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自动化是人类学习和进步的必经之路。传统的二分法通过无意识等特征简单地将认知加工过程分为受控加工与自动化加工。但这些特征取决于研究者所采用的研究范式, 不具有普适性。近年来研究者根据注意资源有限理论提出自动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而注意资源需求的减少是自动化发展的核心特征。相比二分法, 这种渐进观更加符合实证研究的发现。而且, 渐进观在信息加工自动化理论和技能习得理论的阶段性中都得以体现, 进一步证明了渐进观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2.
智力开发的聪明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聪明理论是一个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通过训练个体信息加工过程的认知基本成分,开发智力的理论体系。从智力开发、认知发展、认知基本成分及其与智力发展的关系等角度阐述了聪明理论的观点。聪明理论的训练系统可用于开发智力潜能、设置教育计划和课程,进行心理与临床诊断等多个实践领域。聪明理论是一个崭新的密切联系实践的智力开发理论。  相似文献   

3.
吴梦  白新文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1):1889-1898
“团队作为信息加工者的观点”认为, 团队执行复杂任务需要经过一系列认知决策, 哪些信息被共享, 以及信息共享和整合的质量, 共同决定团队效能的高低。动机性信息加工理论则进一步提出, 认知动机和社会动机共同决定了哪些信息被共享, 以及信息共享和整合的质量。认知动机决定信息加工的深度, 社会动机决定信息加工的方向, 两种动机共同决定决策质量。这一理论可以很好地整合谈判和创造力领域的研究结果, 并在团队效能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动机性信息加工理论是对双过程模型和“团队作为信息加工者观点”的发展和整合, 并为决策质量的影响因素提供新的分类框架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方俊明 《心理科学》1998,21(6):481-484
本文认为当代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发展的特点是:(1)与高新科学技术结合.在基础理论的研究方面有较大的突破;(2)将自然认知与社会认知的研究结合起来,促使信息加工的研究能更接近人类实际的认知过程:(3)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不断扩大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为了迎接面临的挑战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应更充分地体现时代精神,坚持走实验研究和现象学研究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以及文理互补、多科渗透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傅小兰   《心理科学进展》1989,7(2):18-222
认知心理学理论假定人的思惟是基于一套复杂的信息加工规则。然而,这些规则是有限的,并且是完全可以确定的。我们可以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思惟过程,即采用描述法再现人所特有的信息加工方法。思惟的计算机模拟进程有赖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认知心理学在研究人类信息加工过程中,已成功地应用了基本信息过程这一概念,并表明计算机程序能在思惟的许多领域中模拟人的认知过程。但是,现在尚不能断定信息加工是从人脑的生理过程到达思惟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
信息加工速度是认知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它实质上反映了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的变化过程。围绕信息加工速度的年龄差异机制问题,许多研究者开展大量研究,该文介绍了三种有代表性的理论:经验说,元认知说和整体机能说。该文最后提出了信息加工速度发展研究的展望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申继亮   《心理科学进展》1988,6(1):9-253
五十年代以前,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主义在西方心理学,特别在美国心理学中占压倒的优势,但五十年代后,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行为主义的衰落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认知心理学包括结构主义心理学、心理主义和信息加工心理学。狭义认知心理学即指信息加工心理学。在认知心理学产生初期,认知心理学家们用信息加工研究取代了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并强调信息加工的过程,用简单  相似文献   

8.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经过学者的不断探索,近些年来认知心理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具体从阐述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和沿革入手,揭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机制,与此同时就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具身认知进行了阐述,并对认知心理学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本文所指的认知心理学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是把人的心灵看作是信息加工的系统,把人的注意、知觉、记忆、心象、思维等认知过程看作是接受、加工、储存、运用和传递信息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认知心理学有了爆炸性的发展,这个领域纵横广阔,包含了许多复杂而又相互关联的课题,因而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就是对基本的问题,“什么叫认知”也是众说纷纭。下面我们介绍“认知”的五种定义,这些定义只都解决了某些方面,但没有一个是完美无缺的。事实上,这些看法各有千秋,互为补充。一、认知是信息加工许多认知心理学家把人设想为“信息加工”的  相似文献   

10.
社会认知研究的基本趋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沛  林崇德 《心理科学》2003,26(3):536-537
1 社会认知的内隐研究观社会认知,一般是指“人对各种社会刺激的综合加工过程,是人的社会动机系统和社会情感系统形成变化的基础,它包括社会知觉、归因评价和社会态度形成三个主要方面”。但这仅仅涉及到传统的有意识的信息加工。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焦点则是Greenwald等人所提出的内隐社会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