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海》2019,(3):87-93
传统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的"环境"概念常常指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重视。本文认为,在恶化的自然环境不断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灾难性后果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应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学科品质,将"生态环境"之维带回社会工作,重新解读和修正主流社会工作关于"人在环境中"这一核心理论与实践议题的认知及其实践范式。进而,本文结合当前的生态发展议题,尝试从理论的生态转向、教育体系的重构、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能力提升,以及社会工作社会属性的专业本质重塑等方面提出社会工作积极回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能路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绿色社会工作理论范式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学海》2018,(1):113-116
社会工作与社会理论的对话是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议题。本文尝试指出,这样的对话可能会经历三个阶段:社会理论与社会工作、为社会工作的社会理论和社会工作的社会理论,这三个阶段的核心路径是联结、融合和建构。  相似文献   

3.
《学海》2018,(3):125-131
中国社会工作的话语体系构建,是社会工作本土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重要表征。作为一种舶来品,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较晚、基础较差,话语权力较弱,在中西学科对话中尚处于边陲地位,这是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构建的外生性约束;社会工作与西方历史传统和本土思想资源的断裂,以及与民众生活的区隔,是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构建的内生性约束。政学两界主导的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构建,在社会工作行政性和专业性之间呈现出一种持续的结构性张力,而社工实务界的失语和服务对象的遮蔽,又扭曲了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构建的实践回声。因而,如何基于理论自觉的高度,从主体意识、实践主体和思想根基出发,提高社会工作的话语权力,倾听社工实务界与服务对象的声音,促进社会工作话语体系的生活化传播,成为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构建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4.
王海洋 《学海》2023,(5):146-155
工具理性的知识移植与抽离的知识实践窄化了社会工作实践者的行动空间,使得身处复杂社会现场的实践者难以“自觉觉他”,陷入社会工作实践的知识困境。社会工作的实践自觉成为摆脱知识困境的有效处方。社会工作实践自觉是社会工作实践者与研究者在社会工作实践(行动研究)过程中对服务人群生命细致变化的辨识能力,以及对实践场景探究的自觉性,同时也是社会工作实践者与研究者具有主体能动性的社会探索过程,以及对实践的经验审视与实践知识生产的历程。社会工作实践自觉承载了理论与实践之间来回修正的辩证关系,是一个循环往复、求真求实的辩证过程。新时代中国社会工作实践自觉应以西方经验为他山之石,以中国本土经验为土壤,立足本土社会历史情境及实践者的主体性,遵循实践取向的知识发展路径,迈向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实践知识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背景行动理论是职业生涯研究中的新理论。此理论以人类职业行动为基本研究单位,认为:(1)人类的职业行动在本质上都是意向性和目标指向的;(2)应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人们的职业观念、解释和选择;(3)职业是社会建构的。行动-项目质性方法基于此理论产生,从外显行为、内在过程和社会意义三方面收集职业行动的完整信息。背景行动理论对职业行动、发展过程及社会意义的认识为职业生涯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6.
《学海》2018,(1):125-133
围绕着社会工作面临的12项巨大挑战,本文归纳出社会工作理论界存在的四大理论争论,分别是问题为本对优势视角、技术治疗对社会干预、实证主义对解释主义、专业主义对本土经验。本文认为,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框架的社会工作通用整合模式并不能解决社会工作的价值使命和实务模式之间相互背离的发展趋势。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指出了学院派的理性逻辑模式和日常生活的实践逻辑之间分离的原因,并提出了反身实践的社会科学模式。这为发展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和专业能力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侯俊丹 《学海》2023,(2):116-123
本文从李安宅与早期燕京社会学之间的联系出发,呈现了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理论的价值论基础。受基督教社会福音派学说的影响,李安宅从宗教作为一种伦理信仰的维度上,看到了以融通儒教、藏地宗教和基督教来建构一个统一文明体的精神基础的可能。李安宅指出,复活儒家礼运传统的起点要以汉地知识分子从文化自觉出发,并外化于边疆的伦理行动来实现,因为边疆在“自然”观意义上提供了祛除汉地知识分子官僚习气的社会条件。此外,综合性的区域社会建设构成了李氏边疆社会工作理论的实践维度。“区域”所指涉的文明走廊地带定义了边疆社会工作的边界范围,通过建构“区域”间的社会分工交换体系,汉地和边疆实现互惠性的交往和接触。最后,本文指出了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理论对思考新时期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和文化原则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海》2015,(3):59-64
生态系统论理论认为,学生个体进行心理与行为干预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学生身上呈现的问题与其所处的环境(脉络)系统密切相关,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蕴含于这些系统之中。本文借助近来不断兴起和逐渐推广的生态系统理论作为学校社会工作实践的新型理论视角,从微观、中观、外部和宏观系统四个层面分析生态系统理论对学校社会工作实践的可能解释空间。进而结合东莞市学校社会工作近五年的发展及相关实务案例,阐释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学校社会工作在回应服务对象需求以及资源链接与整合层面的本土化实践与探索。最后,基于东莞市学校社会工作实践对生态系统理论进行反思,旨在进一步探索东莞市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徐选国 《学海》2023,(1):177-187+216
社会结构转型与现代化进程催生了中国社会工作的恢复重建与快速发展,近30年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形成了以本土化为根本任务的发展逻辑。深入反思社会工作本土化这一命题发现,我们在移植和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忽视了中西不平等的现代化脉络下知识移植对中国社会工作主体性关切的阙如,导致其陷入狭隘本土化与以他者为中心的本土化双重陷阱之中。本文尝试从“现代化-主体性”框架理解社会工作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实践特征,阐释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缺乏知识自主性的结构性根源,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分析构建中国社会工作主体性的时空条件,从主体性角度阐释以“中国社会工作”为整体叙事的话语体系重构框架,并从哲学基础、伦理体系、理论体系、方法体系等维度提出中国社会工作知识再生产的多重路径,以为全球治理贡献社会工作的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的发展,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地壮大与深化.系统理论与优势视角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为当前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向.但在其实际的应用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试从优势视角与系统理论比较的视角出发,对这两种社会工作理论的重点及其利弊进行详尽阐述与比较,并进一步对优势视角与系统理论这两种理论之间的矛盾与搭配进行详尽解析,从而分析这两种社会工作理论的异同点.最后对这两种理论与个人道德伦理抉择的困境进行深层反思.  相似文献   

11.
社会工作伦理的理论视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工作伦理是社会工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应用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综观社会工作伦理的理论研究论题,主要包括道德哲学层次的反思,价值层面的探究,实务层面的伦理难题与决策探讨,以及社会工作与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伦理的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学海》2017,(2):136-140
通过对历史的纵深考察,不难发现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之间具有内在契合性,体现出较明显的同源互构特征。然而,从当代实践来看,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发展呈现出理论分殊与现实分野的结构性张力,并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论争。本文认为,公益慈善应该更注重专业性、社会性以及道德属性的回归,而社会工作需要重拾其社会与公共属性以及倡导一种本土智识引领下的创新的、科学的公益慈善。因此,本文试图通过重构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融合关系,并将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置于中国当代社会建设的宏大叙事之中,以实现对其自身的超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甚至为了他人利益而做出自我牺牲的一切有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及趋向。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机制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热点,研究者们不断提出各种理论、模型解释亲社会行为。本文通过对亲社会行为理论的梳理,将其按照发展顺序概括为进化理论阶段(亲缘选择理论、群体选择理论、互惠理论)、认知理论阶段(损失-奖赏的激励模型、社会信息加工模型、捐赠的二阶模型)、生物基础理论阶段(生物情感理论、脑机制模型)。最后对这些理论进行总结和评论,并提出未来亲社会行为理论可以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 2 0年来 ,市民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在不同的文化区域和社会背景下 ,人们纷纷用“市民社会”这一术语表达着不尽相同的理论诉求和现实关切。有西方学者认为 ,关于市民社会问题的讨论已经在当代的政治哲学中形成了一个所谓“市民社会的话语体系”。鉴于这场讨论的复杂性 ,这个话语体系是声音混杂的。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个混杂的“话语体系”中 ,所谓“后马克思主义”者的声音格外响亮。一些自称为马克思继承者的思想家 ,例如哈贝马斯、柯亨和阿拉托等人 ,着眼于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 ,将市民社会视为存在于政治国家之…  相似文献   

15.
王思斌 《学海》2012,(1):82-89
本文以四川“5.12”地震之后社会工作进入灾区学校和开展服务的过程为例,分析了社会工作在进入由自上而下行政力量主导的学校系统所遇到的困难和过程,指出社会工作进入灾区学校是其获得实践权的过程.文章在社会空间的概念框架下,指出社会工作实践权的获得受教育系统权威人士认可、社会工作群体建构和社会空间的边界等因素的影响.文章认为,在中央18部委《意见》公布之后,社会工作的发展仍然有获取实践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学海》2015,(3):53-58
在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互动有重要的作用。结合霍耐特的承认理论与北京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本文认为,政府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互动过程是一种互构性承认——承认是互动的状态和结果,互构则是实现承认的方式。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嵌入性发展和互构性演化的宏观结构背景下,这种互构性承认具有如下特征:政府主导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逐渐走向自主性;互构性承认是在平和状态下进行的;互构性承认使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实现了由依赖政府让渡空间到在接受政府让渡空间的同时也适当拓展空间的演变;互构性承认具有阶段性、结构性;互构性承认是一种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行动识别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爱伦  厉康 《心理科学》2004,27(4):913-915
本文介绍Vallacher和Wegner提出的“行动识别理论”。文章结合实验围绕人们行动识别的特点与原则、行动识别与行动的交互作用、决定行动识别水平的因素以及行动识别水平的个体差异和高水平行动识别者与低水平行动识别者的不同行动风格展开介绍。这些研究不仅有其对认知与行动之间关系作科学探索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人们更好地实现目标而进行日常行为管理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海》2020,(1):106-112
与西方社会工作先实践后教育的发展路径不同,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呈现出"教育先行"的特点。主流观点认为,"教育先行"引领了社会工作的发展。我们认为,教育先行并不必然意味着教育引领,相反,它可能带来社会工作教育的"降维",社会工作被塑造成一门片面强调实践,并与其固有的价值理念相分离的学科。社会工作教育"降维"的具体表现为:从社会关注降维到方法与技术关注,从价值反思降维到技术化伦理,从批判思考降维到理论套用。教育降维培养了一批掌握一定专业方法和技术,却缺乏专业价值观和使命感的社工。他们更倾向于运用临床或微观的方法和技术来解决政府界定的社会问题,而对真正被忽视的社会疾苦和广泛的社会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对社会改变缺乏兴趣。简言之,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社会性缺失可能肇因于社会工作教育的降维。  相似文献   

19.
《学海》2020,(1):113-118
服务学习的运用能有效克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困境。本文通过探讨服务学习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碰撞结合,通过行动研究案例分析服务学习如何作为社会工作教育的方式进入通识教育的课程中,并取得了何种效果,从而指出服务学习作为社会工作教育通识化的途径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戴维森关于意义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变化、修改、发展的时期,其后期意义理论呈现出与早期成真条件意义理论的明显不同。他后期力争提出一种关于新的语言理解理论,这种新的理解理论与赖尔对"knowing how"的探究具有一种本质的联系。为此,本文试图论证戴维森的后期意义理论实质是一种关于语言意义理解的"knowing how"的理论。解释者在具体的交流行动中知道如何使用真理概念在交流过程中正确解释说话者的话语意义,并不需要预先假定关于语言意义的"knowing th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