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东晋时期著名画家顾恺之,提出绘画“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的主张,强调形神兼备,以“神”为主。魏晋时遨游之风的兴盛促成了他对山水画进行探索,他的《画云台山记》是山水画兴起的源头,玄学对他的画论影响极大,他的画论又成了后世画家做画时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2.
巴尔蒂斯(Balthus,1908--2001),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法国画家,出生于一个波兰的艺术家庭。作为20世纪仍保持欧洲风景画、静物画、主题画和肖像画传统的具象绘画艺术的集大成者,其作品的风格把东方和西方的绘画艺术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一套绘画风格体系。  相似文献   

3.
关于幼儿绘画的“知”、“见”矛盾历来是儿童绘画认知发展研究中的热点,对于此现象的探讨,用得最多的是绘画遮挡关系的模型。该文主要介绍关于幼儿物体遮挡的绘画及幼儿绘画认知发展的研究,归纳出关于幼儿把遮挡关系绘画成“分离”的三种原因,同时对幼儿画中的“知”,“见”矛盾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4.
关于幼儿绘画的“知”、“见”矛盾历来是儿童绘画认知发展研究中的热点,对于此现象的探讨,用得最多的是绘画遮挡关系的模型。该主要介绍关于幼儿物体遮挡的绘画及幼儿绘画认知发展的研究,归纳出关于幼儿把遮挡关系绘画成“分离”的三种原因,同时对幼儿画中的“知”、“见”矛盾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5.
据报载,国外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智力竞赛。其中有一道题是:“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情况只允许你抢救一幅画,你会救哪一幅?”结果,答案自然是成千上万,而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的答案是:“我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经专家评审,以他的这个答案最佳,从而获得该题奖金。  相似文献   

6.
李公麟强调突出了线的运用,将完全用墨色线描塑造形象的传统白描画法,发展成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这无疑是将中国画中的线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审美高度,赋予了其丰富的精神内涵,为线注入了一种灵性与活力。他对中国画语言的重大贡献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李思垚 《美与时代》2023,(1):105-107
自古文人士大夫以家国为怀。自宋以降,文人画开始盛行,强调诗、书、画、印融为一体,令中国画审美价值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北宋苏轼、米芾等文人画家开始在画上题写诗文,增加画面情趣,南宋赵孟頫更是提倡“以书入画”,使得诗、书、画、印四美相得益彰。及至明代“题款美”更成了普遍风气。宋元是中国画题款艺术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明代绘画题款艺术在宋元影响下更是发展到极致。以宋元绘画题款艺术通过文人画发展而兴盛这一现象为研究背景,解读在其影响下的明代绘画题款艺术。  相似文献   

8.
说不尽的康德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是法国哲学群星灿烂的时期,显示了一种世纪末和世纪交替的特色。这时的法国哲学家每有新的精彩议论,常使人在眼花镜乱中惊心动魄。但法国的这些哲学新星,都有深厚的学问基础;他们是“现代的”、“后现代的”,但他们并没有把“古典的”抛开一边,而是认真地研究它,在这个基础上使自己的创新在理论上厚实起来。这是“学问”之道。德罗兹(GillesDeleuze)是法国哲学新星中的一员,思想相当激进,但1963年,他出版过一本论康德哲学的书,叫“LaPlilosophieCritiquedeKaut”。这本书1984年被译成英文出版。我最…  相似文献   

9.
明代中后期,徽州版画之所以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号称中国版画之最,是因为有众多著名画家参与版画和墨谱图谱的绘画创作,与木刻艺人协力配合,融绘画与雕刻于一体,使徽州版画的艺术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丁云鹏是众多画家中的杰出代表,为徽派版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从事绘画创作的同时,积极投身墨谱版画的设计创作,为版画和绘制了大量的图稿,经过刻工精工细雕影印成书,这种图文并茂的图书,就是徽州版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在徽州版画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徽派版画这一流派,徽派版画是中国版画其他流派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和推进了中国版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油画是由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用油彩创作的绘画方式,主要特点就是能将画中的场景逼真地表现出来,是最能表现现实生活的一种绘画方式。当代的中国油画是非常能表现中国特色的一种绘画方式,在绘画技巧上,中国的油画家通过自己的绘画习惯对传统油画进行一些改进和创新,形成一种结合新旧时代的特色创作出来的新型油画。在绘画内容上,中国的油画大多以中国的元素为主要题材,通过西方的表现手法呈现出当代油画,其中中国画在油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中国油画是传统油画与中国画的有机结合。文章主要讨论了中国画元素在当代中国油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天亚社·新加坡讯]新加坡一位佛僧最近向佛教徒和天主教徒分享他对玫瑰经的见解,讲述念玫瑰经如何导人修德成圣。 按净空法师的说法,默想玫瑰经的是让人放开“杂念和执着”,并在每日的生活中实践玛利亚和基督的善行,达致成全。 讲座於三月十五日在一间天主教学校举行,名为“从佛教看玫瑰经”,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暨净宗学会的顾问净空法师主要讲述欢喜五端,大约有一百七十人出席,大部分为佛教徒。 净空法师表示,在欢喜一端圣母领报中,玛利亚显示出她的谦逊,他说按佛教教义,这是最完美的德行。他透过一名英文翻译员说,这正是所…  相似文献   

12.
林风眠是中国杰出的艺术家,他的绘画艺术对中国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绘画强调主观,重在表现,画面抒情味浓烈。他以前驱者的巨大勇气和魄力,摆脱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墨线造型,采用中西艺术“调和”的方式为中国画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绘画讲究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中国画意境的传达有赖于画中虚实的表现,而画中的“虚实”是画家化自然之境这胸中之意的深刻体悟的结果,是画家主观精神境界和艺术修养的体现。运实于虚,无虚非实,“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表现手法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4.
李红  高雪梅  郑持军 《心理科学》2002,25(2):234-235,230
1927年Luquet提出了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理论.阐释儿童绘画的所知所见,是由于发展阶段不同而出现的不同表现方式:幼儿的绘画因“理智的写实性”画所知的多,到8、9岁因“视觉的写实性”开始画所见。这一理论的提出.突出了儿童绘画的“知”“见”矛盾,从此引发了研究者们对这一现象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管子》继承老子“道”论中的形而上之道,以“心”、“气”为主要论述的范畴,并加以转化,从而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精气说”。将“精气”看做是世间万物的生命本源,认为一个人养护“精气”可以积德成智,更能够培养成一种昂然开阔的人格气象,这对中国后世历代文艺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谢赫在其著作《画品》中把“气韵生动”列为“六法”之首,将其视为中国绘画品评与艺术创作的最高标准和艺术家所探求的最高境界。“精气”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绘画审美与品评中的重要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绘画由于受地域、文化、观念等的影响,使中西方两大绘画体系形成了不同的历史和风格,并由两大体系产生出美术创作的多元性。本文就以这两大体系中的代表画种“中国画”和“油画”为论点,从多个角度出发,对这两大体系的性质、特点分别加以比较分析,希望在分析比较中,能使我们对中西绘画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运用。  相似文献   

17.
《思维与智慧》2014,(2):I0001-I0002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俊卿,字昌硕,汉族,浙江安吉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他的艺术另辟蹊径,贵于创造,最擅长写意花卉,他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吴昌硕是我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是“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齐名勾“清末海派四大家”。  相似文献   

18.
李敬峰 《现代哲学》2022,(3):139-146
清初庙堂理学的典范李光地与朱子学的关系是一个争论不休又至关重要的学术议题。以李光地逝前二年(75岁)所倾心撰写的《大学古本说》为考察对象,可为这一问题的判释提供新的解读视角:在《大学》版本上,他尊奉古本而反对朱子改本;在“格物”诠解上,他驳斥朱子格物补传,收缩格物指向;在“诚意”释义上,他以“意”为“心之主”来反驳朱子的“意”为“心之所发”,并以“诚意”取代“格物”作为《大学》一篇之要;在学术特质上,其《大学》诠释表征出“融通汉宋”和“兼采朱、王”的面向,融入和强化是时学术思潮。由此可见,李光地对朱子学的态度绝非已有的研究所表明的那样羽翼不二,更非是游移不定,而是秉持“发明道理,不为人也”的释经原则,对朱子学当批则批、当补则补,显豁出其尊朱而不述朱的学术态度。  相似文献   

19.
张闻 《美与时代》2014,(6):74-74
花鸟作为中国画传统绘画中的表现题材,不仅是因为它的赏心悦目,而且因为在文化精神层面上有了其自己的寓意。“尽物趣之天然,花鸟相关照”的巧妙构思,在传统经典的工笔花鸟画作品中比比皆是,它们所表现的几乎都是自然界中花草禽鸟安然闲适的一种生存状态。其最大的特征便是最大可能地展现出自然界中鸟语花香给予人类的一种恩赐和审美享受,他们将花鸟的钟灵毓秀描绘于绢素,赋予花鸟以完美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构图在画面中具有重要的支撑构建作用,是艺术作品形式美的集中体现.潘天寿的绘画艺术深刻传达了中国传统绘画中民族审美趣味、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他在中国画构图方面的特点,主要有:1.以山水之境融入花鸟之中;2.打破常规,新奇壮阔;3.“造险”与“破险”,险峻奇崛;4.金边银角,画外有画;5.画面分割,秩序明确;6.诗、书、画、印巧妙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