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巧凤 《天风》2004,(1):46-47
在当今的社会中,怎样面对自己丈夫的外遇,如何挽救破裂的婚姻,这已是现代已婚女性 难以回避的苦恼。记得罗根·皮尔沙·史密斯曾说过:“生命有两大目标:如愿以偿;然后,好好享受成果。”但是,事情临至己身,虽是当初“如愿以偿”的结合,又何以谈得上什么“好好享受”呀?  相似文献   

2.
柯国龙 《天风》2003,(6):44-44
婚姻乃人生一大事,但一些人对婚姻的严肃性不重视,对婚姻关系抱无所谓的态度,未婚先孕,未婚同居、婚外恋等现象屡有发生,结果使许多人受到伤害,落在痛苦之中,今天藉几处圣经来看看神所设立的婚姻的几个方面: 1、婚姻是神圣的、圣洁的 希伯来书13章4节说到婚姻是神圣的,因为是神所设立的,也是圣洁的,人人都要尊重婚姻的事,若不尊  相似文献   

3.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谁不想有个温馨和睦的家呢?外遇是婚姻幸福的一大隐患,究其原因,有外遇的人理由很多,不一而足。如何才能避免外遇,防患于未然,下面几条建议可能有所帮助。1.决不要相信你们的婚姻是安全的任何人即使是几十年恩爱夫妻都可能有外遇。因此,必须把握住婚姻发展的动向,时常自我询问一下“我们正在干什么?”从中可能得到启发,了解到婚姻生活是否有改观。夫妇间很容易产生抱怨情绪。当一方或双方不再为维系婚姻关系而努力时,其价值就会迅速下跌。如果你不想追悔“我们究竟错在哪里?”的话,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婚检或妇检过程中“检”破未婚女性处女膜的现象屡屡发生,给未婚女性的身心带来巨大伤害,既侵犯了未婚女性的合法权益,又严重地损害了医学伦理声誉。医师在检查未婚妇女的生殖器官时除了要遵循普通的疾病诊断特别是体格检查过程中的伦理要求和妇科检查道德规范外,在婚检过程中还应当特别强调遵循自愿检查(知情同意)原则、尊重原则、不伤害(安全性)原则,履行谨慎检查、保护隐私等医学伦理义务,切实遵守婚前体格检查的技术规范,确保被检妇女的权益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5.
辜鸿铭女性伦理思想包含女性与文明、理想女性观、婚姻的道德基础与社会责任等三方面的内容。他对女性在文明中的价值的赞美、对传统妇女所从事的家庭劳动的社会价值的高度肯定,以及对婚姻的社会责任的极其重视,包含着伦理的合理内涵。与此同时,其思想的局限性也鲜明地体现在:重国格独立,轻视妇女人格独立,重视妇女妻职,忽视妇女人职;片面强调妇女在婚姻中的责任与义务,抹杀女性在婚姻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4,(4):9-9
<正>编者按:有人将婚姻比作"围城",有人将婚姻比作"坟墓",也有人将婚姻比作"鞋子"……而美国基督徒作家汤盖瑞则将婚姻比作"强力探照灯",它是"无形的揭发者",能够"直穿人性幽暗死角"。神说"婚姻,人人都当尊重"。本期话题针对目前大幅上升的离婚率进行了探讨,试图引发大家关注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现代婚姻困惑和家庭迷局。包括离异群体在内的每一个困顿流离的迷途之人,都需要来  相似文献   

7.
渊声 《天风》2009,(4):62-63
问:最近,在一个偶然机会,我发现我的先生有了外遇.我伤心透了,每天以泪洗面.我一气之下提出离婚,可是丈夫不答应,他认为一个男人有两个女人是很平常的事.他说他爱那个女人,同时也爱我.甚至说你们圣经中,不也有记载一个男人同时有几个太太的例子.他要我心胸广阔些便没事了.虽然主教导我们要饶恕、包容,但我实在无法消解他对我的伤害.我只好选择离婚,但又怕违反圣经的教导以及伤害年幼的女儿.所以十分苦恼,请你们帮帮我!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主义婚姻的道德基础既不同于封建主义的只强调封建义务而无视爱情的道德基础,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只强调个人的情欲(资产阶级的所谓“爱情”)而无视社会义务的道德基础;它的基本要求是使纯真的爱情和崇高的义务辩证地统一起来。换句话说,爱情和义务的统一构成了当前社会主义婚姻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9.
再婚与再婚家庭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一虹 《学海》2002,3(1):90-96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 ,再婚家庭和再婚人口在不断增加 ,婚姻的重组构成了现代社会中与婚姻的解体同样值得关注的一个社会现象。这一现实在制造新的矛盾冲突之时 ,也孕育着新的观念和新的关系的形成。本文将其置于现代化进程背景之下 ,既分析婚姻重组的趋势 ,也研究分析这一婚姻的重构对家庭关系、人的情感需求、保障需求以及满足这些需求的方式的影响 ,以展示现代社会在何种程度上可以给人以新的选择、发展空间和新的调节手段  相似文献   

10.
方平 《金陵神学志》2000,(1):63-65,78
婚姻破裂和家庭解体是当代社会的严重问题之一,今天的社会,许多人视结婚与离婚为儿戏,高兴就合,不高兴就分,给家庭(特别是儿女)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一般来说,基督徒是极其尊重婚姻的。然而,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当基督徒的婚姻出现危机时,也会选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经常耳闻目睹一些家庭解体、夫妻离异的悲剧,这在离婚率逐年上升的90年代并不是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让我惊异、感到痛心的是女性在这些事件中多处于悲剧角色。为此,我观察、思考,结果发现:婚姻幸福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婚姻当事人的婚姻基础,而与人们对婚姻所形成的观念有很大关系。女性要想获得幸福的婚姻,必须从以下心理误区里走出来。  相似文献   

12.
一、婚姻的基础问题 第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婚姻的道德基础既不同于封建主义的只强调封建义务而无视爱情的道德基础,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只强调个人的情欲而无视社会义务的道德基础;它是爱情和义务的统一。理由是: ①我国《婚姻法》维护的婚姻关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婚姻关系。从婚姻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上看,要求夫妻双方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应该对社会尽义务。从婚姻家庭的内部关系上看,夫妻之间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是建立在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爱劳动的共同生活理想之上,彼此之间形成崭新的同志式的互敬互爱,互相谅解、互相帮助的关系,以及夫妻双方应该履行各自的道德义务。婚姻的社会主义性质消除了私有制社会中爱情和婚姻  相似文献   

13.
美满和谐的婚姻是幸福的,令人羡慕的,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家庭中途夭折,不想品尝婚姻破裂的苦果 然而,现实生活又不得不令人感叹,家庭破裂、婚姻解体、夫妻离异之事似有无法遏制之势。这一社会现象犹如一股浪潮,也正在冲击看一些基督徒的家庭,所以教会必须正视这个问题。 圣经是我们基督徒信仰的依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婚姻与性道德是中国封建时代经济关系、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产物,其中既有封建性的糟粕,亦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精华。“性欲即罪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尊女卑歧视妇女是中国传统婚姻与性道德中的封建性糟粕。主张对婚姻与两性关系的严肃慎重态度;强调对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女性珍视自己的贞操,则是中国传统婚姻与性道德中的道德精华。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婚姻与性道德中的优秀道德成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婚姻与幸福的关系一直备受学界和公众关注,但尚无明确定论。研究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两次追踪到的24172人数据,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探讨婚姻与幸福感因果机制。结果发现婚姻状态转变(未婚→已婚)能明显提升个体幸福感,但提升效应受性别调节,即婚姻对男性幸福感回报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婚姻带来的社会支持、经济增益等可能是婚姻促进幸福感的主因;而传统婚姻文化及婚后男女在家庭结构或功能上的分工差异,可能是婚姻对男性幸福感的回报明显高于女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以往,人们总说原始氏族社会是最平等的社会,不存在不平等现象。其实,原始社会的平等也只是就总体而言,并不是绝对的。 先拿母系氏族社会来看,它存在如下一些不平等现象:1.存在食人风,这说明生存权的不平等。2.被选举权的不平等,并非所有人都有当选为酋长的被选举权。3.继承权的不平等,夫妇不得彼此继承遗产,子女也不得继承父亲遗产。4.男女间的不平等,比如氏族成员必须由女性公认;男性有随时被驱逐的可能;女性死后的随葬物比男性多;埋葬姿式女性仰天而卧,男性则侧卧于女性旁边。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历史上,在世界范围内,妇女受歧视的现象太普遍了,乃至有第二性之称。在耶稣生活的那个时代,对妇女的歧视也是很严重的。当时的社会贬低、蔑视女性,意至告诫男人们尽量少和妻子交谈,对其他女性不用说,更是鄙弃、疏远,形成一种不和女人来往的习俗。但明智而充满爱心的耶稣却不受这个愚昧习俗的束缚,他勇敢地摒弃世俗偏见,以慈爱、友善的态度对待女性,并在婚姻问题上极其有力地维护了妇女的权益。这些,福音书中都有记载。耶稣和妇女们的往来相处是十分自然、融洽的,“她们当耶稣在加黎利时,就追随了他,服侍他。还有许多别…  相似文献   

18.
贺岁片《手机》的热播,在许多夫妻、情侣间引起了共鸣,甚至有人警告“千万别带老婆或女友去看”。其实现实生活中固然有喜欢从丈夫手机中查找其外遇蛛丝马迹的人,但也有更多的能从容应对的“聪明人”。我们这期组织了一个话题:稳定的婚姻靠什么?本文中的三位女主人公或许能给你启迪……信他就是信自己我和老公的恋爱谈得很辛苦,可能是得来不易,因此就特别珍惜。在他转行开模特公司时,我们曾约法三章:一是不把公司的事情带回家里做,二是不要有花边新闻,三是彼此信任、忠诚。这份不成文的约定是我们彼此信任对方的基础。最近几年模特公司的外…  相似文献   

19.
基于社会投资理论,本研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考察我国新婚夫妻的婚姻类型,并采用BCH法检验不同婚姻类型与夫妻双方自尊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夫妻的婚姻可分为:“幸福”型、“平淡”型和“妻子痛苦”型;不同婚姻类型对夫妻双方自尊的影响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幸福的婚姻的确有利于个体自尊;不同婚姻类型对自尊的影响在夫妻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刘红林 《学海》2001,(4):163-165
台湾言情文学的作家大都为女性.它是在前期女性文学对女性婚姻悲剧充分展示的基础上,正面呼唤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它开始把女性作为精神主体,作为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社会力量去表现,对世代相衍的"男优女劣"、"男尊女卑"观念大胆质疑,但女性的依附性和被观照性仍显而易见.它对父权文化还有一种自觉的认同与维护,并向落后的封建伦理道德俯首称臣.因此,它只能算是女性主义文学的同路人,与其追求婚姻自主的主题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