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柯汉琳教授美学研究的第一个维度是思想维度,其特点是,视野宏阔,哲思深沉. 正如柯汉琳教授在《期待着黄昏的来临——〈东方文化〉随想》一文中所言:"我们强调思想与学术相结合,没有思想的学术可能走向技术主义,没有学术支撑的思想必然苍白无力."柯汉琳教授在美学研究中一直注重将学术探究与思想价值融为一体,从而使自己的美学研究兼具学理性、思想性.  相似文献   

2.
秋风送爽,秋实累累.在这美好的金秋时日,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安徽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回顾与展望: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学术讨论会",经过一天半时间的研讨即将闭幕.来自全国各地40余所大专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50余篇,这次会议我们还有幸邀请到了英国<道德教育>杂志主编莫妮卡·泰勒博士,她的精彩发言使我们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3.
苏言 《学海》2004,(6):200-201
江苏省社科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于2004年7月中旬举行了"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座谈会",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一致认为,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和思想,是今天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最好的方式.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经受住实践的检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与会同志按照"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的主题,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4.
刘金源 《学海》2004,(4):166-168
2004年5月17~19日,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江苏省淮安市举行,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刊物等30多家单位的60多位代表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汉语学界的实践哲学研究者提供一个经常性的交流平台,中山大学实践哲学研究中心、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于2011年12日10日在广州联合主办了首届汉语学界实践哲学论坛.这届论坛以"实践哲学的使命"为主题,共有20多名境内外专家出席.论坛召集人中山大学实践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徐长福教授介绍了该论坛的宗旨,即:面向所有用汉语进行学术表达的海内外同仁,为汉语学界的实践哲学研究者提供一个经常性的交流平台,并希望通过若干届论坛的研讨和若干年持续的努力,逐步实现"教实践哲学说汉语"的理想,使汉语发出实践哲学的声音,并在一定程度上抗衡西方语言在这方面的学术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6.
略论大学生学术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舍弃了学术道德教育的大学德育不是完整、科学的大学德育.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从更高层面和全新的角度来认识加强大学生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完善机制,弥补欠缺.加强大学生学术道德建设,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术道德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更有利于高校学风建设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是国家级宗教学术研究专门机构,成立于 1964 年。40 年来,世宗所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学术积累与发展之路:学科专业由少到多,综合实力由弱到强,科研成果由小到大,学术影响由近到远。几代科学工作者,用他们的聪明智慧,把世宗所打造成了中国宗教研究当之无愧的国家队;用他们的辛勤汗水,浇开了中国宗教学术繁盛的百花园。 一 现年88岁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是世宗所的创办者和见证人。1963 年 12 月,毛泽东在一份文件上批示:“对世界三大宗教(耶稣教、回教、佛教),至今影响着广大人口,我们却没有知识,…  相似文献   

8.
陈抟学术旨趣在于其易老(庄)相通、孔老为一、佛道不二的老学思想.陈抟易老相通,无极而太极,太极是一,使道教宇宙生成哲学和生命哲学有了创新发展,从而使宇宙生成和生死解脱变得切实可行.陈抟指出道教义理玄妙之一是清净无为,修身治国,济世达人.陈抟著作多以儒入道,儒道互训,在人身修养方面,陈抟践行儒家典范,以自身言行自由出入儒道之间,这也正是蒙文通先生所指出的陈抟学派宗风所在.从学术大旨来说,陈抟学派正是继承了唐代的重玄学,以心性论为缘起,极力融合三教,经陈景元、李道纯等对心性理论的深入阐发而开启宋代道教新的学风.  相似文献   

9.
郑东 《管子学刊》2007,(3):42-45
稷下学术精神是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蕴涵五个基本元素,即学术与政治的和谐互动、学术批评与学术争鸣、学术开放与学术对话、学术人才与学术自由、学术创新与学术实践.这五个元素在学术发展价值意义上起到的是土壤优质、脊梁挺直、血脉涌动、风貌洒脱、动力强劲的良好作用.我们学术界的一个急不可待的任务,是必须克服目前由于经济大潮给人们带来的浮躁心态和狂妄心理,应该沉静下心思来认真发掘和钻研老祖宗、贤人志士们留下的学术的真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学术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事情.稷下学术精神对当代中国学术发展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是无论如何也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0.
由东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价值理论研究室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两岸价值哲学"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东华大学举行.来自两岸60多名学者出席了大会.与会者敞开思想,从多方面拓展了新世纪价值哲学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有思想、有学养的社会政治评论从来就不应当只追求单纯的新闻效应,凡是以学术为志业的人士都可以从中提炼出诸多学术问题.只要我们善于从评论中汲取有益养料,包括典型素材,独特视角,灼见观点,缜密思维,或许我们就可以实现从评论到学术的转换.  相似文献   

12.
一、“求真”作为希腊式“爱智慧”的特征如果从1607年徐光启和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开始算起,汉语界接触希腊学问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400年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之后,以希腊式学术为渊源的西方学术与中国传统学术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与交流,其影响可能比中古时代印度佛教文化传人中国还要深远得多。在这种处境下的汉语学者应当如何面对思想上的异质性:是固执地维持原有开端的纯粹性,还是把某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另一个开端从“异在的”收纳或承认为“本己的”?理解是承认的前提。我们必须对中西方学术传统的根本性质做一番考察和反省,…  相似文献   

13.
为期两天的"宗教与法治--宗教组织的管理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2月8日、9日在西南大学桂园宾馆学术报告厅举行,研讨会由重庆市民族宗教委员会和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联合主办,作为协办单位的普世科学研究所、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和重庆华岩寺提供了大力支持.与会者包括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宗教管理部门、宗教团体等70余位专家学者,向大会提交了30多篇与宗教管理相关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4.
2009年7月1日至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所主办、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协办的第三届民族宗教论坛"穆斯林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在西安颐和宫酒店隆重举行.来自美国和北京、上海、江苏、陕西、山西、甘肃、宁夏、西藏等地的中外学者和民族工作者、宗教界人士6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30多篇,共分6个专题,20多人进行了大会发言和讨论交流.  相似文献   

15.
2005年4月24~28日,国际道学与思想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武夷山隆重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学术盛会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东南学术杂志社主办,厦门大学哲学系、厦门大学道学研究中心承办,国内外学者近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议题凸显了道学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我在美国访问了一年有余,学术观感颇多,从科学的新发现、新成就引发出的科学的新观念尤为值得一提。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非凡的时代 我在波士顿大学物理楼访问了著名物理学家A.西莫尼(A.Shimony)。 西莫尼是使贝尔不等式付诸实验检验的第一批设计者之一,与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约翰.F.克劳塞(F.Clauser)齐名。他与其合作者于1996年10月3日发表在《物理学评论通讯》上的论文题目是《检验定域隐变量理论的实验建议》,已成了量子力学发展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此后的量子力学研究文献中都将其当作经典引用,他又是科学哲学家,在波士顿大学哲学系教授知识论。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2月17日至19日,由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联合主办的"基督教与中西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召开.大会收到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论文三十余篇,三十多位来自美国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和大陆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应邀出席本次会议.会议分开幕式、大会主题发言、分组讨论和闭幕式等4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在编辑2004年最后一期杂志的时候,我们不由自己地想到:《美与时代》学术版从2002年4月开始,至今已出版33期了。按每期50个作者、16万字计算,则已发表美学、艺术界作者1650人次的论文520多万字了!这520万字是大家的创造、经验的结晶,由《美与时代》播  相似文献   

19.
我们于 2 0 0 0年 6月底至 7月初访问了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莫斯科大学哲学系等学术机构 ,就许多问题与俄国同行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还特别访问了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院士、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哲学人类学教研室主任符·色·斯捷平 (В.С.СΤΕΠΝΗ)教授、俄罗斯  相似文献   

20.
1991年12月2至3日,广东省伦理学会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召开1991年年会暨“廉政建设与职业道德”学术讨论会。三十多位代表参加会议,就目前社会广为关注的“廉政建设与职业道德”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1.商品经济对职业道德的影响。不少同志认为,改革开放后,我们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大多数干部在金钱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