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海》2018,(2):66-68
2017年11月18日"纪念涂尔干逝世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大召开。以下几篇文章来自研讨会发言。杨善华从涂尔干的处事风格、社会责任、学术执着的角度,讨论涂尔干的为人与为学品质。苏国勋突出了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理性主义性质及其道德科学色彩。王楠讨论了《自杀论》对现代社会道德危机的分析,突出涂尔干在危机时代重建道德秩序的努力。赵立玮进一步探讨涂尔干视自杀为"总体社会事实"的观念,凸显涂尔干对现代人生存状况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2.
《学海》2018,(2):61-63
2017年11月18日"纪念涂尔干逝世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大召开。以下几篇文章来自研讨会发言。杨善华从涂尔干的处事风格、社会责任、学术执着的角度,讨论涂尔干的为人与为学品质。苏国勋突出了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理性主义性质及其道德科学色彩。王楠讨论了《自杀论》对现代社会道德危机的分析,突出涂尔干在危机时代重建道德秩序的努力。赵立玮进一步探讨涂尔干视自杀为"总体社会事实"的观念,凸显涂尔干对现代人生存状况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3.
《学海》2018,(2):69-71
2017年11月18日"纪念涂尔干逝世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大召开。以下几篇文章来自研讨会发言。杨善华从涂尔干的处事风格、社会责任、学术执着的角度,讨论涂尔干的为人与为学品质。苏国勋突出了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理性主义性质及其道德科学色彩。王楠讨论了《自杀论》对现代社会道德危机的分析,突出涂尔干在危机时代重建道德秩序的努力。赵立玮进一步探讨涂尔干视自杀为"总体社会事实"的观念,凸显涂尔干对现代人生存状况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4.
《学海》2018,(2):63-66
2017年11月18日"纪念涂尔干逝世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大召开。以下几篇文章来自研讨会发言。杨善华从涂尔干的处事风格、社会责任、学术执着的角度,讨论涂尔干的为人与为学品质。苏国勋突出了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理性主义性质及其道德科学色彩。王楠讨论了《自杀论》对现代社会道德危机的分析,突出涂尔干在危机时代重建道德秩序的努力。赵立玮进一步探讨涂尔干视自杀为"总体社会事实"的观念,凸显涂尔干对现代人生存状况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5.
对于心理疾病成因的探讨,人们习惯把它归于心理学和医学(精神病学)领域,实际上,社会学研究者们从未忽视对此问题的关注。如若追溯社会学的发展史,涂尔干对自杀现象的研究在社会学领域开创了运用实证主义方法探讨心理问题的先河。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学研究者对社会因素在心理疾病的产生和维持方面作了诸多探讨,对社会成因的解释集中在诸如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性别、年龄以及种族或民族等社会因素上。最终形成了社会病原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反应以及社会建构论四种视角。  相似文献   

6.
在法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时期,涂尔干提出了重建社会道德体系的思想,他以社会为基点,阐述了道德三要素理论,分析了学校对儿童开展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对转型期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7.
涂尔干是现代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宗教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家。涂尔干将其社会学思想和研究方法应用到澳洲原始宗教的研究中,对宗教的起源、构成等问题做出全面而缜密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宗教现象的社会属性。他探讨了宗教"神圣"的发生机制,以"神圣"与"世俗"的二元理论深刻阐述了宗教现象"自成一类"的特殊本质,以此对宗教学的发展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作为宗教学说史上的一个重要范式,涂尔干的"神圣"理论在宗教现象学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宗教研究的深入,涂尔干的理论范式也必将为新的理论所补充、完善和超越。  相似文献   

8.
社会、集体表征和人类认知——涂尔干的知识社会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涂尔干 (EmileDurkheim)的知识社会学 ,首先应当注意一个事实 ,即涂尔干把他的知识理论安置在了他的宗教研究当中 ,因此他的知识理论并不独立于他的宗教研究而存在。但把知识理论放在这样一种从属的位置上 ,其好处是它使得涂尔干无需再对其知识社会学的方法论加以另行解释了 ,因为这一开始就得到了解释 :涂尔干把宗教看作必然是一个集体的、因而也是社会的现象 ,因此他也把知识的社会学条件定位到了相似的集体现象之中。按照实证主义的传统看法 ,宗教是科学知识的一种较不发达形式 ,我们的所有理解范畴都是由它而来或者经由它而来的 ,…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形成了一套基于西欧尤其是英国资本主义的分析框架,但这一框架本身就要求纳入唯物史观及其历史地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视野。马克思对德国观念论、市民社会及其资产阶级社会、古典自由主义等传统的批判,即蕴含着对欧洲中心主义得以确立的莱茵-日耳曼模式与盎格鲁-撒克逊传统,以及在近代以来支撑或解释欧洲中心主义的法兰西激进传统、犹太教传统的多重批判。马克思中期以后从西欧"小小角落"拓展到更为宽广的世界历史视野,将对西方资本主义及其阶级的分析自觉引入对东西方矛盾关系的分析批判,通过前资本主义定位和批判东方社会,并特别致力于探索东方国家民族的独立解放,乃是批判和超越欧洲中心主义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学海》2018,(2):43-51
本文据作者2017年11月18日在北大文研院"纪念涂尔干逝世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的口头发言整理而成,述及年鉴派汉学成就、"道德环境"(社会)、文明论及学派形成等,夹叙作者个人在其学术实践中如何体会涂尔干相关思想的启迪。作者指出,涂尔干逝世百年了,但我们的处境(尤其是个体-实利主义和排他的国族主义制造的"氛围")并没有产生根本改变;"重新发现"这位前辈的教诲,学习其思想,对于我们更务实地看现实出现的问题及我们对它担当的责任,都深有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