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与无神论》2021,(5):47-53
本文首先探讨了社会科学理论的局限性和宗教定义应符合的标准,然后列举了权威综合性词典和百科全书对宗教的定义,对宗教发展过程和其存在价值进行深入剖析,对宗教现象、本质和功能进行联动分析,并指出了宗教的本质属性能够发生显著改变。最后尝试给出基本符合预定标准的宗教定义。  相似文献   

2.
2000年3月20日,卿希泰教授、李刚所长等一行十余人,对成都地区的青羊宫、老君山、纯阳观和观音寺等道观和佛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考察中,专家们同道协工作人员和道长们进行了座谈,就道教现状和如何健康发展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一些道教义理进行了探讨。并对信教群众的性别构成、年龄结构、虔诚程度等进行了统计。还观看了青羊宫举行的斋醮仪式,参观了观音寺颇具特色的明代佛教壁画、浮雕。这次考察不仅增进了同宗教界人士的友谊,而且得到了关于道教现状的第一手素材,取得了大量的图文资料。宗教所组织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3.
宗教“外衣”概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论著中有其特定的内涵。首先,本文界说了马克思、恩格斯宗教“外衣”概念,指出“宗教外衣论”是我国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总结。其次,本文厘清了“宗教外衣论”的理论基础、核心思想及其基本方法,指出宗教外衣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宗教批判上的重要观点。其三,本文将覆蔽社会的宗教外衣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应用“宗教外衣论”对不同类型宗教外衣进行批判的论述。最后,本文阐明了“宗教外衣论”在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中的地位,以及在当代中国坚持“宗教外衣论”基本思想进行宗教治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宗教本质新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现代意义上的宗教学诞生以来的各种宗教本质观作了回顾,着重探讨了对我国学界影响较大的几种宗教本质观之间的分歧及其各自的理论缺陷,提出了"宗教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精神货币,宗教起源于人类为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需要所进行的人与异己力量之间的特殊的交换活动"的宗教本质观与宗教起源说。并对宗教的核心─-信仰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认为,宗教的本质是中性的,无褒贬之分,宗教的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是宗教与政治挂钩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当代怀疑论运动(包括CSICOP组织)历来关注的焦点在于超常现象的声称上,并对此类现象的解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怀疑论者同样需要应用怀疑的探索对宗教的声称———我称之为超自然声称———进行检验。在最近的几年里,我们已经从自然的观点解释了有关当前流行的不可思议现象的报告。我认为,怀疑的探索者们还需要对宗教的历史性声称再次进行检验。当然有人对于宗教声称进行科学检验的想法提出了道德上的异议,但是这种异议不应该妨碍对它们(宗教声称)的详查。况且,科学经常能够提供自然的道德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年3月,应新加坡基督教协会和三一神学 院的邀请,由国家宗教局副局长王作安率团,我们对新加坡进行了为期1周的访问。其间荣幸地会见了新加坡总统纳丹,与新内政部高级官员、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的大法官,新加坡基督教团体人士以及教育、工商界人士进行了座谈和交流。短短几天访问,新加坡有关宗教的法律制度,宗教与国家、宗教与社会建立的良好和谐的关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多种族、多宗教的社会 新加坡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交通要冲,历史上就是一个东西交汇、种族繁多的地区,建国以前就形成了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为主…  相似文献   

7.
正认清了"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和特性,我们就不难得出结论:"宗教极端主义"根本就不是宗教,而是彻头彻尾的披着宗教外衣、打着宗教旗号的毒瘤。要解决治本的问题,必须对"宗教极端主义"这个"怪胎"进行剖析和清理,让干部和群众擦亮眼睛,明辨是非,认清"宗教极端主义"的现实危害及本质。  相似文献   

8.
正湖北省民宗委印发《湖北省民宗委信息工作规定》湖北省民宗委近日印发了《湖北省民宗委信息工作规定》,对全省民族宗教系统信息工作考核原则、考核范围、考核方式、严肃纪律和保密要求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上海市民宗委、市政协民宗委联合举行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报告会上海市民宗委、市政协民宗委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近代基督教传入中国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其与中国传统宗教发生的冲突,并对这些事件的因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宗教社会学     
宗教社会学(SociologyofReligion)以研究宗教为宗旨的社会学分支之一。涂尔干(1858—1917)和韦伯(1864—1920)被认为是西方宗教社会学的奠基人。来自涂尔干的传统是从功能上对宗教这种“集体观念”所进行的研究,涂尔干认为宗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