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心川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东方学家,对东方哲学、宗教,特别是印度哲学、宗教有着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学史》、《印度近现代哲学》、《印度佛教哲学》、《印度龙树大学讲演集》(英文)等19种;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分科主编、编委)、《南亚大辞典》、《宗教辞典》(副主编)、《当代亚太宗教》、《现代东方哲学》和《玄奘研究文集》等,此外,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一部分已经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越南文、孟加拉文等。他主编的《世界十大宗教》获1988年全国优秀图书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他撰写的《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佛教的交流——新罗来华僧侣考》获第四届国际佛教学术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2006年,年近八旬的黄先生荣膺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荣誉学部委员。不久前,本刊记者对黄先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2.
<正>无论是出于中国哲学与宗教的研究需要、还是当下中印国际交往的迫切现实,印度始终都应该是我们重要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有关精神和促进我国印度哲学与宗教领域研究者的相互交流,南开大学哲学院在2017年6月1日召开了"全国首届印度哲学与比较哲学学术研讨会暨吴学国教授《奥义书思想研究》(五卷本)新书发布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黑龙江大学、河北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著名东方哲学家、宗教学家黄心川先生30多年研究印度哲学的集大成之作《印度哲学通史》(上下册)由大象出版社于2014年7月出版,全书70万字,定价86元。该书将作者以前出版的三部著作《印度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印度近现代哲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和《印度近代哲学家辨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整合在一起,重新  相似文献   

4.
约翰·希克(John Hick 1922~)是当代最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和普世神学家之一,他在宗教认识论、神正论、基督论(Christology)以及对宗教间关系的研究等领域都有重大的理论建树。其主要著作有:《信仰与知识》、《恶与仁爱的上帝》、《宗教哲学》、《死亡与永生》、《上帝与信仰  相似文献   

5.
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英国著名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1925年自英国伦敦大学退休后来到美国哈佛大学任哲学教授,开始了其学术生涯中又一个辉煌的时期。他的主要哲学著作《科学与现代世界》(1926年)、《形成中的宗教》(1926年)、《过程与实在》(1929年)、《理性的功能》(1929年)、《观念的历险》(1933年)、《思想方式》(1938年)等,都是在美国完成的。怀特海哲学又称机体哲学、过程哲学,它以其原创性、深邃性、兼容性、超越性堪称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一块瑰宝,对当代西方哲学发展的后现代走向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怀特海哲学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成果也寥寥无几。近年来,随着后现代哲学特别是建设性后现代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建设性后现代哲学重要源头之一的怀特海哲学也日益为我国学者所关注。为了进一步推进国内的怀特海哲学研究,我们选译了他的部分重要论述,并且介绍了怀特海哲学的一些主要概念,目的在于引起学者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另外,我们认为,当代著名后现代思想家、美国克莱尔蒙特大学过程研究中心主任J.B.科布(John B.Cobb,Jr.1925-)教授的两篇论文对我们了解怀特海哲学的当代意义,特别是它和当代中国的相关性,也是颇  相似文献   

6.
该书(学林出版社1994年12月再版)根据对于黑格尔著《宗教哲学讲座》(长河译黑格尔著《宗教哲学讲座·导论》已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即黑格尔晚期宗教哲学著作的分析而写成,具有两个特点:一、该书指出了黑格尔所研究的世界宗教辩证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7.
总论交融与会通:哲学研究的创新趋向———“全国首届哲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述要(解丽霞·1·60)由“学习”到“养成”———评新编教材《哲学素质培养》(曹鹏飞·1·70)论证与解释———关于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杨国荣·5·3)寻求哲学繁荣之路———《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简介(饶涛·7·71)探索哲学教育的新路子———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本科教学的探索(郝长墀郭齐勇·11·70)“通力合作、锐意进取”———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成立暨哲学学术创新研讨会综述(朱慧玲·12·57)政治哲学从政治正义到社会和谐———以罗尔斯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就是关于社会科学的认识论和逻辑——方法论。自英国哲学家J·S·穆勒的《逻辑体系》(1843)问世以来,社会科学哲学一直是西方哲学界和社会科学界的主题之一。不过,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点。六十年代以前,实证主义或科学主义支配着社会科学哲学领域;六十年代以后,人文主义社会科学哲学兴盛起来。  相似文献   

9.
法国《哲学文库》1962年第3—4期发表墨西哥哲学家、博士、教授、努埃沃莱昂大学哲学与文学院院长、西班牙美洲哲学协会主席奥古斯丁·巴撒惠·弗尔诺旦兹·德·瓦莱(Agustin Basave Fernandez del Valle)的文章《墨西哥哲学》,介绍墨西哥的两个著名哲学家何·瓦斯康塞洛斯与安·卡索。这篇文章节译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天舒 《哲学动态》2023,(10):115-123
<正>张立文,1935年生,浙江温州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院院长。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和合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国际退溪学会理事,日本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等。主要代表作有:《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新人学导论》《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和合哲学论》《和合与东亚意识——21世纪东亚和合哲学的价值共享》《和合生生论》《和合学与人工智能——以中国传统和现代哲理思议网络》《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中国哲学元理》《周易思想研究》《帛书周易注译》《宋明理学研究》《朱熹思想研究》《心学之路——陆九渊思想研究》《李退溪思想世界》《戴震哲学研究》《正学与开新——王船山哲学思想》《张立文文集(韩文版,共38辑)》等。  相似文献   

11.
吠檀多是印度正统派哲学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哲学派别。本文以吠檀多哲学的代表作——乔茶波陀的《圣教论》为例,着重从《圣教论》的表述形式、"不生说"、"不二论"以及"幻论"与中观论的联系等四个主要方面,对吠檀多哲学与大乘佛教哲学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比较研究,详细论述了早期吠檀多哲学家基于"梵-我"关系的哲学原理,在充分利用佛教概念和哲学范畴的同时,吸收并杂糅了大量大乘中观佛教的思想理论和论证方法,以建构自己的绝对无分别不二论哲学体系。在论述吠檀多哲学与龙树中观哲学的关系时,明确指出二者哲学的本质上的区别,以及在对经验世界的看法上和与真理世界的关系问题上所具有的相近或相似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成立巴姆比较哲学研究室巴姆(ArchieJ·Bahm)是美国著名哲学家,长期从事系统哲学、价值哲学和比较哲学的研究。他是现代系统科学和比较哲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近年来致力于建构一种吸收中西印三大文明精神。综合当代科学成就、解决当代人类...  相似文献   

13.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印度思想文化的研究又上了一个台阶,徐梵澄先生、巫白慧先生、黄心川先生在这一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或从事印度教圣典的翻译,或从事印度教哲学的研究,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其中,徐先生选译了印度教的重要文献奥义书,巫先生译释了吠陀神曲,黄先生以他的《印度哲学史》、《印度近现代哲学》、《世界十大宗教》(主编,其中有黄先生撰写的"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等著作全面展示了印度教  相似文献   

14.
中英暑期哲学学院第1期《分析的哲学与哲学的分析》于8月1日至19日在北京清华大学举办。授课教师以著名哲学家、牛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P·F·斯特劳森教授领衔,分别讲授了《分析和形而上学》、《真理、客观性和语境》等4门课程。学院还同时安排了阅读课(Reading Groups)、研讨会(Symposia)和自由交谈(Common Room)等多项学  相似文献   

15.
康仕慧 《哲学动态》2006,(11):11-13
迈克尔·达米特(M ichael Dummett)是20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的主要贡献在分析哲学、数学哲学、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等领域,尤其是他关于弗雷格哲学的研究奠定了他的整个哲学生涯,他是20世纪反实在论和数学哲学中直觉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主要著作有:《弗雷格:语言哲学》(1973);《直觉主义的成分)(1977);《弗雷格哲学的解释》(1981);《弗雷格和其他哲学家》(1991);《弗雷格:数学哲学》(1991);《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1991);《分析哲学的起源》(1993);《语言的海洋》(1993)等。2005年12月~2006年5月作者在英国牛津大学访问期间对他…  相似文献   

16.
儒学体大思精。本文限于篇幅,只研究孔子的儒学。即使就孔子的儒学而论,它也具体而细微地冶宗教、道德与哲学为一炉。世人对孔子儒学的道德和哲学层面的研究已汗牛充栋,但对它的宗教层面的探讨则不多见。本文拟从比较角度研究孔子儒学的宗教层面,并联系它的道德和哲学层面作一完整论析,以豁显孔子儒学的特色。 希勒(Friedrich Heiler)曾经把世界各大宗教分为预示和神秘两大类型,作为比较研究之资。希氏以为凡把信仰建立在神的启示,注重上帝的超越性以及关注道德的价值和戒律的一切宗教都属于前一类型,像犹太教、基督教和回教便是属于这一类型的宗教。至于为冥想上帝和“绝对”(Absolute)而遁世以及自我隐退的一切宗教,则属于后一类型,如兴都教、佛教和道教便是属于这一类型的宗教。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世俗人文主义委员会(Council for Secular Humanism简称CSH)主席、美国纽约 州立大学荣誉教授、哲学家保罗·库尔兹(Paul Kurtz),以他30多年推动人文主义运动发展的经 验,敏锐地观察到了一种逆向态度的增长,终于 2003年在《自由探索》 (Free Inquiry)杂志 第23卷第四期冬季卷发表了长文《从历史的角度 考察世俗人文主义者的前景》。文章对我们认识今 天世界的宗教、科学和道德等问题,以及如何在世 界宗教高涨的背景下坚持科学理性的人义主义,有 很大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孔汉思和秦家懿在《中国宗教与基督教》一书中把世界主要宗教分成三大河系:其一是亚伯拉罕系三大宗教,即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源出闪米特人,以先知预言为其特点;其二是印度宗教,以神秘主义为其特点;其三是远东宗教,源于中国,其中心形象是圣贤,是哲人宗教。该书对三大宗教河系特点的概括尚需商榷,但将源自中国的宗教列为三大河系之一,是颇有见识的。美国学者保罗·尼特在《一个地球多种宗教》中进一步指出了中国在历史上就是宗教多元的国家,“中国人都是宗教的混血儿”,而欧洲人和美国人,是“在惟一宗教模式中成长”,他看到了东方与西方在宗教信仰上有“多元”和“一元”的差别。尽管欧美国家有大量移民,带来各种宗教,但宗教之间不能交叉信仰,个人不可能是宗教的混血儿。  相似文献   

19.
把古人现代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挂在古代哲学家(或著作)的名下,把古代哲学家的思想说得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差不多,《周易哲学及其辩证法因素》和该书《续一》、孔子讨论中的某些文章表现得很突出。最近东方明撰文批评了  相似文献   

20.
唐·库比特的《空与光明》(2001)是他最新三部曲的第三本书,最近已经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此前两本分别是《哲学自己的宗教》(2000年)和《改革基督教》(2001年)。这三部曲,按照唐·库比特自己的说法,是致力于建立一种不同于以往的、以柏拉图哲学体系为理论起点的“反实在”类型的宗教观。唐·库比特是近年来西方最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和基督教神学家之一,也是欧美宗教哲学界代表反实在宗教哲学的领袖人物。他一生致力于建立一种新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在《空与光明》出版之前,他已经做了大量的思考,在这两方面最有成效的代表性著作分别是《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