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最近出版了韩振峰同志编著的《人生哲学新编》一书.全书二十余万字,被誉为“新时期有价值的一部人生哲学教科书.”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论述了人生本质、人生主体、人生客体、人生需要、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等一系列人生领域的根本问题,对中外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人生观理论也进行了科学评述.  相似文献   

2.
陆魁宏研究员的哲学新著《论人生》 ,作为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统一推出的湖南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家专家“著作丛书”的一部 ,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 1 5章 ,37万字。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除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问题的基本原理之处 ,还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人生问题的论述。中共三代领导人结合中国各个时期的国情对人生问题的阐述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理论 ,大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问题的思想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哲学的内涵。这一点是早些年出版的人…  相似文献   

3.
10月18日来华讲学的苏联哲学家、《哲学问题》杂志主编B.列克托尔斯基在同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人员座谈时,提到苏联即将于明年初出版的、由著名哲学家弗罗洛夫主编的《哲学导论》一书。他对该书写作的意图和结构的介绍,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哲学问题》杂志第9期发表了该书四位作者联名写的文章:《关于〈哲学导论>一书的构思》以及该书的前言和结束语,并附有该书目录。从1986年10月全苏高校社会科学教研室主任会议提出重写哲学、科学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教科书以来,苏联哲学界已有一些写作集体正在按在那个会上初步通过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教学大纲》写作新教科书,但据列克托尔斯基讲,成  相似文献   

4.
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抵制各种精神污染的客观需要,也是当代青年迫切的要求和十分关心的问题。因此,广大青年和宣传教育工作者都很希望在这方面有一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书供他们阅读和参考。由齐振海、甘葆露、李春秋三同志合写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人生观教育》)的出版,正是适合这一需要的好书。 说《人生观教育》是一本好书,首先是因为它旗帜鲜明地对人生观问题上的种种精神污染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近年来,在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讨论中,有人提出了一系列错误论点。如:“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合理利己主义”、“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大公无私是不现实的”等等,在青年中间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不批判和清除这些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批苏联著名学者正在集体撰写一部新的哲学教科书。我们认为,把这些作者撰写教科书的指导思想、书的结构、前言和结束语向广大哲学界作一介绍是适宜的。我们也和该写作集体一样,希望听到读者的反应。该书即将由《政治书籍出版社》出版。(《哲学导论》一书现正由贾译林、李树柏主持翻译,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出版。)  相似文献   

6.
伦理学中有价值论、规范论或义务论,但没有专门研究德性问题的德性论.德性问题是一个重要的人生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当代社会的严重问题,而且只有伦理学才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给予系统的回答.因此,应该建立德性论专门研究德性问题.德性论研究什么是德性以及如何形成德性的问题,其主要任务是确立伦理学的德性原则.德性论与价值论、规范论一起分别从人的品质、目的、行为方面解释和回答人生问题,它们是相对独立、相互补充的,共同给人生提供伦理学原则并研究回答人生的伦理学问题.德性伦理学属于德性论的研究,但德性伦理学是西方伦理学的一个流派,而不是伦理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  相似文献   

7.
1982年7月,我国翻译出版了列宁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通信集(1844—1883年)>提要》(以下简称《提要》)。遗憾的是出版两年以来,这部书似乎没有引起哲学界足够的重视,至今还没有见到专门介绍分析这部书的文章发表。人们似乎没有体会到列宁这部书的哲学性质,没有体会到这部书的出版对于研究列宁哲学思想发展和学习列宁哲学思想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谈谈学习列宁这份重要思想遗产的意义,以期引起大家的讨  相似文献   

8.
正郭齐勇著《中国哲学史十讲》一书于2020年6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集中了作者有关中国哲学史宏观、中观、微观研究的代表性论文:《中国哲学史上的非实体思想》《传统形上学的基本特征》《古代哲人的生存智慧》《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儒家的政治哲学及其正义论》《〈礼记〉哲学诠释的四个向度——以〈礼运〉〈王制〉为中心的讨论》《出土简帛与经学诠释的范式问题》《老、庄之道论及其异同》《马祖禅的哲学意蕴》《朱  相似文献   

9.
人生如书     
人生如书董恒波人生如书。宣告书的出版的,其实是你在产房里的第一声啼哭。你的名字就是这本书的名字,给你作序的,往往就是你的父母。不要责怪我们的前辈,任何一本新书的前言都是重复雷同或千篇一律的,那里写尽了祈盼和美好的祝福。人生如书,这书最初却没有目录,每...  相似文献   

10.
文清源同志写的《错误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出版),着力于对错误病进行系统分析,并为人们提供了辨错、治错、防错、化错的具体办法,给哲学认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错误论》所探讨的问题几乎遍及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大量发人深思的问题,且力求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自己的回答.  相似文献   

11.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最近出版了《现代形式逻辑的哲学问题》一书。这是苏联最近时期出版的逻辑学方面的重要著作。从下面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书在苏联受到重视的情况:苏联科学院前院长涅斯米扬诺夫在他的文章“攀登新高峰的苏联科学”(《人民日报》1961年5月25日)中和Е.К.费道罗夫在“苏联科学院1960、年科学活动和科学工作成果运用的总结”(《科学通报》,  相似文献   

12.
苏联学者伊·谢·科恩所写的《自我论——个人与自我意识》一书的中文译本,已由三联书店于1986年12月出版。 科恩在1967年所著的《个人社会学》一书曾获苏联社会学学会一等奖。七十年代苏联关于个人问题已有大量专著,仅自1975年至1979年间前出版了两千多种研究个人社会学、个人心理学、个人经济学和个人法学问题的专著和论文。科恩没有改写和增订《个人社会学》一书,而是着手深入研究思考个人问题的各个方面,不仅从社会学角度进行考察,而且从跨学科(涉及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史学、艺术等多种学科)的广阔角度进行考察。本书就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3.
海内外学人企盼已久的儒学大型丛书《儒藏》的首批成果———“史部”50册,目前已由四川大学古籍所编成、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儒藏》———这一数百年来学人梦寐以求的盛大工程,终于结出了首批硕果。明代文人曹学佺“二氏(佛道)有藏,吾儒独何无”的浩叹,可以喟然止矣。川大《儒藏》的首批成果共50册,总字数约2600万字,内容系儒学史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属于川大《儒藏》工程自创体例“三藏二十四目”中“经”“论”“史”的“史部”。首批50册包含“史部”的“孔孟类”、“学案类”和“碑传类”三个部分,收书约80余种。随着《儒藏》“史部…  相似文献   

14.
根据德国音乐美学家伽茨的《音乐美学的主要流派》一书,《声无哀乐论》只能说带有形式美学色彩,仍属于内容美学,是一种他律论,完全不属于自律论美学。  相似文献   

15.
崔峰 《宗教学研究》2012,(1):273-274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杜斗城先生的《河西佛教史》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通篇78万字,方立天先生为之作序,可称得上是一部鸿著。从工作之始,先生就致力于河西佛教的研究,虽然先后出版了《陇右高僧录》、《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北凉译经论》、《炳灵寺石窟内容总录》以及《正史佛教资料类编》等一批有影响的著作,但不曾放弃对它的关注和思考,期间虽历经工作繁忙和诸多变故,一直恒心未改。可以说,这部书是先生半生心血研究成果的结晶。  相似文献   

16.
“可以肯定,苏联的官僚体制,按其社会地位和作用,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占据着统治阶级的地位。”这句话写在1979年一个共产党国家出版的书中,该书对苏联的制度作了彻底否定的清算。这部书的书名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作者弗兰尼茨基曾多年任萨格勒布大学校长。他属于过去《实践》杂志周围的新马克思主义派。在弗兰尼茨基看来,自斯大林去世以来,苏联制度没有发生任何本质性的变化。他把目前的苏联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国家在其发展现代经济的过程中,究竟采用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和模式?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论是学者还是广大读者都希望了解和认识当代伊斯兰教国家的历史、宗教、文化与传统,认识和了解伊斯兰世界内部及各国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中东石油资源更是备受关注。显然,对伊斯兰世界的关注与研究目前已成为世界学术研究的热点。从这个意义上讲,由民族出版社2004年4月正式出版的《伊斯兰经济制度论纲》一书,可以说填补了这一空白。作为一部具有拓荒作用的学术专著《伊斯兰经济制度论纲》是民族经济学博士王正伟先生,继…  相似文献   

18.
研究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力作——《邓小平改革方法论》评介杨彦钧(中国人民大学马列学院100872)《邓小平改革方法论》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作为国家“八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完成,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认真拜读了这部著作,深切地感到这是一部研究邓小...  相似文献   

19.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远志明和薛德震合著的《社会与人》一书,所谈内容及其顺序安排同目前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基本相同,但使人耳目一新的则是它从一个新的角度——人的劳动、人的需要即人的主体方面展开的.在作者看来,目前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对于许多现实问题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其认识论原因在于忽视了这一方面.基于这一点,作者在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客体规定之后,对现行教科  相似文献   

20.
人生究竟应该怎样渡过?人生究竟应该怎样生活才有意义?这几乎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近日喜读中国名伦理学家宋希仁教授的新《人生哲学导论》(以下简称《导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深感这是对人生问题进行深层次探讨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