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认识论作为一门“反思”人类认识的学科,无疑应以揭示人类认识的本质和规律为主旨。然而,作为认识论的研究对象的“认识”从来就不是单一的。在人们具体的认识论研究中,“认识”一词至少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的,或者说,“认识”一词所指称的具体对象至少有两个方面: 其一,“认识”指称人类认识活动及其过程本身。夏甄陶教授在其《认识论引论》一  相似文献   

2.
维护认识论的尊严葛力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培育了文化,在外部事物影响和内心思考的激励下,自然而然地进行认识活动。对这种活动进行审视、反思,便形成认识论体系。认识论是哲学中的主要支柱,贯彻全部哲学的始终,从本体论到伦理学,无不涉及人类的认识,与认识论密切相关。认识论在哲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种纽带,使哲学各个部门构成一个统一体。然而,近来西方后现代主义却对认识论评头品足,百般挑剔,竟然滑到否定认识论的地步,这损害了认识论,从而也破坏了哲学本身。面临这一危机,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应当尽力维护…  相似文献   

3.
动作→经验→理论→动作,有关认识发展的具体过程,皮亚杰提出了一种颇为独特而且相当系统的学说,它是整个发生认识论体系中一个容易引起争议但又富有启发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在内容组成以及时间和逻辑上的顺序关系,历来是认识论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经验论和唯理论长期斗争的焦点所在。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发源于感性经验,“凡是存在于理性之中的,都已先存在于感觉之中”,唯理论则认为,普遍必然的知识来自理性,感觉只起触发作用,“理论先于观察”。皮亚杰既反对经验论,也反对唯理论,主张知识发源于实际动作,在这一点上他是与马克思主义相接近的,但是他又提出知觉和概念是同一动作基础之上的旁系关系而非派生因果关系,并明确否认从感觉到理智的线性发展程序,这是本文要特别加以介绍和说明的。一、象思维与运算(逻辑)思维皮亚杰认识理论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他把实践与认识作为一个整体划为分形象思维与运算思维两方面。形象思维指再现而不求转变现实的主体活动,它是对客体瞬间状态的模仿,包括知觉、动作、模仿和精神表象等。运算思维指转变现实的主体活动,包括外部实物动作体系(模仿动作除外)和内化到头脑中的概念运算,它不研究客体的瞬间状态,而是在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与哲学交叉,产生了教育哲学。在教育哲学体系中,有一个可以说与哲学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这就是教学认识论。它试图以哲学认识论的原理阐释教学这一人类特殊认识活动过程,并通过对这个特殊认识活动过程的研究丰富认识论学说。教学认识论之所以成为教育学与哲学的重大结合点,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教学活动过程比之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有其特殊性。首先,教学过程主要是一个学生掌握人类间接经验的认识活动过程。其次,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认识主体复杂的活动过程。正由于这两大特殊性,使得教学过程的研究与哲学尤其与认识论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5.
《易经》认识论研究孙希国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它把认识本身作为思考内容和研究对象,因此,可以说它是关于认识的认识。同哲学中的其他问题一样,人类对自己认识的哲学审视和反思也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在中国古代,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侧重...  相似文献   

6.
该文指出,长期以来认识论被了解或归结为反映论,其主要任务在于阐述人类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活动,而人类所特有的评价活动和决策活动,通常是被排除在认识论研究的对象领域之外的。传统认识论逻辑体系的这一构造性的缺陷,阻碍了人们对于各种认识活动的全面把握,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中医认识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l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但这种反映不是直观被动 ,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任何认识都具有确定性的一面 ,又具有不确定性的一面。认识既要受到客体的制约 ,又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因而它具有确定性。否认认识的确定性容易导致认识论中唯心论和不可知论。同时 ,由于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性 ,认识对其制约性又具有一定的超越性 ,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对象及历史条件 ,因而认识又具有一定的自由度、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否认认识中的不确定性容易陷入认识论中的机械论和形而上学。中医作为一种认识成果 ,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和长期…  相似文献   

8.
价值问题,始于传统认识论之内,却超乎传统认识论之外,开创了哲学价值论领域,似还将导出一门“价值认识论”来,这后一概念结构物的第一个较为完善的形态,可能就是“审美认识论”。如果“事实认识”是人类心灵的一翼,那么“价值判断”则是人类心灵的另一翼,人类心灵是拍打着双翼在对象世界中飞翔的。然而,我们的哲学曾把这另一翼遗失了,而且至今还在“事实认识”上揣摩着它的音容笑貌呢!我们应在哲学价值论和价值认识论、首先是审美认识论中把这遗失了的另一翼找回。但本文只能就这种新的概念结构物中的核心要素即价值概念略陈己见,就教于先进。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是特殊的认识成果,在其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特殊的认识论原因,也一定存在可循的规律。从认识对象、实践活动、主体认识结构和认识建构过程对中医学特殊认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论述,力图揭示出中医学的认识论原因和规律。  相似文献   

10.
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论是关于认识过程和认识的本质、结构和规律性的哲学学说。在近代哲学中(自洛克以来),认识论一般说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和相对划定了对象领域的哲学学科。这个学科一般说来研究的是下列几方面的问题:认识过程的基础和动力;认识的目的和目标;认识活动的本质和结构以及认识活动在人的社会活动的整个系统中的地位;认识主体同认识客体的关系、认识同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同真理的关系、认识的程序同方法的关系;认识过程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人类认识(心有征知)的对象是感觉(天官薄类).感觉模式具有先验性.人类据此确立命题原则:逻辑原则、简单原则等.主体因为有善恶喜好,故要虚;认识不同而平等,故壹;心有萌动,故静.针对先秦学者在名实问题上产生的一些混乱,荀子提出:行、调、约等方法,强调在概念的实际运用中把握它.  相似文献   

12.
这些年来,学界关于认识论问题的研究相当深入且广泛,如关于认识的辩证法、认识过程中的主客体问题、认识与实践、认识论与科学决策、思维科学研究、虚拟认识论、脑科学、潜意识研究、创造性思维研究等等,成果丰硕,见地新颖。但是现在看来,上述研究多限于对理性认识的研究,而对  相似文献   

13.
所谓社会认识论,并不直接等同于关于一般社会性认识的广义的一般哲学认识论,不是广义地以一般社会性认识为研究对象的。人的一切认识都是社会性的,广义地研究一般社会性认识乃是一般哲学认识论的任务。在确定的意义上,社会认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认识社会的理论,它以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为研究对象。社会认识论虽然并不直接等同于一般哲学认识论,却是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考察人们认识社会的特殊活动结构、活动方式、活动方法、活动规律和这种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人们对社会的认识自己构成自己的特殊道路。因此,社会认识论  相似文献   

14.
张俊 《哲学研究》2022,(1):97-106
情感广泛参与了认知活动,传统认识论对情感的忽略是一种缺憾。然而,情感并不能单独成就一种认识能力,因为它作为一个主体概念,其本质是由后知觉或超知觉的记忆表象或想象表象诱发,并直接作用于主体自身的一种内在心灵体验和意向活动。情感对象通过情感呈现出来,只有主观的实在性,没有客观的实在性。情感判断只能对生存活动本身进行意义赋值,既无法增加任何新的知识,也无法提供任何普遍的知识原则,所以它属于生存论、价值论范畴,不能在认识论中起基础性作用。企图绕过理性,通过信仰的情感认知主义进路重建宗教信仰对于知识领域的话语权,是反现代性的知识学方案。通过情感认识论获得上帝的实在性只有主观的价值,没有普遍的客观性,因此只能成为信念(信仰),不能成就真正的知识。因而,情感认识论在信仰领域内的真理论证也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5.
吴畏 《哲学动态》2023,(3):117-126+129
作为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基本内核的算法显现出独特的内在演进逻辑。对这种逻辑的分析和阐明不仅有助于澄清算法的认识论本质,而且有必要和可能建构某种算法认识论来深入思考它的发展和变革。基于不同理论框架对算法所作的一些定义、解释和反思已经提出了关于算法的三个重要认识论问题。第一,算法无论是作为结构化编程还是一种社会-技术系统,为何都存在着认识不透明性。第二,AlphaFold的出现是否表明算法完全可以成为一种科学发现新逻辑。第三,算法的形式化推理能否超越像常识这样的非形式逻辑而变得更加“智能”。从对这三个问题的分析和论证中可以得出算法认识论的三个基本论题:局部认识透明性、算法发现逻辑和常识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认识具有全方位性,它不仅指向外部自然物,也指向社会客体和自身。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对象,人们的认识有不同的具体方式和方法,有不同的活动过程和发展规律。社会认识论作为关于人们如何认识社会的学说,以人们认识社会的认识活动为对象,,考察其特殊的活动结构、活动方式、认识方法、进化过程和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国内认识论可以称之为“理性认识论”(这里的“理性”当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合理性,而是近代意义上的狭义理性,即工具理性或不含有非理性的理性),在这种认识论中,非理性的各种因素,诸如意志、情感、直觉等等,均是认识的障碍,是认识过程中必须予以克服或排除的东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反理性主义思潮和价值哲学的引  相似文献   

18.
社会认识的科学化问题,是社会认识论研究的诸多问题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该问题的合理解决是厘清社会认识论其他基本问题的关键所在。就社会认识系统而言,以社会为认识对象是社会认识得以科学化的前提,以社会为对象来确定的社会认识中介是社会认识得以科学化的具体方式;就社会认识形式而言,人们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实践,必然会努力使各种形式的社会认识符合社会客观实际,实现社会认识的科学化;社会认识虽然是一种悖论式的认识,但其客观性、真理性与现实仍占主导和决定地位,科学化仍是人们进行社会认识活动必须遵循的前提条件;就社会认识的功能而言,人们解释社会、规范社会及改变社会的活动也都要求实现社会认识的科学化。因此,社会认识的科学化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应努力实现社会认识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9.
洛克是英国经验论的集大成者,对西方哲学史最大的贡献就是系统总结了经验论的认识论。其核心思想就是他的观念论,他认为观念来自感觉和反省,观念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为了说明观念与外在事物的关系,他提出了第一性的质的观念与第二性的质的观念,第一性的观念以第一性的质为原型,第二性的质的观念与第二性的质是不相似得。  相似文献   

20.
经验论与唯理论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两个重要的认识论流派。近几年,国内哲学界对这两个流派的研究在原有基础上又取得了一些进展。下面仅就培根哲学的研究作一述介。一、关于培根认识论的性质我国出版的西方哲学史著作,都认为培根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经验论”。有的同志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还有的同志对如何理解培根哲学的唯物主义的经验论性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