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作记忆和推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该论述了工作记忆和推理之间的关系。首先论述了工作记忆和推理能力的关系,接着阐述了工作记忆各成分和各类推理的关系,最后简单介绍了神经心理学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推理与工作记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地总结了推理与工作记忆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1)工作记忆的含义及其在推理中作用的相关研究;(2)推理与工作记忆关系的理论模型;(3)不同类型推理与工作记忆的实验研究;(4)推理与工作记忆的认知神经研究;(5)推理与工作记忆的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以113名7、10、13岁的儿童青少年为被试,考察了注意、工作记忆与推理能力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7~13岁期间,注意与工作记忆在推理能力的发展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注意与工作记忆的作用在不同年龄组之间略有差异;在儿童7岁时,注意对推理的影响显著,工作记忆对推理的影响不显著;到儿童10岁时,注意和工作记忆对推理的影响均显著,但工作记忆开始在注意与推理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13岁时,工作记忆对推理的影响显著,并在注意与推理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工作记忆与推理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以视觉同时呈现,在形近、音近、义近三种干扰下以再认方法和瑞文渐进推理测验探讨了小学生年级、性别、工作记忆与推理的关系。发现(I)小学生工作记忆与推理能力相关显著。(2)工作记忆和推理能力在小学阶段不存在性别差异。(3)年级和工作记忆是影响小学生推理能力的重要因素,但年级因素对推理能力的作用较工作记忆大。  相似文献   

5.
阅读理解中的预期推理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崔耀  陈永明 《心理学报》1996,29(3):238-244
从工作记忆能力的个体差异的角度,探讨阅读描述日常生活事件的段落时预期推理过程的资源分配特点,及其与阅读焦点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1)预期推理可以维持较长时间。(2)工作记忆能力强的被试进行预期推理的范围较广;而工作记忆能力较弱的被试推理范围较小。(3)工作记忆能力较弱者对每一个项目的激活量较大。(4)对于非常熟悉的事件,预期推理不受焦点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赵雷  周治金  刘昌 《心理科学》2006,29(5):1058-1062
采用双任务(dual-task)实验范式,探讨工作记忆成分在五项系列问题(five-term task)这种传递性推理中的作用。被试为80名大学生,实验材料为32个空间和时间内容的传递性推理题目。结果发现:(1)空间位置和时间关系的推理结果都支持心理模型理论,而不支持形式规则理论。(2)在推理前提的加工阶段,中央执行系统和视空间模板发挥着关键作用,语音环路没有参与;而在结论的推理阶段,工作记忆的三个成分均发挥了作用。(3)传递性推理在工作记忆系统中采用视空间编码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7.
曾庆  莫雷 《心理科学》2006,29(2):346-348,353
采用动窗技术对文本阅读中信息精确化推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1研究在工作记忆范围内,信息精确化推理是即时发生的还是当局部信息不连贯时再重新追溯才发生。实验2探究信息精确化推理在长时记忆中是否也会发生。结果表明,文本阅读中的信息精确化推理,不管需要进行精确化推理的句子与包含推理所需信息的句子是处于同一工作记忆范围内,还是处于长时记忆中,推理都是即时发生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眼动记录法,探讨了工作记忆、两个前提间的关系以及表达方式对线性三段论推理的影响。本实验采用2(表达方式:肯定、否定)×2(前提间的关系:同质、不同质)×2(工作记忆容量:高、低)的混合设计。通过分析总注视时间、第一次注视时间、第二次注视时间和回视,发现线性三段论推理过程既有语言加工的参与又有表象加工的参与。推理过程中的语言表征过程和空间关系的建立都受到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被试的工作记忆容量越高,就越容易建立语言表征和空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加工速度、工作记忆与数字推理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亚南  刘昌 《心理科学》2006,29(5):1081-1085
本研究得出在数字推理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工作记忆对数字推理能力的发展的作用大于加工速度。加工速度可能是年龄与工作记忆的中介,加工速度可能仅对工作记忆的发展起一种直接调节作用,工作记忆对数字推理能力的发展可能起直接调节作用,在数字推理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工作记忆比加工速度可能发挥着更直接、更一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工作记忆容量对图形推理影响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眼动技术,选取瑞文图形推理测验作为实验材料,探讨工作记忆对于图形推理过程的影响。实验为2(工作记忆容量:高、低)×2(性别:男、女)×3(题目难度:高、中、低)的混合实验设计。以扫视时间、眼跳幅度、注视次数、扫视次数、瞳孔直径为因变量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第一,不同性别大学生进行图形推理过程的眼动模式有一定差异,但这种差异并非由工作记忆差异所导致,而是图形推理策略不同所引起;第二,工作记忆容量高低影响图形推理过程,由于工作记忆影响注意资源分配,从而工作记忆容量高低不同会导致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图形推理,不仅影响工作记忆推理过程,也导致推理成绩的差异。这些结果能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因材施教以及考试测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