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语文月刊》1994年2期刊载的秦新崇《对“舍身求法”注释的质疑》一则短文乍看此文有一点道理,细读则觉末当。作者认为“舍身求法的人是指出生入死,大胆革新,勇吁变法的人,如王安石、谭嗣同等。”这一见解佐证不足,不可取。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鲁迅是从不排斥的,这是鲁迅一贯的见解与主张。这一司几点不但见诸鲁迅的《拿来主义》等一系列论作之中,也付诸鲁迅的实际行动之中。鲁迅少时,曾皈依过一位僧人,这是不少权威杂志登载过的,他还施资给金陵刻经处刻印过佛典《百喻经》,1954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曾再版过鲁迅先…  相似文献   

2.
碑学的盛行,最终导致了“书卷气”与“金石气”的严重矛盾与困惑。文人书法的“新化”即新文人书法的兴起已经势在必得。提高作者学养、增加作品“书卷气”是特定时代的文人学识与情感的流露,新文人书法探索必然融进时代精神。王国维作为现代著名学者,其书的儒雅境界,是其学问使然。鲁迅作为现代著名作家,其书由碑而帖,“融冶篆隶于一炉”,形成别具特色的“鲁迅体”。  相似文献   

3.
美是生活     
五年前的元旦,著名作家李同志为我刊题辞“美是生活”。五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推出2003年第一期学术版的时候,特选载了著名文学评论家孙荪同志的新作《风中之树》中的一节《浓后谈——李的语言美与文学语言的理想境界》,作为纪念。"“美是生活”,是现实主义美学的传统命题,也是其美学思想的核心。美存在于生活,美感起源于生活,人的审美观念,随着生活而发展。现在,生活的激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前进,美学也应追踪着时代,把自己推向一个灿烂的新阶段!美是生活  相似文献   

4.
又见卢新华     
秋天的威海,天气清爽怡人,坐落在海畔的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高朋满座,众多海内外著名作家、学者在此聚首,参加第十三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我有机会见到了被誉为“伤痕文学第一人”的著名作家卢新华。 26年前,卢新华凭借短篇小说《伤痕》震惊华夏文坛,随后便销声匿迹;26年后, 他又携新作《紫禁女》重出江湖。26年里, 这位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标志性人物走  相似文献   

5.
赖和与鲁迅     
刘红林 《学海》2003,3(5):167-171
赖和被称为“台湾的鲁迅” ,是因为赖和与鲁迅有许多共同的东西。首先在于他对鲁迅自觉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他在创作上对鲁迅的学习与借鉴 ,并且有自己的开拓。然而 ,赖和毕竟生活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 ,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地域环境 ,使他的思想观念及文学活动 ,都有不同于鲁迅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6.
回族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福宽先生于2018年1月30日在西安归真,享年79岁。本期“文苑”栏目特发纪念小辑,刊发冯福宽先生生平简介、代表性诗作、创作谈,以及友人纪念文章,以表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7.
吴钧 《周易研究》2007,(2):92-96
易学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象征。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民族魂”。尽管鲁迅精神的构成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源于《周易》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无疑对鲁迅的精神世界和文学创作翻译活动产生了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本文就鲁迅思想源于“易遭”的民族精神、鲁迅与《周易》精神的一脉相承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8.
欧阳竟无在《唯识抉择谈·抉择体用谈用义》中给出三重四种体用观。第一重“粗言”体用,第二重“细别”体用,第三重“以相明体用”;其中第二重又区别“体中”与“用中”,提出两种体用观:这样就有四种体用观。其中,第一种照应了中国传统体用理论框架;第二种将“体用”与“唯识”联系起来;第三种“种子为体,现行为用”是欧阳的创见;但最能代表欧阳思想精神的是第三重也即第四种体用观,因为在这里欧阳其实已经扬弃了体用概念于“相”的思想中。正是出于对“相”的重视,欧阳不但越出,而且批判传统体用观,拒绝一往而谈“体用”。  相似文献   

9.
鲁迅与佛教     
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或某些事物发生兴趣,有时甚至很浓厚,总是有一定缘故的。鲁迅对佛教产生兴趣,也不能例外。借用佛家的话来说,鲁迅与佛教发生关系,是有“因缘”的,然而这“因缘”却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治文学者,对佛学多所隔膜,治佛学者,又多对文学留意无多,这就使鲁迅与佛教的关系长时间不曾被人们加以应有的全面的考察。拙文试图在此方面作些尝试和努力。一鲁迅对佛教的接触是很早的,但开始研究佛学。则主要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的一段时间内,至一九一四年而达到顶峰。查《鲁迅日记》  相似文献   

10.
辩论与言说很早就受到我国思想家的重视和研究。《论语·先进》载,两千多年前儒家就把“言语”列为培养教育和考察评价学生的一个方面,并使之与“德行”、“政事”、“文学”并重。因此,不仅儒家创始者孔子“善为说辞”,且弟子中亦多有宰找、子贡等擅长言谈辩说之能者。(参见《孟子·公孙丑上》)墨子更进了一步,他直接了当地把“谈辩”做为墨家在天下实现“义”事的首项要务。“治徒娱、县子顾问于子墨子曰:为义孰为大务?’子墨子曰:管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  相似文献   

11.
独立名格     
台静农先生有个名号,叫鲁迅嫡传弟子。这名号含金量极高的,顶着这帽子去开讲座,最少可开出一小时1万元的身价来。只是这名号,既非鲁迅所喜,鲁迅先生一向不太喜欢以粉丝数冲大v;也非台先生所愿,鲁迅逝后,台先生再也不“遥想当年”,将曾与鲁迅先生的交往“忘得一干二净”了。  相似文献   

12.
徐冲 《法音》2023,(2):44-50
<正>自古以来,中印两国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了频繁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与其他国家之间冲突与对抗的文化交流不同,中印文化交流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而佛教东渐则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有“雅利安中心”之称的印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故事文学产地,印度本土的故事集以“海”“簇”为名,如《故事海》《大故事花簇》等,鲁迅就曾以“大林深泉”形容印度故事的丰富性。自公元一世纪前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五四” 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以“韧” 的态度在复杂的情况下,始终进行着“科学与民主” 的“呐喊”。本文主要就鲁迅在报刊上发表的杂文,在高举科学大旗、反对迷信邪教方面,进行一些专题研究。 鲁迅原来是学自然科学中的矿业的,后来留日学的是医学,对生物学也深有研究,他解剖过人体,坚信人死后没有灵魂。回国后,他从事文学工作,对中国古代、现代的社会进行对比,尤其对现代社会进行深刻的独到的解剖,就像解剖学那样地解剖。他坚持科学的信念愈加坚定,与迷信邪教的斗争也愈加激烈。  相似文献   

14.
对人的形而上的沉思——鲁迅小说的人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是“关于存在的诗性沉思” (昆德拉 ,第 3 6页 )。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和存在状态 ,对文学来说永远具有本体论意义。文学文本对人的最为深刻的洞析 ,莫过于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世界投注形而上的沉思。正如大师所言 :“先成为深刻的哲学家 ,再成为作家” ,“精通形而上学 ,才能出类拔萃”。 (巴尔扎克语 )回首 2 0世纪的中国文学 ,能达到如此境界者并不很多 ,而鲁迅则当之无愧。他的文学文本超越了对人与生活世界的感性与经验性的观照 ,达到了在哲学层面的表征意义 ,把对人的关注“放在一个甚深的哲学情怀而不只是人文精神的激情中” (王乾坤 ,…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的一封信中曾说:“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鲁迅先生的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血肉关系。中医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与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德的关系十分密切。仙道贵生,道门中人普遍肯定现世人生之生命价值,高扬“生为第一”的“道理”。  相似文献   

16.
陈丰盛 《天风》2012,(1):44
在“百度”输入“潜规则”三字,就会看到无数关于“潜规则”的新闻报道。这个原本被著名作家、历史学者吴思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关键词,已然成为大众文化的流行语。  相似文献   

17.
静静地灿烂     
以《落霞》三部曲闻名于世的著名作家二月河,曾对记者说:“希望社会上的干扰少一点,我不想汹涌澎湃,我只想静静地流淌。”20年的“静静流淌”,铸就他今天的辉煌。山东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张炜奉行“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他“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冷静和安静的人”。王蒙崇尚做人坚持“低调原则”。他说,有些写作的人非常在乎自己的作品发在什么刊物上,是大刊物还是小刊物;是登头题还是二题、三题,还是最后一题;  相似文献   

18.
李世峥 《天风》2010,(9):42-43
1929年9月27日,年近五句的鲁迅喜得贵子(即海婴),喜悦之情,自然不言而喻。自打海婴出生,鲁迅就将其视为掌上明珠,以致招来不少人的讥诮,认为他过于溺爱儿子,有失“豪杰”和“丈夫”的风范。为此,鲁迅于1931年专门赋诗一首,题名就为《答客诮》,原诗如下:“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文化,是由中原地区的汉文化和内地、还有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组成的。文学也是这样。可是,在已经出版的《中国文学史》里,谈的却都是汉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学谈得很少,没有把它放到应有的位置上。只有鲁迅先生的文学史例外,它叫《汉文学史纲要》,这就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在谈到回族文学的创作时,谁也不能否认现实中的确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对这些,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尽快地加以解决,或部分地加以解决。在眼下,最要紧的是好好想想我们自己的事。打铁先要自身硬,自强不息,奋发图强,这才是非常重要的。记得粉碎“四人…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历史上多谈“孝”道,现在谈“孝”,尤显必要。“孝”是一种溶入我国人民血液中的传统道德。它在历史上虽然也曾起过消极作用,但是它更收到过使家庭老少相安,兄弟和睦相处的积极效果。然而在以往一段时间内,对“孝”竟大加批判起来。“五四”时期批判传统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