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沿荷花路出济南城东北向,不远就能看见因著名画家赵孟頫的名作《鹊华秋色图》而闻名海内的华不注山了.在不注山脚下,有一处古老的道教建筑群,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处殿宇因位于此山之阳而得名"华阳宫",久而久之,整座建筑群便也以此名.此处北可眺黄河远上,南可观小山延绵,被水泊三面环抱,古木参天,可谓道心诗境,如此造化之所正是修真养性的绝好居处.  相似文献   

2.
读《道藏》读到《周易参同契》3卷,看到署名储华谷注,无序跋,注文引张紫阳语。复检索该注之外的资料,因用力不够,故亦发现不多。于是,笔者初推断曰"华谷盖为北宋末或南宋初人",①再推断曰储华谷"盖为北宋末或南宋时人",②一直不知道储华谷是何许人。近来翻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2,(2):F0003-F0003
安徽宿州福音堂是一处近代宗教式典型建筑群.由美国基督教北老会创建于清代末年。有着百年的厚重历史,建筑风格独特、设计具匠心,  相似文献   

4.
夜宿高旻寺     
我与高灵寺的缘份由来已久。68年我从南京插队务农到瓜洲后,一次乘客轮从瓜洲到扬州,船行不久,只见一座庄院式的建筑群在古运河和仪扬运河的交叉处拔地而起。当时印象最深的是高高的围墙,因为沿河而建,仿佛一座城堡。听同船的乘客说,围墙并没有能将寺院与社会隔开,当时高寺内,已是浩劫余烬,僧去殿空,钟鼓之声不闻。85年我调入的单位有一个版片仓在高灵寺内,我曾因工作需要而数次前往。版库位于寺后的高坡上,那里树高林密。。影婆娑,野趣盎然。因僧人开始回归,每日梵音不绝。好奇心使我萌发了在版库值班的念头。可惜这样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2007年5月31日上午,河北唐山市开平玉清观举行了隆重的竣工庆典和神像开光仪式。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道教处赵燕华处长,中国道教协会黄  相似文献   

6.
郑玄是汉代重要的《论语》注家之一。有关郑注的性质,文献记载不太一致。通过郑注异文资料的详尽比勘可以看出,郑注是杂糅汉代三种《论语》而成的,并不单纯属于某一《论》。郑玄的注释注重经典义理的阐发,注重礼仪制度的诠释,注重交代孔子言行发生的具体背景,同汉代其他《论语》注相比,更有助于再现历史上的孔子形象。  相似文献   

7.
南京和苏州作为历史名城都有其独特的古城建筑艺术风格,南京古城建筑主要分为民国建筑和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而苏州古城建筑分为园林和临水而建的民居。同时,南京与苏州也必须面对古建筑传承和保护问题。这两座城市运用的是两种不同的古城建筑保护规划,苏州是尽量保留古城建筑群,另外建立和发展现代化新城,南京则采用不整体保护建筑群,而是把古迹和现代化建筑融合,造成新旧融合的风貌。通过比较可以看到只有对古建筑进行完美的保护,才能突显城市的特点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8.
苏磊 《法音》2010,(9):37-41
<正>"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1](以下未注同此),是《肇论》中描述"物不迁"的名句,此境与日常经验大相径庭,故容易理解为文学修辞。然而,"解空第一"的僧肇法  相似文献   

9.
《禅林宝训音义》为现存第一种《禅林宝训》古注本。以后出现的《禅林宝训合注》、《禅林宝训拈颂》、《禅林宝训顺硃》、《禅林宝训笔说》四种古注本,基本上遵照了《禅林宝训音义》,但是因注解内容详略不同、注解诠释方式有所差异而各具自身的特点。在上述五种古注本中,《禅林宝训笔说》综合了前四种古注本的优点而成为流传今天丛林的最佳古注本。《禅林宝训音义》等五种古注本的出现且流传至今,这与《禅林宝训》所具的思想价值和对禅林的重要指导意义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
满天星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中的禅是如此灵动和现成,自然界又何尝不是呢?如果满天星斗不是禅,释迦牟尼佛就不可能因目睹明星而觉悟成佛;如果潺潺流水不是禅,洞山良价禅师就不可能因过小溪睹水中影而打破疑团;如果郁郁黄花不是禅,灵山禅师也不可能因见桃花而开悟。大自然到处都呈现着禅的空灵于恬静,悠远与超越,真实与现成,所以陶渊明能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绝唱,苏东坡能留下“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的禅苑清音。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汪洋大海中,深含禅意的佳篇名句俯拾即是。像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宋代一位比丘尼的悟道诗:“…  相似文献   

11.
五台山的寺庙建筑闻名中外。相传,东汉永平年间始建寺庙,之后历代续建扩建,使五台山成为佛塔高耸,殿宇辉煌,错落有致,气势壮观的寺庙建筑群。据历史记载,南北朝时,五台山建寺200余处;隋唐时期,  相似文献   

12.
《法音》1991,(10)
镇江金山寺和焦山寺,是江苏镇江市两处名胜风景区的重点开放寺庙。今年夏,因连降暴雨,发生历史上罕见的崩塌情况:金山的白龙洞和楞伽台附近.山上土石滑坡,宝塔和法海洞附近,发现裂痕,情况危险,伤痕遍体。最严重的是华岩洞和方丈室,山石连泥带树大规模地从岭上坍下,冲坏了房屋和用物,灾情严峻,损失重大。但僧众无一人伤亡,殿堂佛  相似文献   

13.
尚诚 《中国宗教》2013,(1):87-90
晨钟暮鼓之间,辽宁阜新瑞应寺走过了300余年的历史,它以文化滋养着黑土地尚德人民,因此也成就了无上庄严!尽管只是初冬时节,关外却已是白雪茫茫。朝阳刚从山后升起,我们已经从阜新启程。山路盘旋,一山又一山。在一个山路回旋处,远远看到在淡黄的阳光映照下的金瓦庙顶,熠熠生辉,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同车的向导尽管已经来过很多次,依旧掩饰不住自己的欣喜,指着这处巍峨的建筑群叫道:  相似文献   

14.
《道藏》中收录有原题“蔡氏注”的《黄帝阴符经注》和题名“崆峒道士邹诉注”的《黄帝阴符经注解》,这两篇注疏的内容完全雷同.经过考证,笔者认为,该注文的作者是蔡氏,并列举了四条理由:1.朱注中明确提到了蔡注本.2.朱注比蔡注多加了两处“朱子曰”并几处按语.3.凡朱熹作了详细注解的部分均标注有“朱子曰”、“又曰”.4.凡标有“朱子曰”及“又曰”的地方,在140卷的《朱子语类》中均有收录.  相似文献   

15.
学佛随笔     
《法音》1991,(6)
一因果是很浅近而深奥的道理,愚夫愚妇能略知其毫末,若论究竟处,则唯佛与佛才能证知。今时人说信佛,便有很多人认为是信因果的问题。而信因果,又有世间因果和出世间因果。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与道友组织《道德经》学习小组,曾就选用何种注本作为研习方向进行了商讨.经过反复讨论,最终选定了黄元吉先生的《道德经精义》. 《道德经》注本中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当推王弼《老子注》.当时未选王弼注的原因主要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学习《道德经》,不是为了掌握一门学问,或是做理论研究,而是希望作为自己修身之梯航、人道之指归.而王弼注则过于偏重义理,更像一本哲学著作,与我们的学习目标不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成功之初,美国在华传教士因这场革命的领袖孙中山之基督徒身份而对其大加推崇,甚至将其视为君士坦丁大帝,期冀借其影响力使异教的中国人皈依耶稣基督.更有传教士预测,中国不仅会成为一个共和国家,还有可能成为一个基督宗教国家.然而,1913年3月之后,随着几起重大政治事件的相继发生,尤其是孙中山决意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之后,美国在华传教士发现,孙中山及其追随者太过激进,充满民族主义色彩;其不顾大局发动之讨袁内战,不仅因动乱再起而危及基督福音之在华传播,而且有悖基督宗教之核心精神.故此,孙中山被传教士们视为中国和平的潜在破坏者、“不名誉”的人,其所作所为更被认为对中国的传教事业构成严重威胁,最终,美国传教士与孙中山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18.
读郑易管见     
作者运用文字训诂方法和文献考辨方法对部分郑玄易注进行详尽疏解。通过解说郑氏易注,提出郑玄治易路数是象数、义理兼顾训诂。过去认为郑玄治易偏重象数而疏于人事,其实是一种误解。在汉代,以爻辰治《易》和以礼治《易》是郑氏易学的重要特征。郑玄解《易》不乏真知灼见,但他的解释不可能完全符合或重现《易》作者本义,只是一种依自己理解而形成的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03,(12)
今年淮河和渭河特大洪水,使安徽和陕西省受灾最为严重,水灾令当地居民痛失家园、农作物严重失收,许多家庭经济陷入困境。目前,虽然灾情已过,但洪灾造成的损失和给灾区人民带来的生活、生产上的影响和困难远未消除,教堂被水毁范周也较广,据不完全统计。安徽省和陕西省有100多处教堂、聚会点因水冲或浸泡造成倒塌及200多处教会房屋因水灾造成地基下陷、墙裂,已成危房而无法正常聚会,需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佛教影响大、传统深厚的国家。在长期佛教文化活动中,历代先人建立了为数众多的寺院,而且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到各地寺院参观,常看到形式极不同的寺院建筑,如唐代以前的寺院多以大雄宝殿为主的建筑群,有时或以佛塔相伴。而在宋代以后出现伽蓝七殿式(如北京法源寺)。另外佛教各宗派不同,其建筑形式差异也很大,如密宗佛教和禅宗佛教差异很大。密宗佛教多带有西藏建筑特点,而寺院禅宗则是汉族化特点突出。有的寺院因山势而异,也有的因建筑结构不同而出现变化。总之,我国的寺院建筑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值得我们去观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