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万残荷     
正又是一年凛冬到,山寒水瘦,我乘车穿过半座城,去湖边看荷,拍荷。当然到了这个时节,沿着曲曲折折的湖畔,能看到的只剩残荷了。路上遇见熟人,得知我去拍残荷,大为不解,一脸惘惑,这么冷的天,跑去看枯枝凋叶?我只是笑笑,也不作答,世间事,原本懂得就值得。倘以为那些残荷,孤绝、凄冷,尽是凋败景象,倒也不  相似文献   

2.
残荷禅韵     
少花的冬日,偶遇一个难得的好天气,便挎上相机到城西荷塘拍残荷。夕阳余辉中,老荷枯枝如铁,残叶似旗,在凛冽的寒风中无言地挺立着。枝枝残荷在逆光的映衬下,形成简洁明快、卓有意趣的抽象线条,在寒水中呈现出多姿的素描画面。 顺着塘沿边走边瞧,惨淡夕阳透视中的枯枝残叶,在微皱的水面上投下冷峻而幽寂的颤影。它们或相携而立,或虬曲水面,或躬身水中。此时的  相似文献   

3.
残荷图     
“残荷图”极得白石老人之趣,气韵雄浑厚重,笔墨酣畅淋漓。画中残荷柔而不弱,刚而不脆,蜻蜓之用笔“能”“拙”互补,“形”“神”兼顾,虽信手写来,但拙  相似文献   

4.
寒气尚重的初春,远没到满目枯荷的季节,不知怎的,心中总搁着李义山的那句诗:留得枯荷听雨声。追根溯源,源于一位叫枫林的笔友,在我去她家串门时,指着墨迹未干的宣纸让我品那句诗,手指还特地点到了那个“枯”字上。她让我品,当然是因为这句诗好。而我也知道,她一定是品出了诗间真味。  相似文献   

5.
秋日黄昏,夕阳沉没,凉风渐起。我经过一片荷塘,却见已是叶残花凋的景象。荷叶已经微微卷曲,显出枯黄衰败的样子。荷茎也变得干枯了,瘦瘦地孤立在水中,有些已经折断,七零八落地横斜着。水面上偶有一抹粉色的荷花,也极为落寞,仿佛是谢幕前匆促的一瞥。  相似文献   

6.
荒残是一种很重要的审美形态。荒残就是荒凉残废、荒芜残败、荒落残破、荒凄残颓的境象,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荒残在自然界、人类历史的一些场景和遗迹中有大量的表现,在文学作品中也有大量的书写。荒残之境最典型的表现形态是废墟。荒残之美能引起审美主体产生感伤、悲凉、悲怆、悲戚、悲凄、荒凉、荒废、荒颓等多种审美感兴,它不仅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而且是一种特别能感发人心的审美形态。荒残之境表现了事物的风霜岁月、悲惨经历、残酷命运、破坏毁灭……它那沧桑的历史,能引发人们满含悲情地去回望凭吊。人们在回望凭吊中感叹、惆怅,从而产生一种深深的历史幽思。荒残之境还能使人能想到时空流转、历史变迁的无情,想到天地万物兴废、盛衰、荣枯的无穷轮回,从而生发一种深沉的哲学时空意识。  相似文献   

7.
一轮月,刚泻下漠北的漫漫黄沙、阵阵驼铃,又映出了江南的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一杆桅,刚降下暮春的淡云雾岚、清烟残月,又升起了霜秋的曲苑残荷、白荻劲风;一支笔,刚谱完前唐的桂畔渔歌、鱼翔浅底,又流淌着晚清的枫林唱晚、平沙落雁。  相似文献   

8.
残刀     
一柄刀,一把居中折断的残刀,静物似的呆在战场的角落。一名江湖武士偶然捡得,又偶然得到一本残缺的古怪刀谱。残刀和残缺的刀术合作得非常完美,使得江湖恶人闻“残”色变,搅得整个江湖热气腾腾。此后数十年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人不在谈论那把出招怪异的残缺的刀和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刀客。  相似文献   

9.
美的形式是荷加斯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荷加斯通过对视觉艺术的大量探索,发现和总结出一系列关于形式美的规律。他的研究方法和结论都能无缝衔接到李泽厚的实用美学中。在李泽厚的实用美学框架中,几乎包含了所有的人类活动。两者的结合不仅对双方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对大众审美的提升也有同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残·味     
正1曾记起,儿时在放学路上,偶拾一本武侠小说,如获至宝,捧回家一睹为快。文字精彩动人,情节亦扣人心弦,一时入了迷地读之。可惜它是一本残书。读至结尾部分,书页缺掉了,很是唏嘘了一阵子。可是,我却在头脑里对小说的结尾揣摩良久,至今犹未抛忘。残的东西,常留了个意犹未尽。因为意犹未尽,总令人回味。2花,行将凋落之际,成为残花,却往往呈现绝美的姿态。你瞧那残花,花枝渐萎,花瓣渐落,花心渐隐;尤值清风摇曳  相似文献   

11.
一把打铁的铁锤铁锤打过无数的铁,打造过无数的刀,可打出的刀几乎都是次品和残品。每每出了次品和残品,铁锤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要么怪打铁师傅的技艺太差,要么怪打刀的铁质地不行,要么怪火炉的火候不够。  相似文献   

12.
战玉志 《天风》2005,(9):45-45
生命,到底有没有一个极限?中国自古以来就把“残”与“废”两个字连接在一起使用,好像残者即废,无可救药。难道残者就是废人吗?在我认识的许多伤残孩子中,就有这种观念,因着身体上的缺陷而自卑自怜,自怨自叹,甚至自暴自弃。我总喜欢介绍几位残障者基督徒,如何从生命的主、全能的上帝那里得着生命的秘诀,靠着那加力量、凡事都能做的神,克服了种种障碍,奏响了一曲上帝为我们而写的生命乐章。  相似文献   

13.
荷映江南     
正在江南,夏天与荷有缘的事情很多。说那荷花,就极为奇妙,常让我想起夜幕之上的月亮,那月亮像圣莲般光华耀眼,有时在幻觉里,金光闪闪,那光比天幕上的星光,亮多了。远远地看,似一片鲜艳欲滴的梦,又像飘零摇曳的岛屿,精美而娇艳,脱俗而光华。在江南的月光下,看方圆十里的荷花,真有点儿乐不思蜀。那花色与月色融为一体,真美,美得令人陶醉。说真心话,感觉  相似文献   

14.
去西域时,古丝绸路上的一切,都深深感染震憾着我,那沙漠戈壁,那雪山草原,那残墙老城,那石窟楼台……至今想来,犹在眼前。但最令人难忘的,也最值得珍贵的,是我见到了西北民族学院藏语言文学系著名的佛学教授多识仁布切,天堂寺的第六世朵什活佛。他写的《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一书,我认为是如今 浩如烟海的佛学书籍中最好的一本。在北京大学宗教学系研究生班与我共同研究佛教文化的甘肃省佛学院副教授科才·慈智木陪同我拜会了多识教授。就长期以来学习研究藏传佛教中有关问题我向他请教,以下是我们的问答。  相似文献   

15.
一朵半开     
正一朵半开的,是花,也是一颗尘世出尘的心。走很远的路去看荷的人,心里一定,一定有一朵荷,半开着。荷风起于心,徐徐吹着,去的脚步,踩在另一个人的心头。像一首诗中,你一读就柔软的一个韵脚。而看荷人,必是低低朗朗地喜悦着一池荷,于平常繁忙之中,心里抽出一朵菡萏,脚底生出一缕荷风,找了闲,带了心,欢欢  相似文献   

16.
正一家人也说两家话在我工作的那个驻外办事处,约翰内斯是唯一的荷方雇员,他待人亲切和善,处事礼貌周到,是大家公认的"暖男"一枚。可是一次家庭聚餐,却颠覆了我之前对他的印象。那是我们第一次去约翰内斯家做客,不料抵达时却不见了女主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约翰内斯的太太伊莱娜去机场接两个朋友。半小时后,女主人终于闪亮登场,伊莱娜的"惊艳"之处  相似文献   

17.
尽得闲散意     
正入冬有冷风探路,入秋有落叶来报,入春有百花捎信。而入夏像是谁猛地燃起一把火:热情又惊心动魄。所以入夏,最贪是清凉意。于是寻凉,于是遇一湖。湖中叶密如绸,荷风深处有亭翼然。新荷初绽,或撑篙追鱼,或久久坐,数往来莲舟。立在岸边,心早随那万顷碧波到了莲蓬上,潜入水中读花影,共鱼儿戏南北东西方。同行者着薄衫,露纤细颈项及玉腕,衣襟陶瓷坠,腕间银镯,莹白清决如水扑面。  相似文献   

18.
乡下的夜     
在城市呆久了几乎没有夜的概念了。天空早已辨不出那淡淡的蓝色,而是一片雾蒙蒙的红色。在这样的夜空下,星星月亮更是难得见到一次。即使在午夜,外面  相似文献   

19.
正在非洲纳米比亚沙漠的南部,生长着一种十分顽强的植物。为了生存,它可以面对恶劣的环境勇敢地自残、舍弃,其壮烈程度令人震撼。 在那里,全年降雨量不足60毫米,而且烈日炎炎,干旱、酷热的环境让生命望而却步。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有一种植物仍顽强地生长,它们完全暴露在阳光之下,而且附近几乎没有水分  相似文献   

20.
肖永明 《法音》2009,(10):27-32
在当代唯识学研究领域,隐然有一种现象,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那就是对玄奘所译传的有相唯识学持一种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玄奘所译传乃至创宗的法相唯识宗,在中国可谓是命运多舛。玄奘创宗后,法相唯识宗几乎是三传而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