。  相似文献   

16.
“美酒饮至微醉后,好花开在半放时”讲的正是一个“度”的问题。适度了,人们就更能品出酒之美,更能赏出花之香来。交际,又何尝不是呢?在交际中,如果不看火候,不分青红皂白,不讲求个度,往往会使交际陷入僵局,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可以说,适度,是成功交际的万法之宗,它比方法更重要。  相似文献   

17.
卓越     
当你的心灵能够感受到卓越的号角在一声声呼唤的时候,当你的灵魂炽烈地渴望在生命之琴上奏响卓越的主旋律的时候,当你已经准备踏上卓越之途决心向着目标义无反顾地前进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同志把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国人民的审美理想;把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审美理想;认为劳动是美的,劳动模范是美的,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是美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美的,必须发扬;他号召全国人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我们的国家美化,社会美化,公民的心灵美化;要求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他向全国人民发出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他向世界各国提出共建生态美好的地球家园.他要求文艺工作者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求文艺工作者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要求文艺工作者通过作品传递真善美,反映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习近平同志关于美学问题的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对我国的美学理论研究和审美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智慧语丝     
正人们都期望爱能长久,但世事未必尽如人意。你要记住,不论时日长短,凡真爱都是财富,既丰富了你的经历,也丰富了你的心灵。曾经相爱就是恩,你不可为爱的离去而怨恨。如果你确实看清了那不是爱,而是欺骗,也不要怨,而应该蔑视。——周国平你有对自己不满的时候吗?你对自己不满正是你对他人不满的起点。当你是你不爱的第一人,那么整个世界所有人都有可能是你不爱的第二人!——一念行者  相似文献   

20.
尽管人人都爱美,但当人们面对美的客体时,不同的人,心中所产生的美感却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空环境里面对相同的美的客体,内心所产生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