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峨眉山早期是道教尊奉的名山,后来成为普贤道场,并逐渐发展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峨眉山佛教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中,明代是峨眉山佛教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本文以明代峨眉山佛教最具影响力的四位著名高僧的事例为代表,分别从四个方面对明代峨眉山佛教发展的特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资料极为难寻的情况下,对峨眉山佛教与道教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峨眉山佛教和道教之间的论战持续了1500年左右,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三次,第一次在晋代,第二次在唐代,第三次在明代。论战的中心集中在峨眉山是道教仙山,还是佛教胜地,也就是说,道教、佛教谁先落脚峨眉,论战的结局是由佛道教并存到道融于佛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峨眉山佛教协会主办的僧伽培训班,经过三个月的学习,于今年一月十九日结业。这次训的学员共三十六人,都是峨眉山佛协最近两三年招收的学僧。在省佛协秘书长遍能法师指导,学员们学习了宪法、佛教仪规、殿堂课诵、峨眉山佛教史,以及初中语文、中国近代史等课。峨眉山僧伽培训班结业@郑华洲~~  相似文献   

4.
峨眉山佛教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峨眉山位于四川西部,是一重要的佛教圣地。每年前去朝山和旅游的人络绎不绝。因之有着重要影响。峨眉山与佛教有着甚深的因缘,山以佛教而扬名,佛教赖山而传播,两者相辅相存,同享誉于世。本文拟从历史文化和人文地理等角度来讨论峨眉山佛教及其文化,试述其在中国佛教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谬误之处,祈请指正。  相似文献   

5.
1997年2月8日,我国著名高僧、佛学教育家遍能和尚在四川乐山圆寂,金炉香冷,智月潜辉,我们虽与法师只有一面之缘,但法师的慈祥风范却难以忘怀,法师的音容宛在;法师的慈悲开示恍若昨天。去年9月份,我们“中国黄河电视台佛教文化艺术中心”一行五人,在拍摄完《佛教圣地──五台山》电视系列片后,又马不停蹄地赶赴四川,筹备拍摄《佛教圣地──峨眉山》电视系列片。在与当地宗教、文化部门的几次座谈中,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拍摄峨眉山圣地,一定要好好采访峨眉山佛教老人──遍能大和尚。我们通过有关方面与老法师取得联系,蒙他…  相似文献   

6.
本刊特约通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视察峨眉山后指出,建设峨眉风景区、发展峨眉旅游事业,一定要从佛教名山出发,保持佛教特色,认真落实宗教政策,切莫“佛头着粪”而使宗教、旅游两败俱伤。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峨眉县境,距成都168公里,属横断山系的邛崃支脉,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600多米。《峨眉山志》引《郡志》云:  相似文献   

7.
铂净 《法音》2013,(1):25-29
峨眉山佛教自"文革"以后,经历了复兴、高潮的阶段,大佛禅院的建成开光,堪称峨眉山佛教的转折点。十多年前,笔者与永寿法师在一大片荒地上转绕,聆听法师对未来的设想,并最终定下大佛禅院纳入整个峨眉山修学体系的规划——将整座峨眉山视为普贤菩萨的金身,以"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大乘菩萨精神为指针,对这一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3月24日至25日,由峨眉山佛教协会主办的历代祖师与峨眉山佛教学术研讨会在峨眉山大佛禅院隆重开幕。峨眉山市、乐山市有关领导秦福荣、张建红、先锡文、郑跃、吴仲文,峨眉  相似文献   

9.
《法音》1986,(1)
本刊讯四川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亲临蛾眉山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妥善解决了峨眉山重点寺庙移交中存在的问题,受到广大僧众的欢迎。四川峨眉山是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既是佛教圣地,又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每年来峨眉山进香旅游的中外宾客达一百二十万人以上。过去,  相似文献   

10.
一诚 《法音》2005,(10):3-4
各位委员,各位法师,各位领导,各位善知识:在这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季节。我们相聚在行愿无尽的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召开佛教教育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会议,共商中国佛教教育的大计,困缘殊胜。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四川省和乐山市党政部门的负责同志莅会指导.充分体现了党政主管部门对佛教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峨眉山宗教的发展史曲折复杂。最初应是民间儒家祭祀,然后仙道略先,佛教随来,天主教最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佛、道二教,峨眉山被佛教称为“大光明山”,被道教称为“第七洞天”,故又享有“仙都佛国”之誉。由于受历代帝王“抑道扬佛”、“灭佛崇道”以及儒家的影响,加上自身的变迁,佛道二教在峨眉山兴衰时有变化,  相似文献   

12.
峨眉山因独特的自然环境而与佛教、医药联系密切,文献中多有记载。峨眉山历代佛教祖师中,有释宝彖、无暇、月潭、太虚、仁恒等涉医祖师,他们或以精湛的医术疗治僧俗病人,或把医药文化与峨眉普贤道场建设相结合,在塑造并传扬峨嵋"普贤精神"的同时,也塑造、传播了中华医德文化,推动了中国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甘来 《法音》1994,(11)
本刊讯峨眉山佛学院,成立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初。当时任四川省佛教会会长的峨眉山僧人圣款大和尚,为了提高峨眉山僧人素质,于万年寺创办了峨眉山佛学院,万年寺方丈果耀任第一任院长,以后迁入了伏虎寺,解放后因故停办。1991年,为了贯彻落实中国佛协“上海汉传佛教教育座谈会”的精神,由遍能老法师和宽明会长等倡议,重新恢复了“峨眉山佛学院”的建制。三年多来,该院向乐山地区特别是峨眉山输送了一大批寺庙管理人才。九月十二日上午,在报国寺举行了盛大的茶话会,热烈庆祝我国第十个教师节。宽明会长和永寿、通孝、普全副会长等均莅…  相似文献   

14.
峨眉山不仅是一座佛教名山,在先还是道教有名的“洞天福地”之一。从现存史料看,在汉末三国之际,道教已在山上流传,而佛教则是晋初传上山的。在唐、宋二代,两教并存,到了明代中叶,道教日渐式微,而佛教却日益兴隆。及至清代道教衰落被融合于佛,以佛为主。至此峨眉山才成为国中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声闻中外。峨眉山之所以风光绮丽,历史悠久,成为天下名山,并给我们留下许多的文物古迹,是与道佛二教一千多年间的经营分不开的。它在历史上因是著名的“仙山”,“佛地”,  相似文献   

15.
普贤道场峨眉山骆坤琪佛教有四大菩萨,因此需有四座道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这四座山,都是风景如画的名山,林木葱茏,峡壑幽深,离尘绝俗,氛围清静,确是借人修持习静,宏扬佛教的好...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90,(2)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中国佛教文化的实态载体,也是中国风光各具特色的游览胜地.系列电视文化风光片《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以四集180分钟的容量融佛教文化和名山风光于一体,结合各山久享盛誉的胜景和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向您展现中国山水的雄秀奇幽;分佛教哲学、佛教艺术、佛教制度和佛事活动四个层面向您介绍中国佛教的文化风貌.第一集光明净土——峨眉山本集通过一位游客在峨眉山中对佛教文化的体认和思考把人们引上一条认知佛教哲学、领略峨眉风光之路.在本片中您将能了解到"佛、法、僧"三宝、"苦、集、灭、道"四谛、"戒、定、慧"三学以及"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佛教的一般知识及其  相似文献   

17.
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本土文化意蕴的宗教胜境和圣地,对广大佛教信徒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自然景观与宗教意蕴的融会贯通,是这些胜境圣地逐渐产生并最终定型的根本原因。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天下秀”美誉的峨眉山,千百年来拥有神秘的“金顶三相”景观。在漫长的时光河流中,“金顶三相”被逐渐赋予了神圣的宗教色彩,成为峨眉山佛教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成为了朝拜者与观光者一心探寻的所在。一、自然奇观之“金顶三相” “金顶三相”是峨眉山拥有的三种自然奇观,即佛光、圣灯、兜罗绵云。 佛光是其中最负盛…  相似文献   

18.
常正 《法音》2005,(10):47-49
本刊讯9月24至25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佛教教育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会议在普贤菩萨的道场峨眉山隆重召开,中央统战部二局周宁副局长、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徐远杰司长、四川省党政主管部门的领导莅会指导,一诚会长、圣辉副会长、学诚副会长兼秘书长与佛教教育和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19人,以及有关省级佛教协会的领导、全国部分佛教院校负责人、中国佛教协会有关部室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四川省佛教协会有关领导和峨眉山佛教协会负责人列席了会议。开幕式由副会长兼佛教教育和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明学法师主持,一诚会长首先作重要讲话。他说…  相似文献   

19.
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中国佛教五大名山的闽东宁德市支提山山上的华藏寺,经过该寺住持妙果老法师的多年努力,如今这座全国佛教重点寺院已重建一新,并已初具规模,成了海内外信众朝圣之地。为此,记者日前专程登上支提山访问了妙果老法师。  相似文献   

20.
2011年3月24-25日,由峨眉山佛教协会主办,在峨眉山大佛禅院"峨眉讲堂"隆重举行"历代祖师与峨眉山佛教"学术研讨会。来自台湾、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河北、四川等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佛学机构的高僧大德与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普贤精神、峨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