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所长:卓新平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德国(欧洲)宗教史协会终身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全球化的宗教与当代中国》、《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相遇、求同与存异》、《当代亚非拉美神学》、《当代基督宗教教会发展》、《当代西方新教神学》、《当代西方天主教神学》、《中西当代宗教理论比较研究》(德文)等。  相似文献   

2.
苏为德(Hubert Seiwert)教授于2002年9月25-28来四川大学宗教所访问,为宗教所师生发表了题为“世界宗教市场:当今世界的宗教经济”的演讲。苏为德教授是德国宗教历史学会主席、莱比锡大学宗教科学研究所所长。早年毕业于波恩大学,学习比较宗教学。他的研究专长是中国宗教历史,尤其是中国民间宗教、当代西方宗教和宗教学理论。其博士论文为《中国古代的占卜》,教授论文是《台湾的民间宗教与民族传统》。他的新作《中国历史上的民间宗教运动》将于今年出版。  相似文献   

3.
正学者档案米寿江Mi shoujiang回族,1951年生于南京。江苏省行政学院教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兼任中国回族学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民族宗教研究,著作和合著《当代视角下的宗教》《宗教学概论》《中国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9月17日,由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与《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宗教学高峰论坛在山东大学举行,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提高宗教学的学科地位,推动中国宗教学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卓新平所长、郑筱筠副所长、中国宗教学会曹中建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研究员、金泽研究员、王卡研究员、北京大学张志刚教授、南京大学洪修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李向平教授、复旦大学王新生教授、上海大学陶飞亚教授、中  相似文献   

5.
赵敦华教授1949年出生于江苏南通,1982年至1988年在比利时卢汶大学攻读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8年学成归国,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人文学部副主任,学位评定委员会哲学分会主席。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现代西方哲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代表作有:《基督教哲学1500年》、《当代英美哲学举要》、《西方哲学通史》第一卷、《西方哲学简史》、《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西方哲学的中国式解读》、《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  相似文献   

6.
<正>郑筱筠:今天很荣幸地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师宁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魏德东教授、北京大学卢云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李向平教授来"学术空间"做客,这次讨论的话题是当代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现状。很多人认为当代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存在"聚"与"散"的现象。所谓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9月19日,由上海市伦理学会、《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编辑部、《道德与文明》杂志社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研究》课题组承办的上海市社联专场学术会议"德治与法治:治理的逻辑与路径"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全国各地高校和社科院的五十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参会论文四十余篇。与  相似文献   

8.
从1980年代以来,中国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就已经从欧美宗教社会学的译介开始了。30年以来,中国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无论是对欧美经典的翻译,还是对中国本土宗教的社会学研究,都已经形成了一道可观的学术风景线,成为当代中国宗教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构成。本文对30年宗教社会学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有一大致的综述,希望能够从中总结出中国宗教学、宗教社会学研究的某些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正>王颂,北京大学学士、硕士,日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长期致力于从东亚汉语佛教圈的宏观视角出发,以中日两国佛教为对象,把握汉语佛教圈的共性与特性,专长于华严宗的历史与思想研究。出版有专著《宋代华严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月)、《日本佛教:自佛教传入至二十世纪》(《世界佛教通史》全集第九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相似文献   

10.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联合主办的"民族地区的宗教工作与宗教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8月29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国宗教学会的学者、国家宗教事务局、云南省宗教事务局等宗教工作者以及《人民政协报》、《中国民族报》和《中国社会科学报》三家媒体记者共3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黄心川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东方学家,对东方哲学、宗教,特别是印度哲学、宗教有着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学史》、《印度近现代哲学》、《印度佛教哲学》、《印度龙树大学讲演集》(英文)等19种;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分科主编、编委)、《南亚大辞典》、《宗教辞典》(副主编)、《当代亚太宗教》、《现代东方哲学》和《玄奘研究文集》等,此外,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一部分已经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越南文、孟加拉文等。他主编的《世界十大宗教》获1988年全国优秀图书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他撰写的《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佛教的交流——新罗来华僧侣考》获第四届国际佛教学术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2006年,年近八旬的黄先生荣膺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荣誉学部委员。不久前,本刊记者对黄先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06,(21)
本刊主编,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执行副秘书长梅康钧牧师于2006年9月13日,受聘于上海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担任客座研究员。聘任仪式上,梅康钧牧师以《当代中国宗教和平观兼及“京都宣言”》为题演讲。同时,接受聘书的还有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吴建荣同工。(本刊供稿)  相似文献   

13.
对于《当代北京的基督教与基督徒——宗教社会学个案研究》(高师宁著,香港:道风书社,2005年)这本书,作者自己表示这是她“从事宗教社会学研究近二十年来的一次新探索”(395页),事实上,我们似乎也可以说这不仅是她个人的一次探索,更是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意义上的中国宗教社会学界的一个探索。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中国宗教报告》的出版与研创(一)《中国宗教报告》的面世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一项重要成果2008年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当代宗教研究室承办的"中国宗教的新生态、新问题和新挑战"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一是认识中国宗教的新生态,即当代中国多元宗教(信仰)结构;二是探讨"五大宗教"在改革开放30年的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新问题;三是明确中国宗教研究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宗教》2018,(12):87-87
<正>当代宗教的政策与知识读本《中国宗教》是由国家宗教局主管、主办,《中国宗教》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宗教类综合月刊。二十多年来,《中国宗教》致力于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故事,跟踪世界宗教发展大势,解析热点问题,聚焦精英人物,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进宗教理论研究,受到了党政宗教工作部门、宗教界和宗教学界以及广大信教群众的肯定和喜爱,为促进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韦伯的儒教伦理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当代西方有影响的社会科学家、现代文化比较研究的先驱之一,马克斯·韦伯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各主要宗教的经济伦理观,他的儒教伦理观曾经深刻影响了学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评价。《宗教社会学论集》是韦伯著名的文化比较系列专著,集中体现了韦伯的理论贡献,是韦伯对世界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美国宗教社会家彼得·贝格尔被学界誉为宗教社会学第三代的主要代表,他那本部头不大的书《神圣的帷幕》,曾经名噪一时,被视为一部“巨著”,一部自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以来对宗教社会学作出最重要贡献的著作。然而,也有一些人指出,《神圣的帷幕》是一本“无神论”的论著:贝格尔对当代宗教状况的分析,也被认为表现了对宗教“绝望”的态度。贝格尔认为对这些评论有必要加以澄清,这是  相似文献   

18.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中国宗教学会主办,《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与英文季刊《中国宗教研究》(Studies in Chinese Religions)承办的首届"全球史视阈中的宗教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12月17-18日在京召开。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赵文洪研究员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研究员致开幕辞。来自国内外30多个研究机构、高校的60多位有关专家学者参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宗教     
<正>当代宗教政策法规与知识读本讲述宗教故事促进宗教和谐解读政策法规服务宗教工作《中国宗教》是由国家宗教局主管、主办,《中国宗教》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宗教类综合月刊。二十多年来,《中国宗教》致力于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故事,跟踪世界宗教发展大势,解析热点问题,聚焦精英人物,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进宗教理论研究,受到了党政宗教工作部门、宗教界和宗教学界以及广大信教群众的肯定和喜爱,为促进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以宗教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宗教起源、发展的社会因素、社会功能的宗教社会学以其具有较强社会现实意义的学科特性在近年来备受学术界关注。如戴康生、彭耀主编的《宗教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孙尚扬的《宗教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等均是这方面的精品。这些成果大多是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构建宗教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