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犯罪史是史学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在英国,经过近30年的发展,犯罪史研究已经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整体看来,英国犯罪史学家们对犯罪的考察主要是在英国近代社会转型这一框架下展开的.因此,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视角对英国犯罪史学做一番梳理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彭玲 《学海》2005,(2):196-197
商务印书馆 2 0 0 3年 1 1月出版 ,3+2 39页  史学史是研究史学发展历程、探讨史学发展规律的历史分支学科。 2 0世纪 2 0年代 ,梁启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史学史”的概念 ,1 92 7年在清华大学讲授《补中国历史研究法》时又提出了“史学史的作法” :“中国史学史 ,至少应对于下列各部分特别注意 :一 ,史官 ;二 ,史家 ;三 ,史学的成立和发展 ;四 ,最近史学的趋势。”白寿彝先生称梁启超为史学史设计了一幅“蓝图” ,而自此以后 ,中国史学史的作法也一直按照这个“蓝图”发展 ,直到近些年其研究路径才有了若干的突破和创新。胡宝国著《汉唐间…  相似文献   

3.
心理史学的发展给心理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带来如下启示:心理学史专业工作者应加强史学修养,明确自己的史学研究立场和原则;心理学史不只是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史,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缩影;从拒绝到接受精神分析作为一种史学研究方法的态度转变,蕴涵着当代人文社科研究发展的趋势和走向。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法理学是伊斯兰教法学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创制教法律例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的学科,实际上是伊斯兰教法哲学。从伊斯兰学术思想发展史来看,伊斯兰法理学同古兰学、经注学、圣训学、凯拉姆学和苏非学等学科一样,是伊斯兰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5.
卫生法伦理学是由医学、法学和伦理学三大学科相互交融、渗透而结合的产物.卫生法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独特的研究对象.法律的道德审视,不仅是法伦理学研究的基础途径,更是当代中国卫生法伦理学研究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我国30多所医学院校对医事法学和卫生法学专业的定位主要有三类,其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各不相同.该专业发展的困境是所培养的毕业生不及预期,出现"1+1<2",甚至"1+1<1"现象.反思专业定位,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学校建设角度看,医法结合,以法为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吴宗宪 《心理科学》1998,21(1):85-86
从现有资料来看,欧洲大陆国家的法律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下列领域:1法律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欧洲大陆国家的法律心理学家对法律心理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内容包括法律心理学的概念与发展历史,法律心理学的学科体系.法律心理学与法学、法律与实践活动的关系,法律心理学的作用,法律心理学方法论问题,法律心理学家的训练和职业资格等.就学科名称而言,除了法律心理学(legal psychology,psy-chologyoflaw)之外,还使用“心理学与法律”(psychol-ogyandlaw)、“法律与心理学”…  相似文献   

8.
黄震 《周易研究》2006,(1):88-94
在《周易》经传的文本里,记载着大量的法律现象和法律思想,并对古代法制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在已经成为历史的20世纪,经几代法学研究者不懈努力,《周易》的法律文化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怀疑到肯定、从注脚到正文、从零碎到系统的发展过程。本文回顾了20世纪有关《周易》的主要法律文献,认为我们对《周易》的法律文化的研究已渐入佳境,给法学研究和《周易》研究都带来了清新气息和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9.
制度研究的哲学视野选择及其问题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鸣 《哲学动态》2005,6(10):19-24
由于制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与作用,使得学术理论界对于制度问题的研究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很多的学科,像制度经济学、制度政治学、历史社会学、法哲学等对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法律制度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制度的具体内涵及其实施运行机理等内容,都进行了深入而又卓有成效的研究.相比之下,对"制度"本身的哲学理性认识和反思尚显不足.从制度元问题的层面、从世界观方法论的层面,借鉴各学科有益的研究方法,在各个学科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哲学的、综合性的研究,无疑是有理论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各种类别的宗教文化,借助这些学科的特有方法而建立宗教研究的跨学科领域,一直是宗教研究的一种重要向度。而一直以来,对于宗教文化的法学研究却并未太多涉及。与此同时,出于我国特有的国情,对法律文化的宗教性研究也一直是个空白。即使勉强说有,也历来被学者局限于儒家范畴,而对于中国文化根柢的纯粹宗教即道教却鲜有涉猎。这对于全面认识和分析法律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未来走向都是不利的。本文以道教为研究对象,从道教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入手,对法律文化在概念、思维和信仰上去追溯其不可抹去的道教痕迹,由此来再现道教在我国法律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价值,还原法律与宗教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法律是一种艺术,一种实践理性,只有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对法律的认知。卫生法学作为法学和医学交叉形成的新兴部门法学,也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其教学和研究必须紧密结合实践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是当前法学教育中一种较为先进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对卫生法学学生顺利实现从法学课堂向真实法律执业环境的转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这一法学教育新方法在卫生法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争论甚嚣尘上的当下,神经法学的学科合法性论证也在稳步进行。这其中,关涉到民事诉讼法学的神经认知科学运用及与此相关的分支学科建构是应当被考虑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在民事诉讼中,神经认知科学主要运用在主观证据的真实性认定、法律事实中的主观真实判断以及正当程序的感染与缓解作用扩散三方面。而若要充分发挥神经认知科学在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与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的效能,需要在学科体系与实践方法的完善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以史学为主流,虽以传统史学的文献考据为主,但已受到实学的经世致用与西学的实证精神浸染。自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研究将这种实证精神发扬光大,不仅继承了传统史学的文献考证,更关注对社会现象的实地考证,从史学中发展出实证之学。这种实证主义转向既表现为重兴-繁荣时期的实地调查,也表现为发展-转型时期以来无论在研究方法、研究宗旨,还是学科依托上都有所突破的田野调查。  相似文献   

14.
张岱年与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探讨了一种有别于一般的中国哲学发展史研究的形式与方法,并以这样的形式与方法在现代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学术成果.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现实情况来看,张先生的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对传统的中国哲学的考察中"深悟其精义",启发我们对于中国哲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同时,也能够给予我们多方面的方法启示,有助于我们从中国哲学问题的角度去关注、总结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拓展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促进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与建设.  相似文献   

15.
医学编史学:问题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编史学(historiographyofmedicine)是关于医学史的理论、方法及其范围等研究的一门学科。虽然医史学家一直对医学史的历史抱有兴趣,但认真地思考医学史的编史学问题在西方也只是近些年来的事情[1]。当将编史学定义为撰写历史的历史时,强调的是历史研究风格和研究范围的发展,而不是历史或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在我国,也有涉及这方面内容的研究,一般称为医史学或医学史理论研究,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医学史研究的意义、方法和历史分期等方面,与医学编史学的研究有类似之处,但在严格意义上尚未形成一…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势头强劲的思潮出现在文化领域.这股思潮率先出现在了建筑、电影和美术等领域,后来又发展到哲学、文学等领域中.这个庞杂而又充满不确定性的理论被冠之以"后现代主义"的名称.历史学通常被认为是最后一个被卷入"后现代主义"潮流的学科.70年代,西方史学受其影响,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历史研究方向,以及历史实践方面都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后现代主义渗入到历史学领域后,历史学更为深刻地反思了一系列的理论问题.尤其是在史学认识论方面,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史学的根基——历史客观性问题提出了挑战,使现代史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是直到90年代末,国内史学界才稍稍有人关注后现代主义,并陆续有所介绍,此后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不断扩大,引起了史学界的热烈讨论.本文试图通过概括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客观性的颠覆性阐述,以及国内学者对其进行的热烈讨论,来展示后现代思潮对中国史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建筑伦理研究的现状评述、学理基础与趋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中西建筑伦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认为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建筑伦理研究相比于西方,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比较成熟的研究模式和理论框架.为推动建筑伦理研究的良性发展,作者对建筑伦理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学科定位、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伦理研究的两大发展趋势,即从狭义的建筑伦理研究走向广义的建筑伦理研究、更加注重反思和研究当代建筑发展中面临的紧迫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为庆祝中山大学中国管理哲学学科创立二十周年,2011年12月23日至26日,全国高校中国管理哲学会2011年会暨中国传统治道的现代诠释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和海南博鳌举行,来自哲学、史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企业管理学等众多学科的国内外著名高校的80余位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进行研究、批判,并从多角度提出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社会管理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民族化是艺术人类学的当代形态.从学科发展看,民族化的理论取向是艺术人类学摆脱"世界性"的学科进步;从全球化的进程看,民族化是艺术人类学在全球化文化冲突中表现出的时代期待.时代期待的意义要大于学科进步,这样的认识还有益于对反思理论关注点的确定、对经典方法的认知和对学科对象模糊的肯定等当代性课题.  相似文献   

20.
卫生法伦理学是由医学、法学和伦理学三大学科相互交融、渗透而结合的产物。卫生法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独特的研究对象。法律的道德审视,不仅是法伦理学研究的基础途径,更是当代中国卫生法伦理学研究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