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梵·高的绘画以情感的深刻性震撼人,他燃烧的激情透射的是时代的情感,又因这种情感的宗教性而迥异于同时代的画家。他不是以线条或造型模仿外物,而是赋予色彩以情感和意义,同时又极力在事物中寻找隐藏的诗意。这一切都源自于他具有宗教意味的阅读和"用语言来画"的书信写作。  相似文献   

2.
<正>关于教会合一,普世教会合一运动所达成的一个共识是,教会的一性是在三一上帝的爱中以基督为基础,而不是以任何历史或文化的因素为基础。实际上,在新约圣经中,地方教会的差异性并不损害教会的合一。相反,具有独特性的不同地方的教会同有神的呼召,并在不同的文化与情境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教会的合一是多样性的合一,而不是统一。根据《天主教教理》所说:"教会在其起源上是唯一的,'这个奥迹的至高典范就是父子圣神一个天主于三位之中'。教会在其创立者方面而言是唯一的,'降生成人的圣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JAS(决策者-建议者系统)为范式,通过2个实验探讨了语境交流导向(高/低)与建议方式(直白/隐晦)对个体建议采纳的影响以及其中的作用机制。实验1通过问卷测量个体的特质性语境交流导向;实验2则通过操纵材料启动个体的状态性语境交流导向。结果发现,高特质或状态语境交流导向的个体倾向于采纳隐晦型建议,而低特质或状态语境交流导向的个体则倾向于采纳直白型建议,并且个体对建议内容的加工流畅性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的真正的价值,应该体现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慧和能力的工作或位置上,而不是像一颗被随手拧到任何一台机器上的螺丝钉一样,没有自己的选择余地;而成功者,无一不是大胆的开拓者和无畏的创新者,成功的机会和运气是来自自己的创造,而非来自神或他人的恩赐。因此,是栋梁,你就要努力地去找到自己的中流砥柱的位置,而不要屈就于腐草朽木之间;是蛟龙,你就要无畏地去寻找自己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而不是混迹于河汊末流之中。 俗话说:牛马蹄印里的积水,游不下尺把长的鲤鱼。在一个缺乏进取、开拓精神的机构或集团里干事,你就…  相似文献   

5.
该文在新一代测验理论的视角下,以几何类比推理测验为研究对象,以认知策略的诊断为目的,研究更能引发被试的规则构建策略或选项剔除策略的项目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项目中元素数量是影响被试使用规则构建策略或选项剔除策略的关键因素,元素数量越多时越倾向于用规则构建策略,而元素数量越少时倾向于用选项剔除策略。研究结果可直接用于测验设计,使得测验能更多在某一策略的框假下分析描述被试特征。  相似文献   

6.
学诚 《法音》2012,(12):34-37
(2012 年11月11日于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一、文明的形成、交流与对话中文里"文明"一词最早出现在古老典籍《易经》中。在《易经·贲卦》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的特点是阴阳相替、刚柔交错;人文的特点是自强不息、止于文明。观天文,能够了解时势的变化;观人文,能够因应时势的变化以化育天下。关于天文与人文的关系,在《易经·观卦》中说到:"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在中国文化中,"神"所代表的是一种至善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正从古至今,人们一直试图探寻幸福的真谛,努力追求幸福的生活,无论是清贫之人,还是富有之家,概莫能外。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呢?我感觉幸福的生活并不由外在决定,更多的来自于自己内心的感受。生活清苦的人,为能品尝到一杯汽水而兴奋不已;整日在高楼大厦中对着电脑忙忙碌碌的白领,可以为一个没有加班的周末而心花怒放。幸福感可能来自于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比如这一杯汽水、没有加班的周末。或  相似文献   

8.
原文:   &;lt;脚气集&;gt;云:“蜾赢取螟蛉,产子于身上,借其膏血以为养.蜾赢大,螟蛉枯,非变化也.“读&;lt;脚气集&;gt;,知蜾赢非取他物以为子也.扬子云“类我“之说,(扬子:“螟蛉之子,殪而逢蜾,祝之日:“类我“,日久则肖之矣.“)不足信矣.陶隐居&;lt;尔雅注&;gt;谓捕取草上蜘蛛,俟其子为粮.&;lt;留青日札&;gt;谓食其虫俱尽,则启封而出.二说足订子云之讹.然二说亦误.何以知之?蜾赢种类甚多,名状非一:有穴地为窠者,有营窠于壁者,有为窠于笔管书卷中者.所负之虫,非独桑上之虫,螟蛉,桑上之虫也.或小蜘蛛、小喜子之类.余尝见蜾赢负白色小蜘蛛,穴于笔筒中,以泥封之.余因取三四笔筒,置于无人处,越日,每筒俱有蜾赢作窠.余次第破之:先破一管视之,见满穴蜘蛛俱死,白色尽成为碧,然色虽成碧,犹略有生气也.次日又破一管视之,蜘蛛背上俱有一孔,蜾赢生子于孔中,即&;lt;脚气集&;gt;所谓产子于身上也.次日又破一管视之,蜘蛛色转黄黑,渐渐枯槁,而蜾赢之子已大矣.余谓枯死之物不能为粮,且未尝取以哺子,可知&;lt;尔雅注&;gt;与&;lt;留青日札&;gt;之误矣.次日又破一管视之,蜾赢已负子去矣,而枯死之蜘蛛依然在也.益信&;lt;脚气集&;gt;“蜾赢大,螟蛉枯“二语,诚格物之精也.……  相似文献   

9.
"正确"是隐含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学说中的一个重要而未充分展开的,在后来的西方伦理学中却变成极为重要的关于行为或实践的概念."正确"与感情和行为都相关."正确"并不是对所有人同样的.它是两端间的那个中间,但并不始终与两端距离相等.对适度或正确的这种说明基本上是从数量、关系与性质范畴引出,而不是从实体范畴引出的述说.所以,德性似乎始终是在一种有连续性的存在中相对于恶或错误而言的.感情与行为的正确如果是环境的、具体的,它是否是多而不是一?亚里士多德在两个层面上回答这个问题.在相对于具体实践者的层面,对我而言的适度或正确很可能不同于对你而言的,实践的正确不是一而是多;在相对于两端或错误唯有一个正确的选择而言,实践的正确始终只是一.  相似文献   

10.
平安建设离不开矛盾纠纷调解,而在当代平安宁夏建设的过程中,在宁夏的山川大地上,活跃着一支特殊的民间调解队伍——阿訇(寺管会主任)调解员。他们或在清真寺中、或在村民家中、或在“说和室”。里,将纠纷说和化解,把矛盾消于起始,使冲突转化于基层。成为宁夏平安建设与法治建设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宁夏实现跨越发展的法治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11.
对待悖论,西方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从形式逻辑的视角出发,以逻辑的矛盾律为中心,坚持世界是协调的,即无矛盾的;矛盾只存在于思维之中,而思维的矛盾包括悖论都是逻辑矛盾,因而都是必须消除的。另一种则是超形式逻辑视角的,认为世界并非是协调的无矛盾的,矛盾律并不是普遍有效的,悖论是以世界的矛盾性为其存在的前提的,因而对悖论只能容纳或接受,而无法消除。前一种是传统的,目前仍占统治地位的  相似文献   

12.
一、人的心理形式和心理内容的区别与联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反映具有两个方面:一是反映什么,二是如何反映。前者是指被移置于人脑中的外界事物、现象或过程的主观映象,也就是心理的内容;后者是指事物、现象或过程以什么形式移置于人脑中,也就是心理的形式。人的心理形式与心理内容虽然有区别,但它  相似文献   

13.
简洁是一切美的灵魂,犹如夏日的青莲,花开几瓣,或粉或白,却妍恣脱俗,雅致天然。简洁的友情如诗。三五知己,志趣相合,或临溪而作赋,或登高而望远,或泼墨以寄兴,或抚弦以抒怀;饱含一段为友的山情水韵的曼妙,不失一片为谊的畅心快意的舒展。吟咏唱和,相激相励;有朋若此,岂不快哉!简洁的爱情如歌。两心相印,两意相和;月下惜惜怜怜,花前卿卿我我;莫问前生姻缘,休管来世因果,你爱我爱,便是今生福祚;浪漫天地间,激情燃心窝;难得心有灵犀,最贵千里相悦;眼中有你花无色,梦里有我慰寂寞;只在乎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行为存在于这样的过程之中,即敏感地察觉或意识到问题、缺陷、知识的空白、缺失的要素、不协调等等;在新的关系中综合有效的信息;找出难点或缺失的主要成分;寻找解决问题和弥补缺陷的方法、作出假设、检验与验证;加以完善;最后交流结果。这一定义适用于正常、健康的成人,也适用于大部分儿童。不过,在这一过程的每一阶段,人们强烈的动机都起着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会宽容     
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常常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带来包涵谅解,这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使人不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要苛求任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相似文献   

16.
历代学者对"逍遥游"的诠释构成了庄学的重要内容,而宋代庄学中的"逍遥游"诠释最为视角多样观点纷呈,其中有四种观点较为系统且具代表性:一是以"无累"诠释"逍遥游",认为事物受制于造化而拘于阴阳则为有累,唯有超越形器之累方为逍遥;二是引阴阳象数《易》理诠释"逍遥游",或以为超越阴阳之上方为逍遥,或以为顺阴阳之变方为逍遥,或以为合乎阴阳之理而与之同运方为逍遥;三是以"乐"为"逍遥游"义旨,将逍遥诠释为儒家德性自足与道德之乐,以摄道归儒,融合儒道;四是以"化"为"逍遥游"本指,认为化有大小故飞有高下,化有大小故逍遥有优劣,随事而化亦可逍遥。上述思想观点亦表现为逻辑上的渐进深化过程,相较于魏晋不仅多所创见,且整体上已突破向、郭旧说而别具新意,推进了宋代庄学的发展,也为中国庄学增添了新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7.
非理性主义思潮崇尚直觉、贬抑理性;追寻自我、鄙弃社会和传统。以生物学观点说明社会、人生、认识和道德,是这一思潮的显著特征;而幻灭、悲观、恨世和虚无主义的情调则充斥于这一思潮多数学派的著作中。这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深刻危机的思想表现,它既象是一种恓恓惶惶、无可奈何的预言,又象是一曲悲凉的挽歌;它以其浪漫主义的气质和精彩的表现形式而有力地渗透于整个西方社会之中,从而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西方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道德领域亦存在框架效应,但有关这类偏差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研究以600名大学生为对象,以亚洲疾病和工厂风波两类经典情境为实验情境,设置正面和负面两类属性框架,以研究道德判断的框架效应。结果发现,在面临道德判断情境时,在正面框架下被试倾向于选择确定性方案,而在负面框架下被试倾向于选择风险性方案; 在正面框架下被试倾向于评价风险性方案更违背道德,在负面框架下则认为确定性方案更违背道德; 被试对情境中人物选择确定性或风险性方案道德之可谴责性评价与确定性或风险性方案本身之道德违背性评价的判断并不一致:在正面框架下,若情境中人物选择风险性方案,被试认为其行为更应受到谴责; 但在负面框架下,被试对情境中人物选择确定性方案和风险性方案在道德上应受谴责性的评价并无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道德判断框架效应存在性别差异,负面框架下女生更为风险寻求。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一所大学校长向来以支持黑人学生而自豪,可是在一次意外的学生纠纷中,因为调解有失公证,学校的办公大楼被一群黑人学生包围,目睹此景,这位校长竟溘然谢世。一位63岁的歌剧演唱家死于一片热烈的喝彩声;一名囚徒在度过了15年的刑期后,却死在重返家园的途中;也有人在玩扑克牌时因大胜而送命…… 我们还常常听到更多原本身体健康的男女因情绪骤然变化而突然死亡的例子。 生理学家们认为,一桩突发性事件可以激起身体两种类型的紧急反应:一类是“迎击”或“逃脱”,一类是蜷缩或静守。前者动员身体能量迅速作出反应,后者保存机体之精力。就像穿过马路时,遇到急驰而  相似文献   

20.
创作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需要一定的技巧,这是毋庸置疑的,而相较于技巧,新颖的构思则更为重要。艺术家在创作一件作品时,既要以自然为师,忠实于他所描绘的对象,又要从客观事物中汲取创作养分,经过艺术家内心的感受和孕育,进而对他所描绘的对象进行分析、研究、评价。在艺术创作中若一味地描摹客观事物,会使得画面缺乏绘画性;而若一味地表现内心感受而忽视客观则会显得画面缺乏真实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