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 12月 29~30日,由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科学技术哲学小型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醒民教授、胡新和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林德宏教授、武汉大学哲学系桂起权教授、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成素梅教授,以及复旦大学哲学系俞吾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杨国荣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鲁品越教授,会同东华大学科技与哲学研究中心张怡、贺善侃、杨小明、陈敬全、郦全民等教授,共 20余名学者参加了讲座、讨论和发言。会议主要围绕科学技术哲学的定位与研究趋势、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哲学反思、关于科学技术哲学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2.
解读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界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是当代哲学所关注的两个重要研究方向,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之间的界面也是国外学者目前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作为哲学的不同分支,两者在解释模型、理论传统和研究导向之间的差异与分歧造成界面的存在是正常的,但消解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之间长期存在的某些隔阂,实现两门学科的相互沟通与融合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当代科学在本质上是技术体现的,仪器是技术体现的居间调节者和沟通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工具。本文拟以工具实在论为基础,从解释模型、理论传统和研究导向三个视角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界面,并试图在某种程度上消解这一界面,以期实现科学技术哲学体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哲学革命”和“哲学基础的转向”, 是近年来哲学界关于虚拟问题探讨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个词组。这两个词组代表着这样一种研究倾向: 把当前关于虚拟的哲学研究视为哲学主题时代转换的标志, 其根据是: 以往的哲学学说都是在现实性范畴框架之内的哲学, 而虚拟哲学是在非现实性范畴框架之内的哲学。对此笔者难以苟同。从方法论上看这关涉到如何认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性质和马克思哲学的功能问题。在这方面, 我的观点可以概括为: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确对人类哲学思维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但因此而认为哲学基础也实现了由“现实”向“虚拟”的…  相似文献   

4.
第四届地学哲学学术讨论会1989年8月8日至15日在长春举行。全国地质院校和科研单位地学哲学工作者25人出席会议。会议围绕两个学术主题报告:《地学社会学的研究进展》(王子贤)和《地质管理和地质管理哲学问题》(吕国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关于地学社会学研究与会者认为,地学社会学研究是地学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是地学哲学的一个新开拓的领域。它随着地球科学整体化和学科交叉的发展,以及地球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和社会对地球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的增长而产生的。但是,讨论会上大家对什么是地学社会学有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有三种意见:(1) 它是地球科学与社会交叉通过对两者相互作用的研究而建立起来的科学的地学发展理论,因此它隶属于地学哲学。(2) 它是地学与社  相似文献   

5.
概况:东华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点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4人,具有硕 士学位7人。经过长期潜心研究、精心凝练,东华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点形成了有特色的研究方向。2000年以来, 三个研究方向共发表学术沦文240多篇,出版专著26部,出版教材5部,获各类科研奖12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 项。经过多年学科点建设,东华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建设已处于上海同类学科领先水平。 具体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之一是虚拟哲学与科学认识论。这一研究方向主要以当代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 和认知技术为背景,依托信息科学的技术基础,对虚拟技术所涉及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哲学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文化哲学是当代研究文化问题的重要课题之一。文化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化的本质、文化与历史、社会的关系,各种文化的冲突、交流、比较,文化与宗教、道德、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以及文化与哲学本身的关系等。第十七届世界哲学大会已经由科学哲学转向文化哲学,此届大会“具有一个极为广泛和普遍的议题——哲学和文化。科学技术问题已  相似文献   

7.
《世界哲学》2009,(3):76-76
为了推进我国的分析哲学研究,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分析哲学》(Analytic Philosophyin China),由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联合协办。  相似文献   

8.
技术哲学、技术实践与技术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哲学研究队伍基本上由三部分人组成:科技哲学工作者、科学技 术工作者和科学技术领导干部。这种"三结合",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建立以来一直倡 导的,也确曾为我国科技哲学研究与科技实践的密切联系奠定了制度基础。像周培源、钱三 强、华罗庚、关肇直、吴文俊等一大批著名的老一辈科学家,都曾积极参与我国科学哲学和 技术哲学研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这批老科学家相继退去,"结合"的风光似已 不再,在科技哲学工作者与科技工作者之间似亦出现渐行渐远之势。对此,有人认为它反映 了科技哲学正在走向自主和成熟,而另一些人则从中看到了科技哲学发展的一种危机。二十 多年前,关士续和陈昌曙曾撰文指出,如果科技哲学研究"久久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产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导,以现代科技和现代实践为根据,从哲学视角认真研究了江泽民同志的“科学技术动力观”,认为:科学技术动力观是现代实践格局的哲学映现,它所实现的跨越是划时代的哲理飞跃,它对唯物史观经典框架的突破,为哲学的划时代发展开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公正”、“权利的平等”、“伦理的规范”、“合理性的寻求”、“多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这些已经成为当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高频语汇。在全球化的语境中 ,价值与文化研究确实已成为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而世界范围内科学的飞速发展和技术的广泛应用 ,也为价值与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而现实的思考空间。如何审视当今科学技术的价值、思考科学技术中蕴涵的深刻的哲学问题 ,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哲学和价值哲学界倾力关注的重大问题。正是适应这样的现实和理论的需求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会同近 1 50名科学技术哲学和价值哲…  相似文献   

11.
一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方向的主张及其回应 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的走向,是本学科建设必须首先确定的重大问题.在我国,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讨论甚为热烈,众多学者观点各异,一时难以达成共识,现将诸多观点大致归结为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关于当代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建构主义STS(科学技术论)是一条重要的理论进路,其演进和发展的基本逻辑是:在其哲学基础上,表现为在理性主义传统下从个体建构主义走向了群体建构主义;在其实践论基础上,表现为由现象学哲学推动走向了主体间性论;在其认识论基础上,表现为由语言哲学推动下走向了符号诠释与互动论。  相似文献   

13.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体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中提出的一个带有必然性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标志着我国近年来兴起的哲学改革热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解决实质性问题的阶段。回顾几年来人们对哲学改革的探索,大体上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人们立足于现代世界科学技术革命和改革的时代潮流,回首哲学的现状,深感它  相似文献   

14.
林夏水,男,1938年7月生,福建安溪人。1964年毕业于福州大学数学系,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哲学所从事数学哲学研究,近年涉足非线性科学哲学问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数学哲学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哲学研究》编辑部于1985年1月21日在北京召开“哲学与现代化”座谈会,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哲学思考和科学技术革命对哲学提出的迫切课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与会的有:龚育之、吴敬琏、何祚庥、林京耀、朱德生、孙小礼、马希文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部分研究人员,共20人。  相似文献   

16.
全苏科学技术的哲学问题和社会问题会议,是苏联科学院近30年来召开的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第四次会议。本次会议第一次拟定了更为广泛的议题:“科学技术的哲学问题和社会问题”。这里的区别不是形式上的区别。它反映出,近几年来,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发生了飞跃。飞跃的内容是丰富的,它不仅使该问题得到扩展,而且形成了解释如今被我们称为马列主义的科技哲学和社会学中的崭新观点。因此,当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科学技术的哲学问题和社会问题研究的途径与前景的时候,必须看到这些问题的演变。它们的演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0月10~12日,"当代科学技术的价值审视暨科学技术中的哲学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这次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举办,并得到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140余位专家学者聚集于这次因"非典"而姗姗来迟的科学技术哲学的盛会.  相似文献   

18.
2008年8月18~22日,由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与美国匹兹堡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清华—匹大科学哲学暑假学院”在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成功举办。匹兹堡大学长期以来在科学哲学方向居世界领先地位。其科学哲学方向由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哲学系、科学哲学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促进哲学工作者的知识更新,推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新问题进行哲学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拟在今年十一月至十二月举办哲学进修班。以《哲学现代化》为题,聘请所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系统讲授现代化建设和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所提出的哲学问题。该进修班面向社会招生。招生对象主要是哲学研究、教学和宣传工作者。进修班负责安  相似文献   

20.
1965年4月 2日到24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哲学家以“科学技术革命中的哲学问题”为题在柏林举行了第一届全国哲学大会。在这次会议前后,民主德国的理论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集中讨论两个问题;人在科学技术革命中的地位问题;在技术革命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哲学问题。这里译出的第一篇文章是谈人和生产技术的关系问题的。泰斯曼把社会生产分为八个领域,即探向研究、定向研究、致用研究、规划、设计、营造、调节与制作。前六个是间接生产,后两个是直接生产。作者认为,现在的科学技术革命缩小了人在直接生产中的机贼性劳动,扩大了人在间接生产中的创造性劳动,使科学成为生产力。作者一方面强调人永远参与一切社会生产领域,批评了克劳斯的那种认为现代技术革命把人“排除出”社会生产之外的错误观点,说这等于“修正马克思列宁主义”,另一方面则接受并进一步加深了克劳斯从资产阶级社会学中抄袭来的“人与机器共生”的观点,说这种观点的“价值是无可争议的”,“常常会导致很深刻的见解”。这里译出的第二篇文章是淡现代技术革命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所提出的哲学问题的。作者认为,在现代技术革命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就是:全盘研究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基本发展规律;研究现代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以及同规划、领导与组织社会发展的形式的相互辩证关系;研究作为现代生产力突出标志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融合;科学规划和精确测量脑力劳动的问题;随着技术革命而开拓的人在生产中的新地位和决定性的社会领域,尤其是经济、意识形态、教育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作者认为现代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应担负三个任务,即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系统地研究新的方法论问题以及彻底批判现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