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五台山佛光寺中央佛坛现存泥质彩绘塑像35身,其中33身唐代塑绘格局、造像样式等原有基本面貌保存完好,为中原地区体量最大及数量最多的一坛唐代彩塑造像遗存;但此佛坛现存1身送供人等身像及1身韦陀像,则分别属金代和明代彩塑造像遗存。此殿左右山墙及后檐墙内壁下方所置近300身五百罗汉塑像及南尽间窗下墙内壁下方所置1身僧人等身像,则为明代塑绘遗存。此殿栱眼壁、扇面墙及须弥座束腰处壁面等处,还遗存有唐、宋、明、清等朝代壁画多幅,其中《弥陀说法图》《毗沙门天降妖护法图》等数幅壁画,为中原地区现在仅有的唐代壁画遗存。  相似文献   

2.
正一山西省芮城的永乐宫,是专门用来祭祀道教神仙纯阳子吕洞宾的神宫,所以又名"大纯阳万寿宫"。永乐宫不但作为道教全真派的祖庭而闻名于世,更因为宫观中绘有恢弘的道教壁画而著称。永乐宫壁画的绘制时间,几乎贯穿于整个元代,时间长达100多年。现存的永乐宫的壁画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不但形象众多,堪称中国道教壁画的代表作,而且沿袭了以吴道子  相似文献   

3.
正新津观音寺位于成都西南的新津县城外十数公里的九莲山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毗卢殿和观音殿是明代的遗存。观音寺以惊世绝伦的明代壁画著称,寺内毗卢殿内的壁画,制作于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被誉为观音寺的"镇寺之宝"。全殿壁画共有7铺,面积94平方米,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绘飞天、幢幡宝盖和天宫奇景,中层绘十二圆觉菩萨和二十四天尊,下层绘龛座、神兽、供养人像。  相似文献   

4.
岳全 《佛教文化》2023,(1):90-93
我国的传统壁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寺观壁画、石窟壁画和墓室壁画。其中寺观壁画这一艺术形式主要是以佛寺、道观等宗教殿宇为载体,其内容也多为与宗教相关的佛道造像、传说故事、图案装饰等。现存的寺观壁画主要为明清时期,多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极少。香严寺壁画因其寺院的地理位置、壁画表现形式、表现内容的独特性,从而颇具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阿弥陀净土之观想──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壁画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在中国新疆吐鲁番石窟的禅观壁画中,绘有阿弥陀净土的禅观图、简洁净土图和不净观想图等,这些图像在考虑作为实践意义的观想与净土教美术结合方面,是极其重要的资料。吐峪沟石窟壁画尽管目前不多为人所知,而意义非同一般,笔者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观想图为中心介绍。吐峪沟石窟壁画不仅可供了解净土教美术的初期形态,尤为重要的是,能启发我们认识《观无量寿经》所描述的观想图是如何形成的。所谓观想的实践与美术作品密切联系这一状况,似乎与中亚的风土分不开。据本世纪初欧洲与日本探险队的调查,以及近年来中国的多次调查,…  相似文献   

6.
佑国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是五台山地区现存壁画的代表之一,同时也是山西现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中的上乘之作。壁画保存完整,画面庞大,内容丰富,色彩艳丽,是以北宋佛国禅师惟白赞偈、孤云居士金俊明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赞》为粉本绘制,是研究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的宝贵资料,同时也为研究华严信仰在五台山的盛行提供了可考的实物史料。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繁峙县冶山寺壁画作为中国古代现存寺观壁画中少有的水陆壁画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目前,国内学者对山西省繁峙县冶山寺壁画绘制年代的断定存在一定的争议。而对壁画绘制年代的断定是进行后续研究的基础,如果断代有误,则会给之后的研究工作造成方向上的误导。从冶山寺壁画的地仗层、绘画层,重绘痕迹以及人物服饰几个方面对五台山冶山寺壁画的绘制年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陕西定边郝滩出土壁画与此前陕西靖边、陕西西安、山东微山、内蒙古鄂托克旗、江苏徐州的七块画像存在密切联系。从绘制格套与画师意图切入,可知郝滩壁画的母题符合汉代宴乐绘法的基本格套,注重通过"围观"绘法来凸显画面主体。定边、靖边壁画中太一等神非为图像强调的主体,而属于"边缘与陪衬",其作为迎接尸解登仙的核心神祇出现于宴乐格套中"围观"的主位。汉代宴乐图与升仙图的绘法、布局均存在沿袭。以往汉代壁画中被研究者判定为"宴乐图"主题的图像应为"升仙图",借此可证两汉时期本土宗教观念到宗教形象的逐步型塑过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疆地区,古称西域。新疆的于阗(于田)与古印度接壤,是我国最早接受佛教的地区之一。在敦煌晚唐开凿的洞窟顶部的壁画中,有关于于田牛头山释尊圣迹的壁画。画中有一组山峰,显示出一个清晰的牛头形状,牛头额顶上有一尊化佛瑞像立于莲  相似文献   

10.
文献可证唐五代京兆府和河南府的24处宫观存有壁画,有具名画家18人,这些壁画主要创制于唐代前期。其中,京兆府道观壁画大部分都密集地分布于长安城内;河南府的道观壁画在洛阳城内,以及城外的北邙山、王屋山、嵩山等都有分布,而洛阳城外的则代表了道教洞天福地的壁画,颇具地方特色。两京道观壁画的画家有三类,即著名画家、高道大德和无名画工,而京兆府壁绘的诸多著名画家来自外州。道观壁画中,名家手笔荟萃,这一点尤以唐前期长安城内突出。壁画题材主要有老君等道教偶像及其经变类,此类占比六成多;还有以唐前期帝王为主的世俗人物形象及其故事类,该类占比一成多;另外,也有唐前期道士形象类,以及云、山水、鹤等自然类,这两类占比均不足一成。  相似文献   

11.
金延林 《世界宗教文化》2015,(2):148-150,2,159
观音像在我国佛教造像中的所占比重极大,而且多为寺院壁画。现存的中国古代观音壁画绝大多数是以勾勒精细、赋彩浓丽的表现形式出现。水墨这一绘画形式,作为唐代以后文入画的惯常绘画手法极少出现在寺观壁画中。丛林寺二十四幅水墨观音壁画,无论在表现题材、形式和手法还是在画面结构等方面,都大异于传统的寺院壁画。作者突破此类壁画常规的表现手法,使用了纯水墨勾勒、点、染;在题材选择和画面布局上也是匠心独运,从技法到图式无不表现出典型的文人画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相关文献可证的唐五代非石窟寺壁画画家计206人,各朝代人数分布并不平衡,表现为五代较多。东晋南北朝时,画家的寺绘以润州、扬州为中心并向西和南两个方向延伸;隋朝以各地画家汇入两京创作为特色;唐代前期两京仍是寺绘中心,安史之乱后随着画家的迁徙,寺绘中心转移至成都;五代成都寺绘最为丰富,但画家壁绘的佛寺数量减少、分布地域缩小。寺绘画家中名家占据了较高比例,这间接体现了寺绘的高品质;名家参与寺绘比例保持在高位,这显示着寺绘在唐五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壁画艺术作为人类艺术发展史中几乎最早的艺术形式,其制作技术的发展变化不仅与其所处地理环境相关,也与不同社会时期的宗教、习俗和社会生活相联系,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东方的壁画体系主要以干壁画为主,其壁画艺术传统源自亚洲地区和部分非洲地区;而西方的壁画体系则主要指湿壁画,其技法源自古希腊、罗马的爱琴文明。在壁画艺术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艺术家在制作壁画时所使用的材料、制作技术对画面的艺术效果和长久保存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对资料的搜集梳理和实验室数据、图片的比对分析,东西方干、湿壁画制作有异同。研究古代壁画的制作技术不仅可以为今人的艺术创作提供经验与借鉴,也可为当今古代壁画修复与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现存唐代佛寺壁画虽已不多,但它在我国绘画艺术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五台山佛光寺的唐代壁画就是现存唐代佛寺壁画中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早年流传至加拿大的平阳府某道观壁画中,绘有一位道尊造型的主要人物,该人物曾一度被海外学者识为老子。本文通过梳理老子及道教朝元图像和相关文献,认为该道尊不可能是老子,而应该是宋圣祖赵玄朗,同时指出平阳府壁画中的六御主神构制是宋代真宗朝遗留下来的六御朝元谱系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年代久远,唐代景教艺术文物传世的不多,除石刻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及洛阳景幢外,就属在新疆地区发现的景教壁画。1905年夏天,德国探险家勒柯克((A.von Le Coq,1860—1930)在新疆高昌古城郊外的景教寺院遗址(见图1)中发现了景教壁画。该景教寺院现存三个殿堂,长约20米,宽近7米,他在墙壁内层壁上发现的景教残画,主要绘于东厅北墙、东墙和西厅。他在西厅揭取了其中两幅较为完整的壁画,这两  相似文献   

17.
唐五代时期佛寺壁画里的文殊形象,常和普贤相对而出,也常见于对“维摩示疾文殊来问”这一情形的描绘中,在寺绘里文殊菩萨常坐骑于狮子之上;同时,文殊形象也有五髻文殊、千钵文殊、五台山文殊变相等形式.通过比观典籍文字的记载和今存的文物壁画,可以发现二者是相互印证、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河南新密打虎亭汉代壁画墓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座重要墓葬遗迹,此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装饰豪华,墓室内主要绘制有200多平方米的彩色壁画和墨色壁画,堪称我国汉代绘画艺术的最美地下博物馆,对研究我国古代绘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座落于内蒙古库伦镇的兴源寺,座北朝南,依山而建,由顺治皇帝题匾,始建于顺治六年(1649年).其中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嘛呢殿西、东两墙,绘有清代早期十八罗汉及护法韦陀、多闻天王壁画.该壁画纵两点七米、横十四米、面积达三十七点八平方米,保存基本完好.游人观光,由西向东,可见汉传十八罗汉;由东向西,可见藏传十八罗汉.此壁画...  相似文献   

20.
据新华社拉萨6月29日电(记者)西藏拉萨市中心的大昭寺维修工程日前竣工,牌这座藏传佛教寺院古建筑重放光彩。据大昭寺维修办公室副主任拉巴慈仁介绍,经过3年多的努力,他们已顺利完成了18个项目、50座殿堂及楼梯间的大小不同的维修工程,总维修面积达到6094.9平方米,超出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原计划1872.98平方米。维修后,寺内庭院南、北、西侧回廊新铺设了石板;庭院内87根柱子新换了精细加工的石垫;通过揭取、复原,保护了早期珍贵壁画92平方米,修复补救原有壁画500平方米,新绘壁画800余平方米;彻底排除了大昭寺中心殿及其周围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