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20世纪50年代初的思想改造运动,提出一条研究中国知识分子的新路径。我将重点描述,在共产党统治下,"知识分子"这个社会范畴是如何具体化的。在这场运动中,"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阶层被一般化、普遍化,各种各样的人群被纳入这一范畴,并在此范畴内确立了多元主体的立场(multiple subject positions)。这一具体化过程持续到思想改造运动以后,对中央政策、地方组织和个体行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的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统治、"国家-知识分子"关系以及所谓"中国知识分子"的经历。  相似文献   

2.
杜维明先生是当代新儒家第三代的重要代表人物.自上世纪90年代始,他对"公众知识分子"的命题给予了较多关注,认为中国知识分子在其发展历程中可分为两个"断裂"的阶段,即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士"和近代"五四知识分子";而"公众知识分子"是第三个阶段,它跟传统的"士"在"群体批判的自我意识"上具有同构性.但"公众知识分子"的现代性决定了它不同于传统的"士",也将超越"五四知识分子"的"启蒙心态"和"民族主义"的怪圈.尽管杜先生的理论中内含某种悖论和不切实际的玄想,然而他关于"公众知识分子"和"文化中国"的理论对于21世纪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走向及重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近三十年来,关于这个主题的研究形成了党史、文化学等不同研究路径。本文通过分析梳理这些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研究范式及其成果,展现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研究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推进研究的建议:一是明确界定和区分研究视角,二是进一步转换研究范式,拓展理论创新的资源,三是重视"政治与学术"问题,突破二元思维模式,四是重视知识分子的现代化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4.
于奇智 《现代哲学》2003,(4):116-123
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终于把肤浅而不光彩的形容词“intellectuel”(智力的、知识的、用脑力的)提升为深刻而光荣的名词“intellectuel”(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从此作为一个脑力劳动者阶层出现在社会和历史上。本文以《自由的冒险》为中心详细分析了列维关于法国20世纪知识分子的使命观,讨论了知识分子与自由、冒险间的有机连接,阐明了法国知识分子的理论立场和现实选择之间的本质关系。通过哲学沉思,我们发现,列维的“知识分子使命问题”与海德格尔的“诗人何为?(诗人使命问题)”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新左派”主流知识分子强调转型期中国民主建设要重视大众参与,要加强国家能力,要继承平等的历史遗产,同时亦强调坚持“自由左派”之立场,反映他们对中国改革的双重警惕:既要防止滑向自由放任的市场主义,又不能以社会平等凌驾政治自由.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争,实际上是自由主义谱系内部不同价值取向之间的内在张力在中国语境中的生动呈现,这种争论既有益于拓展中国改革创新的理论空间,亦彰显出新时期知识分子的中国化意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及西方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提出"伦理觉悟""道德革命"的主张,传统道德成为知识分子必须要打破的桎梏,性道德变革作为道德革命的一部分,成为知识分子探讨的重要内容。近代知识分子在对传统性道德进行猛烈批判的基础上,开始建构现代性道德。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倡导性自然观,肯定性的正当合理;批判传统性道德的禁欲和愚昧,主张性解放,宣传性科学;反对包办婚姻,提倡恋爱和婚姻自由;抨击封建贞操观,强调女性作为人的性权利。近代基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而建构的性道德为现代性道德奠定了基础,为当代性道德教育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推动了中国传统伦理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7.
葛兰西实践哲学中的有机知识分子思想对于知识分子的作用和使命有深刻的洞见,通过对有机知识分子群体及其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探究,揭示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知识分子和群众之间的关系。葛兰西认为要积极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就要与大众有机结合,通过组织并引导大众团结一致形成集体意识,在集体意识的指导下,夺取文化意识形态和政治领导权,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并巩固其革命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入研究葛兰西有机知识分子理论,有助于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熊十力与徐复观的思想中,知识分子问题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中西文化碰撞的背景下,很多当时的学者认为,中国文化需要改造,但熊、徐认为不是中国文化出了问题,而是承载文化的知识分子出了问题,并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进行了批评.熊、徐对历代知识分子的批评具有一定意义,但最终都落实到道德批判之中,这便带来两方面的弊端,首先是将学术问题道德化;其次是道德标准的主观性最终让道德评判不可靠.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前身是传统士大夫阶层。20世纪初,清政府在文化教育领域迈出重要的一步:废除科举制度,大办新式学校及派出留学,为中国培养了真正具有近代含义的第一批知识分子。回族新式知识分子也应运而生,进入中国社会大舞台以及回族民间。  相似文献   

10.
传统社会中,儒学与民间信仰经常处于互动过程中,其间儒家知识分子因其社会地位、影响甚至个人经历兴趣等,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如确定民间信仰的边际、参与利用民间信仰并引导改造民间信仰等。儒家知识分子对民间信仰的介入,深刻地影响了民间信仰的内涵、形态及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11.
田青 《法音》2020,(3):63-66
知识分子要学一点佛教、读一点佛书,这不仅仅因为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道教与儒教是中国古典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三根支柱。不了解中国的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便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因为缺乏佛教知识会使我们的学者、作家、知识分子(有时候还是"大知识分子")犯一些低级的、常识性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使命意识的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导致了知识分子使命意识的转变 :传统的单纯道义担当式的使命意识已发生转变 ,当代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是道义担当与社会创建的统一 ,终极关怀与现世关怀的统一。这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使命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凝炼出历代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三种精神,即修身精神、仁义精神和批判精神。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儒家知识分子的精神对于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和思想重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仲民 《哲学研究》2012,(9):91-94,103
对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黑格尔因其与马克思的学术渊源而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笔者认为,关于黑格尔哲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情况,还有一定的研究必要。贺麟、洪汉鼎两先生在1970年代末曾对上述情况进行了初步梳理(贺麟,第78-129页;贺麟、洪汉鼎,第1-43页);后来的研究者都以此为基础,有的研究者甚至连他们文章中的错误也一并沿袭。如贺、洪文说严复的《述黑格儿惟心论》写于1906年,发表在1916年的《寰球中国学生报》  相似文献   

15.
邢兆良 《学海》2003,(4):77-85
建国初期 ,思想改造运动中知识分子在思想、心理方面面临着两难选择。由于历史的积淀 ,知识分子群体的缺陷 ,现实的环境 ,知识分子群体的生存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在思想、价值、话语、道德、心理诸方面形成了以政治为主导、为基础、为标准的选择模式。建国初期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对知识分子群体的定型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与文艺知识分子的价值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与文艺知识分子的价值冲突,主要表现为大众意识的强调与文艺知识分子的精英情结、为政治服务的要求与文艺知识分子的艺术性追求、思想改造与文艺知识分子的自由心性三个方面的冲突和对立。毛泽东和文艺知识分子常常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东西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这正是造成毛泽东时代文艺领域悲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周兵 《现代哲学》2012,(3):49-56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极为重视知识分子的教育和改造,除组织知识分子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外,中共还在组织知识分子参与社会实践这一层面进行了探索,比如,中共在建国初期号召知识分子参加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本文将回顾这一运动的发展过程,并评价其历史成效。本文认为,中共教育和改造知识分子,其核心在于要改变知识分子脱离实际、脱离工农的习气。现在,我们仍然需要发挥社会实践在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当然,我们对于知识分子参加社会实践应该把握好尺度,避免出现极端化。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由教育部《高校理论战线》杂志主办的“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五四时期的民主与科学、五四精神与爱国主义、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围绕英国文学批评家约翰·凯里的著作《知识分子与大众:1880-1939年文学知识界的傲慢与偏见》展开讨论,特别关注他对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形成根由的论述,即他认为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源自知识分子对大众及大众文化的排斥。在尼采哲学的影响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知识分子竭力贬抑大众,甚至试图消灭大众,而他们自己则自奉为"天生的贵族",认为自己应该享有政治文化方面的特权。这种知识分子的傲慢与偏见为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蔓延提供了温床,险些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个时期以来,习总书记就中华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作了多次重要讲话,意义重大。习总书记的讲话受到广大群众和知识分子的衷心欢迎。但也应该看到,由于改革开放以前几十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批判、彻底决裂,影响了几代人的文化观念。特别是文革和批林批孔运动中流行的错误观念,至今仍影响着许多人,包括一部分高级干部和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