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联自1985年以来兴起了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改革,改革逐渐波及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触动各种科学,其中包括哲学和伦理学。苏联伦理学界开始对伦理学的状况进行回顾、反思,批判地分析已经取得的成果,思考存在的问题。1986年9月在莫斯科举行了全苏伦理学科学会议。会议是由苏联伦理学学会和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联合发起的。会议参加者分析了苏联社会的道德状况、伦理学研究的基本趋挚、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研究了伦理学在改革中的任务。1987年在莫斯科由《哲学科学》杂志、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和苏联哲学会的心理调节和自我完善哲学问题组联合召开了园桌会议,讨论了在改革中完善个人的问题。此外,在一些重要刊物,首先是哲学刊物  相似文献   

2.
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伦理学研究的路径演变及范式转向反映了社会道德意识形态的变化,研究呈现出可以纵向探究和横向考察的理论空间。历时态变迁中的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伦理学,其研究的实践进路体现在伦理学研究的整体裂变、社会适应、理性转变和价值传承上;共时态视野中的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伦理学,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政治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经济伦理学、宗教伦理学等伦理学分支学科研究的范式转向。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伦理学研究的路径演变及范式转向是社会生活对道德意识形态建构提出的具体要求,它既反映了俄罗斯社会从社会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转变,同时又在道德层面持续指引和反映着俄罗斯社会发展的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3.
一、马列主义伦理学在苏联 发展的几个阶段 首先我来谈一下苏联马列主义伦理学的简史。作为道德哲学的伦理学在苏联出现的比较晚。1957年在列宁格勒召开了第一次伦理学会议,标志着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了党和国家的承认。1961年,施什金出版了《共产主义道德基础》一书(有中译本——插话),这是苏联的第一部伦理学专著。这个时期伦理学刚刚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帷幕,其突出特点是全面美化社会主义的价值,专门歌颂社会主义生活方式中的优秀道德成就。大部分伦理学家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三、前苏联伦理学家今后 研究的伦理课题 自从1986年苏共27大上,戈尔巴乔夫尖锐地批评了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着严重的教条主义错误以来,伦理学界也以公开性原则为武器,大胆地、公开地揭露社会道德生活和伦理学研究中的问题,即“病点”。有的伦理学家指出,苏联社会道德淡化正在继续,许多生产者不具有生产主人翁的感情,农庄庄员缺乏热爱土地的感情,工人缺乏热爱工厂的感情,公民缺乏热爱祖国的感情,男人缺乏热爱家庭的感情。有位教授说,今天的“病”很多,最可悲的是有很多有才干的人,包括年轻人,消沉  相似文献   

5.
中国伦理学历经了60年发展,也收获了60年春华秋实。回顾并审视伦理学理论和社会实践互动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我国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的发展折射着也指导着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首当其冲必须要回答、解决诸多社会发展的应然问题。事实上伦理学不仅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产物,而且也参与着中国社会的建造。展望伦理学发展,创新伦理学理论,也应该遵循这样的维度,即伦理学要从理论学术的层面,关注时代,思考社会重大问题,为社会发展提供来自理论的、理性的价值指导,更好地发挥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理论功能。  相似文献   

6.
当代伦理学的新发展:女性主义伦理学评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女性主义伦理学是当代伦理学中反主流规范伦理学中的一支。它将女性身份作为反思西方社会生活的一个符号代码,试图以性别分析方法剖析伦理学领域内性别权力的运作,以结束使女性受压迫的伦理意识和谋划,达到更合理的对伦理道德的理解。同时它批判了规范伦理学的普遍主义理论体系与论证方式,质疑了主流伦理理论的基本预设与价值建构。女性主义伦理学探究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当代伦理学多元化发展的潮流中,女性主义的探究为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  相似文献   

7.
目前,苏联正在从社会主义“停滞”时期走向全面改革,其哲学理论也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从1985年苏联科学院哲学所所长斯捷贝提出哲学研究的改革任务,到1988年10—12月苏联科学院及一些高等院校的哲学单位进行的重大人事变动,显示了苏联哲学改革的坚定立场。这场哲学改革体现着苏联全部社会生活的“新思维”,日下,改革的征兆已经从几个方面萌生了出来。政治与哲学。这几乎是中央集权社会主义国家的共性问题,直接关系到民主的进步和哲学的发展。过去,苏联哲学界大都偏重于强调二者的联系,实际上将哲学看作为政治的“婢女”,仅仅赋予其政策和决议的宣传、论证职能。现今苏联哲学界却倾向于注重二者之间的区别。一部分学者认为,哲学是意识形态,但不能归于意识形态。另一些学者走向极端,主  相似文献   

8.
苏联伦理学专业工作者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基础》教学大纲草案中,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规范问题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研究。可以说,它是当前苏联学术界对这一科学命题的各种看法的总结。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被理介为“关于道德发展的社会本质和规律性、关于共产主义道德形成的规律性、关于道德原别与道德规范和它在争取共产主义社会的斗争中的作用”的科学。对这一概念,肯定要做仔细的分析研究工作。这  相似文献   

9.
现代语境中的伦理学和伦理学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语境中的伦理学面临着科技理性主义和市场商业化的双重挤压,致使伦理学原有的知识边界和学理方法均被突破.现代社会之公共生活领域与私人生活领域的日趋分化以及前者对后者日益增强的压迫,又使得伦理学在不得不承受双重挤压的同时,还经历着自身知识结构的急剧转型.凡此种种都给现代社会的伦理学和伦理学家提出了诸多新的理论课题,如何应对和处理这些课题,将不仅关系到作为一门经典人文科学的伦理学之未来发展,而且也将考验当代伦理学家承诺自身学术道义和理论责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至三月一日在莫斯科召开了苏联哲学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五年前这一协会的创立,是我国哲学界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把苏联哲学家团结到哲学协会中来,这在目前是解决下列一系列任务的重要条件;这些任务同提高整个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有关,同文化发展有关,同满足苏联人民的精神需要有关。同时,苏联哲学协会面临着传播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以及同各种异己的概念和观点进行斗争这样一些广泛的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1.
L·M·阿尔汉格尔斯基(1925—1982)是苏联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博士、教授。他生前曾任苏联哲学协会伦理学分会委员会主席,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主任。他一生写了很多伦理学专著和论文,特别重视对伦理学范畴的研究。在1974年出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伦理学教程》中,他写了专篇《价值哲学问题和伦理学范畴》,以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论述伦理学范畴。本以简要介绍他的这部著作中有关伦理学范畴的内容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2.
1985年苏联《思想》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象,结构和基本方向》一书是苏联著名伦理学家阿尔汉格尔斯基(1925—1982)毕生科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全书贯穿着伦理学研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3 如前所述,苏联学者认为生态伦理学是“一个现代资产阶级道德哲学派别最流行的名称”,这种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生态伦理学的科学性。由于下述原因,苏联学术界开始关注起生态伦理学: 一是生态危机已成为遍及全球的重大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与人类的伦理道德状况是密切相关的;若不能在运用其他手段和途径的同时也运用伦理道德的手段和途径,生态危机就不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伦理学界近来关于德性(美德)伦理的研究,当然有其社会和伦理学发展的国内背景,但毕竟还得益于来自当代英美伦理学"德性的复兴"之推动,这就提出了"多元视角中的德性伦理学"问题。西方德性伦理学首先是在英美伦理学界实现"复兴"的,其实质是要求道德生活更具体化、更人情化,更重视个人德性及其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其形式可以概括为"行为分析中的德性伦理学"。但是,鉴于现代化的尚未完全实现,对于发展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德性伦理学"更为重要的则是麦金太尔的"现代性批判中的德性伦理学"。  相似文献   

15.
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不仅冲击着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促使社会生活方式和人们思维方式以及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这些变化,所反映出来的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都与道德的基本问题、道德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密切相关。从伦理学角度讲,改革本身就蕴含着道德问题。当前经济改革的实践,正在改变和丰富人们的道德观念,必将促进道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道德是什么     
60年代的苏联伦理学者们都把施士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伦理学原理》中的道德定义作为经典定义,认为道德“通常是指人们的行为的原则或规范(规则)的总和,这些原则或规范调整人们彼此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社会,对一定阶级、祖国、家庭等的关系,并且受到个人信念、传统、教育,整个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力量的支持。”到了70年代,由于苏联学者把价值哲学方法应用于伦理学,对道德的本质,道德的范围,道德的特征、功能和结构等问题的研究深入了,道德定义的表述发生了变化。在1976年季塔连科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把道德界定为…  相似文献   

17.
1982年10月22日,著名苏联哲学家、1945年入党的苏共党员、哲学博士、教授、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主任、苏联哲学协会伦理学分会委员会主席,(?)阿尔汉格尔斯基逝世,享年58岁。他1925年2月3日生于赤塔州希洛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的伦理学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也应当看到,现行的伦理学体系还是很不完备的,甚至忽视了对某些基本理论的研究。比如道德实践这一重要的概念就应当被引入伦理学,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的一个基本的概念。马克思早就说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人们的道德生活作为人们全部社会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然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或者说得更明白些,道德生活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恩格斯在其晚期著作中,具体地发挥马克思这方面的思想,曾经使用了“爱情和友谊的实践”、“订立婚约的实践”等这样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世界伦理学必须寻找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大的国家和地区的伦理学作为研究对象。在目前世界范围内,西方发达国家的各种伦理学说是世界伦理学的一种类型;而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苏联伦理学则是世界伦理学的另一种类型。因此,通过分析西方伦理学和苏联伦理学的发展,可使我们窥视和把握世界伦理学发展的趋向。20世纪的西方伦理学与苏联、东欧等国的伦理学,本来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不同,发展过程也不同。但是,从突破伦理学仅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来说,最近十几年来,它们的发展却呈现出某种一致的趋向,从而表现出世界伦理学发展的共同趋势,以及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发展的某些规律性东西。这一发展趋势概括起来说,就是普遍注意伦理学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的研究,注意伦理学与具体研究部门或专门科学、技术的交叉研究,以及应用伦理学的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20.
唐凯麟教授 5 4万字的大作《伦理大思路——当代中国道德和伦理学发展的理论审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细细读来 ,生出许多感受。客观而言 ,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 ,但如何形成有中国特点的现代伦理学却还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唐凯麟教授在这方面进入了深入的探索。伦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其根基在于生活 ,也只有源于生活的伦理学 ,才是有生命力的伦理学 ,中国现代伦理学的源泉也只能是中国现代的社会生活。唐教授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较早研究伦理学的学者之一 ,《伦理大思路》可说是他对自己近二十年来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