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许夕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本文拟对这一伟大命题提出自己学习中获得的一些体会。一、小平理论是当代理论,解决的问题是当代问题,指明的目标是当代目标。小平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小...  相似文献   

2.
<正>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是我们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已成为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宏伟纲领,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担负起民族振兴、富强中国这一历史重任的行动指南。这已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成功的实践所确凿地证实了的。如何历史地、完整地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所作出的巨大的、独特的贡献,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独特价值,对于我们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提高学习这一理论的自觉性和紧迫性,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是人类历史进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恩…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宗教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重要的社会影响。近年来,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宗教关系明确为政治领域和社会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本文通过梳理分析“两个结合”的历史发展,分析了“两个结合”的意义、判准与演变中的不同理解模式,探索了“两个结合”的基本关系。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今天所确定的历史方位,就是中国化时代化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所确定的,就是明确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品格和中华文化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最近,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部由胡福明教授领衔编成并作序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它是为纪念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150周年而召开的学术讨论会的论文集。该文集汇集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  相似文献   

7.
我同大家一样,怀着喜悦的心情,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二十周年。中央领导同志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把我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国家设立的多学科的哲学、社会科学、信息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应该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大题目,需要各方面许许多多人的共同努力。这更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这里,我讲几』点意见。马克思主义发展最深刻的源泉和动力来自社会实践。当前,无论世界和中国都面临着无限丰富、层出不…  相似文献   

8.
杭晓平 《学海》2002,2(6):18-20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共产主义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邓小平紧紧抓住这个根本道理 ,总结了社会主义历史的经验教训 ,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坚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的出发点、价值目标和判断标准。一、人民的利益是邓小平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出发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围绕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的认识和再认识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建国以来 ,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去年“七一”讲话中指出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广大理论工作者认为 ,这个论断的根本精神在于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坚持理论创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此 ,就要避免毛泽东同志曾批评过的那种“无实事求是之心 ,有哗众取宠之意”的轻浮态度 ,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研究当代实践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马克思曾经指出 ,过去的资产阶级革命是“词藻胜于内容” ,而无产阶级革命则是“内容胜于词藻”。词藻胜于内容的东西决不会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历史证明 ,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任何严肃正确的论断都可能变成空洞无聊的套话 ,甚至为错误倾向推波助澜。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哲学所马哲史研究室为主的一些年轻学者 ,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浓厚的理论兴趣 ,组织了多次讨论。本刊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体会以笔谈的形式发表 ,希望得到广大理论界同仁的勉励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虽然没有对宗教信仰条款作具体补充修正,但宪法补充修正的内容与宗教信仰自由有密切联系,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做好宗教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宪法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把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写入宪法序言中,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包括广大信教群众的共同意愿,同时也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宗教界政治上团结合作的思想基础。(1)先进生产力为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基本条件。如果生产力落后,…  相似文献   

11.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近年来国内学术界使用频率既高且极为宽泛的一个概念。这一概念大约是指从葛兰西(或者卢森堡)肇始而绵延至今的某些政治倾向或学术思潮,而非仅指某种流派或某些团体,其立场、观点、理论诉求以及学术趣味纷然杂陈、彼此相异,很难发现某种逻辑演进的线索。虽然如此,但有一点似乎是清晰可见的,即:"西方马克思主义"无论多么复杂、多变而歧异,它们都是"理论自身的批判"和"现实批判"的一种当下表现。如果从改革开放算起,我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其间这一研究几经嬗变,经历了否定——审慎的肯定——几乎全面肯定的曲折历程。相应地,"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当下似乎包含了所有与"马克思"这个名字联在一起且意味迥异的东西,以至于某些研究甚至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直接视为马克思主义或优于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与此同时,一种严肃的反思也已经开始,主张应当确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对象、内涵、限度以及立场、目的及其意义。2007年11月10—11日,"青年哲学论坛"等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第四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这里刊发其中三篇论文,以期引起更为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当代医学伦理学建设一直存在的一个重大缺憾--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的贫困化,对整个学科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制约.理论贫困化的主要"症状"是科学理论匮乏、实用理论混乱、理论取向混沌等.因此,理论脱贫是当代中国医学伦理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这种"脱贫致富"需要从简单的传承和移植转向创造,任何投机取巧和工于炒作都是无济于事的;目前亟需的是构建一个能够胜任科学解读、系统建构整个医学伦理学学科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然后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胡克所著《历史中的英雄》一书中比较重要的一章;在另一篇文章中,他曾吹嘘说他在这里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系统的批判。在本文中,胡克以实用主义的多元论历史观、历史无定论、英雄崇拜论等思想垃圾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围绕着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进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展开无耻的捏造和恶毒的攻击。全文的主要论点可以归结为三条:一、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诋毁为“形而上学”、“神秘的先验主义”,捏造说这种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历史决定论是同承认伟大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承认历史上偶然事件的作用“互相抵触”的。二、用生物学的人性观为武器,来攻击马克思主义关于伟大人物的出现是社会需要的产物的原理;他以伟大人物所具有的伟大的特性禀受于其父母为前提,责问马克思主义道:“究竟是什么特殊的因果联系引导到他的〔父母双方〕的精虫和卵子结合在一起呢?”“恩格斯一方面说:经济矛盾的解决,那是历史上的必然,而另一方面又说:精虫和卵子的结合,那是历史上的偶然。那么,历史上的必然又怎样把它自己变成生物学领域内的必然呢”?三、用爬行经验主义为武器,反对把历史人物的特性和其它偶然性在历史上的作用,最终归结于社会物质生产状况和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根源性,说这是把“一个事变的原因的原因的原因的原因”说成是“这一事变本身的原因”,其谬误在于:“把最多只能看作这一事变的必要条件解释成这一事变的充分原因”;混淆了不同的因果系列;以及“把正在研究当中的主题加以偷换”。通过这些,胡克把历史中的偶然和必然、历史人物的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绝对地对立起来和机械地割裂开来,夸大前者而否定、抹煞后者。  相似文献   

14.
在一些人看来,儒学研究到了今日,似乎无话可说了。一则因为,儒学已经过时了,要研究只能是“钻故纸堆”;再则因为,要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再说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其实不然。曾经影响过19世纪西方哲学的某个哲学家早就说过,中国的孔夫子只有“格言”,没有“哲学”,但现在已没有人认真对待这句话了。20世纪又有人说,中国的儒家只有“政治伦理”,没有“宗教伦理”(当然更谈不上“宗教改革”),这句话长期以来像阴影一样笼罩着儒学研究,很多人认为儒学是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没有什么“超越意识”,但当代新儒家牟宗三等人提出,儒学是“理想主义”的,…  相似文献   

15.
20年前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其实质是冲破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思想禁铜,坚持实践第一,在实践中捡验真理,在实践中创造真理,在实践中发展真理,真理标准大讨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开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最重要的思想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内涵与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完全一致的,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长河中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上将具有永久性的启迪意义。今天,我们纪念真理标准大讨论,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实践第一,在跨越新世纪的实践中不断增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自觉性和坚定…  相似文献   

16.
现实生活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马克思主义哲学该如何发展?这是摆在每一个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面前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而对这样一个问题的回答是无法脱离现时代的,或者说,必须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处时代的哲学基本精神的把握为前提。那么,把从马克思开始的现代哲学与近代哲学区别开来的基本精神或思维方式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从近代哲学到现代哲学,有一个哲学视野的根本置换,那就是由近代的科学世界观转向现代的生活世界观,或者说,是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回归生活世界正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2、在一定意义上,近现代哲学之间所发生的哲学视…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与解构虽然存在分歧,却可以关联.把马克思主义和解构关联起来,不仅可以重返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激进批判,筛除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因素,还可以避免对马克思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挪用.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的民族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论断是对邓小平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形态作出的科学的时空定位:“在中国”和“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就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说,它属于马克思主义范畴,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来说,它是为当代中华民族及其先进分子和优秀代表中国共产党所消化、发展和创新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不仅仅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特征,同时它凸现出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格、民族精神和民族气派,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色。首先,从理论所展示的民族精神气概看,邓小平理论洋溢着中华民族的磅礴之气,这是邓小平理论能成为团结人民、凝聚人…  相似文献   

19.
<正>王伟光,1950年出生于辽宁丹东,祖籍山东海阳。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2年考入中共中央党校理论部,获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理事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长。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哲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1987年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教学,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和发展动力、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利益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利益关系及利益矛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主要有:《社会主义矛盾、动力与改革》、《经济利益、政治秩序、社会稳定》、《谈谈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利益论》、《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与实践》、《科学发展观基本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基本问题》、《效率、公平、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党校工作规律研究》、《王伟光自选集》、《王伟光讲习录》。主编的著作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科学发展观概论》、《社会主义通史》(八卷本)。译著主要有:《历史与阶级意识》、《西方政治思想概论》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多篇论文为《新华文摘》转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