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16,(9)
正所谓放生,是把将被宰杀或面临死亡痛苦的动物救出,然后放到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佛陀制此戒的根本精神是"慈悲护生",放生本身是正确的,使之得到解脱。经典中也谈到佛陀在因地修行"刮肉喂鹰"的事迹。如此舍身放生,感天动地。一、古代放生与现代放生之乱象放生活动古已有之。狭义单指人命,广义指一切生命。西周以前,祭神是要杀一批人来祭祀,西周时开始以陶俑代替,这就是对人的放生。西周时  相似文献   

2.
佛言祖语     
《法音》2005,(4)
印光法师谈「放生十大功德」︵一︶无刀兵劫。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杀所致。人人戒杀放生,则人人全其慈悲爱物之心,而刀兵劫运亦自消灭于无形,此转移世运之绝大运动也,深望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农工家注意于此,力为提倡,必有绝大效果。︵二︶集诸吉祥。吾人一发慈悲之心,则喜气集于其身,此感应必然之理。︵三︶长寿健康。佛经云∶戒杀放生之人,得二种福报∶一者长寿,二者多福、多寿、无病。︵四︶多子宜男。放生者善体天地好生之心,故获宜男之庆。︵五︶诸佛欢喜。一切生物,佛皆视之如子,救一物命,即是救佛一子,诸佛皆大欢喜。︵六︶物…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7月30日)一、经典与理论依据佛教的放生活动,首先源于佛教经典的记载。例如《梵网经》说:"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可见,放生蕴含着佛教众生平等、尊重生命的情怀与自他不二、因缘果报的智慧。因此,历史上中国佛教大力倡导戒杀、素食,积极组织护生、放生,并形成了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放生文化。例如,南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5,(4)
<正>放生,是从佛教戒杀衍生的佛教传统信仰活动之一,彰显着众生平等的理念和大慈大悲的情怀,进而成为佛教护生的一种修行方式,历来备受社会尊重与赞扬。《梵网经》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  相似文献   

5.
《法音》2015,(4)
<正>佛教教义以缘起论为根本,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平等不二,依正不二,悟入诸法实相者必然生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故《观无量寿经》曰:"佛心者,大慈悲是!"好生恶死为一切众生之所同,放生护生则为佛教必有之义。佛教修行以戒定慧三学为中心,主张由戒生定,因定发慧,以至解脱。佛陀制定戒律的本意即是为了修行者减损恶业、杜绝非缘及僧团的和谐,而在戒律中以戒杀为首。随着佛教的发展深入民间,由慈悲、戒杀而衍生出素食、放生、护生等一系列行为、仪轨和习俗,成为  相似文献   

6.
“放生”一词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也流传于日本、韩国、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佛教徒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提倡救济众生的生命危难及痛苦。 放生的根据,最为佛教徒所熟悉的,有两部佛经。一是《梵网菩萨戒经》,其中提到:“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是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若见世人杀畜牲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  相似文献   

7.
<正> "放生可以长寿、健康、少病",在普陀山工作的我,陪客人时常可听到这样一些"善举"者之说。放生何以得长寿呢?"因吃荤的人有杀孽,戒杀最好的方法是吃素,断绝一切肉食。但若未能做到完全吃素,平时就要多些放生,以积功德;而天地万物众生,皆有灵性,皆知趋吉避凶,今朝放生,物类皆知感恩图报"!"慈悲"者如此说。原来,善举者的长寿、健康是寄希望于众生的知恩回报上。信否?见仁见智。但也有一些人的放生"善举"是因为宠物失宠,他们把猫狗载到遥远的地方弃之不理;将鸟雀放生野外,将金鱼、巴西龟等撒落到景区的小溪或城市中的景观鱼池内。  相似文献   

8.
悲露应消劫火尽仁心普济大千同──戒杀放生随感智慧运悲心以普利自他有情,这是广大佛教徒所共同尊崇赞叹的精神,并贯穿于佛陀所开示的世出世间佛法的全部。其中戒杀放生就是人天道的基本行为轨范之一,也是大乘菩萨道必备的福德资粮,在各种次第的戒律中不杀戒都是首要...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5,(4)
<正>藏族历史上放生、护生习俗的产生与生态环保理念的形成都与佛教在雪域高原的传播、弘扬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换言之,藏传佛教"戒杀护生"、"众生平等"思想的广泛普及和弘扬对青藏高原动物、植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起到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藏传佛教史上戒杀护生习俗的产生,以及藏族人在遵守和践行佛教生命伦理观的前提下,是如何处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一切有情"众生之间的关系的。一、从苯教的杀牲血祭到佛教戒杀护生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05,(4):39-40
放生,是《梵网经》,《金光明经》等所说到的。佛法“不杀生”,还要“护生”,从救护人类而扩大到救护(人以外的)众生、当前动物的生命,而有放生的善行,正是慈悲心的表现。经论中怎样的放生呢?有见到鱼池干涸,运水来救活鱼类,有见水中浮有蚁群,快要被淹死了,设法引蚁类到达干燥的地方;也有见市上卖鳖,用钱买来放入池中的。动物在死亡边缘,设法救护它,使它免于死亡,这是放生的本意。我国自梁武帝禁断肉食,放生就开始流行起来,智者大师就是放生的一位。在天台山临海,辟一放生池,得到国王支持,严禁采捕放生池的鱼、鳖。唐、宋以来,国王与民间,有…  相似文献   

11.
几乎所有的道教戒规、戒律的具体条款下都涉及到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引导百姓珍视怜悯动物生命等与生态伦理密切相关的内容,可概括之为“戒杀护生”。“戒杀护生”是保护环境的神圣律令,是道教生态伦理规范、准则的核心。“戒杀”是强制性的、被动的,力行“戒杀”也即保护了生命;“护生”是倡导性的,主动的,力行“护生”即避免了对环境的伤害。它们一体两面。道教对于违背“戒杀”的人类行为,有相应的惩治“措施”,但多以相信某神明力量的真实存在为前提;道教戒律与打猎相关条款极符合现代生态伦理之精神。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05,(4):1-1
(一)无刀兵劫。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杀所致。人人戒杀放生,则人人全其慈悲爱物之心,而刀兵劫运亦自消灭于无形,此转移世运之绝大运动也,深望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农工家注意于此,力为提倡,必有绝大效果。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05,(4):41-41
“生为一切物命之所爱.死为一切物命之所悲”,爱惜生命、救苦救难是佛教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成都市昭觉寺,是川西第一禅林。在该寺方丈、92岁高龄的清定法师的引导下,昭觉寺佛学院师生成立放生会,发扬佛教慈悲喜舍精神,提倡戒杀放生。在佛教界产生巨大影响。迄今已举行两次隆重的放生法会。第一次是1992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地点在双流县黄龙镇赤水河,参加人员有佛学院教师、学员、居士共69人,捐款658.10元,购买鱼类285斤。按  相似文献   

15.
一当您有缘走进道教全真派丛林宫观与道众一道用餐时,一定看不到一点荤菜,他们长年如此。这便是道教全真派道教徒的主要饮食习俗——食素。道教徒食素,其缘由主要有两点:一是持戒。道教《积功归根五戒》中第一戒为不得杀生,第二戒是不得荤酒。为了持此二戒,所以必须食素。道教认为:一切众生,含气以生,蠕动之类,皆不得杀之伤之。蠕动之类无不乐生,自蚊蚁蜒蚰,咸知避死。因此,应戒杀。戒荤则是戒杀之延伸。食素除上述缘由外,还因为素食有利于健康长寿。换言之,道教徒食素是为了养生的需要。因为道教徒出家修道的主要目的就是追求长生成仙。从…  相似文献   

16.
戒牒     
《法音》1984,(4)
佛陀住世,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防非止恶,戒为根本;转凡成圣,戒乃舟航。故《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净戒,是则如来所赞叹。本会为绍隆佛种,续佛慧命,乃于一九年月日在寺,谨遵佛制,严净道场,敬聘十师,传授三坛大戒。  相似文献   

17.
佛言祖语     
若人求大善利,当坚持戒,如惜重宝,如护身命。何以故?譬如大地,一切万物有形之类,皆依地而住;戒亦如是,戒为一切善法住处。复次,譬如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欲度,是不可得;若无戒欲求好果,亦复如是。  相似文献   

18.
佛祖言语     
若人求大善利,当坚持戒,如惜重宝,如护身命。何以故?譬如大地,一切万物有形之类,皆依地而住;戒亦如是,戒为一切善法住处。复次,譬如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欲度,是不可得;  相似文献   

19.
佛言祖语     
《法音》1988,(5)
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  相似文献   

20.
律宗是以研持戒律为主的一个佛教宗派。所谓戒律,就是佛教徒必须遵守的“防非止恶”的条文。早在曹魏嘉平二年(252),中天竺僧人昙柯迦罗在洛阳白马寺译出《僧戒心》及《四分羯摩》两种戒本,是为戒律传入中国之始。相传,朱士行就是依照这一戒法而受的比丘戒,遂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真正僧人。戒律分为正持门和作持门。正持门是“诸恶莫作”之义,谓禁恶防非的行为。作持门是“众善奉行”之义,谓应作的合法行为。但是,普通戒本,只有正持门,所以,要想作积极的修行,就得依靠广律。广律有四律五论,所谓四律,是指萨婆多部的《十诵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