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哥德尔从数论的客观主义出发,逐步将实在对象从抽象的数扩展到集合和类上,直到扩展到抽象概念上,最终形成他的柏拉图式概念实在论。哥德尔为他的概念实在论提供了三类辩护策略:第一,不可或缺性论证,承认抽象数学对象对于建立物理学理论是必不可少的;第二,以概念实在论在做出重大数学发现过程中所起的助探作用提供辩护;第三,诉诸抽象数学直觉的不可消除性的辩护。论文将从以下五个侧面给出具体分析:哥德尔概念实在论的基本立场;哥德尔的三种辩护策略如何与他的数学发现紧密相关;诉诸抽象直觉的策略如何与胡塞尔的现象学产生共鸣,以及这种共鸣的根源又如何与哥德尔建立"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规划相连。最后指出,哥德尔的辩护策略未能免除概念实在论最终遭遇的认识论困境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北青网的青年论坛上有一篇署名“闲言”的文章——《我为什么批评司马南、何祚庥?》,被很多网站转载(有些网站上署名“冼岩”)。此文从三个方面为特异功能论进行了辩护,这三个方面正好也是我国特异功能论吸引信众的三个重要因素。下面就对它们逐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正义原则的辩护要求公民都能够找到理由去支持它,而这种辩护理由的构成方式可能是不同理由的各自收敛,也可以是在共同理由基础上的一致确认。罗尔斯的公共辩护工作采纳的是一种综合辩护策略,分两个阶段面向公民完整统一的实践理性作辩护;此策略及阶段性特征都是由他持有的实践理性观念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酬金     
伍夫被控偷窃了一家体育用品商店。他找来了一位律师,要他替自己辩护。“可以,”律师说,“不过你得答应我两个条件:一是你要保证你没偷过;二是要付我100元酬金。” “第一条我完全可以保证。”伍夫说,“至于第二条──由于我手头现金不多,所以只能付50元,再加上一副网球拍、两只排球和三双滑冰鞋。您看怎样?” 酬金  相似文献   

5.
王聚 《世界哲学》2023,(2):117-125
阿格里帕三难问题对认知辩护的可能性提出了巨大挑战。与传统的基础主义、融贯主义、无限主义方案不同,推论语境主义对阿格里帕三难问题提出了一种诊断式的回答。根据推论语境主义,正是由于断言者和挑战者之间的责任不对称,无穷倒退问题才会产生。一旦我们代之以“默认与挑战”(default and challenge)的辩护观,赋予断言者和挑战者同等的辩护责任,怀疑论问题就能随之消解。推论语境主义预设了辩护的论辩观,批评者认为这一观点是错误的,但本文基于知识论内在主义的立场捍卫了这一预设。整体看来,推论语境主义不仅消解了三难问题带来的怀疑论挑战,还发展出一种流变的基础主义,为克服独断论做出了实质贡献。  相似文献   

6.
《学海》2019,(6):64-72
张途和惠春寿对《辩护的政治》的评论和批判主要集中在公共辩护的"辩护性"与"公共性"的含义、体现方式上。张途认为相较于其他强调公共辩护的认知面向的理论家,罗尔斯的公共辩护优势在于其公共性。而惠春寿恰恰认为《辩护的政治》中所阐发的公共辩护没有体现公共性。惠春寿同时认为必须对重叠共识的角色做更为现实的理解,才能说明辩护性问题。《辩护的政治》对"公共性"问题的说明确实过于简略,需要修订补充,而在全面准确地理解罗尔斯的公共辩护的理论抱负及"双重视角"辩护策略的前提下,公共辩护的"辩护性"是可以获得合理说明的。  相似文献   

7.
赵海丞 《哲学动态》2022,(12):88-96
社会知识论的一个核心议题是解释基于证言的信念是如何能被辩护的。根据局部还原论,证言的成熟听者应当具备关于自己所接受的证言是否可靠的正面理由,否则无法获得被辩护的证言信念。这一理论面临两大诘难,即“正面理由不足问题”和“双重标准反驳”。根据前者,在一些日常情境中,即便主体没有正面理由来支持所接受的证言的可靠性,也可以获得在直觉上得到辩护的证言信念,甚至知识;由此,局部还原论的要求过强。根据“双重标准反驳”,局部还原论者针对成人和儿童的证言信念提出了不同的规范性要求,而这样的双重标准是站不住脚的。然而,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两类反驳并不成立。不仅如此,局部还原论在解释除证言信念以外的其他命题态度(即“置信度”)方面具备非还原论所没有的重要理论优势。因此,局部还原论是比较合理的证言辩护理论。  相似文献   

8.
李勇 《哲学动态》2022,(6):36-44+127
在过去十几年中,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现代性转化的一种努力,笑思、张祥龙和孙向晨等学者在汉语哲学的语境中,解释和辩护传统儒家思想中家的哲学,回应现代化的冲击。但是,这种努力面临着外部挑战和内部挑战。当代哲学中方法论上的自然主义、认识论上的多元主义和实践哲学中的个人主义,构成了家的哲学的外部挑战。而家的哲学存在的三种不同解读之间的张力则构成了内部挑战。家的哲学到底是作为一项解释的工作,用来阐释家在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地位,还是作为一项辩护的工作,用来辩护家的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遍性价值,这构成了家的哲学最大的挑战。家的哲学需要回应这些挑战。  相似文献   

9.
在罗尔斯正义理论中,作为社会的背景条件和通用手段,社会基本善是正义理论所重点讨论并予以分配的客观对象。这一观念遭到了阿玛蒂亚·森、理查德·阿内逊和G.A.柯恩等人的批驳,被指责缺乏理论弹性,因为其一方面无法容纳人们在善的转化上的人际差异而深陷“拜物主义”,另一方面低估未经选择的不良运气的影响而不足以体现平等和博爱之精神。然而,从罗尔斯关于人的观念、分配正义的适用范围以及公平正义学说的性质等理论的主要维度的阐释来看,他们的质疑并不构成实质性的挑战,故社会基本善的观念仍有足够的理论弹性。对此观念的辩护和澄清,有益于更为准确、深入地把握罗尔斯正义论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0.
盖梯尔问题的来龙去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盖梯尔问题在当代西方哲学家中几乎无人不晓,因为它涉及到西方哲学家对知识本质的看法。西方哲学中,对实质性的问题极难形成共识。但关于知识或知道(knowing)是什么的问题,西方学界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看法却几乎完全一致。这个看法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柏拉图认为真念并不是知识,真信念只有经过辩护或证明才能成为知识。(Plato,Meno,97a-98b;Theaetet201c-210b)关于知识即得到辩护的真信念的理论可以简称为“JTB理论”(JTB是英文Justified TBelief的缩写)。JTB理论一直没有受到真正的、明确的挑战,直到1963年,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哲系…  相似文献   

11.
汤志恒 《哲学研究》2022,(4):108-117+129
很多哲学家认为,一个作为原因的事件和一个作为结果的事件之间总是有时间间隔的,无论这个间隔有多小。换句话说,并不存在所谓的“同时性因果”,即原因和结果同时发生的因果关系。该观点得到两个物理学理论(相对论和刚体理论)的支撑,因此很难被哲学论证所动摇。在尊重物理学的前提下,本文不试图为现实存在同时性因果作辩护,而是要为“同时性因果”这个概念的可能性进行辩护——按照本文的看法,即使事实上同时性因果关系并不存在,这种关系也可以被合理设想。这个可设想性的要点之一在于一个解释关系中的不对称;本文的讨论也从而揭示出因果关系概念对于解释关系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本文通过梳理分析“两个结合”的历史发展,分析了“两个结合”的意义、判准与演变中的不同理解模式,探索了“两个结合”的基本关系。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今天所确定的历史方位,就是中国化时代化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所确定的,就是明确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品格和中华文化主体性。  相似文献   

13.
在证据理论领域,已有学者开始冲破传统刑事诉讼法学关于证据作用观点的范囿,将证据作用从控诉与辩护职能的简单界定发展到更精确地涵盖控诉、辩护与定案三种职能,从而将证据划分为控诉证据、辩护证据和定案证据三种。定案证据是审判人员在经过双方当庭质证和辩论之后,...  相似文献   

14.
教师策略性知识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衷克定  张溉 《心理科学》2000,23(4):488-490
1 问题提出  根据本人前期对教师策略性知识的结构特征研究所得到的结论 ,策略性知识可以分为三个子结构 :思维导向策略、知识同化策略和过程监控策略。在教师策略性知识的结构特征确定之后 ,以该结构为理论框架 ,进一步探讨教师策略性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教师策略性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就其理论来源看主要有三种观点 :①乔姆斯基的天赋论观点 (乔姆斯基《语言与学习》1 980 )。即认为人的认知结构的形成是天生的 ,后天的学习只是将人的认知结构中的某种功能激活。②富科 (Folk)的突现论…  相似文献   

15.
徐锡荣  张燮 《心理科学》1998,21(3):272-272,274
d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蓬勃发展,使心理学工作者面临从书斋走向社会的挑战。由于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来源于西方,跟我们东方文化、观念、国情有所不适.应用过程中难免产生各种问题。台湾和东南亚曾提出“心理治疗亚洲化”的努力方向,做了有益探索。我们认为理论和方法本身并不错,问题在于应用时必须有一套针对亚洲人特点的策略。所以.我们在厦门、上海、乌鲁木齐、邯郸等地进行了临床实验研究,取得一定成功。现在以“策略疗法”这一术语及其相应一套治疗模式,来表述我们的研究结果,提供同行共同研讨。1策略疗法解决什么问题临床上运用较…  相似文献   

16.
《学海》2015,(5):88-95
罗尔斯的公共辩护理念,要求为正义原则所做辩护必须取得合乎情理的公民的合理接受。但这里作为规范性限制条件的"合乎情理"却主要不是认知意义上的,因此合乎情理的公民持有认知上不合理的信念完全是有可能的。而这将会导致"辩护的真诚性"问题:即为正义原则所做的辩护,诉诸的是一个人所持有的认知上不合理的信念。罗尔斯对正义原则的辩护工作是分两阶段来完成的,分阶段的辩护策略可以避免"辩护的真诚性"问题,因为在这两个阶段中,面向某个公民持有的认知上不合理的信念作辩护的问题都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医患博弈日益激烈.患者为确保在博弈中的最大收益,往往会选择“托人看病”策略.就“托人看病”现象产生的原因、理论基础和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托人看病”现象是对健康公平的挑战,医疗秩序的失范和医患关系的异化,揭示了“托人看病”是医患博弈的非理性策略,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扼制.  相似文献   

18.
杨勇 《哲学动态》2023,(5):57-64
“本心德性论”是唐君毅哲学思想的理论根基。在形上学的意义之下,唐君毅所论的“本心”得以全幅开展。于是,德性借仁德(“至善”)之设定,描述了自身道德的原因性;德性对知识之规范,展现出道德价值的交互性;德性立成德之目的,赋予了人格塑造的理想性。通过三个层次的分析,唐君毅给出一个充盈着道德理想的哲学反思历程,展示出“本心德性论”的建构理路,以期在直面现代思想的困境和挑战时,能够动态开放地重塑中国传统道德精神的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历史哲学的解释贯穿马克思的理论工作,不仅表现在他的早期著作中,也体现在后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之中。马克思的思想中存在一种在形而上学上要求很高的历史哲学,“对象性类本质的哲学人类学”是其历史哲学总构想的核心资源。在1843-1845年青年黑格尔派论战的语境中,马克思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历史哲学,为一种以经验为基础的历史哲学构想辩护。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此时尚未完全把经验的-偶然的因素与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的因素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理论之中。19世纪50年代开始,马克思试图在批判的社会哲学形式中确定因果运作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人的类本质得以在经济过程中经验地实现。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对“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分析彰显了他的历史哲学构想。马克思断然反对“概念的-哲学的发展”与“历史发展”之间的简单同一。对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发生史的探究有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达尔文模块"与认知的"瑞士军刀"模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熊哲宏  李其维 《心理科学》2002,25(2):163-166
本文在描述“达尔文模块”的基本特征以及进化心理学家对这种模块的理论辩护的基础上,论证了所谓达尔文模块并不是真实的心理模块;由达尔文模块所构造的认知的“瑞士军力”模型也不具有现实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