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天主教》2008,(1):4-4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8日下午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必须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宗教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主动地做好宗教工作,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努力把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强调,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必须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宗教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主动地做好宗教工作,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努力把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相似文献   

3.
《法音》2008,(1):3-4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8日下午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必须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宗教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主动地做好宗教工作,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努力把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教》2008,(1):5-6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8日下午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必须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宗教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主动地做好宗教工作,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努力把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相似文献   

5.
宗教工作是党和政府通过制定和执行有关的法律政策,正确对待和处理社会成员因宗教信仰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调整以宗教形式所显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团结信教和不信教群众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事业。和其它一切工作一样,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并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那么,宗教工作应该如何去服从、服务这个中心,为经济建设作贡献呢?本文就此谈点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化运动中宗教文化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尽管现代化意味着社会生活的世俗化,是与宗教文化的神圣化旨趣相冲突的,但从现代化与宗教文化的整体关系透视,二者又并非绝对排斥的。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不同层面剖析了宗教文化在西方早期现代化及当代社会经济现代化运动中所突显的积极意义。文章指出,深刻认识宗教文化在现代化运动中的特殊价值,对于正确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谢丽业 《天风》2009,(5):21-21
胡锦涛总书记谈到统战和宗教工作时提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作为省会市区唯一的基督教堂,我们积极响应,把在新形势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服务和健康文化活动,当作加强贵阳教会自身建设、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8.
吴兢 《法音》2003,(2):3-4
人民日报北京1月24日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24日下午邀请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到中南海举行迎春座谈会,代表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共中央向全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祝贺新春佳节。贾庆林在认真听取宗教团体负责人的发言后讲话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一起团结起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回顾过去一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后,贾庆林说,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宗教工作。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  相似文献   

9.
现代学者提出“宗教的历史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它的历史同文化史一样久远”的主张,已成为文化界人士共识的话题。宗教学者王志远,在他主编的《宗教文化丛书》总序中说:“宗教不仅是信仰者和研究者的事,而是涉及几乎所有文化界思想界的普遍性课题。”这种看法与赵朴初居士所说的“宗教是文化”之命题达成了一致,说到底,宗教既是人们现前的情感需要,又是人们未来的精神寄托,是人类自身创造的精神食粮与文化。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历史之悠久、影响之深远、内容之丰富,特别是作为外来文化能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媲美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宗教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我国的宗教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着自我调整、扬弃,促使自己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如今,如何弘扬宗教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使其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1.
宗教世俗化是宗教发展的必然趋势.华侨华人传统宗教世俗化的主要表现是:传统宗教信仰内容的淡化;宗教崇拜形式的简单化和现代化;传统宗教的伦理化和当地化等.华侨华人传统宗教的世俗化与非世俗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宗教仍将继续在华侨华人宗教文化中居主流地位,继续成为海外华侨华人族群认同的重要标志和民族文化认同、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弘扬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作为主旋律;同时也需要转化传统道德资源,汲取包括宗教在内的各种文化精神资源的积极因素。宗教道德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重新发掘、提炼、筛选,是可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  相似文献   

13.
要达到宗教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实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积极适应,宗教自身有必要树立鲜明的、独具特色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形象。例如,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所有现存宗教都面临着自身的更新问题。现代化的发展势头使杜会历史变动更为明显,这样,中国人从传统文化意义上所理解的宗教也遇到了挑战。无论宗教作为一种观念实体或组织实体,其生存和发展都取决于它如何与现代社会对话,怎样既作为传统文化遗产,又作为现代文化内容来参与现代社会生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发挥其现实作用和影响。 就一般文化意义而言,…  相似文献   

14.
许宏  张进 《管子学刊》2013,(2):65-68
齐鲁宗教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有力的历史支撑。我们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做好文化的嫁接和传承,加强齐鲁宗教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让这一人类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延续和发展,增强山东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正一、改革开放以来前三十年的宗教法制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对宗教问题的正确方针和政策逐步得到恢复。1979年,国务院决定恢复设立国务院宗教事务局。1979年6月15日,在全国政协会上,邓小平作了题为《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的开幕词,要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979年9月13日,全国统战工作会议通过的《新的历史时期统一  相似文献   

16.
最近,李鹏同志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探讨研究新时期宗教问题,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不但能团结千百万信教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而且也是我们党的理论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宗教现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就宗教而言,各个宗教在其历史上的传播与发展,对我国的民族史、民俗史、文化史、哲学史,都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如何认识和处理现代化和民族化的关系问题,而问题的实质是走什么样的现代化的道路问题,我们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就必须坚持批判继承和超越创新的辩证统一,这才是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理性精神和科学态度。文章论述了要实现这一辩证统一绝不只是一个纯思辨的问题,更重要的乃是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努力培养新生的社会主义文化主体,树立广阔的文化胸怀和理论视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就是十分重要和非常现实的主体条件,也是走出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各种误区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11月9-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与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青城山道教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室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宗教学高峰论坛"在四川大学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以"宗教研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主题,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学理论研究,中国宗教与优秀文化传承研究,道教的宗派历史、文化传承与教义思想新探,佛教的中国化、现代化及经典研究,儒道释耶四教会通与传统文化关系考论,少数民族宗教文献、民间信仰与文化传承研究,区域道教的历史、仪式与传播研究等七个议题进行阐发。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和专家发言提纲33篇,来自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9.
牟钟鉴在《福建宗教》2004年第四期撰写文章,认为中国宗教既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跨文化的眼光和比较宗教学的视野来回顾和观察中国宗教文化的历程,中国宗教文化有着与西方宗教文化很不相同的轨迹和特点,它的传统在许多方面都是可贵的。中国宗教文化的一个显著的历史特点便是它的多样性与和谐性,即和而不同,多元一体。在中国五大宗教中,有四种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从国外传入的,但都在不同程度上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交融。继续保持宗教的多样性与宗教间的和谐性,而不使一教做大垄断,也不出现宗教对抗…  相似文献   

20.
我国各大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宗教道德进行扬弃和提炼,继承和发扬它的传统美德,对于现代的道德建设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