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界通常将蔡清理气论归纳为"理气无先后",认为蔡清取消了实体之理,而这种论断是与其部分文本相矛盾的。传统对"理气无先后"的理解无法解决这种矛盾,还会造成蔡清人性论解析上难以解决至善来源的重大缺陷。实际上,蔡清以"一阴一阳之谓道"取代了理,但又在道、气的层面发掘了二者形上的规定性,最终在理气论和人性论方面形成了三种层次:可以自我规定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只以纯粹形式存在;"一阴一阳之谓道"展现为"元亨利贞",是天道的循环不已;"一阴一阳之谓道"在现实世界的真实展开,是阴阳二气的具体运行。  相似文献   

2.
佛教心性论对于道教心性论的影响本来是不争的事实,但近年却有一些道教研究者大讲二者同时产生而且互相影响之论。本文从道教心性论的历史形成基本问题数方面,对此看法作了商榷。道教的学理化,也就是心性思想的出现,有两个标志,即道性论与道体论的建立。前者几乎是佛性论的翻版,后者则是道家道体论、玄学本体论与佛教理论相结合的产物,而二者一致的逻辑方法就是佛教中观学。  相似文献   

3.
秦晋楠 《现代哲学》2022,(1):154-159
罗钦顺心性论对于心有两个向度的强调:一方面,虚灵、知觉、神识描述了一种作为认识功能的心;另一方面,心性体用这个思路描述了一种作为性体之现象的心。心如上两个层次的意义必然引发出两种不同的心性关系。其中,心性体用的关系和理气论中的理气一物较为融贯,而心性能所的关系则与此不太融贯。罗钦顺肯定没有像批评他的刘宗周、黄宗羲那样直接主张心与气的平行对应关系。不过,以朱子学作为衡量标准,罗钦顺的理气论与心性论之间没有明显的不统一。只能说罗钦顺哲学在心性论内部因为对心的定义有多层,心性关系并非形式上只有一层,这里会产生形式上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学界关于简、帛<易>出土文献研究基础上,本文讨论<易传>心性论思想,认为<易传>总体性质是仁德已尽之后的智德,思想实质合于孔子之道,以尽性至命的穷神知化为思想核心.<易传>心性论比较隐微,经常与本体论结合在一起论述,不主要从人性生成的角度论心性,更主要是以"神"概念表达心体觉性,其思想实质是基于心性之体同于大化之体的本体阖辟论,而不是生成论.<易传>以"寂感之体-神-几"模式表述心与意识的结构,"圆而神"与"方以智"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心的两种认知方式.<易传>心性论的重点在圣智觉性,于本体与现象之际抉择人之心性作为天地之中,又以圣智觉性作为心性之中,由此阐发"穷神知化,由通礼乐"的内外一贯之道,这是<易传>心性论思想的根本特征.又对<中庸>与<易传>作了许多义理比较.  相似文献   

5.
许孚远的心性思想主要是在批评阳明后学尤其是现成派王学的背景下形成的.为矫正阳明后学一任灵明、空谈本体之弊,许孚远融气入心,主张心性"非一非二";标举性体的至尊至善义,力主"无善无恶不可为宗";并尝试以觉论性.许孚远心性论在整体上显示了综合朱王的思想线索,从修正王学的角度说,它着力于确立心性的客观性维度以及强调"密缮身心...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老庄道家和魏晋玄学影响了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心性论,随后佛教特别是禅宗的思想又反过来影响了道教的心性论。文章着重从轮回果报与形亡性存、万法皆空与忘身无心、心生万法与心为道体、明心见性与修心炼性诸方面分析佛教对道教心性论的影响,强调佛教对道教在转变人的形体、生命、人性、心性修养、人生理想的看法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指出就心性思想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来说,佛教尤其是禅宗都超过了儒家对道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未发与已发问题最初见于《中庸》,是儒学思想中研究心论的原型。中国宋代大儒朱熹也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朝鲜后期代表儒者李柬(号巍岩,1677-1727)在继承了朱熹思想的基础上,对未发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释。他将未发分为浅层意义上的不中底未发和深层意义上的大本底未发,并强调后者是本质意义上的未发。前者之气是本然之气,湛然纯一;而后者之气是血肉之气,有清浊粹驳和刚柔善恶。未发状态下,虚灵洞彻的心体起主宰作用,所以未发心体纯善。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了本然之心与气质之心,并使之对应于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主张心性一致。这一观点并不是说心等同于性,其核心在于心与性在价值论上的一致性。心性一致论在哲学性和思想性上起着连接朱子学和阳明学的作用,体现了朝鲜中后期儒学的心学式发展,在思想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传统哲学可以概括为“天人之学”。“心性之学”是“天人之学”的重要内容或主要发展趋向。“心性之学”的内容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殊性质,也反映了不同学派和思想家之间的重要分歧。《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些都是先秦时期儒家关于“天人”关系的重要“心性”思想。儒家“心性”思想的实质是要为伦理  相似文献   

9.
北宋著名道教学者陈景元在<庄子注>中对庄子之"道"作了新的阐释.他重点阐发了道体虚无、生化万物的特点,并将气、理等概念引入道论之中,上承隋唐重玄余绪,下启宋代二程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他从心、神、精、气的角度对道教修炼之道的发挥,也对宋元道教内丹学说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心性问题是中国哲学讨论的几个重要问题之一。在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儒、 释、道三家都曾开创出本门独特的心性思想体系。然而,长期以来在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中,有一些学 者一直存在一种误解:以为道家(涵道教)之讨论心性问题乃是由于佛教尤其是禅宗“明心见性”思想 刺激的结果。本文作者通过对原始道家道论、心性论思想的研究,认为原始道家以精神提升为归依 的心性哲学乃是内在于其修道、体道思想之中。心性思想奠基于道家道治基础之上,是道论逻辑展 开的必然结果。作者还着重结合禅宗心性理论探讨了原始道家心性思想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早期哲学思维方式属于本源论模式,具有形象化特征,欠缺思辨性。佛教将万物视为相、用,以为其体或为心、或为空等,表现出哲学思辨模式。宋明儒家吸收了这种抽象化思辨模式,其代表之一为朱熹。朱熹以体用论为思维方式,将万物之理视为体,万物之流行与发用视为用,比如道之体为性,道之用为情。体用方式成为朱熹观察世界、理解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基本模式。早期的朱熹体用论依然具有本末论色彩,其表现为"中和旧说"。后来的体用论有效地克服了本末论(本源论)的局限性,进入了思辨性阶段,其表现为"中和新说"。朱熹体用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哲学提升为思辨哲学,并成为一种追问终极性存在的本体论。  相似文献   

12.
钟吕内丹学的最后阶段天仙阶段,是吸收了老子思想后而创立的仙学理论。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的宇宙生死论,深深影响到《灵宝毕法》气液相生的学说,正显示出钟吕丹道是以“法自然”作为立论根据的。本文为作者硕士论文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马一浮的心性论体系在现代新儒学中颇具特色。他不仅视心性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出了"心兼理气、统性情"的逻辑架构,而且标举作为心性本具之理的六艺,通过对宋明心性论的整合与扬弃,体现了新儒学的心性义理精神。  相似文献   

14.
李道纯内丹心性论具有浓厚的三教合一特色,他特别推崇禅宗的明心见性思想,将其运用到内丹心性论的理论建构中。无论是对于心性内涵的理论阐释,还是对于心性修炼的功法解读,亦或是对于心性教化的旨趣论述,李道纯的内丹心性论都体现出了圆融三教的成熟性和系统性。以比较研究为视角,从即心即佛与即心即道、明心见性与性命双全、顿悟成佛与顿修成仙三个方面来研究惠能与李道纯心性论的异同,以期能够较为客观地揭示出禅宗心性论对于道教心性论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罗汝芳三十四岁时得传<易>学,悟得易理贯通四书五经,认为<易>乾坤的"生生"之理就是天命之性,就是仁,也是心;"太极"不在"易"之外,而本身就是乾坤,是有和无的统一,实有道体又圆融无碍,它成为性命的根源,而其自身又是超越善恶的"至善".从乾坤本体的生生之理又引申出即本体即工夫,"不动心"及"自然"的工夫论.  相似文献   

16.
学界对诚斋思想存在唯物论、反理学论、气本论、理本论、心本论等不同看法,折射出其思想的复杂性。诚斋以觉、爱、恻隐论仁,持性体心用之心性论,工夫论以察识、致知为先,慎独、主敬为本,体现出湖湘学特色,并对道学诸家思想有所吸收整合,呈现出南宋理学所具有的立足一家、综合各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陈来 《孔子研究》2016,(5):5-12
《乐记》初步奠定了儒家心性论的基本框架,确立了儒学的理欲观,强调了气对道德和风俗变化作用的德气论,把乐与国家的治乱联系在一起,把乐之道与政之道关联在一起,用道德化、政治化的方式去看待、分析乐,强调用歌乐来促进和培养德性、治心修身,形成了儒家的心性—乐教论。  相似文献   

18.
《乐记》初步奠定了儒家心性论的基本框架,确立了儒学的理欲观,强调了气对道德和风俗变化作用的德气论,把乐与国家的治乱联系在一起,把乐之道与政之道关联在一起,用道德化、政治化的方式去看待、分析乐,强调用歌乐来促进和培养德性、治心修身,形成了儒家的心性—乐教论。  相似文献   

19.
丘处机将“心”分为道心与人心,将“性”分为道性与众生性,其心性关系即人心与道性的关系。其通过由“不动心”“虚心”到“无心”的炼心过程,最终达致“心空性见”之境界。其心性论深受宋代理学与佛教禅宗影响,但又保持了全真道自身的理论特色,充分体现了全真道“三教合一”的宗旨。  相似文献   

20.
《管子》四篇①继承和改造了西周末以来的阴阳、五行、六气(阴、阳、风、雨、晦、明)之说和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构成了自己独特的本体论理论。阴阳、五行、六气之说,是用多元的、实物化的始原解释宇宙现象的学说。与此相对立的,是老子关于“道”的理论。老子的“道”的本体说,以一元的抽象共相作为世界的本原。这表现了哲学思维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发展的逻辑进程。但是,前者的多元特性,后者的抽象特性,都难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